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7

2021-02-19 尹老師在線閱讀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1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2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3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4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5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6

韓娥善歌

  從前,韓國有位歌唱家名叫韓娥,要到位於東方的齊國去,不想在半路上就斷了錢糧,從而使基本生活都發生了困難。為了度過這一難關,她在經過齊國都城西邊的雍門時,便用賣唱來換取食物。韓娥唱起歌來,情感是相當投入的,以至在她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後,她那美妙絕倫的餘音還仿佛在城門的梁柱之間繚繞,竟至三日不絕於耳;凡是聆聽過韓娥歌唱的人,都還沉浸在她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之中,好像她並沒有離開一樣。
  有一天,韓娥來到一家旅店投宿時,店小二狗眼看人,見她窮愁潦倒,便當眾羞辱她。韓娥為此傷心至極,禁不住拖著長音痛哭不已。她那哭聲瀰漫開去,竟使得方圓一裡之內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動容,大家淚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難過得三天吃不下飯。
  後來,韓娥難以安身,便離開了這家旅店。人們發現之後,急急忙忙分頭去追趕她,將她請回來,再為勞苦大眾縱情高歌一曲。韓娥的熱情演唱,又引得一裡之內的老人和小孩個個歡呼雀躍,鼓掌助興,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歡樂之中,將以往的許多人生悲苦都一掃而光。為了感謝韓娥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大家送給韓娥許多財物和禮品,使她滿載而歸。
  韓娥的故事說明:真正的藝術家,應當紮根於人民大眾之中,與大眾共悲歡,成為他們忠實的代言人。
   
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徠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乾乾淨淨,將酒壺、酒罈、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門外還要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這裡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整壇整壇的酒擱酸了,變質了,十分可惜。
  這個賣酒的宋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他於是向左鄰右舍請教這好的酒竟然賣不出去的原因。鄰居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家養的狗太兇猛了的緣故。我們都親眼看到過,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提著酒壺準備到你家去買酒,可是還沒等走到店門口,你家的狗就跳將出來狂吠不止,甚至還要撲上去撕咬人家。這樣一來,又有誰還敢到你家去買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裡等著發酸變質啊。」
  您看,一匹惡狗看門,就能把一個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門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個國家讓壞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門,其後果必然是忠奸顛倒,社會腐敗,百姓遭殃。
   
林回棄璧

  周朝有一個諸侯國滅亡了,亡國的難民中有個叫林回的人,他捨棄了價值千金的玉璧,卻背負著嬰兒逃難。
  難民中有人不理解林回的選擇:「你是為了金錢嗎?如果是為了金錢,一個嬰孩能值幾個錢?」又有人問:「你不害怕受牽累嗎?一個吃奶的嬰兒在戰難時,給人添的麻煩簡直說不完。國難當頭,真不明白你拋棄寶玉,背上嬰兒這個包袱是為什麼?」
  林回背著孩子說:「那塊寶玉是因為值錢才和我在一起。這孩子因為是我的親生骨肉,和我的感情連在一起。」
  和金錢利慾結合在一起,遇到天災人禍,患難之時便會互相拋棄;和骨肉情義友誼結合在一起,遇到患難便會相依為命。互相拋棄與互相依存,實在是相去十萬八千裡啊!
  用金錢利慾結成的關係是暫時的,不能經受患難的考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誼,患難與共才是長久和永恆的。
   
