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等你#
#每周多一點思考#
張輝:和任何人一樣,我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其中一條,就是「面對衝突」。每當我要面對人際衝突時,總是想著要避開,然後期待事情慢慢自己變好。但有一天,我的一個同事很鄭重的告訴我說:「輝哥,你要正面衝突,承受這種壓力,然後做出決策。問題遲早要解決,逃避沒有用」
從那天開始,我知道自己必須克服這個問題。最近碰到類似的問題,會硬著頭皮聽,完整的聽完大家抱怨、吐槽,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提前避開或者直接打斷。即使在決策時還是有一些考慮,但相比以前的逃避,已經是一個明顯的改進。
這讓我想起以前面對「焦慮」時終極解法:就是不逃避,但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擔心焦慮」上面。因為越擔心焦慮,自己會越發焦慮。不去管它,反而會逐步緩解。
這個道理其實蠻簡單,大多數「不安全感」,都是源於內心的,實際並沒有那麼可怕。你放膽讓自己完整的經歷幾次,就發現那些所謂的「不安全感」都是紙老虎,自己嚇自己。
所以,小結一下,我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時,最有效的技巧組合就是:不逃避+轉移對「不安全點」的關注。
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
原文:A Roadmap to Overcoming Insecurities
作者:LEO BABAUTA
翻譯:元氣滿滿的Christy@改變自己
校對:堅持學英文的凱西@改變自己
我們身邊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缺乏安全感。---有些人能妥善應對,有些卻在逃避。
我們在意別人的看法,擔心自己長得不夠漂亮,做得不夠好,害怕會失敗,害怕別人發現我們在偽裝。我們擔心自己太胖,不知道能否得到女孩子的歡心,或是男朋友是否喜歡其他女孩,總之就是擔心自己不夠好。
我們在朋友圈曬自己迷人的曲線、精彩的旅行和令人垂涎的美食,想要獲得點讚和轉發以此讓自己被認可。但這些只會加劇我們的不安全感,雖然我們都清楚這一點。
問題來了:如何克服不安全感?
我們如何才能接納自己?如何尋得知足和平和?
答案並不簡單,但是首先要做的是:願意面對那些我們不願面對的事情。
這意味著你需要一點勇氣。開始只投入一點就可以了,但這要求你心無旁騖地聚焦在那些讓你擔心的事情上。
你有這樣的勇氣嗎?如果有,那我們開始吧。
關於障礙
在克服缺乏安全感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是前進道路的障礙,和沒有治癒的舊傷。
遇到的障礙如下:
1. 過去的批評。如果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父母或親戚的批評,或曾遭受威脅,那麼這很可能會沉積在我們心裡。我很幸運,母親總是能包容我的一切,但父親卻不是這樣。他也缺乏安全感,在他指責我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那些指責一直停留在我的心裡,直到這幾年我開始面對它們,它們才逐漸消失。但是,它們永遠不可能消失殆盡。
2. 消極的自我認知。若你一直都生活在他人的批評中,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所有的這些批評,伴隨著與別人相比之後的不如意,就會導致我們覺得自己很糟。如果事實並不是那樣的,那麼沒關係,我們依舊是能幹的,充滿才氣的和美麗的,但是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醜陋的,愚蠢的和失敗的,那麼我們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3. 需要認同。當別人認同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很棒!我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而且充滿魅力。但是當我們需要更多的認同來維持這種美好的自我感覺時,問題就來了,我們害怕在得不到認同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消失不見。我們會陷入不斷地尋求認同的循環中,害怕不被認可。我們在社交網絡和現實中留意他人的一言一行,以此從中尋求認可。這就陷入了需求的惡性循環。
