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從歷史深處走來

2020-09-04 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庠序校學塾,承古學之先風,中國教育便源遠流長了。縱觀我國教育發展史, 兩千年前,孔夫子在民間創立私學,平民教育由此肇始;一千年前,四大書院弦歌不絕,啟學派文化之濫觴;一百年前,伴隨著洋務運動和戊戌維新,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當下,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科技迅猛發展,教育為國培養大量人才……千百年來,教育人物一代一代更迭,教育故事一段一段訴說,我們對教育問題的求解之途從未中斷,對教育規律的求索之心從未改變。


民族之興,首賴教育;教育之興,首賴先生。古之先生以修身為本,為國、為民常備不懈,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先生者,教授知識之餘,更以言傳身教,傳播處世立身之道。


先生之於教育的影響,如蔡元培革新北大,梅貽琦治教清華,張伯苓創辦南開。先生之於教育的作用,是陶行知平民教育的希望——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是梁漱溟對東西方教育各有短長應相互借鑑的闡述,以及「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英雄氣概及家國情懷;是陳寅恪於戰火紛飛中奔走任教於多所大學,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垂範後世。


滄桑巨變的七十年,先生的精神境界亦陶染著教育,這種境界是百歲先生潘懋元用一生影響著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是葉嘉瑩「如果人有來生,我就還做一個教師,仍然要教古典詩詞」的無悔追求;是顧明遠在《野花集》中對教育深遠而清澈的理解:教育——未來社會的希望……


一處校舍,一院書香。立於紛繁世界,先生自有胸懷家國、兼濟天下的情懷,亦有去躁生靜的定力和智慧。遙想孔子當年杏壇講學,有理性的浪漫;柳宗元柳州&34;文以明道」的詩人情懷;錢穆立三尺講臺,有「落花水面皆文章」的興象之味。歷代教育大家,品過人生百味,最後品出的一味正是平和與淡泊。


歷史長河滾滾而來,先生們布衣青衫空袖拂風,如空谷幽蘭、無人而自芳,師者的風節便在範仲淹的著名詩句中——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今天,吾輩教育人,踏過先人的足跡,步履何去何從,情懷何處安身?惟曰: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是故,吾輩教育人,要有抬頭看一朵白雲的姿態,低眉賞一朵野花的心境;要有三分俠氣,一點素心,尋一方天地,開半畝方塘,守護每個不同花期的生命,怡然自樂而不浮躁,歷風雨而不世故;亦要有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追求,於煙火人間循教化之道,於淡定簡約處安放教育情懷。


教育,乃國之命脈,而先生則是教育之魂魄,國之脊梁。先生的背影,實乃民族之正面。先生從歷史深處走來,育國家棟梁之才,於是大師輩出、社會繁榮、民族進步。


當下,吾輩教育人繼先生之風骨,他們披星戴月,為國之本、民之生而不懼繁複孤獨,斬荊棘、涉深水而行教育改革之道,教育浩蕩之勢漸起。有人若問起,今可有大師否?答曰,今先生猶在。



