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打招呼寒暄用語,中國人打招呼為什麼常說「你吃了嗎?」

2020-12-14 公益任我行

兩個人或多個人見面打招呼是常見司空見慣的事情,除了問候對方之外,更像是開啟一場聊天的開場白。各國的文化繽紛多彩,各國的問候語也是與眾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問候語的背後還是他國歷史文化的體現。

盤點各國的寒暄問候語

英國:談論天氣好壞,例如:Aniceday,isn’tit?/Lovelyweather,isn’tit?意思是說好的天氣,不是嗎?其實這和接下來兩人交流的話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這並非沒話找話,而是採用了長期以來形成典型的英式問候方式。英國人碰面,無論熟識還是陌生,相互交流,大抵都會從談論天氣開始。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英國的天氣瞬息萬變,這會兒陽光燦爛,或許一分鐘後就暴雨傾盆。所以英國人經常談論起它,逐漸演變成寒暄問候語。

日本:「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した!」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人通常是鞠躬之外,通常會說「早上好」,其實就是「早晨來啦,這一天又要辛苦您了,請多關照」的縮略語,是對大清早就工作的人的尊敬和關心。日本人的教育是不能麻煩別人,所以辛苦了您了,請多關照成了問候通用語。

中國:「你吃了嗎?」言簡意賅,而為什麼人們打招呼時常問「吃了嗎 ?」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常問「吃了嗎」,這並不是說我們中國人嘴饞,而是裡面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習俗、一種文化心理,也是一個歷史的滄桑標記。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歷史悠久的農業國家,是世界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就是傳統的農耕民族,歷代絕大多數的人口都是從事農耕,種植五穀、栽培果蔬、餵養牛羊,生生不息。

但是,在統治階級的荒淫無度、橫徵暴斂,變化無常的水旱災害,生產能力的低下,人類生產生活對環境資源的過度破壞等這些因素作用下,會產生一個連鎖反應,第一個最明顯的結果就是糧食不夠吃,人們很飢餓,食不果腹。饑荒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它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存亡安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饑荒將直接引發慌亂,進而形成暴動、農民起義,推翻一個王朝,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統治階級在開國之初相對地比較清明,注重恢復生產,休養生息,但慢慢地就會重蹈覆轍,周而復始。

吃飽穿暖是多少人心中嚮往的美好生活,這樣的生活記憶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中。吃飽飯是人生命延續的第一需要,只有吃飽飯了才有可能發展其他方面,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人們見面就相互問「吃嗎,無形地表達了對吃飽飯的重視和關心,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習俗。

