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聽幼兒園的朋友給我抱怨,說現在的小孩子太難帶了。一個個嫉妒心都那麼重,而且競爭意識太過強烈。以前比賽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現在參加比賽,一個個得失心很重。
朋友帶的班級裡打算舉行一個大型活動,起先說是全員出動,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機會參演。但很可惜,攝影記者拍攝之際,說為了出影效果,孩子們不能全上,只能去少部分優秀的孩子。
當然,這無可厚非,不能說學校或者攝影師太過分。被選上的孩子自然高高興興,但落選的孩子卻怨氣衝天,回家後鬧著父母,說:某某還沒我跳的好,他可以去,為什麼就選他不選他……之後,十幾位家長陸續和我這朋友打電話詢問情況,雖然最後及時地解釋了清楚。但著實把朋友氣壞了也累壞了。
聽罷!事後仔細想了想,現在家長們認為孩子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拿著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其本質更多的是家長之間的無言交鋒,而非孩子們自願為之。家長此行為外化與孩子,便是爭強好勝。而孩子爭強好勝成功也罷,但是成功者唯幾人而已,其他失落者只能憤憤不滿,埋怨他人,憎惡社會?這真的是家長朋友希望看到的嗎?
孩子過早參與競爭有什麼危害?
1、 影響孩子做事情的動機
孩子過早參與競爭,嚴重違反了孩子們的成長規律。孩子們在這個年齡還不懂得是非好壞曲直,父母讓孩子競爭,取的比賽名次。
這也不符合孩子們競爭的本義。競爭固然重要,但父母卻把這種意志無形間帶偏,竄了味兒。父母把自己的得失心給予孩子,讓孩子比賽時只想到了比賽、冠軍和獎盃,而不是比賽中的友誼、成長和面對困難的堅決信心。
孩子們內在動機都變了味,即便他們還能夠得到獎盃又有何用?跟何況獎盃唯有一個,其他人又該怎麼辦?孩子們得失心那麼重,難免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影響身心健康。
2、給孩子帶來挫敗感,造成自卑
父母得失心施加於孩子,而孩子參與比賽如果得不到與他們努力應有的獎勵,會全盤否定自己的成果。無論是賽前的努力,還是賽中的快樂都會一一否定。
在他們小小的腦子中,只有失敗的挫敗感縈繞心頭,時間一久,孩子們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極大的不自信,進而造成自卑,不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3、壓力過大,影響健康發育
孩子過早進行競爭,就像讓剛出生的牛犢去拉犁拉車。父母應該知道,健身過早的話,會把自己的身體強制停留在健身時期,有很大的長不高。
而過強的壓力亦和鍛鍊一般。孩子們過早競爭,對自己有很大的壓力,而作為一個孩子,哪有什麼抗壓的能力呢!而壓力過大,必然反應到身體之上,從而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鼓勵孩子競爭,確實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利
1、 有利於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現今社會非常注重競爭意識,你不去爭取,中國這麼多人,機會不可能會落到你的頭上。
所以父母培養孩子參與競爭非常有好處,能夠使孩子提前懂得怎麼樣競爭,進而能夠讓孩子在未來更好的面對生活,迎接挑戰。
2、有利於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說了如此多的壞處,但平心而論。孩子競爭真的只有壞處嗎?如果要想利大於弊,父母應該確立一個明顯的標準: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競爭有方。
唯有確立「比賽第二」的原則,才能減輕孩子們的得失心還原比賽競爭的真正含義,這樣,有利於孩子們在比賽中得到快樂,懂得珍惜和相互幫助;而確立「競爭有方」的原則,把比賽競爭固定在合適的競爭範圍內,可以極大的避免衝突和矛盾。唯有這樣,孩子們才能體會到競爭的好處。
3、有利於孩子面對困難
培養孩子競爭意識,讓孩子珍惜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孩子懂得堅持的重要性。這一點有利於孩子心性的養成,讓孩子更加堅強和理智,擁有能力去面對困難。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
1、 培養孩子的膽識
孩子確實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父母應該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有意識的參與競爭,比如參加繪畫比賽、歌唱比賽。
要是孩子有運動方面的天賦,還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跑步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他們鍛鍊自己的能力,更培養了膽識,可以讓他們勇敢的面對未來。
2、遇勝不驕,遇敗不餒
小孩子對待世界過於天真,得了一個獎狀就像是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恨不得人盡皆知;但在失意時又不能很快的調整過來。
而小孩子比賽得獎又何嘗不是呢?因此,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恆溫計,在孩子得意時讓他們冷靜,虛心受教;在他們失意時給予他們應有的鼓勵,使他們重燃信心。
3、引導孩子公平參與競爭
這個世界是崇尚公平的,就像一桿秤砣,偏駁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稱準東西。如果比賽不能公平競爭,那麼得到的成績也不見得有甚光彩和得意。
所以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公平對待比賽,不能偷奸耍滑。告知他們:得知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
孩子有競爭意識是對他本人,以及對之後的生活具有極大的助力。但是過早的競爭會違反孩子的成長規律,得不償失。
有爭勝之心非常好,這會讓我們在以後的時間中勇敢的面對困難。然而縱覽前賢國與家,我們該知道,揠苗助長者後來都是枯萎衰敗。
我們了解過違背規律的後果是什麼,家長朋友們所希望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只能是奢望。當然,我不是反對孩子們競爭,但是競爭要有度,「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才是競爭之理。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