相關焦點

  • 從《百花深處》看陳凱歌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本文將以他為電影《十分鐘年華老去》拍攝製作的短片《百花深處》為例,選取電影選題、表現手法、象徵修辭、音樂音響這四個方面,分析陳凱歌蘊育其中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關鍵詞:傳統文化;人文關懷;文化反思;矛盾情結 《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中的最後一部短片。
  • 警惕來自歷史深處的阿Q精神
    然而,南京江寧是秦檜的家鄉,至今還生活著他的許多後人,自稱是秦檜第三十二世孫的秦良先生表示:「秦檜已在西湖跪了嶽飛,憑什麼還要跪嶽母?」  說實話,在我看來,九江當地政府和這位秦良先生都夠無聊的。  我並非反對修跪像本身。照當地政府的說法,早在1517年明代的時候,嶽母墓前就有了秦檜等五奸臣的石跪像,後來被戰亂所毀,這次只不過是恢復原貌而已。
  • 南頭城小學:一所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學校
    主持人:南頭城小學是一所最具文化歷史的一所學校,從創建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你能不能給我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南頭城小學教學特色以及教育創新?周玉萍校長:南頭城小學是一所百年歷史老校,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面對這樣一所百年歷史老校,我們如何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能夠讓學校可持續性發展,能夠打造特色,能夠形成自己的品牌,這是我到南頭城小學一直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把南頭古城的歷史,把鳳崗書院的文脈以及學校的文化,做了一些梳理,把它融入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長河中。
  • 夜上海·流連|漫步梧桐深處
    上海有太多這樣的老房子,滄桑厚重,承載著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點滴記憶,也見證著溫情往事。每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築,都是其所建時代的結構、工匠、藝術、宗教和社會狀態等的總和。歲月變遷,你依然能看到匠人們默默修繕、守護著建築的歷史印記。石庫門、老公寓的人間煙火,更是構成了這個城市的血肉。
  • 北京四中李家聲「先生」:百花深處自有暗香來 | 逐夢令
    在這個被視為當代北京文化(000802)符合的「百花深處」胡同,善緣街0號(ID:shanyuanjie0)專訪了坐鎮龍之門大語文的李家聲先生。   初見「先生」,衣著簡單、樸素,墨綠色的T恤,顯得古銅色的臉上,多了一重青銅器般的厚重。慈眉善目,整個人看起來精氣神十足,說話鏗鏘有力又和藹可親。
  • 天上地下,水面崖間,這些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山西極暖古村
    張家大院始於清代中葉開始修建,花費10年時間才建成,至今已400多年的歷史。這座大院就是一部歷史,歷史的幽遠和滄桑是這樣的耐人尋味。 建在崖底的北巖村 從昔陽向大山深處行進,沿著一條新開的盤山路,不一會就繞上一座大山的半腰間,幾經曲折盤繞,終於在一處懸崖前停下。原以為行至盡頭,想就此作罷,然步入崖邊放眼一望,卻別有一番天地。
  • 習近平陝西行丨一路走來,始終關切,秦嶺深處感受總書記人民情懷
    習近平陝西行丨一路走來,始終關切,秦嶺深處感受總書記人民情懷 時間:2020
  • 從歷史中走來的坊子三馬路小學
    從歷史中走來的坊子三馬路小學        文/劉海東我本身是土生土長的坊子人,當初本來預備上小學的選擇就是坊子三馬路小學,但由於各種原因,我與三小擦肩而過,但對於這所百年小學校,卻在我印象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最近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悲秋賞月之餘,
  • 「先生」一詞的歷史演變
    今早打開手機,看到有人對我拆解的劉心武老師的「追尋《紅學》迷蹤(下)」的評論,其中關於「先生」一詞,有的朋友弄不清楚,想脂硯齋是個女的,怎麼成為「先生」呢?下面就「先生」一詞的歷史演變做個說明,這樣也就不會有人奇怪為何脂硯齋可以被稱為「先生」了。
  • 作者|耳東兔子:他從火光中走來+曾在時光裡聽過你等10部暖甜文
    已出版小說:《藏在時光深處的你》《他從火光中走來》《你比時光更美好》等。作品目錄:1、第二十八年春2、暗格裡的秘密3、他從火光中走來(娛樂圈)4、我曾在時光裡聽過你(電競)5、藏在時光深處的你(暗戀)他從火光中走來3、他從火光中走來(娛樂圈)文章類型: 原創-言情-近代現代-愛情
  • 品味《百花深處》,你體會到了哪些時代變遷下的人文情懷呢!
    品味《百花深處》,你體會到了哪些時代變遷下的人文情懷呢!影片講述了家在百花深處胡同的「馮先生」在高樓林立的都市找到了一家正在搬家的搬家公司,想給自己搬家,在這一路上,馮先生驚詫於城市的變遷,當到了百花深處的時候,搬家公司發現馮先生所謂的「家」只有一棵大愧樹和一個土坡,搬家公司的工人一氣之下丟下馮先生絕塵而去,但為了得到報酬,工人們又回到百花深處,與馮先生上演了一場滑稽的「搬家」。
