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吐槽大會》到《笑場》,脫口秀節目攪動喜劇演出市場

2020-12-17 第一財經

程璐記得,早些年演出的時候,臺下往往會有很多從未接觸過脫口秀的觀眾。當演員和觀眾互動一段時間之後,總會有一些人感到疑惑:「什麼時候開始表演?」

「脫口秀太真實,太自然了,當然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十年前,程璐踏入脫口秀行當,是最早一批成長起來的創作者、演員。如今,他是《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首席編劇。

脫口秀,或者說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是一門源自歐美的藝術形式。在中國,它真正意義上走進大眾視野,憑藉的是流量超10億的爆款綜藝。比如《脫口秀大會》,它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進行創作和競演,或是像《吐槽大會》那樣,主菜是明星八卦和娛樂熱點。不過,從表演形式來看,它們都無法代表脫口秀的原始風貌。

在國外視頻平臺Netflix與HBO上,脫口秀喜劇專場(stand-upcomedy special)是收視率極高、常年被推薦的節目類型之一。喬治·卡林等喜劇明星的專場節目是第一批中國脫口秀愛好者的啟蒙。

每個脫口秀演員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專場。一束光,一支有線麥克風,一張高腳凳,一個演員撐起整場演出,成為舞臺焦點。當一個脫口秀演員擁有了自己的Tight5——經過多次打磨,觀眾反響熱烈的5分鐘成熟表演,積累了足夠多的成熟表演時間,就可以開一個專場。專場是脫口秀演員打磨多年之後形成的強烈個人風格的表演。相對於其他脫口秀拼盤演出,專場更純粹。

2018年末,《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幕後團隊笑果文化策劃了一檔脫口秀專場節目《笑場》,經過篩選收納呼蘭、程璐、思文、ROCK、張博洋、梁海源、龐博的脫口秀表演。不過,節目沒有立刻播出。直到2020年2月26日,《笑場》首期節目上線騰訊視頻。策劃人李誕告訴第一財經,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是為「填補疫情期間的內容空檔」。

至少在1年多前,市場對《笑場》興趣不濃。在笑果文化CEO賀曉曦看來,這很正常:「做產業公司,需要不斷地用好的產品與市場接觸。市場是需要互動和培育的,如果你不去做,它永遠不會成熟。」

脫口秀專場

來自美國的喜劇製作團隊,將上海的Modern Sky LAB打造成一個脫口秀現場:流動的弧線延伸舞臺的縱深,不規則立體裝置製造躍動的視覺元素,節目組擯棄東亞綜藝流行的明豔色塊,採用冷色調科技感的美術設計以彰顯純正的脫口秀風格。

錄製《笑場》的前一個月,思文高燒不退,瘦到70多斤。那天的錄製對她而言是一段痛苦的回憶,站在臺上整個人是眩暈的,不過沒有觀眾發現她的虛弱。她調侃婚姻生活開場,接著拿年齡自嘲,串起流行的養生話題。她設計了表演細節和節奏變化,竭力保持精神振奮,整場演出流暢自如。

在她看來,專場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有著裡程碑式的價值,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獲得階段性成功的見證,代表著大家對她表演能力的認可。「就像歌星可以開演唱會一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節目錄製結束之後,思文又大病了一場。

從平臺播放來看,觀眾沒有像對待《吐槽大會》那樣對《笑場》抱以相同的熱情。第一期節目是脫口秀新星呼蘭,那時候他還沒有解決表演上的瑕疵。第二期,程璐和思文也沒有展現他們當下的水準,視頻錄製又損失了一部分現場能量。

回看當時的演出,程璐和思文都覺得有些「難為情」——這是一個過去的作品,卻需要接受觀眾實時的審視。「如果今天再錄,段子就都不一樣了。因為脫口秀是講你當下最關心的內容,表達方式也是動態變化的。」程璐說。

賀曉曦向第一財經解釋幾檔節目的差別:「《吐槽大會》像灌籃集錦,你很容易欣賞它;《脫口秀大會》有點像賽事集錦,剪輯一場比賽的精彩片段,你會發現除了灌籃還有絕殺、投籃、運球;專場更像是一場真正的比賽,而看比賽全場的人一定是最少的。」

在賀曉曦看來,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情況很可能發生反轉:「專場的優勢在於,如果喜劇人口足夠多,它的觸發頻次會比《吐槽大會》更多。假設中國有10萬個喜劇演員,其中1000個人可以寫專場,那麼一年就可以推出幾十個喜劇專場。觀眾可以找到各自喜歡的演員,成為他們的粉絲。」