江邊姑娘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10來戶人家。雖然村裡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家餬口,但是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儉。每天晚上,男人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飯後不久就得歇息。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後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村裡各家各戶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幹的手。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裡做一些燒水做飯、養雞養畜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因為經濟上都不寬裕,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村裡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蠟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幹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裡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戶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長,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慍而不發,並且很有禮貌地說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到這裡來借光。我不能力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這間房子並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後面,借著牆面反射的燭光幹活,並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你們為什麼要吝惜牆面反射的一點餘光呢?我對你們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趕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後,覺得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議論,她們終於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一群農村姑娘,在生產力很低的古代社會,自髮結成集中勞動的群體,這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告訴我們,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不受嗟來之食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徵戰,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這一年,齊國大旱,一連3個月沒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全死了,窮人吃完了樹葉吃樹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著一個個都要被餓死了。可是富人家裡的糧倉堆得滿滿的,他們照舊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個富人名叫黔傲,看著窮人一個個餓得東倒西歪,他反而幸災樂禍。他想拿出點糧食給災民們吃,但又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窩窩頭擺在路邊,施捨給過往的饑民們。每當過來一個饑民,黔傲便丟過去一個窩窩頭,並且傲慢地叫著:「叫化子,給你吃吧!」有時候,過來一群人,黔傲便丟出去好幾個窩頭讓饑民們互相爭搶,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著他們,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薩。
  這時,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饑民走過來,只見他滿頭亂蓬蓬的頭髮,衣衫襤褸,將一雙破爛不堪的鞋子用草繩綁在腳上,他一邊用破舊的衣袖遮住面孔,一邊搖搖晃晃地邁著步,由於幾天沒吃東西了,他已經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走起路來有些東倒西歪了。
  黔傲看見這個饑民的模樣,便特意拿了兩個窩窩頭,還盛了一碗湯,對著這個饑民大聲吆喝著:「喂,過來吃!」饑民像沒聽見似的,沒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聽到沒有?給你吃的!」只見那饑民突然精神振作起來,瞪大雙眼看著黔傲說:「收起你的東西吧,我寧願餓死也不願吃這樣的嗟來之食!」
  黔傲萬萬沒料到,餓得這樣搖搖晃晃的饑民竟還保持著自己的人格尊嚴,黔傲滿面羞慚,一時說不出話來。
  本來,救濟、幫助別人就應該真心實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對於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嗟來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
   
小偷退齊兵

  子發是楚國的一位將領,他很注意有一技之長的人,善於利用這些人的長處為自己服務。楚國有一位擅偷竊的人聽說了這件事,便去投靠子發,小偷對子發說:「聽說您願起用有技藝的人,我是個小偷,以前不務正業,如果您能收留我,我願為您當差,以我的技藝為您服務。」
  子發聽小偷這麼說,又見他滿臉誠意,很是高興,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對小偷以禮相待,竟連腰帶也顧不上繫緊、帽子也來不及戴端正。小偷見子發果然是真心,簡直是受寵若驚了。
  子發手下的官員、侍從們都勸諫說:「小偷是天下的盜賊,為人們所不齒,您怎麼對他如此尊重?」
  子發擺擺手說:「你們一時難以理解,以後就會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適逢齊國興兵攻打楚國,楚王派子發率軍隊前去迎戰齊兵。結果,連續交鋒3次,楚軍都敗下陣來。
  軍帳內,子發召集大小將領商議退齊兵的策略,將領們想了好多計策,個個忠誠無比,可是對擊退齊兵卻一籌莫展,而齊兵反而愈戰愈強。
  面對緊張的形勢,那個小偷來到帳前求見,主動請纓。小偷說:「我有個辦法,請讓我去試試吧。」子發同意了。
  夜間,小偷溜進齊軍營內,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齊將首領的帷帳偷了出來,回到楚營交給子發。子發便派了一個使者將帷帳送還齊營並對齊軍說:「我們有一個士兵出去砍柴,得到了將軍的帷帳,現特前來送還。」齊兵面面相覷,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潛進齊營,取回齊軍首領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還。
  第三天,小偷第三次進了齊營,取回來齊軍首領的頭髮簪子。子發第三次派人將簪子送還,這一回,齊軍首領驚恐萬分不知所措。齊軍營中議論紛紛,各級將領大為驚駭。於是,齊軍首領召集軍中將士們商議對策。首領對大家說:「今天再不退兵,楚軍只怕要取我的頭了!」將士們無言以對,首領立即下令撤軍。
  齊軍終於退兵而走。楚營內大大嘉獎那個立功的小偷,眾將士無不佩服子發的用人之道。
  小偷,如果損害社會人民,的確該繩之以法;如果改邪歸正,把技藝特長用到有益的地方,有時也能幹出大事來。
   
