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需要即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指內心感到的安全和平靜。
心理學上將安全感歸為一種心理,安全感缺失的人內心浮躁、不自信、疑心重重、敏感脆弱。
這些所有的思想情緒都會產生恐懼及焦慮的心理狀態,而且對他人的控制欲更強,讓身邊的人喘不過氣來。
人們安全感缺乏的原因是人們接收的刺激遠遠大於他所能承受的極限,那麼這時候人們內心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而且伴隨著其他的感覺,如危機感、創傷感。
安全感缺少的人很多都與原生家庭有關,與兒時的經歷有關。家庭關愛的缺失或者父母家庭成員的偏激行為都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焦慮和恐懼。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的傷害很難消失,不知不覺中內心的安全感已被破壞。
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己的安全感障礙呢?
安全感是自己給予自己的,他人更多的是起到了推力的作用。
當內心缺少安全感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朋友,溫暖自己,關懷自己,接納自己,將想像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做到統一,讓當下的自己盡力做到最好。時時告訴自己,親人朋友固然可以陪伴自己一程,卻陪不了一生,人生的路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走。
重新認識和評價自我。
告訴自己犯錯並不可拍,給自己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接納自己的不足,試圖去接受來自外源對自己的評價和批判,但是自己的內心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外在的因素過多的去影響自我,讓自己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生活中多去接觸一些陽光向上的東西。
多看一些歡樂愉悅的電影、書籍,多聽一些歡快的音樂,對於生活中的負能量聚集的地方少去涉及,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多接觸陽光的東西,讓自己快樂起來。
有人常說自己缺少安全感,希望通過金錢,權利,對他人的絕對控制等等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可是最踏實的安全感並不是從他人處得到的,最踏實的安全感源自你對自己的肯定。只有當你能真心肯定和疼愛自己,你在感情中,才能少一分焦慮,不再去追求絕對的控制。
希望你能包容地肯定自己、疼愛自己,收穫平和美滿的生活,收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
記住:你本就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