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7M
▼
如果你打開寫給外國人的漢語教材
99%都會有問候語教學:
你好/您好/你好嗎
然而大家都知道
在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場合
中國人見面打招呼
其實都並不會用「你好」
甚至每個地方的問候語
也大不相同
這裡面的門道之多
有時候甚至連我們自個兒也道不明
下面就跟著文字君一起
來初步探索一下
各個地方都有哪些有趣的問候語吧~
▼
在人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
新型冠狀病毒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了一切
大家的生活天翻地覆
打招呼的方式
也迅速發生了改變
因為要防止感染
肢體接觸首先要被避免
握手擁抱親臉頰都是高危動作
在這種情況下
穿著鞋碰碰腳
仿佛也能象徵性的代表一種關懷
這反倒讓新時代的社恐青年們
感到了由衷的幸福…
肢體接觸沒有了
問候語當然也要隨之改變
以前北京人見面問
「吃飯了麼您內? 」
現在全城核酸檢測
「核酸了麼您內?
就顯得更加應景了
而往年過年都會說的」恭喜發財「
也不如」百毒不侵「更合適
其實
就算是在新冠期間
問候語也是有一個發展變化過程的
最開始是:口罩還夠嗎?
然後是:你們單位上班了嗎?
而發展到 「核酸了嗎您內 」
都已經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如今電影院終於開張
文字君大膽預測
下一波流行的問候語
估計是
「去看電影了嗎?」
點擊播放 GIF 0.5M
▼
問候語不僅會
隨著時間、事件改變
不同地方的人
打招呼的方式也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 0.3M
北京人會祭出熱情的
倒裝句三連
吃了麼您?
上哪去啊您這是?
最近咋樣啊您?
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哲學的思考
我是誰
我從哪兒來
我要去哪兒
而四川人微微一笑
么妹兒,逛街去?
今天安逸了嗎?
天府之國,安逸最重要
有什麼能讓四川人放棄安逸嗎?
不可能!
四川人的打招呼是就事論事的
處於什麼狀態就打什麼招呼
逛街吃飯看電影皆可用上
但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尷尬場面
比如
」大哥,你也來上廁所呀?「
到了上海,那就不得了
一個疫情時期還在堅持垃圾分類的城市
不管是徐匯名媛還是金橋碼農
總歸免不了這一句靈魂拷問
」你是什麼垃圾!「
所以每個上海市民
都熟知垃圾分類原則
溼巾再溼都是幹垃圾
瓜子皮再幹都是溼垃圾
點擊播放 GIF 0.6M
耿直的東北人
才不會搞那麼多花樣
人家連假裝問你吃沒吃都放棄
直接上來就一句「嘎哈呢!」
什麼哥哥妹妹姐姐弟弟之類的稱呼?
不存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老鐵
至於山東人,尤其是濟南人
他們那裡的一種地方特色
如今已被全國網友發揚光大了
——見人就叫老師
老師,蘋果多少錢一斤?
老師, 大明湖畔有夏雨荷嗎?
老師,你大孫子高考考咋樣?
雖然在我國其他地區
人們不用」老師「來打招呼
但是他們熱衷於
管一切不是老師的人叫老師
比如理髮店的Tony老師
房地產中介小王老師
保險經紀崔西老師
甚至樓下的家政服務
老闆也是大沈老師
拿不準管人叫什麼?
來個老師準沒錯!
▼
前面我們說的
還都是三次元的真實問候
而到了網絡世界裡
問候語就變得更加放飛自我了
點擊播放 GIF 1.9M
以前人們愛用「吃了嗎 」
作為問候語
是因為大家都為吃飽飯發愁
娛樂活動也相對匱乏
如今物質條件越來越豐足
人們想要的東西
也從生理需求上升到了社交需求
問候語也隨之改變
更加關注情感色彩
在現實世界中可能還要考慮到
約定俗成的規矩
可是到了沒人認識你的社交軟體上
大家的問候語
就變得愈發個性化
今天你暴躁了嗎?
今天你喝奶茶了嗎?
今天你家的貓尿床了嗎?
今天你舔狗了嗎?
」今天......了嗎「 句式
用來直戳肺管子真是再合適不過
點擊播放 GIF 0.5M
這種句式雖然直白
但也間接彰顯了與某個人之間的熟悉度
相比「吃了嗎」這種淺顯的問候
更能體現出真切的關懷
比如與對象或者閨蜜鐵汁之間
最常說的話恐怕就是
「今天你拉屎了嗎」
「在拉屎」
「準備去拉屎」
儘管聽起來不太雅觀
但卻實實在在表達了
對對方的關心
畢竟拉屎這件事
能反應出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點擊播放 GIF 0.9M
不過呢
要說起討人厭的問候
「今天系列」還完全排不上號
要問全網人民最討厭哪句話
必然是
——在嗎?
對於沒錢沒時間
也不想額外社交的當代社畜來說
最怕收到來自不熟朋友的突然問候
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
大多時候都是「負面」的
比如
「我想找你借錢」
「有個東西你能幫我順手做了嗎」
「我要結婚了,雖然不熟但你得來」
「在嗎」就相當於一顆不定時炸彈
深深地埋在對話當中
你回或不回
它就擺在那裡,讓你難受
「在嗎」的變式還有
「在?」 「在不在?」
討厭程度尤勝本體
如果想要當一名有禮貌的網癮少年
請一定要戒除「在嗎?」
除了直戳心窩和沒營養之外
還有一些問候語
那真的是令人迷惑
雖然大家加完好友的第一件事
就是翻朋友圈
但也不必說出來的好吧
況且這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和幽默
就更令人反感了
也有一些朋友
喜歡用「親愛的、寶貝」替代「你好」
作為一種對外社交的問候語
體現出自己的熱情
但這種句式
不僅像極了網店客服
也恍惚間讓人以為你是從事公關行業的
反而會讓人產生不適的感覺
其實說到底
問候語只是一種表達關切的語言
並沒有對或錯的衡量標準
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真心話
用什麼句式的問候語
其實並不重要
關鍵在於
你能否從這些語言中
發現對方的情緒
能否給出對方需要的關懷
才是交際中語言表達的獨特魅力吧
▼
你的家鄉有哪些常用問候語?
來留言區聊聊吧~
7月24日#搜狗幫你寫#
活動中獎名單如下
請這5位小夥伴在字媒體後臺
留下您的具體收貨信息
文字君將送上精美禮物一份喲!
- 字媒體日刊之《問候語の奇妙演變》-
策劃丨點點冰
撰文丨冰糖狐狸&Terri
編輯&製圖丨Terri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