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我讀·聲臨其境丨我的母親——胡適

2021-02-13 226評道



我的母親

胡適


《我的母親》是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胡適的作品。《我的母親》是一篇自傳體散文,作者通過具體的事例,回憶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關心以及與家人和睦相處的過程,展示了母親對自己的愛和母親善良、寬容、有剛氣的性格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胡適的母親對胡適的教育嚴而有寬,寬容不縱容。這種方法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胡適有了是非意識,學會擔當。有了過失就必須自己承擔後果。胡適的母親沒有直接灌輸給胡適多少知識,但她重德垂範,用較為科學的方法始終勉勵兒子一心向學,鞭策兒子學有所成。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侯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聘書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愛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息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侯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裡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侯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裡發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請某人幫忙,大概總有什麼好處給他。這句話傳到了我母親耳雜裡,她氣得大哭,請了幾位本家來,把五叔喊來,她當面質問他給了某人什麼好處。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她才罷休。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零二、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撲克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相關焦點

  • 非常越讀丨董橋·讀胡適
    1962年2月24日,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毀譽參半的胡適先生在酒會後突然發病,與世長辭。58年後的2020年我們不談論歷史,只是單純跟隨董橋先生一起「讀胡適」,紀念回憶這位「儒雅之河,靜水流深」的胡適之。
  • 胡適:我從山中來
    筆者來到胡適故居時,天空飄起了小雨,整個村子陷入霧靄朦朧之中。故居裝飾的圖飾乃為蘭蕙組成的「純蘭」世界。遙想當年:胡適在蘭的幽香中開卷展讀,9歲時便偷讀《水滸傳》等小說,在書齋中不敢讀,往往借上茅廁機會偷看。有一次母親發現了,批評他說:「字是孔夫子造的,要敬惜字紙,你拿書到廁所裡去看,那是踐踏字紙,得罪了孔夫子,如若得罪孔夫子你就變得不聰明了。」
  • 大家丨讀董橋的《讀胡適》,讀出一點惆悵
    董橋開宗明義,說:[讀胡適,寫胡適,我其實只想挑我愛讀的讀,挑我愛寫的寫。在這樣任性的時刻我慶幸我不是學者,不搞學術,愛怎麼放肆就怎麼放肆。] 這本書的確就是董橋自由發揮的極致。全書以[回]作篇章,從第一回到八十八回,不設回目,這種結構形式,帶有點董橋式的[捉狹],總之我說我的,你看你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每回文字都只是札記,可長可短,可密可疏,想到什麼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很多紮實的數據,偶有點到即止的抒發,表面上沒有章法,大體上卻依據胡適生平的先後安排,有一個總的輪廓,又旁枝逸出,疏影橫斜。
  • 關於我寫胡適卻被作為語文教學範文的一篇「引言」
    「胡適這個人」 今天是胡適逝世59周年,我憶起前些年從網上讀到一篇關乎語文教學的文章
  • 胡適的《四十自述》告訴我們:一個家庭,母親優秀有多重要
    一天,我乘坐公交車。坐在我前面的是個七八歲左右的女孩,身上背著一塊畫板,剛剛下了美術課的樣子。旁邊站著她的母親。從我上車開始,這位母親就開始對小女孩進行了喋喋不休的教育。「你上課不要講小話,知道嗎?」「你為什麼今天不帶顏料呢?媽媽每次都跟你講,畫過畫後,要將顏料、畫板放在一塊。」
  • 講座|張仲民:「我的朋友胡適之」——那些年胡適的粉絲
    這讓胡適很惱火,因為1925年2月初,人在上海的胡適曾在餐館碰到章士釗,章邀請胡適一起拍照,並題寫了白話詩留念:「我寫白話歪詞送把你,總算是老章投了降。」面對章士釗的如此主動示好,胡適認為章士釗已經「豪爽的投降」,沒有想到章士釗又反戈一擊,於是胡適開始回應,寫了一個反駁文章,批評章士釗。這時儘管章士釗是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部長,但他的聲望、地位、影響都比不上一個在野的北京大學教授胡適。
  • 你寫我讀·聲臨其境丨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導讀:《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 「我是安徽徽州人」:胡適的一生
    胡適父親胡適出生不久,即隨母親移寓到父親任職的臺灣,胡適與臺灣的不解之緣亦由此結下,晚年逝世後也葬於斯土。1895-1904年,胡適在山清水秀的故鄉上莊,度過了啟蒙早期最為重要的「九年家鄉教育」階段,這個時段寡母對其性格的錘鍊和言傳身教,影響了他的人生態度,而徽州文化對胡適無形的哺育,讓他刻骨銘心。
  • 梅婷:下一季《聲臨其境》我推薦張一山來
