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雙塔鎮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育苗產業

2020-12-19 網易河南

(原標題:民權縣雙塔鎮常東村貧困戶在給辣椒苗澆水)


4月8日,民權縣雙塔鎮常東村貧困戶在給辣椒苗澆水。該鎮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育苗產業,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據統計,每座大棚可育10萬株辣椒苗,收入5萬元左右。

李世坤 攝

本文來源:商丘日報 責任編輯:王會鬥_HN022

相關焦點

  • 民權縣首屆農民豐收節現場會在雙塔鎮召開
    9月17日上午,民權縣首屆農民豐收節現場會在雙塔鎮大棚蘆筍產業園召開。副縣長孟祥亮,縣政協副主席劉偉,縣農牧局長趙自紅,雙塔鎮黨委書記葛運剛、政府鎮長梁付營,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農業副鄉(鎮)長、副主任及農辦主任,雙塔鎮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及獲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縣政協副主席劉偉主持,該鎮黨委書記葛運剛作了典型發言,縣農牧局長趙自紅就全縣當前農業生產作了講話,該鎮鎮長梁付營宣讀了獲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名單。
  • 民權:產業扶貧做引擎 拉動脫貧致富小火車
    商丘新聞網訊 曾經屬於深度貧困的民權縣,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全縣129個貧困村全部成功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44%。在脫貧的同時,該縣持續把推進產業扶貧作為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引擎」,促進群眾增產增收。
  • 巾幗齊抗疫,復工生產忙——慶陽婦女群眾積極投身產業發展
    巾幗齊抗疫,復工生產忙——慶陽婦女群眾積極投身產業發展 2020-02-24 2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權縣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江靜亞到雙塔鎮慰問現役軍人家屬和...
    1月23日,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江靜亞到雙塔鎮慰問現役軍人家屬和困難群眾。   江靜亞深入該鎮新莊村軍屬張明奎、陳堂村軍屬郭明俊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面臨的困難,感謝他們對部隊建設的支持。並希望通過他們向現役軍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問候。
  • 民權縣健康扶貧「扶穩」群眾奔小康
    目前,民權縣因病致貧人口8400多戶,佔全縣貧困戶的60%。    在奔小康的路上,因病支出成為群眾對脫貧夢的羈絆。為此,民權縣極力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著力為老百姓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升群眾的健康幸福指數。
  • 河南民權縣特色搬遷讓群眾能發展可致富
    該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動貧困農戶建設食用菌種植大棚500多座,帶動1200戶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但「窮家難捨,故土難離」是中國農民的傳統觀念,要讓農民願意搬遷,關鍵是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因地制宜發展後續產業,讓他們搬遷之後能夠脫貧致富。陝縣在扶貧搬遷過程中,將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旅遊開發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實現了特色搬遷、有效推進,這個經驗值得借鑑。
  • 河南民權縣發展特色種植業 蔬菜園裡說豐年
    核心提示:民權縣北關鎮充分利用「公司+基地+農戶」「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和機制,使全鎮特色種植產業越做越大,帶動全鎮400多戶貧困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 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原標題: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雲南省會澤縣寶雲街道立足良好氣候、水源等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
  • 民權縣雙塔鎮大棚蘆筍成為貧困戶脫貧「金條條」
    雙塔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緊緊圍繞「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目標,組織鎮村幹部、貧困戶實地考察,對接產業扶貧項目,通過市場調研論證,把具有市場前景好、一年種植多年受益的蘆筍作為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該鎮按照「因村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成方連片,規模發展。
