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塔洋鎮發展黃皮果蔗 助企業降成本農民增收

2020-12-27 騰訊網

眼下,正是瓊海市塔洋鎮黃皮果蔗收穫的季節。12月8日一早,該鎮紅莊村村民周煥通便將剛砍下的黃皮果蔗裝車,運到設在村委會辦公樓的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點。

周煥通趕到時,這裡早已聚滿了前來出售果蔗的村民。「往年果蔗不是批發給外面的果商,就是自己拿去鎮上零售,利潤薄。如今鎮政府幫我們與企業對接,原來只能賣到2元一根的果蔗,售價漲至5元。」周煥通高興地說,自己那車黃皮果蔗拉到收購點後,賣了2000多元。如此一來,他不僅省時省力,收入還更高。

紅莊村村民有種植果蔗的傳統,因為技術成熟,果蔗的品質很好。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不斷加強技術指導,村民的種植技術得到進一步優化,果蔗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其中黃皮果蔗年均產量突破3萬公斤。

「要把好的果蔗,賣出好的價錢,充分體現其價值。」塔洋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說,為解決果蔗銷售難題,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塔洋鎮積極聯繫在鎮上開展農副產品加工生產的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協調收購事宜。

記者了解到,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新鮮冷凍水果原汁,主要從省外收購大量原材料,運輸成本較高。塔洋鎮政府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大局,搭建起企業與農民之間的銷售渠道,既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又增加農民種植收入。僅8日上午,公司就收購當地17戶農戶的黃皮果蔗1.1萬公斤,共計2.2萬餘元,比傳統收購價翻了一倍。

據悉,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塔洋鎮政府和紅莊村已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依託「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農戶」模式推廣發展新品種「臺農」黃皮果蔗。即由公司統一供應優質高端黃皮果蔗苗、統一籤訂收購價和規範種植技術流程;合作社負責管理基地、發展農戶入社,並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種植技術流程,跟蹤基地管理、服務社員;農戶則嚴格按照公司和合作社的要求和指導進行種植。

除此之外,2021年,塔洋鎮政府還計劃投入15萬元購買新品種果蔗苗,在紅莊村推廣種植100畝。

塔洋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說,下一步,塔洋鎮將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質量最有效途徑,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政企聯手發展訂單式農業為契機,通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聯動和農民的積極參與,把產業鏈緊密聯結起來,把農民真正組織起來,實現「產供銷」全鏈條無縫對接,解決農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心頭病」,打通群眾增收致富「最後一公裡」。