4. 缺少信任。我們不相信別人能支持我們,接納我們,理解我們的處境。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別人對我們是一种放任,一種拒絕。我們不相信當下的情況會好轉。
5. 社交媒體以及其他媒體中的形象。我們拿自己和那些在Instagram以及其他媒體上看到的網紅對比,也和那些電影,電視,雜誌上的明星對比。這些明星的圖片是為了向我們做推銷,他們營銷的手段是通過讓我們對自己不滿意,繼而隨便那些明星推銷什麼,我們都會覺得那些東西會讓我們變得像他們一樣好。
6. 不能接受自我。最後,事實是我們不能接受大部分的自己。我們討厭自己太胖,臉上有痘,或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想不到的是,那些你認為有曼妙身材的人,他們也會討厭自己的某個部位!同樣,我們也接受不了自己散漫,冷漠,膽小和懶惰的內在。我們沒辦法接受的那部分自己也會讓我們缺乏安全感。
我們要掃除這麼多障礙!。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鼓起勇氣,為什麼消滅障礙那麼艱難。
但這仍然有跡可循。
克服不安的方法
有個秘訣:障礙引導我們找到出路,實際上,他們本身就是出路。
我們可以圍繞障礙找到解決辦法。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意識,要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不安全感會產生。當我們被恐懼和懷疑糾纏的時候,這種意識就會成為一個警鈴,提醒我們「這裡有情況需要處理」
這也是關鍵所在:所有的不安全感都是處理問題的機會。學習如何處理,鍛鍊處理的技能,這些對我們生活都有幫助。
所以關注一下自己何時被不安全感操控,試試下面這些辦法:
1. 原諒過去。如果你的不安全感來自親戚或是大人物的批評,承認這一點。然後原諒他們。明白他們是受自己的不安全感所驅使,他們是在和自己的心魔做鬥爭。他們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們也一樣。他們做得不對,但儘管如此我們要理解。原諒他們的錯誤行為,因為憤怒對我們無益。一步一步,讓過去的事情都過去。
2. 接納自己的全部。稍作休息,做個自我評估。關注自己的每一部分,包括你不滿意的那部分外在和內在。看看這些地方,嘗試接納他們。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如同一個並不完美的朋友一般,仍是值得被愛的。想想你是怎樣對待朋友的,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相信自己,憐憫自己。擁抱自己的全部,看到它們美的一面。是它們組成了你,它們也是精彩的。
3. 練習自我認同。如果你意識到你需要別人的認同,表揚,關注,以及他們的「點讚」和轉發,馬上打住,用自我認同來代替。如果你很優秀,你需要自己給自己打氣而不是通過別人的認同來獲得力量。 你需要自己的認同,而不是別人的。這並不是說你要孤立自己,不需要別人的關愛,你可以關愛別人,並且在自我認同的同時獲得他們的關愛。全盤接受自己,愛自己。這才是你所需要的。
4. 放下比較。和別人比較容貌,工作,去哪裡旅行了,過得多有趣,這都沒有意義,而且對你沒有好處。相反,看到別人的時候,不要比較,而是學習取長補短。為他們的開心而開心,為他們的成功而高興。你和別人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他們能夠幸福和閃光,你也可以。祝福每個人都順利,也要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之處。