在節目的長度方面,程璐也有擔憂。事實上,他們幾個人錄製的視頻專場比真正意義上的專場還是短了不少,儘可能保持密集的笑點直到完成整場演出,對演員的表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程璐看到,短視頻讓觀眾習慣接受15秒鐘內一個笑點,製作長視頻的喜劇節目變得越來越難。

在賀曉曦看來,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人們選擇去看《愛爾蘭人》,還是選擇把時間花在抖音上,這是市場上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需求:「偉大作品帶給人們的震撼是不一樣的。你可能會記得20年前看過的電影,但你可能不會記得5年前的抖音網紅,這是不一樣的價值。滿足人的藝術需求是一個永恆的命題,這件事是不可能過時的。麥當勞殺不死米其林。」

線下是本源

對於脫口秀行業,程璐仍然保持著樂天心態。在他看來,專場會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就像Netflix上有無數的脫口秀專場一樣,打開任何一個視頻平臺都會找到不同演員的專場,在可以遇見的未來,脫口秀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所有的城市都擁有自己的脫口秀俱樂部,就像看電影一樣,看脫口秀演出是人們日常消費娛樂的一部分。

對於表演者而言,線下演出是他們最舒服的狀態。程璐告訴第一財經,國外很多演員只在線下演出,從十分鐘到半小時,再到專場,接著是全國各個城市巡演。「這就是他的演藝生涯,一直做線下演出,沒有大紅大紫,但這個市場是可以養活他的,線下演出是脫口秀的土壤,他們在各自的階段裡可以生活得挺好。」

目前中國脫口秀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程璐覺得,如果只有上了《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這兩檔節目的演員才能夠活下去,那這個行業就太小了,而且很不健康。

程璐理想中脫口秀行業的未來,也是笑果文化的方向之一。李誕說,線下更有意思。過去一年,笑果實現了近兩千場演出、賣出十萬張票;卡姆的主打秀巡演《Banjitino》賣到小程序伺服器崩潰,呼蘭成為第一個在東北做千人劇場脫口秀巡演的脫口秀演員,龐博、ROCK、王勉CY、程璐、海源、思文也正準備著他們的個人巡演產品。

線下業務在線上業務的支撐下開始凸顯它的戰略價值。「線下是這個行業的本源,我們希望通過《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笑場》,讓大家接受脫口秀這種形式,將這種形式帶入到更多消費場景裡。」賀曉曦認為,視頻產品能夠儘可能彌補現場感的缺失,但對於脫口秀而言,最好的消費場景仍然是線下,那裡有最舒服的消費體驗,消費的是脫口秀產品的內核。

令他感到些許遺憾的是,如果市場的反饋更快一些,或許今年這個時間點就能推出更多這樣的產品給到觀眾,「大家其實可以看到更好、更完整、更具作品向的關於脫口秀的表達。」

中國人的生活需要喜劇,也需要笑聲。思文感慨,中國人活得太苦了。每次談到幽默這件事,人們都會覺得好厲害,形容一個人是幽默的,就好像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評價。思文覺得,幽默本該成為日常,「現在大家擁有更多相對自由的空間,對喜劇或者幽默會有更多的追求,從這個角度而言,脫口秀的市場還是挺大的。」

