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隧道3年時間只挖了4米,德國專家看到後稱:厲害了

2021-01-14 先鋒探索

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國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各方面領域都有了巨大的突破,特別是在基建領域,被各國賦予"基建狂魔"的稱號。不僅擁有超強的基建技術,我國的基建速度更是令人驚嘆,但據說,中國有一條隧道挖了三年才挖了4米,這是為何?

01黃河貫穿工程

該工程全長只有3.7千米,工程從濟南開始,但由於工程難度很強,我們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因為黃河下面的地質情況非常的複雜,是不能夠被完全勘測出來的,所以會擔心黃河會不會對隧道造成不必要的影響,而這項工程國家也非常重視,所以正是這些因素存在,我們的建設速度變得慢了些。

其實水下挖掘,塌方是最擔心的事情,所以必須要極度注意,還要去考慮施工過程中會不會破壞土層引起地震,可以說這項工程非常的困難,也是很考驗技術的可靠性,這將是我國在基建領域的又一創舉,速度慢來保證質量也不足為奇。

02印度笑了,德國卻看出實力

這項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南水北調工程,將黃河南岸過剩的水資源引向黃河北岸,3年時間裡我們挖了4米,印度看到中國速度,笑了覺得也就不過如此,但德國看出了這其中的技術有多麼高超。修建隧道的時候,因為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黃河地區一度出現,斷流分流的情況,所以在解決這一難題的同時,就造成了4米的隧道花費了足足3年。

這項工程從2008年開始,最終耗時7年時間,完成了項目建設,這也一度成為我國基建領域中的創舉,代表著我國在水下施工的一次突破。這個被很多國家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被我國的不懈努力,一次次地攻破完成了,這肯定是無比令人驕傲的事情。

03結語

其實每一項工程建設,無論它看起來多麼難實現,但凡是了解整個項目構架,在難度係數高,終會成功,這不僅僅靠技術的支持,也靠著攻克難題的決心,所以我國在基建領域做出的所有成就都是如此。

