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嘔吐,開始就像是簡單的腸胃炎,卻讓6歲女孩悅悅(化名)住進ICU ,醫生爭分奪秒安裝臨時起搏器,才將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據悉,悅悅患上的是致死率極高的暴發性心肌炎,感染腸道病毒後易發,患兒如出現胸悶氣短、發熱嘔吐等症狀應儘快就診。
近日,悅悅突然胸悶難受,而且還有輕微腹痛,但是她沒有告訴家人,這樣撐了兩天後,孩子的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出現了發熱及嘔吐。悅悅狀態越來越差,7月20日,在當地醫院就診時,醫生檢查發現,正常6歲孩子的心跳應為80-90次/分,而悅悅的心跳已經下降至46次/分,血壓也不穩定。心電圖提示,孩子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被確診為暴發性心肌炎,這是一種發病率不高,但是病死率很高的疾病。
悅悅隨時有可能心跳驟停,安裝臨時起搏器是唯一使孩子獲救的方法。當晚,救護車緊急將她送至蘇大附兒院重症監護室。危急關頭,在心超引導下,心內科主任醫師孫凌、周萬平,迅速從股靜脈將電極精準地送至悅悅的右心室。隨著臨時起搏器的成功置入,悅悅的心率、血壓也恢復穩定。術後第三天,悅悅開始逐漸恢復自主心律,目前她的各項心臟指標好轉,自主心律穩定,再過兩天就可拔除臨時起搏器。
這種病為啥如此兇險?孫凌解釋,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患者常常在發作的24小時內就有生命危險。由於病毒誘發機體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患者病情急劇惡化。「免疫系統抗擊病毒時,也損傷了自己的心肌細胞,造成短期大面積的心臟損害,因而危及患者生命。」
據了解,蘇大附兒院每年接診3-5名暴發性心肌炎患兒,其中年齡最小的僅三個多月,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相對容易患病。孫凌介紹,暴發性心肌炎主要因腸道病毒引起,尤以柯薩奇病毒最為兇險。該疾病多發於季節交替之時,以及腸道病毒活躍的高溫潮溼季節。
「有些孩子在清醒的狀態下,突然休克或者失去意識,需高度重視,儘早識別。」孫凌提醒,患有暴發性心肌炎的孩子在發病前常常會出現嘔吐、腹疼、腹瀉等腸胃炎的症狀,如果還伴有精神不佳、胸悶氣短、強烈嘔吐等表現,一定要儘快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救治時機。據了解,臨床發現大多重症心肌炎患者,有長時間疲勞史。為此,孫凌還建議,生病的孩子須注意保證休息,避免心臟負荷加重。
(蘇報融媒記者 周函)
責任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