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這個暑假火出圈的《隱秘的角落》,也「樹大招風」了。17日,@北京海澱法院 發布消息,「稱《隱秘的角落》擅用其獨創內容,兩編劇起訴侵害作品署名權」。今天,《隱秘的角落》的導演、編劇等一眾主創發文否認侵權,稱不認識起訴的兩位編劇。
《隱秘的角落》劇照
法院發布:
兩編劇起訴侵害作品署名權
@北京海澱法院稱,因認為《隱秘的角落》攝製單位霍爾果斯萬年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爾果斯公司)及出品公司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奇藝公司)使用自己的獨創內容構成侵權,王先生和楊女士二人以侵害作品署名權為由,將霍爾果斯萬年影業有限公司及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在涉案電視劇及官方信息處(包括但不限於電視劇片頭、片尾、海報、豆瓣網、時光網、百度百科等頁面)將原告署名為編劇;賠禮道歉並在官方微博帳號、愛奇藝網顯著位置發表更正編劇署名聲明,賠償維權費用8萬元。
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此案。
《隱秘的角落》劇照
合同籤訂後,原告完成了合同約定的編劇工作,包括8集分集大綱及3集劇本、故事大綱、人物小傳等,並根據被告一霍爾果斯公司的要求進行了修改。在此過程中原告向被告一霍爾果斯公司交付了大量包含其獨創性表達的文件資料。
2019年1月31日,被告一霍爾果斯公司基於自身原因與原告終止合作,同時明確表示最終播出的網劇所用劇本不會使用原告的工作成果。2020年6月,原告在被告二愛奇藝公司的愛奇藝平臺上觀看其出品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時發觀,該網劇中大量橋段、臺詞、人物塑造、運鏡等內容使用了此前向被告一霍爾果斯公司提供的屬於原告的獨創內容。
原告王先生和楊女士認為,原告為創作該劇劇本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創作的內容及橋段成為涉案電視劇重要的組成部分,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被告—霍爾果斯公司、被告二愛奇藝公司在原告與被告一霍爾果斯公司終止合作後,擅自在拍攝過程中使用原告創作的內容,但播出時並未將原告署名為編劇,嚴重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權。
進展:
導演辛爽等發文否認,與二人無工作交集
20日凌晨,《隱秘的角落》主創發文回應。導演辛爽表示,編劇團隊均已在片頭片尾編劇職務中署名,沒有遺漏。該劇劇本策劃胡坤,編劇潘依然、孫浩洋隨後發文表示與兩位原告沒有工作交集。該劇出品方萬年影業也發表聲明,表示保留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
@導演辛爽發文稱,本著保護編劇團隊的原則必須要說一下事實,任人炒作才是對編劇這個行業最大的不尊重。並表示,在他進入項目工作期間一直到項目結束為止,見過的、跟他一起工作過的編劇團隊只有劇本策劃胡坤、編劇潘依然、編劇孫浩洋,編劇陳驥。另外,從他參與編劇團隊的第一次劇本會開始,一直到開機拍攝時每一集的劇本至少已經是第七稿,有些集已經是第八稿第九稿,每一稿都是他上述提到的編劇們拼了命在寫,沒有槍手,他們都已經在片頭片尾編劇職務中署名,沒有遺漏。並且劇本中基礎的人物、事件均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其中人物上最大的變化是原作「丁浩」替換成現在的「嚴良」,此部分思路由編劇孫浩洋提供。
隨後《隱秘的角落》主創成員之一劇本策劃胡坤也發文回應侵權一事,他在文案中描述了在劇組拍攝過程中的辛苦和不易,特別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整個主創團隊經常會開到凌晨三,四點,直到問題解決,而那兩位起訴的編劇卻沒有跟他們開過一次劇本會,他根本就不認識對方。
胡坤還在文案中著重強調了《隱秘的角落》的主創團隊只有辛爽,潘依然,孫浩洋和他自己,片子的風格走向和結構、主題也是由這些主創團成員經過反覆討論而設定的,與其他人無關,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侵權。在最後胡坤還非常嚴肅的說道:我對我上面所說的話,完全負責。
除了導演辛爽、劇本策劃胡坤之外,《隱秘的角落》的另一位主創成員孫浩洋也發文回應侵權一事,他稱這部作品的思路早在2018年4月19日就有了第一版,然後在2019年初就與導演辛爽開始合作,隨後有其他的主創團隊加入,而他就是這部劇的編劇,所以對編劇署上他的名也受之無愧的。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來源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原標題:《兩名編劇起訴《隱秘的角落》侵權!導演辛爽等凌晨發文否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