    上周六,《聲臨其境》在芒果臺播出,柳雲龍、梅婷、李光潔和張博聯手帶來《潛伏》聲音大秀,梅婷脫鞋跪地配音《唐山大地震》,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這檔節目,我到現在對配音可能都流於字面上的理解。」第一次嘗試給自己作品之外的角色配音,梅婷就實力奪冠,但回想起錄製過程,她依然「後怕」地表示「真的太難了,不敢再來」。
  • 來看看胡適母親是怎麼做的
    她就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胡適先生的母親馮順弟。當時家庭條件很艱苦,然而馮順弟卻總是拿出更多的錢給私塾老師,請求私塾老師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這使胡適在學習上比一般孩子更紮實。她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胡適每讀一個字,必得弄懂一個字的意思;每讀書中的一句話,必須讀懂那句話的含義。馮順弟的這種教育方法,打牢了胡適的國學基礎,並為以後的學業成就鋪平了道路。
  • 胡適:久而敬之的愛情,我要扔愛慕者的情書,卻都被她收了起來
    但要說起胡適的姻緣,卻是在1902年胡適剛滿12歲的時候定下來的。經過傳統的父母之命,還有媒妁之言,胡適與距他四十裡外江村的江冬秀訂了婚。一個倡導新文化運動的領頭人,卻以無比傳統的形式結締了婚姻,這使他不能接受。於是1908年7月的時候,還在上海胡適寫信給了自己母親,言語悲憤,勢必要拒絕這次婚姻。
  • 讓胡適5個月寫40多封信的陳衡哲,究竟有何魅力?楊絳:我不如她
    在美國,陳衡哲遇到了她一生中最親近的兩個男人:一個是她未來的先生——任鴻雋你,另外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新文學運動先鋒——胡適。早在二人熱戀之時,任鴻雋就對陳衡哲許下諾言:「你是不容易與一般的社會拖鞋的,我希望能做一個屏風,站在你和社會的中間,為中國來供奉和供養一位天才女子。」這誓言,沒有海枯石爛的浪漫,卻發自肺腑,常伴終身。
  • 朗讀丨胡適的白話電報
    ▼星慧每天陪你朗讀美文《胡適的白話電報》    三十年代初,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授。講課時他常常對白話文大加稱讚,引起一些只喜歡文言文而不喜歡白話文的學生的不滿。胡適微笑著回答說:「沒有。」那位學生更加激動了:「肯定有!白話文廢話太多,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的目光頓時變亮了。輕聲地解釋說:「不一定吧!前幾天有位朋友給我打來電報,請我去政府部門工作,我決定不去,就回電拒絕了。復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請同學們根據我這個意思,用文言文寫一個回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剛說完,同學們立刻認真地寫了起來。
  • 胡適一生中的兩個「硬核」女人
    該剛強時,適度發場脾氣也制服得了年齡相差無幾的兒媳,用胡適的話來說,「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在教育胡適的方面,她又是慈母兼任嚴父。她的嚴講究方法,是不怒自威,卻從來不在人前打罵孩子,胡適做錯了事,她只狠狠地望一眼,看見嚴厲的目光,便已嚇住了幼小的胡適。
  • "自傳熱"源自胡適:不僅自己寫 還積極勸別人寫
    "自傳熱"源自胡適:不僅自己寫 還積極勸別人寫   1933年6月27日,胡適在太平洋客輪上為自己的《四十自述》自序中一開頭就寫道:「我在這十幾年中,因為深深的感覺中國最缺乏傳記的文學,所以到處勸我的老輩朋友寫他們的自傳。不幸得很,這班老輩朋友雖然都答應了,終不肯下筆……」  胡適認為這些人中,最可悲的一個例子就是林長民先生。現在的人一說起林長民,都知道那是林徽因的父親。
  • 幸福照丨我樸實的農民母親
    母親對軍裝的那份熱愛,也激發了我對軍營的嚮往。2011年7月,我大學畢業入職了一家化工廠。在得知當年徵兵工作開始後,我便毅然決然地辭職,應徵入伍。母親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支持了我的決定。臨行前,母親拉著我的手淚眼婆娑地說:「穿過軍裝的人生才更有意義,要對得起這身衣服。」這句話成了我軍旅生涯的座右銘。
  • 張含韻:《聲臨其境3》給了我一套復活甲,讓我重生
    有些「成長」總是猝不及防,就像張含韻,當她站在《聲臨其境》的舞臺上「一不小心」用聲音徵服大家時,才發現這個曾經唱著「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甜美女孩,已經跨過而立。近日,由湖南衛視徐晴工作室傾力打造的原創聲音魅力競演秀《聲臨其境》第三季年度聲音盛典下半場決戰將正式播出,張含韻將攜手助演聲咖鬱可唯,與郭麒麟以及其助演聲咖劉端端,進行合配對決,角逐最後一個晉級名額,衝擊《聲臨其境》第三季的年度聲音之王。2日晚,張含韻接受了紅星新聞的採訪,談起參加節目的感受,她的回答非常真誠:「《聲臨其境3》給了我一套『復活甲』,讓我『重生』。」
  • 胡適與羅爾綱
    雖然羅爾綱只是一個整理資料的青年人,但胡適對他卻極為尊重,羅爾綱曾深情地回憶道:「我不過是一個家庭教師和書記,地位十分卑微,而胡家卻常常名流滿座,適之師卻早為我顧到這點。每逢當我遇到他的客人時,他把我介紹後隨口便故意把我誇獎一兩句,使客人不致忽視我這個無名位的青年人……適之師愛護一個青年人的自尊心,體貼到這種地步,叫我一想就感激到流起淚來。」
  • 胡適《四十自述》,母親給予的教養
    今時今日,我們教孩子,你會在人前嗎?胡適在《四十自述》中,談到母親的教養有一番描述:「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就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我。
  • 胡思杜發表文章,要和父親胡適劃清界限,胡適是什麼表情?
    等孩子們長大後,胡適又想辦法送他們出國留洋,希望他們學到有用的知識,將來好報效祖國、回饋社會。胡思杜被父親安排送到美國待了八年,還轉了兩所學校,但是這個傢伙在美國時卻不好好讀書,讀了這麼久竟然連張文憑都沒有混到,就灰溜溜地跑回國內了,白白浪費了胡適先生許多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