  • 「先生」一詞的發展演變,又是老師,又是老公,還能是算命先生
    「先生」一詞就像我我們的歷史文化一樣源遠流長,猶如江河水總有一個源頭,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禮儀」的源頭與儒家主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有很大關係,也就是孔老夫子主張的「當國君的要符合當國君的要求與規範,當臣子的要符合當臣子的要求與規範;當父親的要符合當父親的耍求和規範,做兒子的要符合做兒子的要求和規範
  •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故事裡的中國》特別邀請《林海雪原》小說作者曲波的女兒曲毳毳、扮演楊子榮的京劇大家童祥苓先生、楊子榮當年的戰友高森老人和張道敬老人,以及楊子榮的親屬楊克武,共同講述隱藏在歷史深處的這位真實的戰鬥英雄。京劇大家童祥苓先生同時在兩部作品中扮演楊子榮,很多觀眾一看到他,那直上雲霄的「穿林海,跨雪原」唱段仿佛就會在耳邊響起。如今,童祥苓先生已經84歲高齡了。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童老一開嗓,中氣十足,寶刀不老。他在節目中分享道,當年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在七八月份最熱的天兒穿著二十多斤的厚大衣,不但要表現出最冷的天氣,還不能讓汗冒出來。
  • 一路走來
    人一路走來,總少不了別人的幫助,或是父母親朋,或是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把我們一程一程地送往遠方。在作者的人生中,祖母可謂是第一個擺渡人,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婦女形象,慈祥、善良、勤勞,每晚睡前都會給他講古代讀書人的故事,啟發了他的心智和想像力,讓他產生了對「書」和知識的嚮往。
  • 人物專訪彭新燕:一個從大山深處走來的校長
    其實他原本就是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人,或許這輩子與大山大水結緣了,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把年紀會調到金江校區來。他的家在虎跳峽中虎跳大峽谷永勝核桃園村,2000年8月我從楚雄師院畢業以後被分配到虎跳峽東坡村海巴洛陽山小學一師一校點任教,那裡海拔3780米,主要是彝族與傈僳族聚居區,當地老百姓非常貧困,許多孩子竟然穿不起鞋子。夏秋季節蚊蟲叮咬,螞蝗密集,就是連當地的犛牛也忍受不了這東西的吸血。
  • 懶人聽書打造國寶說歷史精品聽單 弘揚優秀本土文化
    明月照古今 國寶說歷史「明月照古今,每逢月圓之夜,博物館就有奇幻的事情發生……」由中信集團出版的「國寶帶我看歷史」叢書《你不可不知的32件國寶》《手電筒裡的博物館此外,懶人聽書甄選出故宮元老那志良先生以70年積澱,為小學生創造的文物啟蒙書《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書中,那老先生用生活化的語言講述古文物親歷的過往,呈現她們親切、本真的一面。讓小朋友自然親近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感受其中的歷史與審美。古時候的小朋友,怎麼度過沒有手機和電腦的童年呢?
  • 豆瓣8.6《歷史深處的民國》:帶你窺探那些避而不談的民國歷史
    在風起雲湧的民國,還有無數像吳佩孚這般的英豪人傑,透過他們的人生,我們也得以重溫歷史。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關於民國歷史的書籍——《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本書以尊重史實為最大的前提,按照時間軸,以通俗、幽默的敘述方式講述了1840年-1945年的正史,敘寫了歷史上這些風雲人物的正面與側面,在帶領我們看盡世情百態的同時,還原了一個真正風起雲湧的民國。
  • 惟願做一個安靜的女子,在角落深處寂然開放
    #心靈雞湯#煙雨紅塵,一路走來,幾多春花秋月,幾多逝水沉香,敘述著如煙的往事,久久消散不去。數不清,塵世間多少滄桑,都被光陰打磨成顆顆水珠,點滴地凝聚成蜿蜒的小溪,輾轉於心的原野,漫過堤岸,無聲流淌。淡淡的憂傷在不經意轉身間化作晶瑩的淚,滴落,旋即不見蹤跡。
  • 杜衛東《歲月深處英文版》發布
    2013年8月28日,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小說選刊》雜誌社主編杜衛東先生的散文隨筆集《歲月深處》英文版正式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行全球首發儀式,並在美國同步上市。    《歲月深處》英文版的出版商是美國全球按需出版集團(PODG)。
  • 文獻||陳俊民先生《張載關學的歷史重構》
    全書十二章,可分五個部分:一至三章,先敘述1980年代初,作者帶著重構中國傳統哲學邏輯發展的現代詮釋體系之理想目標,自選「張載哲學及其關學源流」專題而獨自開啟「關學研究」工程;再說明在特殊的「學術機遇」和「關學論爭」背景下,在對「關學經典」 校點整理、縷析重構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哲學概念分析與歷史地域重構」並進的方法重構「張載關學傳承歷史」的基本問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