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7年7月19日,國家人社部發布了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結果,36個藥品納入醫保並大幅降價,其中10餘種是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抗癌靶向藥。據悉,湖北省從9月1日開始執行新價格,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已有許多患者受益。
癌症治療能否規範用藥至關重要,然而抗癌藥物往往價格不菲,不少種類還沒有納入醫保,令患者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放棄治療。
2017年7月19日,國家人社部發布了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結果,36個藥品納入醫保並大幅降價,其中10餘種是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抗癌靶向藥。據悉,湖北省從9月1日開始執行新價格,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已有許多患者受益。
抗乳癌藥降價七成
41歲的熊女士家住鹹寧農村,家裡開支基本靠丈夫在外地打工維持,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今年7月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乳腺癌,並來到武漢進行手術治療。
術後,原本以為可以進入恢復期的熊女士從醫生口中得知,自己患的是HER2陽性乳腺癌,發病兇險且預後很差,建議打一種叫「赫賽汀」的抗癌藥,以控制癌細胞擴散。然而這種藥每支價格高達近2.5萬元,一個療程需要使用14支,總價近35萬元,這令家裡積蓄只有不到5萬元的熊女士一籌莫展。
「這種藥只能全自費,而且目前沒有更好的藥物替代。」熊女士表示,正當自己和丈夫一籌莫展甚至打算放棄治療的時候,9月1日,醫生告訴她,這種藥的身價「縮水」了近七成,一個療程只需11萬元左右。藥價降了,熊女士購買了兩支,正在治療過程中的她表示,目前效果還不錯,而且家庭的經濟壓力小多了,重新鼓起了戰勝癌魔的勇氣。
據湖北省腫瘤醫院統計,該院三成左右的乳腺癌患者需要使用赫賽汀,但由於費用較高,在降價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實際使用。
藥企以價換量促銷售
據介紹,長期以來,部分癌症患者必須依靠進口靶向藥治療以延續生命,然而這些藥品由於多種因素往往價格較高,且無法通過醫保報銷,有的患者到印度、香港等周邊國家和地區採購進口藥品或低價「仿製藥」。今年8月,湖北省人社廳發布公告,從9月1日開始,十多種治癌藥物降價並納入醫保。除了赫賽汀、拉帕替尼、氟維司群乳腺癌靶向藥,還有厄洛替尼等肺癌靶向藥,價格平均降幅達五成左右,大部分進口藥品降價後低於國際市場價格。
「這麼多價格高高在上的靶向藥大打折扣,還可以醫保報銷,真是福音啊。」消息一出,許多患者歡欣鼓舞,江城多位腫瘤科醫生在微信朋友圈裡點讚國家醫保政策給力。
藥企為何願意將原本價格昂貴的藥降價?據了解,今年藥品醫保準入首次啟動國家談判,2017年4月,國家人社部公布了44種擬談判藥品的名單,經過與多家跨國製藥公司的艱難談判,其中36種藥品不同幅度地降價。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正式發布了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結果,將利妥昔單抗、拉帕替尼等36種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其中有十多種抗腫瘤藥。
某跨國藥企中國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藥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還將面臨許多仿製藥競爭。對藥企而言,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降價完全可以實現以價換量,薄利多銷。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