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用:吃了沒?禮儀知識了解一下!

2020-12-17 雷霆車神i

禮儀伴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有社交,就要懂禮儀。一個禮儀做到位的人,一定是受人歡迎的人。反之,一個不懂禮儀的人在生活中則會無所適從。

寒暄是我們的日常。走在路上,遇到熟人要打招呼,遇到尊者要問好。寒暄幾乎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寒暄本身是表達友好與問候的方式,是增進相互關係的幫手。而寒暄也是禮儀的組成部分,寒暄是否恰當體現一個人的內涵與修養。

吃了沒?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問候語。很多人也不知道為什麼人們見面打招呼總喜歡用「吃了沒」。因為用這句話的人多了,於是人們也都效仿用「吃了沒」打招呼。到現在「吃了沒」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只要路上遇見熟人,不管何時何地,都會條件反射般地說:吃了沒?然而,「吃了沒」卻不是最佳的問候語。

禮儀講究「恰到好處」,若一味地打招呼用「吃了沒」顯得有些尷尬。例如,如果你在下午三點時遇到一個熟人,你上去就問:吃了沒?,這樣的問候語不僅體現出自己無內涵,而且還會令對方尷尬。對方要麼回答「吃過了」,要麼回答「還沒吃」。但心裡一定會覺得你莫名其妙。總而言之,這句問候語使用時要看場合,看時間。如果一昧地使用它打招呼只會適得其反!

招呼用語靈活化。禮儀講究恰當,如果不恰當,即使你認為有禮也是失禮。打招呼用語不要一成不變,要分場合,分時間靈活地改變。在早晨時分可以用「早上好」,下午及晚上依此類推。這些話語是正常邏輯就能說出來的,未免顯得有些簡單。然而,問候語能靈活變通的人還是佔少數。

不要使用問候語「上哪去」。「上哪去」也是人們常說的問候語,其實這是一句不太明智的問候語。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如果你這麼問也會顯得有些尷尬。大多數人的私事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而你這麼問相當於不給人留後路,要麼讓人尷尬,要麼讓人不說真話。總之,這樣的問候語顯得有些冒犯之意。若你改口問:出去啊?就顯得好多了。同樣是一句話,效果卻完全不同,這就是要求禮儀要恰到好處的原因。

問候語本身代表友好,但問候語一定要隨場合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只按老套路出牌,那即是有禮也是失禮。你認為自己有禮,而別人認為你失禮。禮儀是非常實用的知識,它需要我們多學習、多思考。