相關焦點

  • 領航脫口秀,笑果文化會成為下一個「喜劇天團」嗎?
    作為全國首檔脫口秀專場演出節目,《笑場》目前播出了兩期節目,第二期是程璐和思文的夫妻專場。程璐不介意將自己「把軟飯硬著吃」的形象發揮到底。「剛跟思文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我個頭不太高,但是我也沒有工作。與《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單純逗樂相比,《笑場》顯得多了一份行業責任感。李誕在節目中說,現在國內真正以脫口秀為生的人還是很少,「專職做這一件事能夠活得比較好的話,(脫口秀)就是成功了」。
  • 《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播放均破10億,火爆的脫口秀一票難求
    「這一段時間來看單口喜劇的人多,肯定跟這個節目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有些觀眾可能就是看完節目搜脫口秀,看到演出就來了,也不抱著能看到誰的強烈期盼。」石介甫說。從2017年的《吐槽大會》,到今年7月21日開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笑果文化已經製作了3個系列共5檔喜劇網綜,其中4檔播放量突破10億。
  • 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分析
    例如《今夜百樂門》《奇葩大會》《吐槽大會》等優秀節目脫穎而出,此類脫口秀節目以「敘說」為主,因此言語的驚豔是使觀眾喜愛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脫口秀節目的精華所在,本篇文章以《吐槽大會》為例來分析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
  • 當代青年網感測試 | 從《吐槽大會》到喜劇街區,笑果文化在下一盤...
    光說笑果文化,也許並非人人熟悉,列舉笑果文化出品的一系列網絡脫口秀節目和隨之走紅的脫口秀藝人,一大部分年輕人會滑開手機——《吐槽大會》第四季首期節目請來李佳琦做「主咖」,「副咖」除了演員袁詠儀、主持人吳昕、二手玫瑰主唱梁龍、《野狼disco》作者寶石Gem,還有笑果另一檔王牌《脫口秀大會》兩任冠軍卡姆和龐博——有博主評價,這個陣容可以成為當代青年網感測試題
  • 《歡樂喜劇人》白凱南節目抄襲張博洋在 2019 年《脫口秀大會》
    3月1日晚,在《歡樂喜劇人》第六期節目中,白凱南的參賽小品惹來了抄襲《脫口秀大會》段子的爭議。當晚,「笑果工廠」官方下場蓋章,表示對此行為遺憾,將依法維權,保護原創,追究抄襲者法律責任,還曬出了兩段表演對比的視頻。
  • 《吐槽大會》之後,李誕又出手了,從播放量上來看,敗到一塌糊塗
    所以不甘寂寞的李誕開始重新打造新節目,沒有繼續做《吐槽大會》第五季,而是新開闢了節目叫《笑場》這個名字很奇怪,到底是脫口秀主持人很容易笑場,還是說這就是一個搞笑的場所。反正行不行的已經開播了,第一期就放出了王炸。李誕重點要推薦呼蘭,因為呼蘭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算碩士畢業,碾壓交大畢業的,是不是燃爆?
  • 《吐槽大會》團隊做了《脫口秀大會》,第一期效果平淡
    8 月 11 日,一檔名為《脫口秀大會》的節目在騰訊視頻上線。光看名字,恐怕許多人都會把它與《吐槽大會》聯繫到一起,甚至誤以為《吐槽大會》改名播出。事實上,這是兩檔不同的節目,不過它們之間聯繫確實緊密。《脫口秀大會》是由《吐槽大會》背後的原班人馬打造。
  •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夢想
    「如果這個《笑場》可以滿足大家這麼一點點的殘存的熱愛的話,我們公司還是對得起這些演員的吧。」笑果文化首席內容官李誕在這檔節目中說出的這句話時帶著傷感。包括之後在《脫口秀大會》中吐槽脫口秀存在感很低、希望脫口秀從業者只靠說段子就能活得很好等言論都折射出這個行業的落魄。
  • 超火的4大脫口秀,《吐槽大會》僅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節目由何炅、王嘉爾主持,廚師團為姚偉濤、田樹、胡莎莎、劉愷樂、黃研、安賢珉。每期2位明星大咖和自己的冰箱一起來到節目現場,通過揭秘冰箱來與6位性格各異的主廚暢聊美食生活、八卦趣事,每期2位主廚利用明星冰箱食材進行15分鐘創意料理對決。
  • 一臺《脫口秀大會》,養不活中國的脫口秀演員
    10月12日,快手推出的喜劇直播秀節目《NBSL脫口秀》第一期中,李雪琴作為主咖登場,熟悉的開場白,恰到好處的幽默,只不過舞臺從《脫口秀大會》變成了快手直播間。在西方,Stand-up comedy(脫口秀)是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是一把解讀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鑰匙。美國市場,層出不窮的脫口秀節目與成千上萬的線下劇場,為脫口秀行業提供了一個線上帶動線下的完整商業閉環,如今,美國的脫口秀節目已佔到了電視節目總量的40%,但在中國,每年脫口秀綜藝的數量都在個位數。
  • 新一期的吐槽大會你get到笑點了嗎
