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賞析|習古堂頂級通天龍窯柴燒慶賀祖國70華誕

2020-12-20 建盞20190419

挑百盞擒玉龍,駕玉龍遠離塵囂。觀千盞現絲雨,賞絲雨寧靜致遠。破萬盞乃星河,上星河雄視天下,習古堂通天龍窯柴燒收藏級三步曲。

現代建盞的燒制工藝大致分兩大類:柴窯和電窯,而柴窯又分三種:通天龍窯(宋代龍窯),隔間窯,倉窯。習古堂的龍窯就是第一種,完全復原宋代龍窯的結構和燒制,整個窯依山而建,窯內通透,沒有隔間,這樣的窯,窯內溫度和氣氛都變化多端,難以掌控,成品率極低,絕大多數是殘次品或雜色釉盞,但偶得的精品呈現出來的藝術美感是其它柴窯或電窯不可比擬的,胎底柴味十足,釉面溫潤如玉,斑紋古樸典雅。

作為通天龍窯柴燒派的掌門人,習古堂以傳承宋代龍窯工藝為己任,不計成本,不計代價,堅持採用最原始的釉料和方法燒制,每一窯都燒制數千隻盞,得到的精品卻屈指可數,根據其燒制難度和品相等級分成了三步曲,分別是收藏級入門盞【玉龍】、收藏級進階盞【絲雨】,收藏級高階盞【星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習古堂頂級柴燒三步曲視頻賞析)

在宋代龍窯柴燒的等級排名中,曜變天目盞排名第一,油滴盞排名第二,兔毫盞排名第三,烏金釉盞排名第四,其它雜色釉排名第五,為什麼是這樣的排名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5個品種都是採用同樣的原料和燒制方法,排名越高的其燒製成品率越低,對窯內溫度和氣氛的要求越苛刻,習古堂老龍窯柴燒三步曲也是嚴格按照這個標準而定位。

玉龍(兔毫盞)為習古堂老龍窯柴燒收藏級入門盞,雖為入門,品相已達目前建盞老龍窯柴燒尖端藝術水平,品相百裡挑一,正所謂挑百盞擒一玉龍,玉龍盞配備習古堂灰色版本收藏證書,高檔松木實木禮盒包裝。

絲雨(銀兔毫盞)為收藏級進階盞,其成品率更低於玉龍盞,為千裡挑一的作品,觀千盞方一現絲雨,絲雨盞配備習古堂淺藍色版本收藏證書,高端香樟木實木禮盒包裝。

星河是銀河的別稱,是本星系萬物的起點和終點,星河(油滴盞)作為收藏級高階盞,品相萬裡挑一,其斑紋是在窯內高溫的氣氛中,無數鐵離子隨機聚集而成,猶如銀河系內的星星,你無法解釋其起源,也無法完全撲捉它。星河盞配備習古堂金色版本收藏證書,高端綠檀木實木禮盒包裝。