牛缺遇盜

  牛缺,在上地這一帶地方是位聲望很高的飽學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鄲拜見趙國國君,途經耦(ou)沙時,遇上了一夥強盜。強盜搶走了他的牛車及隨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強盜在一旁看到這人對被劫之事並不在意,臉上連半點憂愁和吝嗇的表情都沒有,心中不免生疑,於是便追上去問個究竟。
  牛缺坦然地回答說:「一個有德行的人,不應當因丟失一點供養自己的財物而去與人爭鬥,這樣會危害它所供養的自身的安全啊。」
  強盜們聽後,同聲稱讚道:「這真是一個賢德之人啊!」他們望著牛缺漸走遠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議:「如此賢德之人去拜見趙國的國君,必會受到信用,他如果在國君面前告發了我們的強盜行徑,我們一定會大難臨頭。因此,還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這夥強盜再一次追上牛缺,並把他殺掉了。
  有個燕國人聽說了這件事後,就將全家族的人集合起來,告誡他們:「今後誰遇上了強盜,可千萬別學牛缺那樣以賢德求忍讓呀!」大家都牢牢記住了這個教訓。
  不久,這個燕國人的弟弟要到秦國去,一行人來到函谷關下,又遇上了強盜。他想起了哥哥臨別時的告誡,始終不肯輕易捨棄財物,在實在鬥不過這夥強人時,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強盜以慈善為本,發還搶走的財物。
  強盜們被糾纏得大怒了,忍不住厲聲喝道:「我們沒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經夠寬宏大量了。你現在還要死死地纏住我們,索要財物,這不就把我們的行跡暴露了嗎?我們既然已經作了強盜,哪裡還有什麼慈悲仁義可言?」只見這夥人手起刀落,將那個燕國人的弟弟殺了,同時還殺害了與之同行的四五個夥伴。
  牛缺與燕人被害的悲劇警醒後人:對於殺人不眨眼的強盜,既不能講「賢德」,也不能苦苦哀求;只有丟掉幻想,團結鬥爭,戰而勝之,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支公養仙鶴

  古時候有個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歡仙鶴。他常愛到仙鶴出沒的地方,遠遠地欣賞仙鶴吃東西、散步時的一舉一動,簡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鶴長久為伴,那該多好啊!
  終於,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東峁(mao)山居住的時候,一位深知支公愛好的老朋友給他送來了一對仙鶴。支公高興極了,像對待自己的兒女一般對待仙鶴,給它們吃上好的食物,細心照料它們的起居,高興的時候,支公還常把仙鶴摟在懷裡跟它們說話。仙鶴的活潑可愛也使支公的晚年一點都不寂寞,它們給支公作伴,跳舞給支公看,時間久了,支公和仙鶴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時光飛逝,仙鶴的羽毛很快長齊了,它們天天撲稜著翅膀,想飛到屬於它們的遙遠的地方去。支公實在是捨不得仙鶴離開,猶豫再三,還是用剪刀把仙鶴的翅膀剪短了。
  這下子仙鶴真的沒有辦法飛起來了。它們總是先扑打一陣翅膀,然後又回頭看看,接著就沮喪地低下頭,無精打採地走來走去。仙鶴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歡叫起舞了,沒有了活力,沒有了生氣,連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對這一切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後悔極了,告訴自己說:「既然仙鶴有直上雲霄,去見識更廣闊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麼能強行把它們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觀賞呢?」
  支公從此更加精心地飼養兩隻仙鶴,讓它們的翅膀很快又長齊了。於是支公就帶著仙鶴來到野外,把它們放到地上,依依不捨地對它們說:「仙鶴啊,快飛吧,到遠方去實現你們的理想去吧!」仙鶴拍打著翅膀飛上藍天,鳴叫著在支公頭上盤旋了幾圈,好像在感謝他的恩情,然後自由自在地向遙遠的天邊飛去了。
  支公雖然捨不得仙鶴,但他理解仙鶴的志向,最終放了仙鶴,這才是真正的愛鶴。同樣道理,真正愛惜有才能的人,就應該給他們施展身手的空間,不要把他們規定在狹隘的小圈子裡面。
   
