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今天給我發信息說,讓我們平時在家注意培養浩浩的午睡習慣」曉琳說,之前浩浩在家不午睡時,自己還以為是沒有那個睡眠環境。曉琳還想著等他上幼兒園了,所有小朋友都午睡他也就跟著一起午睡了。
曉琳說:「沒想到,上了幼兒園他還是不午睡,連帶著弄的其他小朋友也不能好好睡覺了。」
其實,孩子不喜歡午睡的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
前一段時間,動媽所在的寶媽群裡就有三五位寶媽吐槽自家孩子午睡困難,而且還很憂心孩子們會因此導致身體發育緩慢。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們每天睡眠多少時長屬於正常的,不會影響到身體發育和身體健康的呢?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睡眠指南,0-5歲孩子最佳健康的睡眠時間如下:
0~3個月,推薦睡眠時長:14-17小時
4-11個月,推薦睡眠時長:12-15小時
1-2歲,推薦睡眠時長:11-14小時
3-5歲,推薦睡眠時長:10-13小時
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睡眠時長,處於最短睡眠時長和最長睡眠時長範圍內,他的睡眠時長就是正常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每天中午不睡覺,但是他夜間的睡眠時長符合上面的推薦時長,那家長就不需要特別擔心。
但是,若家長還是很希望孩子能有個午睡時光,也是可以的。我們不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點來幫助孩子們儘快適應午睡。
規律作息很重要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都應該有規律。
但是,偏偏我們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睡覺越多越好,所以早上可能都八點多了也不叫孩子起床。
這樣的孩子中午的時候很可能就是沒有困意的,讓他睡覺就很難。
澤寶最近回到姥姥家,每天晚上入睡的時間從22點調整到了20點左右。第二天早上6點多自己就醒了,中午12點吃完飯,玩半個小時,就喊著「我困了,我要睡覺。」
要知道,他在家裡的時候很少午睡的,都是晚上睡到早上九點左右。
可見,這個作息規律對他來說還是很好用的辦法。
睡前避免劇烈活動
有些時候孩子們玩起來比較瘋,家長可能會覺得挺好,認為「放電」後孩子才更容易入睡。
卻不知,劇烈運動會增加血液循環速度,促使大腦興奮,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的入睡困難。
所以,在臨睡前的一個小時左右,要讓孩子停止劇烈運動。可以做些適度的活動,如搭積木、讀繪本等等。
睡眠的環境和氛圍很重要
小孩子們比較喜歡花花綠綠的東西,所以如果房間的裝飾過於鮮豔就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利於孩子入睡。
其次,孩子午睡時的氛圍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看護人在中午的時候也表現出「要睡覺」的感覺,孩子也會慢慢的安靜下來漸漸入睡。
當然,要注意一點的是——白天的時候,不要拉上窗簾,孩子晚上入睡拉窗簾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孩子能更加清楚的分清白天與黑夜,不至於晝夜顛倒。
總之,有一點需要我們家長牢記的是,睡覺不是完成任務,我們最該看中的是睡眠質量,而不是計較時長。
我是「動媽育兒」:自媒體達人,一名從企業管理職位辭職的寶媽,目前是一名寶寶私人營養師、育兒師和多平臺主邀原創作者。寫文不易,歡迎大家多多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