5. 建立信念。通過這一系列的練習,開始建立一種自己會越來越好的信念。堅信自己會在未來的某刻發光,而且變得更好。對未來做各種小小的預期,隨著時間推移,再看看這些預期是否會實現。
利用這些方法,發現那些你與之糾纏的事情,並學習如何與它們相處,學習改變自己的觀點。明白是什麼在羈絆著你,把他們轉變成磨鍊自己的機會。
這是個好方法。它幫助我更充分地接納了自己,並且更信任自己。反過來,一步步地,它也使我更愛自己也更愛別人。
原文連結:http://zenhabits.net/insecurities/
封面圖 by Maxime Gé
本文由「改變自己」編譯,轉載請先得到我們的授權。授權方式:請在微信後臺發送消息:轉載。
今天我做了什麼改變
張輝:在上一期我的語音「定位的魔力」中,我講了「定位」理論在人生和職業規劃中的作用。從Marketing的角度看,如果我們的人生無法給自己定位,給周圍的人留下鮮明和確定的印象,則我們這個「產品」註定不會暢銷。在語音中,我講了個人定位的三部曲:「順應、簡化、強化」。很多會員朋友都因此深受啟發。
下面是會員反饋的精選:(從閱讀大家反饋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下次語音的主題。)
@會員 Gezi
語音的內容讓我聯想到幾個朋友給我的一個共同關鍵詞「傾聽」。我原本不認為這是一樣值得誇耀的技能。但仔細想想,擁有這項技能讓我結識了很多有趣的人,發現很多人原來近距離接觸和遠觀之間的很多不同之處。我感謝自己擁有這項能力。今天的語音讓我決定去通過關注心理學和溝通相關內容去有意識地增強這項技能。
張輝:『傾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在『表達』如此容易的時代。所以,很高興你能擁有『傾聽』這項能力,也希望能看到你能通過心理學方面的學習,提高『傾聽』的理論水準。因為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水準,你才可以從『利己』發展到『利他』,而只有發展到『利他』階段,你這個特點才有普遍意義上的價值。
@會員 文梁
記第一次分享,大學本科學的新聞學,而且是一所私立的藝術院校的新聞系,三年的學習的新聞知識都已經還給了老師,反倒是用大學上課之外時間找到了自己的愛好金屬樂,當然,你也可以稱為滾青(搖滾青年)。大學很多的時光都是在成都的小酒館(成都最有名歷史最長的livehouse)度過的。所以在不太聽搖滾的朋友或者同學面前,他們給我的定位是一個瘋狂的滾青。但是在搖滾樂圈子裡面的朋友給我的定位是一個低調的發燒友(從沒跳過水,也不太喜歡pogo)。
當大四實習的時候我決定不實習,而是跨進考研的大軍,準備讀川大的廣告學,所以有幸讀過《定位》,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是做第一。當然做第一不是戰術上的第一名,而是戰略上的做第一。隨手舉個例子,競爭非常激烈的飲料行業,加多寶,廣告語「怕上火,喝加多寶」以及吃了官司之後的重新定位「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寶。」
其實,說白了就是要佔據加多寶產品特性在消費者心中的第一位。怕上火=加多寶。加多寶現在市場的第一位置跟特勞特戰略定位諮詢公司(《定位》傑克.特勞特作者創辦)有著密不可分的功勞。
當然,最後我考研失敗了,我也慶幸自己沒有讀研,現在找到了自己可以賺到錢的工作,當然跟傳媒和廣告一點也都不沾邊。
張輝:看起來你是典型的『不走尋常路』,這種方式開始比較痛苦,因為和其他人的選擇不同,自己會顯得很另類,很不安全。但是這條路會越走越寬,因為這是一條真正的『少有人走得路』,恭喜你!從眾的人開始很舒適,很安心,但是後來就越來越難受,因為這條路實在是太擁擠了。所以,一條看起來很窄的路,可能是一條根本不堵,風景好,曲徑通幽,能抵達世外桃源的路,而那些看起來很寬闊的馬路,因為走得車太多,反而擁擠、吵鬧、歸於平凡。我在生活和旅行中,都更加喜歡走那些窄窄的小路。
@會員 嘉嘉
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定位,應該怎麼定位自己?有什麼特長?