畢歆與王朗

  華歆(xin)與王朗是一對好朋友,兩個人都很有學識,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稱讚,分不出誰好一些,誰差一點。
  有一年,洪水泛濫,淹沒了許多村莊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連天。華歆和王朗的家鄉也遭了災,房子都被大水衝走了,盜賊也趁火打劫,四下作案,很不太平。無奈,華歆和王朗只得和別的幾個鄰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難。
  船上的人都到齊了,物品也裝妥了,馬上就要解纜離岸出發。這時候,遠處忽然奔過來一個人,他背著包袱跑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這個人也顧不得擦汗,一邊朝這邊揮手一邊扯開嗓子大叫道:「先別開船,等等我,等等我呀!」
  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船都被人叫完了,沒有人肯收留我,我遠遠看到這邊還有一條……船,就跑過來……求求你們……帶上我……一起走吧……」
  華歆聽了,皺起眉頭想了想,對這個人說:「對不起得很,我們的船也已經滿了,你還是再去另想辦法吧。」
  王朗卻很大方,責備華歆說:「華歆兄,你怎麼這樣小氣,船上還很寬裕嘛,見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為,帶上人家吧。」
  華歆見王朗這樣說,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略微沉思片刻,答應了那人的請求。
  華歆、王朗他們的船平安地走了沒幾天,就碰上了盜賊。盜賊們划船追過來,眼看越追越近了,船上的人們都驚慌不已,不知該怎麼辦好,拼命地催促船家快些、再快些。
  王朗也害怕得不行,他找華歆商量說:「現在我們遇上盜賊,情況緊急,船上人多了沒有辦法跑得更快。不如我們叫後上船的那個人下去吧,也好減輕些船的重量。」
  華歆聽了,嚴肅地回答道:「開始的時候,我考慮良久,猶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弄不好會誤事,所以才拒絕人家。可是現在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怎麼能夠又出爾反爾,因為情況緊急就把人家甩掉呢?」
  王朗聽了這番話,面紅耳赤,羞愧得說不出話來。在華歆的堅持下,他們還是像當初一樣,攜帶著那個後上船的人,始終沒有拋棄他。而他們的船也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擺脫了盜賊,安全地到達了目的地。
  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發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極端自私、背信棄義的真面孔。而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我們應該向華歆學習,守信用、講道義,像王朗那樣的德行,是應該被人們所鄙棄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6
    《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1《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2《中國寓言故事》在線閱讀03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最近,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三年(10)中隊的隊員們在線上學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與鹿腿》《池子與河流》四篇寓言課文後,在輔導員謝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主題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以閱讀促活動,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習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體驗讀書的樂趣。
  • 網絡孔院精品在線課程免費學:寓言故事(初級)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網絡孔子學院為廣大中文學習者和中文教師提供免費精品在線課程,主要包括漢語水平考試HSK標準課程、漢語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等幾類核心課程,為抗擊疫情略盡綿薄之力。大家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學習中文,體悟文化,精進教學,積蓄力量。今天為您推薦《寓言故事》,詳見下文。請大家一定做好自身防護和疫情防控工作,平安健康!
  • 《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寓言故事的「臻選百科」
    臻選世界經典寓言故事。無障礙閱讀版本助力自主閱讀,積累優質作文素材。12大人格養成,引導孩子傾注思考,尋找答案!樊登博士力薦!《媽媽知道怎麼辦》作者王小騫、國民漫畫家林帝浣全新作品! 寓言是古今中外口耳相傳的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在浩如煙海的寓言故事中,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寓言故事呢?
  • 《孩子最愛讀的中國寓言故事》
    內容簡介:  閱讀寓言可以鍛鍊兒童的語言能力。語言和思維是互相促進的:人的深刻思想要靠語言表達出來,而通過語言交流,又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兒童正處在學習語言、發展思維的階段,寓言故事短小、生動,通過閱讀優秀的寓言作品,兒童可以有效地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本書從燦如星河的中國古代典籍中精選了眾所周知、寓意深刻、故事有趣的寓言一百餘篇,改寫成兒童易讀易懂的白話文,按照出處的歷史年代排序,並添加了精彩的點評。相信本書對開發兒童智力、塑造兒童品格、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希望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
