黎漢持 - 黎漢持|一燈大師|一江春水向東流|左派_網易財經

2020-12-13 網易財經
  黎漢持  1951.4.28-2013.6.14  生於山東煙臺

香港資深演員,2013年6月14日在香港去世,62歲

很多人都演過金庸武俠劇裡的一燈大師,但能像黎漢持這樣將一燈大師演繹得深入人心,卻是少數。一把短寸、兩片白眉、一抹大白鬍子、一襲黃衣袈裟,黎漢持的一燈大師氣定神閒、慈眉善目,頗予人看破紅塵的入定境界。人們喜歡這位一燈大師,大概也是相信他真能帶給人沉著安穩的力量。6月14日,曾參演多部亞視、無線電視劇集的香港演員黎漢持因急性肺炎去世,終年62歲。

在進入電視行業之前,黎漢持一直是香港鳳凰電影公司力捧的俊朗小生。只是,因鳳凰的電影多不賣座,直到1979年進入麗的電視臺(亞視前身),黎漢持才漸為人知。黎漢持在麗的參演的首部時裝劇是《驟雨中的陽光》,首部武俠劇則是《大內群英續集》。1981年與黃元申、米雪主演的《大俠霍元甲》,算是黎漢持早年最具代表性的電視作品之一,他在劇中飾演的是頗有謙謙君子之風卻又投敵賣友的反派人物龍海生。兩年後,該劇作為內地引進的首部港劇在廣東電視臺首播,引起巨大收視效應的同時,亦造就了內地武俠文化和粵語文化的學習熱潮。直至今日,因將龍海生的惡貫滿盈狀演繹得入木三分,黎漢持仍被眾多香港及內地觀眾所銘記。

而後,黎漢持又在《再向虎山行》(1983年)、《一江春水向東流》(1983年)、《四大名捕》(1983年)等數部電視劇集中擔任要角,多數角色都給人亦正亦邪之感。香港有線娛樂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徐小明是當年起用黎漢持參演《再向虎山行》的導演,他說自己與黎漢持在麗的有過多次合作,黎漢持工作態度好,因而《霍元甲》之後的麗的電視劇幾乎都有他參演。

黎漢持在麗的月薪5000港元,1985年轉投TVB(無線電視臺)後,月薪增至2萬港元。這時黎漢持也可接拍電影賺片酬,算是事業發展的高峰期。只是,黎漢持雖眉目清朗,但1.82米的身高卻未給他多少助益,反倒因為香港演藝圈很難找到合適女演員做搭配,黎漢持很少再出任男主角。配角或反派,尤其是中老年角色,漸漸成為他參演的主力,比如《倚天屠龍記》(1986年)中的楊逍,《中神通王重陽》(1992年)中的黃裳,《射鵰英雄傳》(1994年,張智霖版)、《神鵰俠侶》(1995年,古天樂版)中的一燈大師以及《笑傲江湖》(1996年,呂頌賢版)中的曲洋等,其中又尤以一燈大師慈善的造型和扮相在內地深入人心。

黎漢持給人的戲路印象一貫是忠奸皆宜,忠厚之士、大奸大惡都能被他演繹出自身的性格。只是1996年遷居加拿大後,黎漢持便淡出影視圈,僅在《大唐雙龍傳》(2004年)、《驚豔一槍》(2005年)等少數劇集中客串亮相。

黎漢持1951年4月28日出生於山東煙臺,家中有多名兄弟姐妹,因父親曾在香港滙豐銀行大班(董事的舊稱)的家中當西廚,黎漢持一家便一直在該大班位於香港山頂別墅的員工宿舍生活,也慣吃西式食物。黎漢持常說,父親雖替洋人打工,思想卻極為左派和愛國,因而後來讀書時,自己便被父親送至培僑中學(左派學校)讀書。

黎漢持在中學時曾是運動健將,後來在香港的明星足球隊裡,黎漢持也慣當副守門員。當劉德華、任達華等明星輸掉球時,黎漢持便要出場坐鎮龍門,很少有失手的時候。對文學進修和地理課程,黎漢持也一向有興趣,這對他日後成為文藝青年且對地理風水命理感興趣亦有不小影響。