相關焦點

  • 瓊海豐富農產品引市民駐足購買
    瓊海豐富農產品引市民駐足購買7個項目籤訂金額達5億元本報海口12月21日訊(記者 劉夢曉)山柚油、蓮霧、胡椒、火龍果、嘉積鴨、溫泉鵝、魚膠等特色產品一一陳列,參展商還不時為觀展嘉賓提供試吃體驗服務,2020冬交會進入第四天,瓊海展館憑藉各類特色農產品吸引了廣大市民和觀展嘉賓駐足
  • 湖北一駐村幹部發展特色產業助農民脫貧增收
    湖北一駐村幹部發展特色產業助農民脫貧增收 2018-11-21 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肖曙光發展農村產業助村民增收
  • 浙江省第二屆果蔗大賽圓滿落幕,溫嶺果蔗包攬株高前三名
    每年11月到12月份,我省果蔗開始大批上市,正是品嘗甘蔗的最佳時機。11月13日晚,在溫嶺舉辦的第二屆「浙江農業之最果蔗擂臺賽」上,來自溫嶺的黃皮甘蔗植株以5.02米奪得株高賽冠軍,刷新了省內甘蔗高度紀錄。
  • 襄陽南漳大力推進「以旅助農」促農民增收
    左相虎的農場目前有60餘名農民僱工,部分是土地流轉前的土地擁有者,2016年,左相虎帶動當地農民增收68萬元,為33貧困戶增加工資性收入38萬元,人均收入1.5萬元。左相虎表示,希望能通過生態農場這一平臺,帶動一系列附加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在農場裡,各種不知名的植物茁壯成長,2014年至今,左相虎在園裡種植了將近3萬餘株綠化植物,左相虎形容說,再過幾年站在園裡恐怕抬頭只有樹蔭,看不著太陽了。
  • 果蔗出現裂皮怎麼辦?如何預防?
    果蔗脆嫩爽口,汁多清甜,果蔗又叫甘蔗,可分為黃皮果蔗,黑皮果蔗。黃皮果蔗口感清甜,汁多,有花香味,而且又具有皮兒薄的特點,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黑皮果蔗含糖量相對低,性質溫和,胃寒體虛也可食用。果蔗含有豐富的鐵元素,鐵元素屬於補血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眾多水果當中可說是含有相當的豐富,人們稱果蔗為「補血果」可見人們對果蔗的喜愛程度。果蔗在我國南方普遍種植,在種植過程當中,由於管理等一些原因,常會出現果蔗開裂等影響質量的問題出現,讓原本受歡迎的果蔗商品價值大打折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又該如何解決呢?
  • 南沙欖核果蔗文化節 兩根果蔗王拍出13.48萬元
    兩根果蔗王分別重17.76市斤和12.8市斤    2015廣州南沙欖核果蔗文化節暨萬噸果蔗購銷儀式12月25日在南沙區欖核鎮舉行。    當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共籤訂購銷合同面積3800畝,銷售果蔗3萬多噸,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安徽、浙江、江蘇、河南、湖南、山東等地。2008年北京奧運首金獲得者、欖核姑娘陳燮霞繼續出任欖核果蔗文化節形象代言人。    在當天的「果蔗王」競拍中,分別由馬衛文和陳根森種植的黃皮蔗和黑皮蔗喜獲「果蔗王」稱號。這兩根果蔗分別重17.76市斤和12.8市斤。
  • 瓊海打犁洋常年蔬菜示範基地:蔬菜住進「空調房」生產經營「不怕冷」
    在位於瓊海市塔洋鎮的打犁洋常年蔬菜示範基地,數十畝菜地相繼住進了「空調房」。這些「空調房」,是特製的網棚。2020年12月30日,在網棚下,塔洋鎮聯先村種植戶曾德意精心侍弄剛種下去的蔬菜苗,「今年春節前能收菜,就靠它們掙錢過節了。」當天,在打犁洋常年蔬菜示範基地,省土壤肥料總站舉辦了2020年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現場觀摩培訓會。
  • 助農政策都叫好,什麼是農民增收的「絆腳石」?
    「誰種地、補貼誰」,國家惠農政策的推出目的就是切實保護好種糧農民利益,可見,國家對農業重視程度!國家惠農政策就是為了幫助農民提高收益,助力農業生產,但是這過程中總有一些因素,讓豐收的農民拿不到高收益。農資消費在農民生活支出佔比約16%~21%,而傳統的農資消費中高價、被坑、劣質等問題層出不窮,咱農民種地傷不得!到底是誰?
  • 在以前的生活果蔗無疑是美好的代名詞
    這是廣州南部南沙新區的欖核鎮,農民種植的萬畝果蔗林的畫面,更是一卷樸素而美妙的果蔗詩經。欖核,一個極富詩意的小鎮,廣州市的革命老區,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每次來到這塊綠色的城市之「肺」,最喜歡的是鑽進果蔗林裡,深呼吸著果蔗散發出的天然香水。扶著竹子般身材的果蔗,和果蔗比比高,說說話,踮起腳尖給果蔗編幾根可愛的大辮子。我和欖核果蔗有緣。
  • 滴滴啟動「橙心助農」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
    1月7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發布橙心助農計劃,建立促生產、保流通、助消費的扶貧助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目前,橙心優選小程序已上線「橙心助農」專區,實現全國貧困縣200多種助農產品的對接銷售,「從鄉野到餐桌,消費扶貧,讓每一份耕耘都有收穫。"
  • 高科技創新保障食品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
    首先,山東省淄博臨淄青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洪輝代表12家合作社做了詳細介紹,合作社依靠種植技術,組織聯合村民採取教、幫、帶等方式形成集培訓、生產、銷售一體化的農民自助體系。自1994年成立至今組織周邊鄉村共同建立12個合作社,村民參與總人數8892人,共投入資金45478萬元。每年將一季季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進入百姓餐桌。