  • 《中國寓言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閱讀測試題
    《中國寓言故事》閱讀測試題一、填空題。(每空兩分, 24分)1.出自寓言故事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11.《中國寓言故事》中,教育孩子要講誠信的著名故事是         12.《千金買首》中「首」是指誰的頭?       二、選擇題。
  • 世界有4大寓言家,但教育部推薦小學生閱讀《中國古今寓言》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書目」中文學類第14本為——《中國古今寓言》。
  •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
    於是,在居家隔離的日子裡,媽媽陪我一起讀了很多故事。我最喜歡《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了,我還錄了講故事視頻發到班級群給小朋友們分享呢!媽媽說,這本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它哺育了我們炎黃子孫一代代人的精神成長。上學期我學習《坐井觀天》時,黃老師就告訴我們:寓言就是用一個個故事,來讓人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 《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鷸蚌相爭(讀繪本、知寓言、學成語)
    那麼,最後鷸蚌相爭誰會獲勝呢,這個故事又能成功勸說趙王嗎?讓我們一起讀一下《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中的「鷸蚌相爭」吧!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繪本中華故事·中國寓言你喜歡這個寓言故事嗎?這些不僅僅是寓言故事,也是小學生必須學會的成語。你一定要掌握喲!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總結寓言故事的道理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樣式之一,也是小學閱讀理解中重要的一部分。「寓」是寄託,「言」是語言文字。寓言通常用虛構的隱喻性小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給人啟發和教育。所以因其篇幅短小,故事性強,寓意深刻等特點,出現在閱讀理解中往往是讓學生理解寓言故事的諷刺和勸誡作用,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寓言故事的道理,針對文章總結、歸納寓意。有以下幾個步驟:一、理解內容。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州盛大召開,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溫州市文聯、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瑾瑜教育集團承辦。活動集中展示中國寓言文學創作及研究成果,同時融入多場寓言文學溫州論壇,大咖雲集、精彩紛呈。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寓言作家、專家、學者齊聚溫州,集中展示中國寓言文學創作及研究成果,共同探討中國寓言文學的守正與創新,期間有不少名家大咖點讚了寓言文學的「溫州現象」。
  • 公務員考試行測:寓言故事類題型技巧
    公務員考試行測:寓言故事類題型技巧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家長都不會,三年級期末必考,寓言故事閱讀測試—選擇題、閱讀題
    大家好我是夢遊仙境的星凝,前面星凝老師已經為大家準備了閱讀測試題的填空、判斷,今天的內容是選擇題、閱讀題。希望小學家長同學保存、收藏,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填空題、判斷題。三年級必考,寓言閱讀測試題——填空題、判斷題,家長收藏
  • 寒假作業:寓言成語、寓言故事、閱讀理解專項練習(附答案)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5、如果你是養羊人,修補羊圈後,發現羊再也沒丟了後,你會對街坊說些什麼呢?街坊們,謝謝你們,聽了你們的勸告,我堵上了窟窿,我的羊就再也沒丟過。我明白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二)1、在括號裡補上缺的標點符號。
  • 語文考試中寓言故事的閱讀題總丟分,老師教給你解題的正確方法
    我發現無論是在語文的學習還是考試中,「閱讀」永遠是最讓老師和同學們頭痛的內容。所以我結合自己的一節教學經驗,開設了「語文閱讀小課堂」,幫助大家歸納總結閱讀題的解題方法。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度過快樂的閱讀時光。
  • 黑馬漫畫創作中國寓言故事,打造自己的「花木蘭」
    在我們兒時的故事裡,年獸(又名「夕」)是帶給人們災厄與不幸的怪獸。為了免除災害,每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第一天,人們都會貼上大紅色的對聯和福字,放煙花炮竹來趕跑年獸。這也就成為了除夕與春節的起源。如今,這則中華傳統寓言故事遠赴海外,成為漫畫家構思作品的靈感來源。
  • 寒假作業:寓言成語、寓言故事、閱讀理解專項練習,可列印附答案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下面是寓言故事常考的題目類型,家長可以讓孩子閱讀書目之後進行訓練。
  • 寓言故事道理多,孩子都看懂那些故事外的哲理了嗎?
    所謂寓言,就是在具體的故事裡寄託一些道理或教訓的。那麼寓言中蘊含的那些道理,孩子是否能夠理解透徹?寓言的故事大多都是虛構出來的,且篇幅短小、結構單一,層次非常清楚,故事中還經常使用擬人、誇張、諷刺等表現手法。
  •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金斧頭銀斧頭》
    《金斧頭銀斧頭》簡介有一個小孩到山裡砍柴,不小心將鐵斧頭掉到水潭裡,水潭裡的老神仙出現幫他撈上來的卻是金斧頭和銀斧頭…(No.1174)導讀親愛的小朋友,《金斧頭銀斧頭》是我國著名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實是做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