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我國耗時12年,成功挖掘14.8公裡隧道,耗費了很多工人精力

2020-12-11 科學知識點1

中國耗時12年,成功挖掘14.8公裡隧道,耗費了很多工人精力

今年在數字上是特別有愛的一年,2020,愛你愛你,但是是在今年發生的太多事情卻不太美好,比如說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還有美國出臺的新公告,目的在於切斷華為的供應鏈,這些消息對於我們來說太不利了。

但是我國總是會在一些方面給讓人驚豔,畢竟我國是基建狂魔,我國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肯定會有很多突破,確實全球最難的隧道就在今年被中國挖通了,這條隧道耗時12年迎來了全線貫通。

這一條全球最爛挖掘的隧道位於大柱山,這一條隧道雖然耗費了12年,但是在工人們的努力下最終在今年4月28日挖掘成功,據了解這一條全球最難的隧道只有14.8公裡!

但是卻花了12年才修建成功,也就是說這一條隧道平均一年才修1公裡多一點,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這條隧道的挖掘難度有多大。

大柱山這個隧道的修建耗費了我國很多工人的精力,如果和一些修建難度係數相對較小的隧道相比,我國修建車一個隧道所耗費的時間確實長。

但是如果將這個隧道交給其他國家來修建,他們不一定能夠用12年的時間將這一條隧道全線貫通,所以說中國不可以擁有基建狂魔這個稱呼,修建基礎設施是我國的強項,這也是我國的速度。

在隧道挖掘時,其實我們簡單的能夠想到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要考慮塌方,在挖掘大竹山這一條隧道時,我國的工程師對山內部的種種情況,都做了詳盡的了解,做出了各種方案,最終選擇了一個比較合適的進行。

雖然在挖掘隧道之前我們就已經做好了計劃,但是計劃總是比不上變化快,在隧道挖掘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說在這一條隧道中有一段長度為156米的地方,這一段隧道所在的地質被稱為「燕子窩斷層」,也就是這短短的156米,我國花費了約26個月才挖掘成功。

不過慶幸的是,不論我們在挖掘這一條隧道時遇到了什麼困難,我們都用中國的速度在12年的時間裡將它挖掘成功。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中國在南海海域有了重大發現,在1100米的海底,發現兩處可燃冰