  • 「米糧川」發展辣椒產業改農業大而不強 助1.6萬農戶增收
    「米糧川」發展辣椒產業改農業大而不強 助1.6萬農戶增收 2020-09-28 15:38:45李紅衛 攝   中新網長治9月28日電 題:「米糧川」發展辣椒產業改農業大而不強 助1.6萬農戶增收  作者 李庭耀  眼下正是辣椒成熟上市的季節,28日,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川底坪村鑫皖合作社,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們在地裡勞作。「我們村以前都種玉米,收入很低。
  • 美菜網全面助農,讓農民無憂,商戶不愁
    本網12月14日訊 從古至今,農業都是立足之本,發展農業是經濟建設第一位。不填溫飽,何以小康?習總書記在講話上曾指出,要打贏脫貧攻堅這一仗,就要優先發展農村,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基於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趨勢下,美菜網應運而生,立足於網際網路大數據化,全面連結農產和銷售兩端,讓農民無憂,商戶不愁。
  • 林西縣糖業龍頭企業兩年為農民增收2.3億元
    本報赤峰4月4日電 (記者 屈廣臣 盧瑞彬) 「我家3年來種了800畝甜菜,每畝多收1000元,累計共增收80萬元。農民種甜菜的積極性真是非常高啊!」這是林西縣氈鋪10村村主任給記者算的一筆帳。做為全區農牧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林西冷山公司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
  • 沙瑯渡頭村果蔗甜蜜,豐收正當時
    目前,是果蔗大量上市的季節。前天,茂名晚報記者前往渡頭村了解該村種植果蔗的相關情況。渡頭村多產優質果蔗沙瑯渡頭村位於電白區沙瑯鎮西部。渡頭村轄14個自然,人口3700多人;全村總面積2.2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980畝。村主要經濟作物有荔枝、龍眼、香蕉、果蔗、黃皮。
  • 金塔:日光溫室助增收
    金塔:日光溫室助增收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盧玉冬日的金塔,寒風凜冽,田野裡一片蕭條,但金塔縣古城鄉舊寺墩村村民閆學兵的日光溫室裡卻綠意盎然,一個個油亮亮、圓滾滾的西瓜掛滿了藤蔓古城鄉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很適合種植西瓜,從2009年開始,古城鄉舊寺墩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日光溫室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種植的瓜果蔬菜品種好、產量高,深受市場青睞,種植戶溫室畝均效益超過兩萬元,日光溫室真正成了農民心中的「聚寶盆」。
  • 外債管理改革助企業降成本
    2016年5月份,人民銀行、外匯局在全國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不再實行外債額度事前審批,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淨資產掛鈎的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內,可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2017年初,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擴大境內機構跨境融資空間,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跨境擔保外匯管理實現基本可兌換。
  • 2020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農民增收遭遇最為嚴峻的挑戰
    農民增收無疑是連接脫貧攻堅與全面小康的首要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就對此特別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黨中央一直將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實施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推動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 瓊海溜們一起轉發,讓更多的鄉村孩子讀上一本課外書
    捐書要求:幼兒園——小學六年級健康課外書本捐書方式:可以發動身邊的小夥伴、同學一起捐捐書地點:瓊海市金海路雲創創業園一樓瓊海溜公社(海桂學校往嘉積人家方向路左路邊)註:1、為了更方便大家捐書,歡迎瓊海市各臨街商鋪報名當愛心收書單位,具體聯繫13876311926截止時間
  • 圓夢行動 | 瓊海低保戶女孩考取首都「985」「雙一流」高校
    小檔案編號:17姓名:周珍珍畢業學校:瓊海嘉積中學高考成績:731分錄取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7日訊(記者 蘇桂除 圖/文)最近,瓊海塔洋鎮福寨村委會甘露村裡喜氣洋洋,因為村裡的低保戶女孩周珍珍以731分的高考成績被「985」「雙一流」的北京外國語大學錄取……低保戶裡走出個女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