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資深演員,2013年6月14日在香港去世,62歲
很多人都演過金庸武俠劇裡的一燈大師,但能像黎漢持這樣將一燈大師演繹得深入人心,卻是少數。一把短寸、兩片白眉、一抹大白鬍子、一襲黃衣袈裟,黎漢持的一燈大師氣定神閒、慈眉善目,頗予人看破紅塵的入定境界。人們喜歡這位一燈大師,大概也是相信他真能帶給人沉著安穩的力量。6月14日,曾參演多部亞視、無線電視劇集的香港演員黎漢持因急性肺炎去世,終年62歲。
在進入電視行業之前,黎漢持一直是香港鳳凰電影公司力捧的俊朗小生。只是,因鳳凰的電影多不賣座,直到1979年進入麗的電視臺(亞視前身),黎漢持才漸為人知。黎漢持在麗的參演的首部時裝劇是《驟雨中的陽光》,首部武俠劇則是《大內群英續集》。1981年與黃元申、米雪主演的《大俠霍元甲》,算是黎漢持早年最具代表性的電視作品之一,他在劇中飾演的是頗有謙謙君子之風卻又投敵賣友的反派人物龍海生。兩年後,該劇作為內地引進的首部港劇在廣東電視臺首播,引起巨大收視效應的同時,亦造就了內地武俠文化和粵語文化的學習熱潮。直至今日,因將龍海生的惡貫滿盈狀演繹得入木三分,黎漢持仍被眾多香港及內地觀眾所銘記。
而後,黎漢持又在《再向虎山行》(1983年)、《一江春水向東流》(1983年)、《四大名捕》(1983年)等數部電視劇集中擔任要角,多數角色都給人亦正亦邪之感。香港有線娛樂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徐小明是當年起用黎漢持參演《再向虎山行》的導演,他說自己與黎漢持在麗的有過多次合作,黎漢持工作態度好,因而《霍元甲》之後的麗的電視劇幾乎都有他參演。
黎漢持在麗的月薪5000港元,1985年轉投TVB(無線電視臺)後,月薪增至2萬港元。這時黎漢持也可接拍電影賺片酬,算是事業發展的高峰期。只是,黎漢持雖眉目清朗,但1.82米的身高卻未給他多少助益,反倒因為香港演藝圈很難找到合適女演員做搭配,黎漢持很少再出任男主角。配角或反派,尤其是中老年角色,漸漸成為他參演的主力,比如《倚天屠龍記》(1986年)中的楊逍,《中神通王重陽》(1992年)中的黃裳,《射鵰英雄傳》(1994年,張智霖版)、《神鵰俠侶》(1995年,古天樂版)中的一燈大師以及《笑傲江湖》(1996年,呂頌賢版)中的曲洋等,其中又尤以一燈大師慈善的造型和扮相在內地深入人心。
黎漢持給人的戲路印象一貫是忠奸皆宜,忠厚之士、大奸大惡都能被他演繹出自身的性格。只是1996年遷居加拿大後,黎漢持便淡出影視圈,僅在《大唐雙龍傳》(2004年)、《驚豔一槍》(2005年)等少數劇集中客串亮相。
黎漢持1951年4月28日出生於山東煙臺,家中有多名兄弟姐妹,因父親曾在香港滙豐銀行大班(董事的舊稱)的家中當西廚,黎漢持一家便一直在該大班位於香港山頂別墅的員工宿舍生活,也慣吃西式食物。黎漢持常說,父親雖替洋人打工,思想卻極為左派和愛國,因而後來讀書時,自己便被父親送至培僑中學(左派學校)讀書。
黎漢持在中學時曾是運動健將,後來在香港的明星足球隊裡,黎漢持也慣當副守門員。當劉德華、任達華等明星輸掉球時,黎漢持便要出場坐鎮龍門,很少有失手的時候。對文學進修和地理課程,黎漢持也一向有興趣,這對他日後成為文藝青年且對地理風水命理感興趣亦有不小影響。
中學畢業後,黎漢持留校任教兩年才轉去銀行工作。1975年,黎漢持被與長城、新聯齊名的香港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公司相中成為基本演員,多演國語片中英氣俊朗的小生。只是,當時的香港電影圈並不太接受過於正派、進步的左派電影,又因出演這些電影的男主角總是年齡稍大,香港觀眾不自覺間便對左派電影帶了歧視。所以黎漢持甫一出現,不少香港觀眾都驚呼:哇,左派電影竟也有這樣青春洋氣的小生!黎漢持當時多少也會有心理上的壓力,「有時候出去交朋友,很少提自己在哪兒讀書,在哪兒拍電影,人們好像會用特殊的眼光看你。」