本文到此結束,你還知道其他國家的問候語寒暄語嗎?請在下方評論分享給大家。喜歡的話請點擊評論加關注哦!如果有對有什麼想法或者意見請在下方評論聯繫小編,小編一定解答。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為什麼中國人打招呼喜歡說「你吃了嗎」?瞧瞧老外的回答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人會想盡辦法尋找大自然中可被食用的鮮美食材,也會仔細研究各種食物的最佳烹飪方式,在中國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我們到招呼聊天的時候也會禮貌性的問一句:你吃了嗎?吃飯這在西方國家看來是不太能理解的,畢竟他們打招呼聊天的時候更喜歡談論天氣。之前就有一位外國人在國外網站上問道:為什麼中國人打招呼喜歡說「你吃了嗎」。
  • 打招呼用:吃了沒?禮儀知識了解一下!
    寒暄是我們的日常。走在路上,遇到熟人要打招呼,遇到尊者要問好。寒暄幾乎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寒暄本身是表達友好與問候的方式,是增進相互關係的幫手。而寒暄也是禮儀的組成部分,寒暄是否恰當體現一個人的內涵與修養。吃了沒?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問候語。
  • 你會用日語打招呼嗎?
    日語打招呼用語「千千萬」,今天我們來看兩個比較常說的打招呼用語。1) 首先最常說的就是你好啦,日語裡你好是分時段的,時間不同你好的說法也不太同,比如說一般早晨會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 u go za i ma su),就是早上好的意思,當然啦,如果你跟你的家人朋友說的話就簡單的おはよう(o ha yo u)就可以咯。
  • 打招呼只會說Hello?5句地道的歪果仁寒暄語送給你
    是美國人常說的寒暄語一般認為是從黑人語言中而來是很常用的打招呼方式 就是問對方近來如何有點像中文裡的「最近怎樣」通常沒什麼事就會回答"Not much"或者"Nothing"態度強烈些詢問的意思更深些比如,你幹了什麼事朋友不太高興他又不好埋怨什麼就說,what's going on ?怎麼回事,怎麼了?
  • 在農村,熟人見了面打招呼,最常說的3句話別有用意,你知道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熟人見了面打招呼,最常說的3句話別有用意,你知道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農村人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雖然農村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變遷,無論農村人居環境、收入水平、傳統風俗習俗等等無一不在發生變化。甚至就連人們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也是一個禮儀之邦。
  • 不只早上才說哦哈喲?日本人打招呼用語的使用時機一次告訴你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日本,與他人會面時都一定會先打聲招呼,但是打招呼時說的招呼用語也是有一番學問的。除了初次見面的「你好」,還有隨時間點改變的早、午、晚安等等,在日語中也有與其相對的「哦哈喲(おはよう)」、「空你七哇(こんにちは)」、「空幫挖(こんばんは)」,不過畢竟中文與日文是兩種語言,使用時也有細微的差別與不同。今天就要來講解一下日語的這三種招呼用語的使用時機、場合,其與中文對應語異同以及觀光客常遇到的情況等等,把握好這三個詞的使用時機與原則,在日本想向日本人打招呼也不用怕出錯啦!
  • 打招呼的時候,你心裡在想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打招呼的方式或習慣用語。有什麼樣的個性,往往就會使用什麼樣的習慣用語。打招呼在我們眼中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上班時與同事要打招呼,逛街時遇到熟人要打招呼,家裡來了客人也要打招呼,宴會酒會上更要寒暄幾句……不要忽略日常中的打招呼用語,因為從一個人的打招呼用語中能夠判斷出他的個性,這樣就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與對方交往。
  • 薩瓦迪卡 這句泰語【打招呼】用語,大家都會說~
    泰語君從泰國小學一年級詞彙帶你一起學習哦~一起重做「小學生」吧~今天的單詞ทัก該讀第幾調呢?【常見含義】「[動詞]問安,打招呼」例:ทักทาย 打招呼ทักทายปราศรัย 寒暄,打招呼,問長問短เขาทักกับทุกคนที่เดินผ่าน
  • 始於足下:如何掌握地道的"打招呼"用語
    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中國英語學習者應該如何解決「啞巴英語」呢,或者說沒有語言環境就學不好英語嗎?錢鍾書,文學研究家、清華大學教授。學生時代,錢先生以英文和國文第一名考入清華大學,能用地道的英語發表演講。其中學就讀的是無錫輔仁中學,雖是典型的學霸,但足以證明,中國人在國內是可以學好英文的(好到令外國人也佩服的程度)。
  • 美國人五花八門的打招呼用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美國人五花八門的打招呼用語 2009-10-19 19:37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不會好好打招呼的你,還在等「貴人」不請自來?
    (場合)不同環境下打招呼,參加婚禮對新人說「新婚快樂!」;看望病人對患者說「感覺好點嗎?」;遇見出席會議的,說「準備發言嗎?」「會議什麼主題?」 a.不該問: 「吃了沒?」,人家萬一沒吃怎麼辦,人家萬一剛從廁所出來呢;
  • 世界問候日:帶你圍觀世界打招呼之「最」
    世界問候日:帶你圍觀世界打招呼之「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11月21日是「世界問候日」,一個簡單的問候、招呼就能將快樂和溫暖傳播。
  • 吐口水打招呼,你能接受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熊孩子,有沒有看到過熊孩子亂跑亂喊到處吐口水的。或許你見過,但那畢竟是小孩子,可是,你又見過大人用吐口水來打招呼的嗎?都知道,每個國家的風俗差距太大,不例外的打招呼的方式也各有千秋。例如,中國人難以接受有些國家的「碰鼻禮」,而外國人也很難理解「吃了沒」的中國式招呼。
  • 心理學家說:你跟人打招呼的用語,會暴露你的性格,錯不了
    心理學家說:你跟人打招呼的用語,會暴露你的性格,錯不了!心理學家指出:除了不同的打招呼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之外,「招呼用語」也可揭示人的性格。路易斯維爾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弗拉傑博士聲稱,從一個人在剛剛結識某人時或與熟人相遇時,最經常使用的那一種招呼用語便可揭示出說話者的性格特徵。01「你好。」這種人頭腦冷靜得近乎於保守,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自控能力強,不喜歡大驚小怪,深得朋友們的信賴。
  • 英語打招呼句子,學會這些再也不用「How are you」了
    我們學英語時,教材裡對打招呼是這麼教的: Hello! Li Lei! Hello! Han Meimei!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 英語打招呼句子,學會這些再也不用「How are you」了!
    我們學英語時,教材裡對打招呼是這麼教的:Hello! Li Lei!Hello! Han Meimei!How are you?殊不知,如果真跟老外這麼打招呼,估計尷尬症都要犯了!那麼,老外平時都是怎樣打招呼的呢?一起來看看老外常用的打招呼用語吧!1、 How’s it going?
  • 孩子不願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你對不打招呼的誤解有多深?
    >我聽到老人說的這句話就急了,什麼叫「不打招呼、不叫人就是沒禮貌了?」礙於當時人多,我在宴席結束回家後,才與明明奶奶說了這個問題,可我沒想到,明明奶奶卻會這樣說:「你還說我呢,你看看你帶出來的孩子!年紀差不多的其他孩子都能主動叫人,為什麼明明就不能?不叫人問好,這不是沒禮貌、沒教養又是什麼?
  • 你真的明白「How are you」的用意嗎?英語打招呼用語補習一下吧!
    回答要說"I'm fine,thanks.And you?"。這句固定搭配相信大家都背過且銘記於心以至於踏入職場後當大部分人被問道,還是會脫口而出"I'm fine,thanks.And you?"。但其實,"How are you?"
  • 不容忽視的職場學問——打招呼
    辦公室小李萬萬沒有想到,打招呼也是一門大學問。由於剛進單位不久,認識的人不多,加之本身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小李幾乎不怎麼和別人打招呼。沒想到,這一點卻給領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要不要主動打招呼?小李的心理鬥爭極其激烈:大領導應該不認識我,還是裝作我也不認識他,來一場擦肩而過吧!不對!萬一大領導有點印象呢?這豈不是加深印象的好機會?也不對!萬一真的對我沒印象,不理我,豈不是自討沒趣?
  • 打招呼英語怎麼說?
    一、Hi, there 就是打招呼用的。也可用 Hello there,向稍遠一點的朋友打招呼,意思是那邊的朋友,你們好。一般在網絡上使用,用於打招呼。Hi there 是對同齡人、晚輩、下屬、網絡上、舞臺表演等比較隨便的場合的打招呼用語, 是日常口語。there是代詞,代替那邊的朋友。就像中文對著遠處的一群人說:那邊的朋友,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