中學畢業後,黎漢持留校任教兩年才轉去銀行工作。1975年,黎漢持被與長城、新聯齊名的香港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公司相中成為基本演員,多演國語片中英氣俊朗的小生。只是,當時的香港電影圈並不太接受過於正派、進步的左派電影,又因出演這些電影的男主角總是年齡稍大,香港觀眾不自覺間便對左派電影帶了歧視。所以黎漢持甫一出現,不少香港觀眾都驚呼:哇,左派電影竟也有這樣青春洋氣的小生!黎漢持當時多少也會有心理上的壓力,「有時候出去交朋友,很少提自己在哪兒讀書,在哪兒拍電影,人們好像會用特殊的眼光看你。」

「我們左派電影因為太正規保守,沒什麼新意,所以基本上也不賣座。」所以看到同時期的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片那樣激烈緊湊,黎漢持當然也會有不滿足感。這時,香港陸續有電視臺開播,黎漢持覺得電視可以讓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快一點,電視拍戲規範的鬆弛也可以讓演員多些自我的控制。因而1979年,28歲的黎漢持給麗的電視臺監製李兆熊打了電話,要求加入麗的,算是正式進了電視行業。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沒選擇去前途更廣的無線,「因為我當時不認識無線的人……進無線還要跟發仔(周潤發)競爭,我想還是不要了。」從當時的外形和身高條件來看,黎漢持並不見得會比周潤發差,但事後回想起這一段時,黎漢持還是笑著擺了擺手說,當時自己算是「算錯」,入行遲也讓自己的運氣差了點。

黎漢持在第一部電視劇《驟雨中的陽光》裡便要與林國雄一同爭女主角陳秀雯,但女主角最終被林國雄爭去了,「我拍的戲每次爭女朋友都爭輸的,後來我還問我老婆,這些劇本是不是你寫的?」在去年接受甘國亮主持的亞視清談節目《亞視百人》採訪時,黎漢持這樣笑說。從1980年的《大內群英續集》開始,黎漢持便多演武俠劇了。對於拍戲中受傷的事,黎漢持說自己光鋼絲就斷過兩次,因為身高和體重的關係,別人吊鋼絲都是用四個人,他則需要六至八人,「我經常吊鋼絲撞樹的,他們拉不住,衝力太大。」

在麗的、無線兩家電視臺工作17年後,1996年,黎漢持應妻子要求攜全家移居加拿大,一去就是12年。因為喜歡研究地理學,黎漢持轉行做起了風水師,足跡遍布溫哥華、芝加哥和紐約。在接受甘國亮採訪敘述起這段時,黎漢持聲音沙啞,他說自己從事風水師行業,常要給人看房和卜算命運,有時說話太多聲音便啞了。在字裡行間,黎漢持對自己錯過事業黃金期且不再演戲不無遺憾,而從事風水行業於他也有不得已之處。等到2008年再與一雙兒女回港定居時,他才發現再入影視行業已是很困難的事。「其實我很喜歡拍戲,也仍然喜歡演戲……看風水只是一種興趣。對我來說,演戲實在是像 吸毒 一樣過癮的事。」

在去年接受香港資深娛樂記者何江西採訪時,黎漢持提起自己曾於幾年前生過一場大病,連吐五日血,身體暴瘦20磅。那時他剛滿59歲,「男怕九女怕八」,他稱這場病為玄學中的逢九一劫,無法迴避。何江西追問他作為一位風水大師、相學之士,如何破解這一命理?黎漢持說自己沒有破解的最好方法,只有靠個人自修積德令傷害減到最低。