相關焦點

  • 白話建窯建盞龍窯柴燒工藝
    首先聲明一點,本文僅代表習古堂官方的觀點,是我們根據平時燒制龍窯的經驗給大家做一次深入簡出的工藝解釋,方便喜歡建盞的朋友們更好的了解龍窯盞的整個製作工藝。龍窯柴燒建盞應該給它分成兩個部分解釋,一個是窯外的工藝,一個是窯內的工藝。
  • 科普:龍窯柴燒建盞
    「龍窯柴燒」絕不是簡單的復古,它是一種泥與火結合的藝術。通過高溫成型,形成獨特的窯變,五彩斑斕,每一款都具有唯一的特徵。龍窯柴燒花月夜「龍窯」在燒制過程中要不停的加柴保持高溫,連續兩天三夜六十個小時不休息,遇天氣不好還要適時延長。停燒後還要冷卻三到五天才能出窯。
  • 區別正統龍窯柴燒紫砂壺的正確方法
    大家好,本期為大家講解如何去區別正統的龍窯柴燒。區別正統龍窯柴燒主要是兩大標準,首先是必須要是龍窯燒制的,不能是其他柴窯燒制的,因為龍窯柴燒的燒制手段和窯內氛圍跟其他柴窯還是有區別的;第二就是燒制手法,正統的龍窯柴燒手法就是要求其燒制手段是古法燒制,生胚入窯,全程柴燒。我們先來說說紫砂柴燒這十幾年的發展吧。
  • 柴燒,柴燒,龍窯柴燒!!!
    別問過有多苦,但看我面對失敗時的笑容別問我有多累,但看我忙碌的身影別問我有多難,但看我落寞時仰望蒼天的淚眼別問我要不要繼續,但聽我說下一窯要怎麼燒鏖戰到天亮柴燒,特別是龍窯柴燒,雖然還有,但用來燒的很少了,能經常燒的就更少了。
  • 李有興——龍窯柴燒的匠人心
    李有興手作-浮雕麒麟盞電窯燒盞雖不乏精品,但李師傅「志」不在此,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忙碌在自己的龍窯中,他說,龍窯柴燒才更能找到建盞的靈魂……李有興手作-柿紅醉「堅持使用宋代古法的燒制工藝,一定要採用龍窯柴燒,才能找到宋代建盞的韻味……」李有興師傅如是說。
  • 首屆前墅龍窯柴燒藝術節開幕
    (中國網 江南 左若希 2019年10月18日 江蘇宜興消息)10月18日上午,首屆前墅龍窯柴燒藝術節開幕式暨前墅龍窯開窯儀式於中國陶都(宜興)開幕。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前墅古龍窯「出爐」了一批中外陶藝家作品。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柴燒,真的只是一個「噱頭」嗎?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和廈門大學的師生對建陽蘆花坪窯址的幾次發掘,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確定了宋代的建盞,是在龍窯中燒制而成的。 龍窯柴燒花月夜限量珍品 #68223 故而,龍窯柴燒是對宋代建盞真正意義上的傳承。
  • 他重燃800年建盞龍窯柴燒之火,日本陶藝大師為之折服!
    建盞與宋時鬥茶的風尚息息相關,這種厚重、大氣的茶盞,不僅將中國的黑瓷文化輻射至整個東亞文化圈,而且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正所謂「龍窯柴燒,入窯一色,出窯萬千」,曜變、油滴、兔毫、鷓鴣斑,每隻建盞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 除了受到盞友追捧的柴燒 建盞還有哪些燒制技藝?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目前建盞市場的三大主流燒法:傳統的柴燒以及現代的電燒、氣燒。1. 柴燒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老燒制方法,以松柏木為燃料。靠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茶具上形成釉色,在燒制盞器時用匣缽罩住核胎,將木灰與火隔離開,避免與之直接接觸,使產品的釉色面貌儘可能保持一致。
  • 柴燒撞上氣燒,你還在傻傻分不清?看完這三點秒破建盞迷局!
    目前建盞市場大體分為三種主流燒法:傳統的柴燒以及現代的氣燒和電燒。儘管便捷燒制下的建盞成品樣式更為可控,但柴燒建盞樸素天然、歸於本原的美明顯更受建盞愛好者推崇。在各美其美的同時,小編跟大家探討下建盞氣燒與柴燒的區別,方便大家入手建盞。
  • 印象·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押窯活動盛大啟幕(多圖)
    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活動現場(本文圖片由吉州窯景區提供) 龍窯柴燒點火儀式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曠喜保、記者劉靖雯近日,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舉辦,時隔六百年的龍窯再次燃起窯火。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4日,主辦方在吉州窯遺址公園持續推出民俗柴燒押窯活動,現場,千餘件限量作品供廣大陶瓷愛好者、收藏家進行押窯。
  • 當龍窯遇上「龍抬頭」!庵山古窯喜慶開啟本年度首窯
    說起建盞龍窯柴燒技藝,可謂一場跨越近千年的古老傳承,在歷經十幾天的純手工拉胚、晾胚、上釉、裝窯、燒窯、冷窯後,龍窯柴燒終於迎來了最後一步——開窯,開窯是前面所有程序的結晶凝結,所有的艱辛都將「凝望」這一步所帶來的終極意義,近日,記者有幸來到南平市建陽區童遊鎮庵山腳下,帶領大家一同體驗
  • 柴燒紫砂壺與普通紫砂壺的區別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韻,一鍵關注本帳號柴燒紫砂壺的工藝,最早可追溯至上千年。紫砂壺最早就是利用龍窯,柴燒的方法燒制。柴燒紫砂壺那被火焰炙燒的強烈氣感,那在空氣中舞動的溫度,最後歸於平靜的溫柔,只有用火柴逼出的歷練,才能讓沉睡的陶土煥發一新,燒出有濃烈歸屬感且耐人尋味的作品。
  • 前墅古龍窯柴燒
    前墅龍窯,位於宜興市丁蜀鎮前墅村。前墅龍窯創燒於明代,延燒至今,是宜興地區目前仍以傳統方法燒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龍窯,故有"活著的古龍窯"的美稱,被譽為研究中華陶瓷生產史的"活標本"。窯身上方建有窯棚,石柱,上覆以木樑及小瓦。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揭開柴燒的神秘面紗
    建盞非遺匠人詹桂溪和他的龍窯柴燒建盞▼(視頻)十個人裡九個人不知道的瓷器?曜變建盞到底有什麼神秘之處?福利:私信回復「老盞」可免費獲取159套精美建盞老盞圖集柴燒,作為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技藝,它的發展與伴隨了中國瓷從粗放到精緻,由原始到高級的演化過程。
  • 柴燒建盞只是一個噱頭嗎?具體的柴燒工序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經過八百年之久的斷燒,但現在建盞還是重現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現在從事燒制建盞的匠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創作思想和風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燒」便是其中之一。探索柴燒建窯位於福建建陽水吉鎮,故燒制出來的茶器被稱為建盞。
  • 建盞柴燒和電燒有什麼區別?用柴燒好還是電燒好?
    建盞和其他瓷器一樣,燒制方法分為柴燒和電燒,而柴燒和電燒有什麼區別呢,是用柴燒好還是電燒好?電燒建盞柴燒和電燒的區別:●柴燒自古以來就是工藝師傅所遵循的燒制技藝,而電燒則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燒制手段●柴燒和電燒其原料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兩者的升溫方式不同,窯內的環境也就略不同,一般柴燒的釉面溫潤度會好於電燒。●柴燒出的建盞氣泡大小不一,有一定層次感,電燒出的建盞氣泡大小均勻密集。
  • 柴燒建盞那麼貴,竟然是受它影響
    燒制匠人需要在白天和晝夜進行還原焰燒制,而龍窯柴燒過程需要不斷的加柴,溫度升溫快,降溫也快,還原焰溫度也不易控制。顯微鏡下的龍窯柴燒花月夜盞,結晶宛如小雛菊九龍窯傳承人危敏捷老師說到:做柴燒,追求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老師的作品從原材料取用、器型到燒制技藝,全部遵循宋時古法,只是堅信著:柴燒既是瓷人的起點,也是我們追求的終點。
  • 柴燒建盞的五大特點!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也使人們對瓷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樸;而柴燒又是符合這樣的審美標準,燒制出的建盞古樸脫俗。但是,你真的了解柴燒建盞嗎?一、什麼是柴燒?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老燒制方法,以雜柴、松脂作為燃料,燒制建盞時用匣缽罩住,把木灰與火隔開避免直接接觸,使建盞釉面保持完整一致。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窯內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加上此種窯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