中國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預計還能年底投產,核電即將騰空

厲害!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芯」夢想就要實現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建造世界最難隧道,耗時12年終於迎來全線貫通
    2020年4月28日隨著最後一聲巨響,號稱「史上最難掘進的隧道」全隧貫通,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大柱山隧道全長14.5公裡,2008年開工建設後,歷經12年終於成功打通,平均一年掘進一公裡多,都知道我國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超級工程數量不斷刷新記錄,那麼為何一條10多公裡的隧道花費10幾年時間才打通?
  • 世界超長海底隧道,耗時23年完工,33人獻出生命
    這座海底隧道1964年開始動工,全長54公裡,僅海底部分為23公裡,修建了23年,1987年完工,共有33人為這項工程獻出生命,工程複雜,施工難度高,僅防止海水滲入一項就獲得眾多專利。開工紀念幣隧道奇聞隧道耗時23年,最初耗資8億美元,建成後共耗資6890億日元
  • 總長8.35公裡的「隧道+高架」工程 施工耗時緣何超2年?
    因隧道部分施工規模大,且建設過程不中斷南北向交通,這處難度較大的道橋工程,備受各界關注。  總長8.35公裡的「隧道+高架」施工緣何耗時超2年?沿線如何逐步開放交通減少周邊道路通行壓力?快速化改造後的高浪路對路網暢通有何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基建狂魔」碰了釘子,長14公裡深995米的隧道,10年還沒有完成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世界公認的「基建狂魔」,這個外號不止是說我國喜歡基建,更有一方面說的是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和水平超級高,可以說是世界一流。但是,我國長久以來就是在一項隧道工程上一直慢慢推進,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工程還是沒有完成。
  • 國內最難修建的隧道,打穿橫斷山脈耗時12年,總長度卻只有156米
    雖然說這些年中國在建築領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不僅能夠獨立完成我們國內的所有工程,甚至還可以接一些國外的訂單。而且外國人對我們中國團隊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不僅收費低而且工程質量也不錯。但是話又說回來,中國在建築領域雖然很強,但是多多少少也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工程。
  • 紫禁城歷時14年建成,耗費數百萬工人,也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
    紫禁城的修建耗費了百萬工匠,紫禁城的柱子,是從千裡之外的森林砍伐的稀有木材,數以萬噸的大理石,都是靠人日復一日人工開鑿的。那這些材料,又是怎麼運到千裡之外的北京呢?而朱棣建造紫禁城的初衷又是什麼呢?紫禁城除了輝煌與雄偉之外,這裡也隱藏了無數的血腥與背叛,它深藏了朱棣及歷代帝王無數的秘密,等待我們一一揭秘。看不一樣的歷史,品不一樣人生!
  • 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4條在我們國家
    設計超複雜的超級工程,這些工程的完美收工,標誌著我國的基礎建設能力達到了一流水平,更標誌著我們的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下面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些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其中4條是我們國家的。日本青函隧道,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早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一,全長約為54公裡,溝通了日本本周到的青森以及北海道的函館,因此得病青函海底隧道。青函隧道1987年完工,歷時23年。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全場8.7公裡,連接廈門本島和大陸端,隧道建成後,從本島到大陸的可以節省接近將近一個半小時,也是中國大陸修建的第一條海底隧道。
  • 馬斯克旗下挖掘公司公布洛杉磯地下隧道路線圖 長約64公裡
    【TechWeb報導】1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CEO馬斯克旗下挖掘公司Boring Company(「無聊公司」)日前公布了其規劃中的洛杉磯地下隧道路線圖。
  • 中國一隧道3年時間只挖了4米,德國專家看到後稱:厲害了
    不僅擁有超強的基建技術,我國的基建速度更是令人驚嘆,但據說,中國有一條隧道挖了三年才挖了4米,這是為何?01黃河貫穿工程該工程全長只有3.7千米,工程從濟南開始,但由於工程難度很強,我們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
  • 日本最難建隧道: 54公裡長規劃建設42年,單公裡造價4億
    青函隧道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裡,全長53.85公裡,其中有23.3公裡穿過津輕海峽海底,建在海面以下240米深,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包含鐵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自1988年完工後它一直是世界第一長隧道,直到2016年被瑞士的聖哥達隧道超越,退居第二。
  • 一條隧道修12年,日媒:除了中國人沒人能修
    一條隧道修12年,日媒:除了中國人沒人能修。 這趟工程就是大柱山隧道,是位於雲南大理與瑞麗的鐵路長線中一趟長達14.5公裡的隧道,按照正常情況下14公裡的隧道用盾構機來進行開鑿的話,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夠打通,但是大樹上隧道從
  • 60公裡超長隧道群舉世罕見,16.5公裡幾乎不著地……城開高速建設...
    13.6公裡將建設全市最長的三座隧道:13.6公裡大巴山隧道(尚未開建)、11.4公裡城開隧道和7.66公裡旗杆山隧道。60公裡大巴山隧道(陝渝分界點)、旗杆山隧道、雞鳴隧道、城開隧道、吳家梁隧道和百戰溪隧道等,形成長達60公裡、舉世罕見的超長隧道群。
  • 我國在建首座時速350公裡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就在泉州
    ,所以建設橋梁,挖掘隧道已成了交通基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福建是我國一個非常優秀的省,經濟與旅遊發展都比較厲害的,這也同樣得益於交通基礎的建設的,而福建境內的山川河流也是特別多的,而且福建還是一個沿海省份,這樣建設的橋梁就有一些是跨海大橋了,同時規模也是非常大的,安海灣特大橋就是福建正在積極建設的一座跨海大橋,也是為了打通福廈高速鐵路而建的。
  • 關於Elon Musk的隧道交通計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截至目前,隧道建設的成本依然非常高昂,一些項目的成本可達10億美元/英裡。為了推行隧道交通計劃,我們必須將建設成本降低10倍以上。如何降低隧道建設成本?首先要大幅減小隧道直徑,目前哪怕是一條單程隧道,直徑至少達到28英尺。通過將車停在電動滑板上、滑板在隧道中滑行,可以將隧道直徑減少至14英尺以下。
  • 中鐵隧道集團成功穿越中國首條高鐵高瓦斯隧道煤層段
    山谷中人來車往,機聲隆隆,一片熱火朝天的沸騰景象,中鐵隧道集團的建設者正在這裡進行艱苦的鏖戰。 2015年5月8日,備受各界關注的「中國首條高鐵高瓦斯突出隧道」渝黔高鐵天坪隧道成功穿越,這一重大危險源的成功解除,終於讓懸在建設者心中安全與進度的「天坪」得以平衡。
  • 成昆複線峨米段老鼻山隧道貫通,2023年成都8小時到昆明
    成昆複線峨米段老鼻山隧道貫通,2023年成都8小時到昆明 2020-06-24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_2020年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資料下載...
    ,它從上世紀的1991年開始動工,直到本世紀的2006年其主體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目前仍有些收尾工程在進行中,這個曠日持久的城市改造工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BigDig(大挖掘)」,也有人戲稱它是波士頓的「永恆之掘」。
  • 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復工工人每天要防範「三毒」
    2014年12月10日,躍龍門隧道2號斜井出現異常臭雞蛋味,作業人員出現頭暈、噁心、呼吸道灼痛等反應,個別人員還昏倒。找來四川省川煤礦山裝備檢測有限公司在掌子面進行深孔探測,發現鑽孔內圍巖巖體內和地下水中釋放的硫化氫氣體濃度在1PPM至97.3PPM之間,在隧道底部及以上1.5米範圍,其濃度高達120PPM。
  • 心臟搭橋成功 成都地鐵9號線成功下穿高鐵隧道
    心臟搭橋成功 成都地鐵9號線成功下穿高鐵隧道 為國內首個小淨距、小夾角、長距離下穿高鐵隧道成功案例 需攻克80多米「加強版」下穿隧道  12月14日上午,中鐵六局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3標盾構監控中心內,隧道內的實時畫面以及各種參數正在實時更新。「就在今天早上,三元站-太平寺站區間雙線盾構成功下穿成貴客專(高速鐵路)機場路隧道,成為國內首個小淨距(結構垂直淨距10.1米)、小夾角(平面夾角21度)、長距離(下穿隧道影響段156米)下穿高鐵隧道的成功案例。」
  • 渤海海峽應該修建跨海大橋,還是應該挖掘海底隧道
    渤海海峽寬109公裡,其實不算太寬,可一直以來從山東到東北都需要繞道河北,沒有把渤海海峽這個戰略要道利用起來。渤海海峽可以仿照杭州灣,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從蓬萊到旅順,中間可以造幾個人工島嶼,降低點難度。以中國目前的基建能力,渤海海峽跨海大橋並不難修建,還可以建成公路鐵路兩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