這麼巧這個星期的語音就是關於定位。
最近才真正領悟,其實塑造一個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在工作上,你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會讓老闆或其他人注意到,即是visibility的重要性,這樣才在升職上有bargain power。 而在朋友圈中,如果你讓朋友覺得你是某方面特別好, 比如說對投資有特別敏銳的觀點和看法,那麼證明你這個人也是有交往的價值,至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你交流,請教。或許這麼說感覺有點勢力。但是其實,工作了以後,大家的時間都開始越來越有限,交朋友也是要看質量了。
張輝:其實有時候不在於『塑造』,而在于堅持。因為很多人都在社會大熔爐中,不敢堅持做自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別人都在朋友圈曬加班的時候,你敢曬自己的『興趣』嗎?關於這一點,我有一個經驗,就是堅持曬自己的『興趣』,堅持一個月,就沒有人議論了。
@會員 綠豆
不知道定位是否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標籤呢,你可以擁有很多種標籤,而強化一個標籤後,這個標籤就成為了你的定位。
由此產生了一個小困惑:我喜靜不喜動,喜歡做手工、喜歡寫手帳,外出朋友聚會不頻繁,交際圈也不大。由此這些標籤就指向了「宅」這個印象。父母長輩給你的定位就是「宅」,並且會在他們的朋友圈宣傳:你很「宅」。即便你自己並不這麼認為,可在父母長輩心中卻已經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為了擺脫「宅」這個定位,前面提到的標籤就都不能強化(尤其是手工、手帳這些家裡面做的事情),就需要重新發掘一個「動」的事情去做,讓他們認為你不是每天待在家裡。可這樣重新發掘強化的定位,也許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張輝:『窄』這個標籤為什麼不好?為什麼需要違背自己初心去選擇『動』?當然,『窄』還不夠具體,還不夠成為你的標籤。建議在『窄』的大標籤下選擇屬於自己的,更加具體的小標籤,越具體越好。
@會員 70
感謝輝哥的分享。篩選完之後,我的定位是宗教建築師,「做有情感的空間,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這也是我的理想。在大家心中,我是一個善良感性的人,做事很執著認真,做出來的東西更注重感覺,但是缺乏理性的思考。這兩年也有幸得到了宗教建築的設計機會,而且身邊也有非常棒的前輩指導,非常感恩。現在我決定了:工作上做宗教建築師,在設計中多嘗試精神空間氛圍的塑造。生活中,好好學佛,有時間就出去逛逛寺廟,最好能和他們一起生活,體驗、感受,觀察。好好學畫畫,描圖,寫生,培養成獨特的技能,提升修養。
張輝:非常開心我們的會員朋友中有這樣的定位。我最近正在看的《The Surrender Experiment》的作者,就有類似的工作。看來我得抓緊這本書的閱讀和提煉了,爭取儘快和大家在語音中講一講。
@會員 Monica
每次語音都會做筆記,找到關鍵詞,然後分析哪些可以用到我的生活當中去,所以每次都會有收穫。
加入會員三個月以來,我從心態上,行動上都有了變化,開始了自己的100小時英語朗讀練習,買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SONY RX100M3單反備機,開始了每日攝影分享練習。而所有的開始都是抱著努力去做,但不要太逼自己練成什麼水準,相對好就行的心態,比較開心。雖然進步很小,都是處於起步階段,但我已經開始走在路上了,期待自己堅持下去的成果。
對於這次的語音,我有一點感悟:我們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實都非常不容易,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的(都覺得自己身上的特點是習以為常不值得提起的)。如果我們發現不了自己的好,那可以通過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評價來推出自己的優點呀!比如,平時,很多同事朋友都說我英語口語不錯,我感覺特別不好意思,自己從來不覺得好,因為自己知道是沒法跟見多識廣經常訓練的人比的。可是,現在轉念一想,別人的誇獎正好說明了問題!說明在我這一群人還有我周圍的人當中,我的口語是相對好的,我要做的就是順應他們認為我口語好這個預期,強化它,去多加練習,朝著把口語練得更好這個目標努力就可以了,而不是過分謙虛壓抑。這樣想過之後,心裡踏實多了,而且突然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被誇的地方,是不是都該強化一下了,哈哈。
感謝張輝老師讓我認識到這一點!
張輝:從這次的會員反饋來看,我發現我提到的一個詞『順應』引起了很多共鳴。在『順應』、『接納』和『臣服』方面,我最近多講講。嗯,下次語音我知道該講什麼了。
有關會員:想聽到更多有意思的新鮮分享?獲得更多感悟更多靈感?點擊閱讀原文,即時加入會員,收聽當周語音,還能和眾多改變自己的小夥伴一起打卡共進!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秒鐘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