感謝讀者耐心地閱讀,祝您一切順利!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打招呼禮儀
    為了檢驗打招呼的作用,我用365天時間,完成了這個實驗:情景實例 ①:我有一個習慣,喜歡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他的第一反應,是愣住了,用莫名的眼神看著我,仿佛在思考:難道這個人認識我???我有這麼帥麼???後來,每天早晨,我打完卡,都會和保安小哥哥打招呼,一直堅持到現在。
  • 乖寶寶的養成計劃:想要孩子懂禮貌,講素質,這些禮儀了解一下?
    從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見到人要主動打招呼,到後來上學老師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不管何時,不管何地,總有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德智體美勞,德佔據第一位,這也恰恰說明了很多問題。很多時候,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卻比成績更好的孩子更受歡迎,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 在單位跟領導打招呼,領導總是冷哼一下,下次見面還搭理他麼?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不可以!絕對不可以!!!領導可以不理你,但你絕對不能不理領導!這就相當於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給一模一樣!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在拍馬屁,接下來我會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見到領導之後不給領導打招呼的後果有多嚴重。
  • 6070後的問候語是「吃了沒」,而9000後卻用「拉屎沒」打招呼?
    6070後的問候語是「吃了沒」,而9000後卻用「拉屎沒」打招呼?其實都並不會用「你好」甚至每個地方的問候語也大不相同這裡面的門道之多有時候甚至連我們自個兒也道不明下面就跟著文字君一起來初步探索一下各個地方都有哪些有趣的問候語吧~▼在人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了一切
  • 個人禮儀,問候禮儀。你會打招呼嗎?快來看看正確的打招呼方式
    談吐禮儀在日常生活中,用來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話語有美醜之分、文野之別。談吐禮儀的目的是通過傳遞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給人以美的感受。禮儀語言與一般語言的不同在於它不使用侵犯他人的攻擊性語言,而通過文明、禮貌的語言,與他人建立起情感溝通的紐帶。
  • 留學生在外了解異國禮儀很關鍵
    在交往過程中,禮儀顯得尤為重要。中外禮儀文化不同,對此,學子該不恥下問,上好禮儀第一課。初到泰國,面對禮儀文化的差異,學子難免遭遇一些小尷尬。增進了解才能減少誤解,學子留學時多了解異國的禮儀文化,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以包容理解促進溝通。Come on ,收拾行囊和我們奔赴泰國留學吧!出發前,一起來看看泰國出行小貼士。
  • 會打招呼就是懂禮貌?12條禮儀規範讓孩子學會什麼叫尊重
    小男孩非常鬧騰,一刻也閒不下來,不時地用腳踢前面的座位。儘管前排的乘客一次次提醒,讓這位媽媽管教一下孩子,可媽媽並沒有當回事,只對兒子說了句「別吵了,好好坐著」,就又低頭看手機了,一句道歉的話也沒有。同樣的,如果孩子很懂禮貌,看到老師會打招呼,同學遇到困難會主動地幫一下忙,他就等於給自己播下了好運的種子,因為大家都會想辦法回報他。除了互惠效應,還有一個心理學原理,也會讓懂禮貌的孩子更好運,那就是情緒的力量。人都是情緒佔主導的動物。
  • 各個朝代的古人是如何打招呼的,有什麼注意的禮儀?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不單單是體現在我們的詩詞歌賦和製造建造上,也在我們平時的禮儀之中得到體現,並且很多的禮儀也得到了傳承,古代的禮儀之術非常多,今天就帶大家先了解下,古代文人見面打招呼時的禮儀。隋,唐:這兩個朝代放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禮儀基本一致,都是非常崇尚禮儀的朝代,在隋,唐時期 ,見面除了要作揖意外還要唱諾,就是在作揖的時候要發出聲音,當有貴客來臨時還要行跪拜禮。見面時候的稱謂就和現代有很多相近了,朋友,同伴,夥伴,當然初次見面時候,文人之間用的最多的就是兄臺,賢弟,這一類的稱謂。
  • 汶萊的文化習俗,來了解一下
    在家裡有客人來的時候,不管是不是認識的人,還是第一次見面的都是要打招呼的,甚至於如果是仇人和你打招呼了也是要笑臉相迎並給予熱情的款待的。3、在客人來到自己家裡做客的時候,不要問他們想吃什麼,只要家裡有的東西儘管拿出來就對了,對方不吃的話也不會勉強他們,吃了的話也不會主動的問他們是否喜歡,在客人離開的時候還要對他的此次前來表示感謝,並邀下次再來。
  • 文明禮儀小知識 | 公共區域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小知識 | 公共區域文明禮儀 2020-10-17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還在用「Hi~hello」打招呼?不如多學幾個英語打招呼的表達方式!
    那當然是先打聲招呼了,畢竟出於禮貌或者引起注意,沒有比打招呼更有效快捷的方式了。比如:hi~你好~hello~吃了嗎?而這打招呼的語言可就講究多了,hi~hello~你好~這類都顯得太官方,太不自然;再者說,一個人一直這樣說,估計自己也很煩吧!
  • 英語知識之用英語打招呼
    英語知識之用英語打招呼 來源:鄭州奧數網整理      2011-06-30 14:45:18 如何打招呼
  • 如何用英語去打招呼
  • 中國餐桌禮儀你了解多少?
    中式餐桌禮儀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據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256年),中國飲食禮儀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制度,這些禮儀日臻成熟完善,亞洲很多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飲食禮儀不僅在古代社會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影響。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著飲食活動,飲食禮儀應運而生。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而毫無疑問,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最為發達、最為完備的。
  • 過年禮儀教育 從小孩開始
    三字經中提到「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講的就是做兒女的,從小的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禮節和知識。尤其在熱鬧、喜慶、祥和的春節裡,探親訪友是少不了的節目。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 你需要了解這些西餐基本知識和禮儀
    主料突出、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供應方便的西餐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青睞,但對很多沒有吃過西餐的朋友來說,第一次走進西餐廳或第一次西餐用餐體驗,難免會有尷尬掛在臉上,關於西餐的知識你了解多少?你知道西餐的禮儀是怎樣的嗎?今天小妖精就為大家分享一些西餐基本知識。01常見的西餐酒杯有哪幾種?
  • 春節禮儀帶著寶寶學起來
    穿新衣,吃好吃的,和家裡的長輩們團聚在一起。如果孩子不太懂春節的禮儀,在和大人吃飯時大吵大鬧,就很可能陷家長們於尬尷的境地。現在就趕緊來學習一下和孩子有關的春節禮儀吧!春節期間的特殊問題是,經常會進入陌生環境,接收到較多刺激,孩子容易興奮。家長要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控制力,但絕不是呵斥,呵斥也是一種強烈情緒,反而會加劇孩子的情緒波動。
  • 見面怎麼打招呼 你知道幾個國家的
    見到熟人要打招呼,是各個國家最基本的禮儀方式,而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打招呼方式都各不相同,小編搜集一些國家的打招呼方式供大家學習一下中國比較官方的就是握手,親切的說你好,熟人見面就是互相擺手: 1.「你吃了嗎?」 2.「你幹什麼去?」3.「你在哪兒發財?」4.「你這段時間忙嗎?」 等等美國美國人比較現實,遇到了,就是互相微笑一下就走了,要麼就是停下來擁抱一下。How are you? 你好嗎? 這是美國人常用的,說的最多的!!
  • 結婚禮儀知識,結婚禮儀又有什麼注重
    我國是泱泱大國,不管參加哪些場所都必須注重禮儀知識,喝喜酒必然都是這樣。那麼結婚禮儀知識又有什麼?下邊就要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新人彼此的結婚禮儀知識1.儀容儀表新人是婚禮現場的主人公,因而新人彼此的儀容儀表十分關鍵。
  • 吃法餐才有那麼多禮儀?瞧瞧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不是內容有多精彩,而是有個所謂的法餐大廚大談特談吃法餐的禮儀。內容我一點兒都沒記住,因為我的腦海裡一直縈繞著郭德綱先生的一句話:「瞧瞧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真的,難道你不知道中國才是飲食禮儀的鼻祖嗎?有些老祖宗的東西確實慢慢被我們遺忘了,中國文化中許多優秀的內容也沒有繼承下來,但如今在很多場合我們也有一系列的飲食禮儀需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