在當時看到我國工程進度的時候,印度發出笑聲,認為我們修建的速度太慢,其實將工程放到他們手裡,可能還遠不止這些時間,況且我國的基建實力有目共睹,我們並不會在乎印度的看法,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又一偉大工程誕生!數萬工人3年挖4米隧道,印度聽後笑出了聲
    如今,中國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一些技術也做到了世界領先的水準,其中最讓人值得驕傲的就是基建領域了。隨著諸多超級工程的出現,讓很多國家都感到震驚和羨慕,最後也被稱為了基建狂魔。雖然我國的技術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但總有一些國家卻感到不屑一顧,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 懸崖上建大橋,豆腐裡挖隧道:「基建狂魔」又幹大事了
    只有一條蜿蜒的小路出村,人背馬馱要走3天,還有半年時間大雪封山。為了讓世代居住於此的獨龍族人民走出大山,4000多名築路人,扛著螞蝗叮咬、毒蛇襲擊和高海拔寒冷、缺氧。過原始森林,趟沼澤泥潭,攀人造天梯,翻雪山,挖隧道。祖祖輩輩受大雪封山無路可走所困擾的獨龍族,有了一條與外界聯繫的通道。
  • 曾經日本研發「巨型」挖掘機,長110米重7000噸,4年挖通一條隧道
    日本打造世界最大挖掘機,長110米重7000噸,4年挖通一條隧道說起挖掘機,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那句「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不得不說,這句廣告詞不僅讓人們對「布魯弗萊」學校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挖掘機這種大型工具得到了重視
  • 雲南是真的「難」,一條隧道難倒了中國基建,花費2年才挖了156米
    中國發展至今,各大領域都有著巨大的蛻變和進步,其中最讓我們中國人自豪和驕傲的就是中國基建技術了,對於我們來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難以完成的項目,可以說只要我們中國願意出手,那再難的基建工程在我們面前完全就不算難事,畢竟我國在國際上面可是擁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
  • 馬斯克:「無聊公司」要用1年時間挖27公裡長隧道
    (原標題:馬斯克:「無聊公司」要用1年時間挖27公裡長隧道)
  • 決勝蘭渝線:6年掘進173米,8年打通「地質博物館」
    「你挖一鍬,它來兩鍬;你挖兩鍬,它來四鍬,就像在稀飯裡打隧道,一挖一鍋粥,根本就挖不贏。」工程師夏荔想起那段歲月,忍不住哽咽。針對胡麻嶺隧道難題,黃彥彬回憶,團隊開了13次大型專家會,「高鐵院士」王夢恕親臨現場。先後有美國、義大利、德國工程師來到胡麻嶺,又相繼離開。最後走的德國工程師留下一句話,「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工程」。
  • 外國人建隧道深2438米,相匯時誤差幾毫米,專家說交給中國省時一半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人慵懶成風,工作效率極度低下頻頻遭到中國人的詬病,譬如巴黎聖母院著火後,修繕工作遲遲不開展;譬如德國人工作的一個口頭禪是not that hurry;譬如英國人招聘,面試個員工要兩個小時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同樣是效率慢,但最後的結果卻嘆為觀止。
  • 厲害!我國耗時12年,成功挖掘14.8公裡隧道,耗費了很多工人精力
    但是我國總是會在一些方面給讓人驚豔,畢竟我國是基建狂魔,我國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肯定會有很多突破,確實全球最難的隧道就在今年被中國挖通了,這條隧道耗時12年迎來了全線貫通。這一條全球最爛挖掘的隧道位於大柱山,這一條隧道雖然耗費了12年,但是在工人們的努力下最終在今年4月28日挖掘成功,據了解這一條全球最難的隧道只有14.8公裡!但是卻花了12年才修建成功,也就是說這一條隧道平均一年才修1公裡多一點,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這條隧道的挖掘難度有多大。
  • 世界第三長公路隧道或2016年通車 連接蘇黎世與米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據德國《明鏡周刊》10月14日報導,經過數年施工後,聖哥達隧道的鑽挖工程將於周五完工。到2016年 或2017年時,首批在蘇黎世與米蘭間行駛的列車就能通過這條隧道。考慮到工人們所遇到的困難,到目前為止聖哥達隧道是個「奇蹟 」。
  • 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4條在我們國家
    設計超複雜的超級工程,這些工程的完美收工,標誌著我國的基礎建設能力達到了一流水平,更標誌著我們的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下面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些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其中4條是我們國家的。日本青函隧道,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早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一,全長約為54公裡,溝通了日本本周到的青森以及北海道的函館,因此得病青函海底隧道。青函隧道1987年完工,歷時23年。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全場8.7公裡,連接廈門本島和大陸端,隧道建成後,從本島到大陸的可以節省接近將近一個半小時,也是中國大陸修建的第一條海底隧道。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但想要修這條隧道絕非易事,因為津輕海峽雖然不寬,最窄處只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1964年5月,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隧道位置。
  • 一直往下挖隧道會挖穿地球嗎?科學家表示:千萬不能這麼做!
    人類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了,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我們的祖先每一次技能點都點在腦子上,所以人類不只徵服了所有動物,更是擁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汽車,火車、飛機都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但是,如果要去地球另一面的美國,還是很麻煩啊。為什麼沒有一條隧道,直接挖到地球另一邊去呢?這種驚人的大膽操作,有沒有科技學家嘗試過呢?
  • 二戰「最搞笑」越獄,600人花一年挖百米隧道,逃跑時才知短了3米
    只要是在戰爭年代,恐怕都有不少人嘗試過越獄,二戰「最搞笑」越獄,600人花一年挖百米隧道,然而等到逃跑時才知短了3米,這也就導致越獄的失敗。二.1940年,一位名叫羅傑·布舍爾的英國士兵被關到戰俘營當中,雖然被關押到監獄當中,但是羅傑卻從來都不屈服,他希望能夠早一日離開監獄,也希望能夠過上自由的生活,所以他一直都在試圖越獄。
  • 馬斯克要在美國東海岸挖隧道 1小時車程15分鐘跑完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0日中午消息,據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交通部日前宣布,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距離在華盛頓特區和馬裡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
  • 日本人挖下88米巨坑,中國花20億修8年成世界奇蹟,厲害了中國!
    日本人挖下88米巨坑,中國花20億修8年成世界奇蹟,厲害了中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和中國的關係還是比較複雜的,雖然現在兩國有很多的交流,但是在以前的時候是有很多紛爭的。而中國的很多地方也流下了日本人的足跡,這些足跡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不管多長時間,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這個地方,也是日本人曾經在我們國家留下的足跡之一。曾經日本人在我國挖下了一個88米深的大坑,這個地方讓中國一直非常苦惱。我國耗費巨額資金填補這個坑,耗資20億,歷經八年,最終使其成為了世界奇蹟。
  • 金華破獲盜挖螢石礦團夥 竟在高速公路隧道洞頂開挖
    5月20日下午2時,金華管理處道路巡查員在水坑隧道口巡查時,發現3名男子在仰坡上,拿著鋤頭在清理泥巴、石塊。仰坡下還有小型發電機和水泵,他們藉助隧道口仰坡的截水溝,抽水引到仰坡上,然後衝刷泥巴。同時,他們還在截水溝里舖設了一條長達80米的滑道,把開採出的石塊通過滑板運輸下來。坡下還有私家車和電動三輪車接應。
  • 國內最難修建的隧道,打穿橫斷山脈耗時12年,總長度卻只有156米
    雖然說這些年中國在建築領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不僅能夠獨立完成我們國內的所有工程,甚至還可以接一些國外的訂單。而且外國人對我們中國團隊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不僅收費低而且工程質量也不錯。但是話又說回來,中國在建築領域雖然很強,但是多多少少也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工程。
  • 濟南第二條穿黃隧道揭面紗 盾構長度比濟濼路隧道多400米
    項目所在位置11月25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批覆航天大道穿黃隧道工程(Ⅰ期)環境影響報告表,濟南第二條穿黃隧道揭開神秘面紗。航天大道隧道全長雖比濟濼路隧道短一千米,但是隧道盾構段卻長出了400米。隧道總投資51億多元,上下兩層布置,工期為48個月。建成後,將大大加強先行區東部與濟南東部城區的聯繫。
  • 巴西發現一條13000年前的隧道,造型奇特,專家:建造者不是人
    幾乎每一年,人類都會發現一個新的,人類從不知道的事務,但每一出現一個新的事務,都是人類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新一步。比如說2010年的那個地下大隧道事件,就讓我們知道了上萬年前地球上的某種生物,到底長什麼樣,是怎樣生活的。這個隧道是巴西的一位地質學家阿米卡·阿達爾在亞馬遜流域勘察到的。
  • 中國「高海拔」隧道,海拔3792米,在夏天也可以看到美麗的雪!
    因為這些國家消費水平較低,民族文化不同,但離中國近,深受中國遊客的追捧。但是有沒有不出國就能欣賞到的美景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也有不少網紅景點。像之前所提到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網紅景點,但是眾所周知,中國的陸地面積很大,有的地方海拔很高,有的地方是平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