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這個重要的民俗節日裡包含了諸多的精神含義。守護和傳承民族文化更需要從孩子抓起。三字經中提到「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講的就是做兒女的,從小的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禮節和知識。尤其在熱鬧、喜慶、祥和的春節裡,探親訪友是少不了的節目。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一、行動的規矩

春節期間的特殊問題是,經常會進入陌生環境,接收到較多刺激,孩子容易興奮,家長要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控制力——但絕不是呵斥,呵斥也是一種強烈情緒,反而會加劇孩子的情緒波動。可以用一些約定好的小動作,讓孩子安靜下來。
二、見人稱呼不能少

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這種常用的稱呼孩子們基本上不會出錯,對於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稱呼。但是,春節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由於一些稱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時候比較口生。如果你等與客人見面了才教孩子稱呼,孩子或許覺得彆扭不肯開口,若你在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著稱呼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三、祝福話語要多說
有的寶寶很多話還不會說,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大點的寶寶就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祝辭。
四、關於收紅包

接過紅包要致謝
過年長輩給壓歲錢,預示孩子一年平平安安。長輩給紅包的時候,寶寶們要雙手接過並向長輩們說聲謝謝。寶寶們要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著寶寶的手,雙手接過紅包,然後帶著寶寶一起說「謝謝」。
紅包不可當面拆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麼,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後,要事前跟他們說好,接過紅包,千萬不能當著客人面拆開,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爸爸媽媽的袋子或寶寶自己的袋子裡。
五、關於餐桌上的禮儀

過年時,面對餐桌上一桌子的好吃的,孩子難免會忍不住好吃的小嘴。平時,大人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過年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