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湯嘉琛
「那些不安分的官員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之所以能「招蜂引蝶」,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大的個人魅力,而是因為自己的官職散發著「香味」,有被利用的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今值得關注的一個反腐新動向是,在中紀委通報官員被調查時,「與他人通姦」似乎成了高頻詞,而且不再限於男性官員。日前,中紀委網站通報山西4名官員被「雙開」,其中晉中市委原副書記張秀萍、高平市原市長楊曉波均被指「與他人通姦」——這是通報首次對違紀女官員採用「與他人通姦」字樣。
一個多年前就已淡出現代話語體系的詞,頻繁出現在官方通報中,無疑是個意味深長的信號。檢索媒體報導,過去10年中僅有兩名官員被認定為「通姦」;但自今年6月5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的違紀情況通報中出現「與他人通姦」措辭以來,至少已有31名落馬官員因「通姦」被中央紀委通報。
落馬官員的生活作風問題,此前常用表述是「生活腐化」、「道德敗壞」,或「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關係」。相比之下,「通姦」是措辭更激烈的道德貶義詞。或許因管不住下半身的官員越來越多,中紀委網站曾刊文《從一個熱詞看黨紀嚴於國法》,將「通姦」定性為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強調應該給予黨紀處分。
中紀委有意為之的措辭選擇,可以看出反腐的風向之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官方對官員「西門慶化」的不良苗頭已有所警覺。事實上,2012年有學者發布統計報告,稱當年被查處的官員中95%都有情婦,領導幹部腐敗60%以上與包二奶有關。將「通姦」寫入官方通報的醒目位置,是想給廣大官員敲響道德警鐘。
官員在婚姻道德問題上犯錯的概率,未必要比普通人高很多。但官員「西門慶化」值得關注,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對官員的倫理道德約束更高,另一方面是因為以往「與他人通姦」的官員大都存在腐敗問題。更關鍵的是,官員「通姦」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感情問題或婚姻問題,它極有可能涉及「性腐敗」乃至「性賄賂」。
大體而言,官員捲入「通姦」事件有兩類情況,一是有些官員主動出軌,另一種是官員被動掉入桃色陷阱。前一種在電視劇中已經見過很多,毋庸贅述;後一種的典型案例是「重慶雷政富事件」——商人將「趙紅霞」們安插在官員身邊,為的是培養和官員的關係,並抓住官員的把柄,進而藉此從官員那裡獲得更多資源。
可以看出,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個接一個的官員栽倒在一個「色」字上,都會損傷官員群體的形象。其實,那些不安分的官員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之所以能「招蜂引蝶」,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大的個人魅力,而是因為自己的官職散發著「香味」,有被利用的價值。單是想清楚這一點,官員們也應該潔身自好一些。
當然,將「通姦」作為官方通報的標準用語,僅是在道德譴責層面加碼。而在現實中,官員可能對道德譴責早已麻木。要擺脫社會對官員「西門慶化」的印象,管住官員的下半身,說到底還是得管住官員們手中的權力。當官員的權力不再能隨意尋租,當「性賄賂」失去動力,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通姦」才會大大減少。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新華網立場
關於作者湯嘉琛:《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閱讀作者的其他文章,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思客(sike.news.cn),新華網傾力打造的思想傳播與跨界智庫平臺。我們在這裡,與您一起,發現思想力,成就影響力。
回復以下關鍵字,提取上周熱門文章
回復 【31】:俞敏洪:竭盡全力的愛會毀了孩子
回復 【32】:馬雲:你沒機會比聰明,只能比眼光
回復 【33】:《遼日》事件,什麼是好的公共討論
回復 【34】:迷戀權術者必毀於權術
回復 【35】:鄭承軍:靜靜的高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