繼而,黎漢持又說起自己2005年至2008年運程最低,父母、太太、師父接連去世,令自己深受打擊。與黎漢持是中學同學的演員鮑起靜說,黎漢持在中學時因高大靚仔已甚有型,不過之後兩人各有發展較少聯絡,近年因對方太太過身,鮑起靜再見到他時,已發現他消瘦不少。這種消瘦和憔悴亦讓何江西頗感詫異,「相隔多年,他的做人態度仍然具一份誠意……他念妻之情,不作續弦之想,娛樂圈多情小生甚多,一往情深就很少,又令人想起他在《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氣加憂鬱的造型,令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文/廖陽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老戲骨黎漢持病逝 曾演83版《射鵰》一燈大師
    黎漢持飾演的一燈大師(上圖)和龍海生(下圖)。資料圖片   6月14日,曾在1983版《射鵰英雄傳》中出演一燈大師的老戲骨黎漢持病逝,享年62歲。   黎漢持1951年生,曾為亞洲電視及TVB拍攝電視劇,參與演出的劇集有亞視的《大俠霍元甲》、TVB的《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楊家將》和《倚天屠龍記》等諸多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作品。
  • 港星黎漢持病逝 曾演《射鵰》「一燈大師」
    香港資深演員黎漢持(如圖) 因急性肺炎於6月14日去世,終年62歲。黎漢持生於1951年,於1979年加入娛樂圈,他的戲路忠奸皆宜,代表作是與米雪、黃元申合作《大俠霍元甲》飾演大反派龍海生。1985年,加入無線電視,作品有《射鵰英雄傳》的一燈大師、《笑傲江湖》曲洋等,近年在《大唐雙龍傳》、《驚豔一槍》等客串,遺作則是電影《奇幻夜》。他於去年接受訪問時透露2005年經歷人生低潮,父母、太太接連去世,2011年他更吐血5日居然死不掉,但可惜他還是逃不過病魔突襲。 鳳 凰
  • 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完,旁邊一小護士紅著臉說,「我記得我前幾天給他插尿管的時候,上面紋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啊」。 看不懂的略過,不影響後面的閱讀。其實我看這個段子的時候,也正處青春期,也是看得懵懵懂懂,總覺得有點那個,但也說不清究竟是哪裡那個了。長大後,終於是明白了。一個單純的小男孩子到一個成熟的老男人的成長過程,不正是清華大學從國內一流到世界一流,篳路藍縷而又充滿羞澀的進階之路。
  • 中國早期大片《一江春水向東流》拍攝前後
    在中國電影史上,沒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它一經放映便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影片,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觀眾對這部影片的熱情也不減當年。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如何拍攝的?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海首播 劉嘉玲撒潑一氣呵成
    (左起)胡軍、袁詠儀、劉嘉玲、江海洋、陳道明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海首播  對老一輩影迷來說,由陶金、上官雲珠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已經成為永恆經典了我就是要通過《一江春水向東流》告訴大家,上海人也能拍好戲,拍大戲!」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上世紀40年代最著名的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悲歡離合、浮浮沉沉的故事。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因為丈夫對愛情不忠,最後投入黃浦江的一段最揪動人心。
  • 《一江春水向東流》小人物背後的大時代
    《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兩集,是一部在敘事跨度通戰前、戰時與戰後三個時期的銀幕史詩巨片。影片講述了進步知識分子張忠良一家在抗戰中的不幸經歷:老父慘死於敵人之手,弟弟忠民參加了抗戰遊擊隊;妻子素芬與老母四處漂泊,歷盡艱辛,最後流落上海街頭,素芬不得不到一家有錢人家做女傭;忠良飽經磨難,九死一生,與家人早已失去聯繫,最後到達後方都城重慶。
  • 錮禁——淺評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裡執導,白楊、陶金、上官雲珠、舒繡文主演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之間的故事,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忠良奉命隨軍後輾轉抵達重慶,流落街頭時,他去求助於在戰前已認識的交際花王麗珍,她為忠良在乾爸龐浩的公司裡謀得一職,忠良日益墮落。素芬則在對丈夫的思念中帶著婆婆艱難度日,後來她輾轉來到上海,在做幫傭時認出了忠良,忠良的所作所為讓素芬萬念俱灰,最後投身黃浦江……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得益於中國文化的「史說"傳統,講述了一個戲劇性很強的故事。
  • 《一江春水向東流》:東方美學,悲歡離合的現實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中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實主義電影藝術的最高峰——《一江春水向東流》。影片分為上下兩集——上《八年離亂》、下《天亮前後》。影片充滿現實性,主要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以抗戰前後普通家庭中的張柱良和素芬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