「我們左派電影因為太正規保守,沒什麼新意,所以基本上也不賣座。」所以看到同時期的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片那樣激烈緊湊,黎漢持當然也會有不滿足感。這時,香港陸續有電視臺開播,黎漢持覺得電視可以讓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快一點,電視拍戲規範的鬆弛也可以讓演員多些自我的控制。因而1979年,28歲的黎漢持給麗的電視臺監製李兆熊打了電話,要求加入麗的,算是正式進了電視行業。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沒選擇去前途更廣的無線,「因為我當時不認識無線的人……進無線還要跟發仔(周潤發)競爭,我想還是不要了。」從當時的外形和身高條件來看,黎漢持並不見得會比周潤發差,但事後回想起這一段時,黎漢持還是笑著擺了擺手說,當時自己算是「算錯」,入行遲也讓自己的運氣差了點。
黎漢持在第一部電視劇《驟雨中的陽光》裡便要與林國雄一同爭女主角陳秀雯,但女主角最終被林國雄爭去了,「我拍的戲每次爭女朋友都爭輸的,後來我還問我老婆,這些劇本是不是你寫的?」在去年接受甘國亮主持的亞視清談節目《亞視百人》採訪時,黎漢持這樣笑說。從1980年的《大內群英續集》開始,黎漢持便多演武俠劇了。對於拍戲中受傷的事,黎漢持說自己光鋼絲就斷過兩次,因為身高和體重的關係,別人吊鋼絲都是用四個人,他則需要六至八人,「我經常吊鋼絲撞樹的,他們拉不住,衝力太大。」
在麗的、無線兩家電視臺工作17年後,1996年,黎漢持應妻子要求攜全家移居加拿大,一去就是12年。因為喜歡研究地理學,黎漢持轉行做起了風水師,足跡遍布溫哥華、芝加哥和紐約。在接受甘國亮採訪敘述起這段時,黎漢持聲音沙啞,他說自己從事風水師行業,常要給人看房和卜算命運,有時說話太多聲音便啞了。在字裡行間,黎漢持對自己錯過事業黃金期且不再演戲不無遺憾,而從事風水行業於他也有不得已之處。等到2008年再與一雙兒女回港定居時,他才發現再入影視行業已是很困難的事。「其實我很喜歡拍戲,也仍然喜歡演戲……看風水只是一種興趣。對我來說,演戲實在是像 吸毒 一樣過癮的事。」
在去年接受香港資深娛樂記者何江西採訪時,黎漢持提起自己曾於幾年前生過一場大病,連吐五日血,身體暴瘦20磅。那時他剛滿59歲,「男怕九女怕八」,他稱這場病為玄學中的逢九一劫,無法迴避。何江西追問他作為一位風水大師、相學之士,如何破解這一命理?黎漢持說自己沒有破解的最好方法,只有靠個人自修積德令傷害減到最低。
繼而,黎漢持又說起自己2005年至2008年運程最低,父母、太太、師父接連去世,令自己深受打擊。與黎漢持是中學同學的演員鮑起靜說,黎漢持在中學時因高大靚仔已甚有型,不過之後兩人各有發展較少聯絡,近年因對方太太過身,鮑起靜再見到他時,已發現他消瘦不少。這種消瘦和憔悴亦讓何江西頗感詫異,「相隔多年,他的做人態度仍然具一份誠意……他念妻之情,不作續弦之想,娛樂圈多情小生甚多,一往情深就很少,又令人想起他在《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氣加憂鬱的造型,令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文/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