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依據選文,分別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盧綸等人,對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4分)
【答案】一般人:溫柔、朦朧、美麗;李白:蒼茫、雄渾、傷感;「我」:結實、明朗、直爽,不朦朧、不矯情;盧綸:悲壯與蒼涼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提取、概括。這需要仔細審題,從文中找到具體的句子,然後選取具體的詞語或句子進行分析就可以。文章第1段寫了一般人和李白對月亮的不同感受,文章第2段寫了「我」和盧綸對月亮的感受,從文中挑選具體的詞語回答即可。
19.聯繫上下文,說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戶」的具體含義。(2分)
【答案】月亮也有雄壯、蒼茫的一面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重點詞的含義。作答時,需要聯繫全文內容和上下文進行分析,文中說李白把天山和光明浩蕩的月亮連接起來,展開了一個宏大的場景,向讀者展示了月亮雄壯的一面,一掃一般讀者對月亮的認識,讓我們從新的角度認識月亮。
20.品味語言。(4分)
①賞析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夜色中莊嚴的林則徐紀念館就是一座沐浴著月光的歷史豐碑。
【答案】「沐浴」原來比喻受潤澤,也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中。在文章中是「充滿、浸潤」的意思,寫出了林則徐紀念館滿身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重點詞的能力。結合語境,首先解釋詞語的本義,然後解釋詞語的語境義,最後分析運用該詞語的作用。本題「沐浴」在文章中是「充滿、浸潤」的意思,寫出了林則徐紀念館滿身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②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裡,當我抬頭望月時,總會想起西北那雄渾的大漠,那連綿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還有那裡的葡萄、歌舞和饢。
②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西北生活的懷念,對拓荒者的感激和讚美。
【解析】本題考查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這需要首先判斷修辭手法,然後圍繞具體的修辭手法分析作用。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反覆、對偶、排比、反問等,本句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看到月亮時,想到了「大漠」「天山」「拓荒者、西北人」,還有「那裡的葡萄、歌舞和饢」,這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21.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麼認為「天山的月亮最圓、最純、最明亮」。(6分)
【答案】西北的月亮最圓,圓得結實、明朗、直爽,不朦朧、不矯情。作者親身體會到西北人的純真,真性情,每當作者望月時就想起西北那雄渾的大漠,那連綿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還有那裡的葡萄、歌舞和饢,這裡充滿著作者對西北的情感,所以在作者的心目中,「天山的月亮最圓、最純、最明亮」。
【解析】本題考查問題探究的能力。這需要通讀全文,然後歸納文章的內容,了解文章的主題,聯繫前後文作答,本題「天山的月亮最圓、最純、最明亮」句子在文章的最後一段,原因需要從文章的第②③④⑤幾個自然段中找,因為在作者看來西北的月亮最圓,圓得結實、明朗、直爽,不朦朧、不矯情。在作者心目中,不管走到哪裡,抬頭望月時,總會想起西北那雄渾的大漠,那連綿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還有那裡的葡萄、歌舞和饢,這裡充滿著作者對西北的情感,所以在作者的心目中,「天山的月亮最圓、最純、最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