  • 黃元申移居內地,「一燈大師」病逝6年
    黃元申移居內地,「一燈大師」病逝6年1981年9月28日播出的《大俠霍元甲》,不知道還有多少網友能記得呢?這部劇《大俠霍元甲》堪稱是歷史上最為經典的,還記得戲中的幾個主要演員嗎?梁小龍飾演的陳真,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米雪飾演的趙倩男,「一燈大師」飾演的龍海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幾個演員。
  • 《一江春水向東流》首播 胡軍精彩演繹(圖)
    《一江春水向東流/ent.163.com  2005年04月24日 15:37  金羊網--新快報 董芳   日前,由影帝陳道明、胡軍,港星劉嘉玲、袁詠儀等實力派明星出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
  • 一江春水向東流:鐘擺能讓任何東西飛起來,卻無法使自己騰空
    此時,一批優秀的電影人創作了許多現實主義力作,由蔡楚生和鄭君裡編導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其中的問鼎之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濃縮了抗戰前、抗戰中以及抗戰後的整段歷史進程,敘述了張忠良一家十年間的悲歡離合以及張忠良人性變化的心路歷程。影片從「九、一八」事變後的上海開始。
  • 中國股市,出現「一江春水」意味著什麼?向東流?反覆閱讀10遍!
    出現「一江春水」意味著什麼?向東流?第一根長陰線向下突破頸線位,以後可能出現幾根長陰線;股市的下行初期是很常見的,而後股價幾經震蕩經過一個下跌通道;從日日線圖上觀察5日、10日、20日均線猶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 《一江春水向東流》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悲情
    《一江春水向東流》抗戰初期,女青年素芬(白楊 飾)認識了飽含愛國愛情的男青年張忠良(陶金 飾),很快兩人便墜入愛河。兩人結婚一年之後,抗戰全面爆發,恰好素芬誕下一子,取名抗生。張忠良參加救援隊跟隨部隊南下,素芬帶兒子和婆婆回到鄉下。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人物的命運大起在落。
  • 華為任正非:《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得不說,任正非這篇《一江春水向東流》寫的情真意切,與以往的那些內部講話相比,他直接戳中了外界對華為最敏感的接班人問題。  去年,曾有傳聞稱,任正非為了讓兒子任平順利接班,以10億元人民幣的「分手費」逼走公司董事長孫亞芳,隨後華為公司發聲明予以否認。
  • 《一江春水向東流》73年:主演全部離世,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1947年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看似年代久遠,相信許多年輕的一輩可能看也沒有看過,但是對於老一輩人而言,是他們過去的回憶,因為這是一部經典電影,經典到現在也很難超越。可惜的是,這部電影雖然能長久地留下來,大家依舊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它的身影,然而電影中的主演卻早已離我們而去,沒有一個還活著。
  • 同演《馬永貞》伍衛國老了,黎漢持走了,她卻在印度剃度出家
    劇中的二師兄石秀峰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黎漢持扮演石秀峰,出道這麼多年,他出演了很多經典作品,其中包括《大俠霍元甲》、《楚河漢界》、《四大名捕》等。不過可惜的是黎漢持走了,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黎漢持走了。圖:左一是黎漢持。劇中的馬豔桃大家不知道還有印象嗎?
  • 好文推薦|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任正非      千古興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東流。  小時候,媽媽給我們講希臘大力神的故事,我們崇拜得不得了。少年不知事的時期我們崇拜上李元霸、宇文成都這種蓋世英雄,傳播著張飛「殺」(爭鬥)嶽飛的荒誕故事。
  • 人世幾回傷往事,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 也有往事知多少 ,也有愁緒,但他卻把愁緒用一江春水向東流表現出來,水是流動的,終於愁緒不再堵在那裡,能夠流動活動起來,讀者也不會那麼難受。李煜被人稱為「詞帝」 。 劉禹錫的愁是定在那裡,堵在那裡,李煜讓愁緒動起來了。
  • 電影藝術家舒繡文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精湛的表演藝術
    說起舒繡文,人們立刻會聯想起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裡那個醋意大發、兇悍跋扈、嚎叫撒潑的上層貴婦——王麗珍。影視作品裡撒潑罵人的女人,觀眾也見得多了。總感覺遠不如現實中真正的罵架來的兇悍激烈,一看就是在演戲。女主角們往往還要拿捏著,生怕破壞了自己的形象,於是表演起來幾乎千篇一律、毫無個性。
  • 護衛千年古城 一江春水向東流
    護衛千年古城 一江春水向東流 亭子口水利樞紐及時防汛洩洪,充分發揮調控作用。□李煉 何永東 王博 文/圖昔日:刻骨銘心的抗洪記憶    流經陝西、甘肅、四川和重慶的嘉陵江,在閬中市境內有近30公裡長的水域,綿延流長的嘉陵江時而寧靜可親,為孕育古城燦爛文明增色添彩;時而又桀驁不馴,為古城留下了一些慘痛的回憶。    「洪水一直是閬中的頭號天敵。」建城2300多年來,三面環水的古城遭受了很多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