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你該如何克服不安全感,降低自己的控制欲,希望對你有用!

2020-12-20 經濟學老男人

安全需要即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指內心感到的安全和平靜。

心理學上將安全感歸為一種心理,安全感缺失的人內心浮躁、不自信、疑心重重、敏感脆弱。

這些所有的思想情緒都會產生恐懼及焦慮的心理狀態,而且對他人的控制欲更強,讓身邊的人喘不過氣來。 

人們安全感缺乏的原因是人們接收的刺激遠遠大於他所能承受的極限,那麼這時候人們內心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而且伴隨著其他的感覺,如危機感、創傷感。

安全感缺少的人很多都與原生家庭有關,與兒時的經歷有關。家庭關愛的缺失或者父母家庭成員的偏激行為都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焦慮和恐懼。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的傷害很難消失,不知不覺中內心的安全感已被破壞。

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己的安全感障礙呢?  

安全感是自己給予自己的,他人更多的是起到了推力的作用。

當內心缺少安全感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朋友,溫暖自己,關懷自己,接納自己,將想像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做到統一,讓當下的自己盡力做到最好。時時告訴自己,親人朋友固然可以陪伴自己一程,卻陪不了一生,人生的路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走。  

重新認識和評價自我。

告訴自己犯錯並不可拍,給自己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接納自己的不足,試圖去接受來自外源對自己的評價和批判,但是自己的內心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外在的因素過多的去影響自我,讓自己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生活中多去接觸一些陽光向上的東西。

多看一些歡樂愉悅的電影、書籍,多聽一些歡快的音樂,對於生活中的負能量聚集的地方少去涉及,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多接觸陽光的東西,讓自己快樂起來。

有人常說自己缺少安全感,希望通過金錢,權利,對他人的絕對控制等等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可是最踏實的安全感並不是從他人處得到的,最踏實的安全感源自你對自己的肯定。只有當你能真心肯定和疼愛自己,你在感情中,才能少一分焦慮,不再去追求絕對的控制。

希望你能包容地肯定自己、疼愛自己,收穫平和美滿的生活,收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