    2019年11月30日第四季《吐槽大會》在騰訊視頻上線,第一期請來了現在網絡爆紅的"頂級流量"李佳琦作為主咖,口紅一哥李佳琦雖然淘寶帶貨能力超過馬雲,但是在《吐槽大會》中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帶不來真正的驚喜,節目組看重的是李佳琦的流量效應,但是吐槽"笑果"真的是不太理想,截至目前騰訊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了
  • 《脫口秀大會3》拿下44個熱搜,但脫口秀的綜藝化之路並不好走
    隨著《脫口秀大會3》節目的完結,在李誕、池子之後,笑果公司的新一代脫口秀演員們也在通過節目成功爆紅,實現讓脫口秀破圈的年度flag,冠軍王勉的綜藝約期恐怕已經排到了年底,在網上流傳開的,是他和鄧超、鹿晗一起錄製另一檔綜藝的照片——一個脫口秀新人演員就這樣獲得了娛樂圈頂級資源。據統計,在第三季總決賽上線播出當晚,《脫口秀大會3》喜提了44個熱搜。
  • 笑友文化CEO史炎:中國喜劇脫口秀行業生態
    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我們之前做的節目《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但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喜劇脫口秀的行業生態。我們的公司願景是想做年輕態喜劇的開拓者,粉絲受眾就是18-35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製作公司,因為我們不僅想做線上節目,也想把整個戲劇脫口秀生態撫育好。
  • 李誕的先鋒喜劇實驗-虎嗅網
    2月22日,李誕在快手上開啟了「雲上」喜劇節目《誕願人長久》,號稱是直播版的《吐槽大會》,每周六上新一期。而《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是有專門的班底去策劃,去「攢段子」,是一種標準、程序化的專業表演。 《吐槽大會》是喜劇表演,《誕願人長久》更像是一場秀場主播PK賽,重在「秀」而不是「喜劇」。 兩者的分隔就像李誕和giao哥直播PK巨大的分差一樣:40萬+ VS 2萬+。
  • 線下脫口秀:小劇場中的喜劇人生
    飯後的活動是她們一周前就定好的——看一場脫口秀演出。這裡所說的脫口秀並不是像《金星秀》那樣請嘉賓聊天的talk show,而是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內容有預先準備的稿件,也有與觀眾頻繁互動、隨機應變的單人喜劇表演。
  • 《脫口秀大會3》結束了,但喜劇綜藝好不好笑的爭議還沒完
    尤其是開場沈騰與羅永浩互相「挖苦」的那一段,已然很難在如今的喜劇綜藝上見到了。當年熱衷於給明星「洗白」的《吐槽大會》也沒做到這點,反倒是《歡樂喜劇人》隱約有這種味道。當然,功勞主要在羅永浩。李誕想必很開心。就像他在節目中所說的那樣,「這一季,終於有了一點,做得有點苗頭了、做成了的那種感受。」「已經好到不相信,是自己做出來的節目了。」
  • OH MY GOD,李佳琦去了《吐槽大會》
    有人在節目裡「一語驚人」,也有人在節目裡「一語成讖」。《吐槽大會》漸漸從一個簡單的脫口秀節目,成了娛樂圈的「調色盤」。 《吐槽大會》第四季的slogan,變成了「吐槽,我們來真的。」 《吐槽大會》拍到第三季時,曾經換過一種風格。他們把slogan改成「吐槽是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讓主咖和吐槽嘉賓們坐到了一起,把節目的LOGO從多邊形變成了圓形,以此去凸顯吐槽的包容度。
  • 脫口秀大咖密集來廈演出 廈門活躍著一群愛玩「笑」的人
    3月9日,《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重量級卡司、被稱為「中國脫口秀界學生最多的人」的史炎老師來廈舉辦脫口秀專場,讓廈門的粉絲們興奮不已。而1月,《吐槽大會》第三季王晶場的Talk King呼蘭也來廈開了脫口秀專場。如此密集的脫口秀大咖來廈演出,讓人們意識到,未來在廈門線下看脫口秀表演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這真是件令人開心的事。
  • 專訪史炎:喜劇脫口秀是這樣煉成的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陳浩洲、風其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脫口秀在中國興起的時間並不長,《吐槽大會》的走紅,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對這種喜劇形式的關注。
  • 綜藝形式的「脫口秀」/「單口喜劇」:一種廣場景觀修辭術
    雖然在粵語地區,黃子華的「棟篤笑」已經引爆劇場多年,但粵語文化與大陸主流文化之間畢竟還是存在斷層;當時大陸主流文化中可以接觸到的最類似「單口喜劇」的東西,是東方衛視深夜21:00播出的一檔節目叫做《東方夜譚》——多年後,已經轉戰美食節目多年的主持人劉儀偉依然可以驕傲地在《吐槽大會》上說,他是大陸第一位「脫口秀」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