記住:你本就值得被愛。

相關焦點

  • 你的控制欲是哪種類型丨控制欲指數評估
    「談戀愛之前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戀愛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回我消息超過半個小時,我就會胡思亂想;他發的朋友圈動態有一段時間沒有我,就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對我的感情變淡了;我甚至悄悄留意他在微博跟誰互動,他前女友的動態,希望能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麼。
  • 控制欲過強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會控制別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控制欲過強的人,一般稱這種人為控制狂,他們往往有如下表現:你這麼做是對的,那麼做是錯的,你這麼做是不合群,那麼做是沒特色;經常會說「你這樣做一點都不愛我!」「我不幸福不快樂都是因為你沒做什麼什麼事。」「你沒有怎麼怎麼著,我怎麼能夠開心呢?」
  • 如何控制自己的控制欲
    控制欲,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對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支配,不允許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錯,對於人來說指對她/他絕對的佔有,思想上行為上都不允許有違背你的意思。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通常內心有較強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強烈一些,那些謹小慎微、追求完美、心裡總不踏實的人更希望控制別人。
  • 如何消除對戀人的控制欲?
    因為這些毛病,所以每一段感情都不長久,甚至還有前任罵我是變態,而我自己也很痛苦。我是真的不想分手,也希望能好好談一場戀愛,擺脫自己強烈的控制欲,不再那麼痛苦。董爺,你說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感情中,男女朋友之間出現佔有欲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 你是如何面對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呢
    回想一下,那些願意為你順路買什麼東西、溫言細語地跟你說話、孜孜不倦好為人師教導你,這些行為也許是發自內心尊重你,欣賞你,給你自信,讓你能有對抗現實的勇氣,實際上從另一方面往往隱藏著隱秘的控制欲、佔有欲,而且總反覆強調「我對你這麼好你為什麼還不知足」,實際上這些廉價的好根本不足以抵消掉這些控制欲帶來的糟糕,因為在對方隱約的言語打擊下,你將慢慢喪失自信,從而懷疑自我
  • 一個人控制欲很強怎麼辦?怎樣對付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控制欲很強的人是在自身危機意識指導下形成的在言行舉止上的綜合表現。也就是說,因為一個人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所以在生活中他的言行舉止表現為對他人較強的控制欲望。這種言行舉止表現有:人身拘禁,暴力毆打,言語威脅,意見壓制,想法強加,言語警告,蠻橫脾氣等。
  • 控制欲過強的人:用處理別人的問題來迴避自己的問題
    簡而言之,一個控制欲過強的人會希望外界的一切都按照他的需要他的意志來運轉,如果沒有符合他的需要他的意志,他就會強制你改變,認為你必須符合他的意志和要求。 跟控制欲很強的人相處,會有很強的壓迫感、壓抑感和窒息感。
  • 焦慮不安、控制欲強:一個人缺乏安全感會有哪些表現?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她對自己太過苛求了。完美主義的焦慮主要在於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不被接納,而極力追求完美,每個細節都會反覆糾結,嚴重的表現為強迫行為或強迫思維。而小美不停地重複老公對自己的評價,其實就是一種強迫思維,一種明知自己不該被這種評價影響,卻又控制不住地去想,去提起的思維。
  • 控制欲越強的人,內心越缺乏安全感……識別和警惕身邊這樣的人!
    所以就會像抓稻草一樣抓住周圍的環境,希望外界環境或別人來讓他們擺脫這種不安感——證明他們強大、有力、有魅力、絕對正確等來穩定自己的內心。 一個控制狂的背後往往是安全感的喪失。
  • 5個星座的控制欲解析,金牛隻對自己有控制欲,巨蟹的藏在心裡
    在為人處事中,每個星座都會有自己在乎的東西,對於自己看中的東西,肯定是不願意被別人染指的。自然對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巨大的控制欲,不過這樣的控制欲也會因為每個人星座的不同而出現改變,因此,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一下這些星座在事情上不同的控制欲,看看對你的星座的解析是否正確。
  • 如何克服談戀愛時的不安全感?
    不難發現,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的人都有這個通病:不斷從對方身上索取安全感。更有不少人清楚自己缺乏安全感,單身時不斷告誡自己:安全感別人給不了,還是不斷豐富強大自己的內心。可一旦陷入愛情裡,情緒便不受控制,不安全感來勢洶洶,宛如脫韁的野馬,不僅傷害了自己,更傷害了喜歡自己的那個他。
  • 心理學:一個人有這些表現,說明他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趁早遠離
    一個人有控制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生活需要某種掌控感和控制感。但是,如果一個人對身邊人有著過度的控制欲,往往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和心情。這樣的人,還是遠離為妙。一個人有著以下幾種表現,說明他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 你要的安全感,別人給不了
    這種迎合大眾的寫作手法,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每個人都會存在的控制欲。 而控制欲極強的人,大多在原生家庭或者生活中,長期缺乏安全感。 這種對親密人的依賴感,其實是一種安全感的極度缺乏,希望對方24小時待命,或者隨時聽從自己,來獲得自我的認同感。
  • 如何認識控制欲?
    如何認識控制欲?C小姐是個做事要求十全十美的人,不僅嚴於律己,也嚴以待人。(這裡的人,主要是指她身邊關係比較親密的人。)當他們的越界行為被其他人發出黃牌警告的時候,還會打出情感牌來粉飾自己的行為。比如:」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我愛你才會這樣啊!「」我不管你誰管你啊!「而被控制欲操縱的一方,是如何評價這種行為的呢?
  • 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
    你放膽讓自己完整的經歷幾次,就發現那些所謂的「不安全感」都是紙老虎,自己嚇自己。所以,小結一下,我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時,最有效的技巧組合就是:不逃避+轉移對「不安全點」的關注。但這些只會加劇我們的不安全感,雖然我們都清楚這一點。問題來了:如何克服不安全感?我們如何才能接納自己?如何尋得知足和平和?答案並不簡單,但是首先要做的是:願意面對那些我們不願面對的事情。這意味著你需要一點勇氣。
  • 《我家那閨女》:有個控制欲極強的戀人是怎樣的體驗?要被逼瘋了
    你可能也有過這種經歷,倆人熱戀的時候,誰都不願意掛電話,但也不會一直如此。如果一直保持通話或視頻,那就過多的擠佔了雙方的私人時間和空間,短時間內我們可以理解,一直如此那麼只能說明一方的控制欲極強,而導致有控制欲望的是內心的不安全感。
  • 心理學家:如果你熱衷這4件事,說明你控制欲很強,喜歡操縱他人
    人人都有控制欲,在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看來,控制欲其實是一種覺得在滿足動物本能的需要——活下去,活得更好。 所以,我們越無助,越是弱小,越是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往往控制欲也就越強。而當我們獲得滿足,擁有自信,無比強大的時候,控制欲也就相對地降低了。
  • 心理學家:如果你熱衷這4件事,說明你控制欲很強,喜歡操縱他人
    人人都有控制欲,在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看來,控制欲其實是一種覺得在滿足動物本能的需要——活下去,活得更好。所以,我們越無助,越是弱小,越是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往往控制欲也就越強。而當我們獲得滿足,擁有自信,無比強大的時候,控制欲也就相對地降低了。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外面看起來雖然強大,但內心卻是很柔軟,很脆弱。所以,喜好控制的人也非常多。
  • 一個人變得越來越有安全感,從做對一件事開始,希望你也在做
    一個人最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應該是在什麼都沒有時,比如剛從學校畢業,沒有找到工作,也沒有穩定收入,未來一切都是未知的。或者人生低谷期。 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找得到理想的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擁有穩定的收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搬到更好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爬出低谷期。
  • 父母的控制欲太強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們該如何自處
    然後,我在世事的變遷中有了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我對父親的崇拜感也慢慢變低,取而代之的是成長過程中叛逆心理帶來的牴觸與掙扎。可能是因為他一直扮演著父親與母親兩個角色吧,我覺得父親也是一個矛盾和糾結的人,總結來說就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非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