  • 民權縣打造家門口的「致富工廠」
    這是記者9月24日在民權縣王莊寨鎮馬莊村佑星電子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看到的場景。車間負責人趙維莉介紹,「扶貧車間」建成投產以來,先後吸納了周邊70多名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大多是周邊的貧困群眾。  「在這兒幹活離家近還不累,一個月能拿到兩三千元錢,我感覺很滿意。」26歲的喬春慧由於需要照顧家裡老人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她家是村裡的貧困戶。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按照「企業挑兩端、農戶居中間、科技先行官、信貸做支撐、保險防風險、黨委政府是靠山」的思路,積極做好資源、資金、資本、資產四篇文章,著力培育「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
  • 民權縣程莊鎮:和諧發展譜新篇(組圖)
    走進民權縣程莊鎮,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呈現在眼前:一棟棟嶄新的農民新居、一條條整潔的道路、一個個農業發展項目、一個個興起的專業村、一幅幅美觀會說話的文化牆……  地處民權縣西北部的程莊鎮,是一個農業大鎮,也是豫東一個人口大鎮。  當地的幹部群眾說,程莊鎮的巨大變化得益於「走特色路、唱富民曲、做民生事、念服務經、建和諧鎮」的發展方略。
  • 民權縣供電公司:高效服務紅色教育基地用電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楊玲玲)12月9日,民權縣供電公司雙塔供電所完成了民權縣紅色教育基地秣坡村大禮堂的用電工程裝表工作。據悉,1938年年底,中共民權縣第一個黨支部在秣坡誕生。為進一步傳承紅色教育文化,教育和激勵後人,民權縣委、縣政府把雙塔鎮秣坡村確定為民權縣紅色教育基地。在紅色教育基地規劃初期,民權縣公司就積極主動配合政府,安排專人負責紅色教育基地工程對接工作,配合規劃部門到基地進行實地勘查,多部門聯合開會研究探討基地線路規劃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了供電方案,並安排恆通公司進行配合施工,雙塔供電所負責工作流程的手續辦理和協調工作。
  • 眾人拾柴火焰高,產業扶貧效果好,全面促進貧困群眾自我發展!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產業扶貧對貧困戶收入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7%,這充分說明產業扶貧已成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推動力 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產業化經營讓農民致富的步伐更快了為什麼貧困地區群眾需要依靠產業扶貧,而不是單打獨鬥來致富?
  • 祝賀民權縣雙豐花生合作社施用農友福畝產達到1801斤的好成績
    熱烈祝賀:河南省民權縣雙豐花生合作社示範田連續九年施用農友福有機蛋白肥畝產達到1801斤的好成績!2020年12月12日又迎來一個冬高氣爽,萬裡晴空,藍天白雲的好日子,昭示著喜逢盛世,農民越來越有福!農友福協辦:河南省民權縣雙塔花生協會第十二屆高產擂臺賽表彰大會勝利召開了!獲獎人員與會代表200多人參加了本屆花生豐收節授獎會。「農民種地早發家,學習科技來雙塔。要想種出好花生,快找專家張興隆」成為了花生種植戶的口頭禪。當天吸引來了來自全國三省五地市熱心發展花生產業的友人代表前來學習分享花生種植經驗。
  • 民權縣胡集回族鄉: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協力奔小康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作為我們基層黨組織,要早學習、早領會,才能做到早貫徹、早落實,扎紮實實為群眾服務好,帶領群眾建設好美麗鄉村,與全國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生活。」聽了習近平同志的報告後,民權縣胡集回族鄉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剛亮激動地說。
  • 民權縣王橋鎮麻花莊村麻花產業帶動村民富起來
    近年來,民權縣王橋鎮麻花莊村紮實推進「黨建+隊伍建設」活動開展,大力發展村傳統的麻花產業,讓村民過上了小康生活,該村成為依靠發展特色產業而致富的典型村。李振中的老伴有精神病,一級殘疾的孫子也同李振中夫婦居住,因缺乏勞動力,家境十分貧困。河南省司法廳駐麻花莊村第一書記楊永峰經過走訪了解後,與村委會班子成員商議,給李振中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落實了各項幫扶政策,李振中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如今李振中已經光榮脫貧,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麻花莊老年活動中心主任。
  • 臨渭區豐原鎮:集體產業發展快 貧困群眾全脫貧
    (記者:盛戈)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豐原鎮聚焦重難點領域精準施策,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鎮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近60萬貧困群眾脫貧
    在補齊產業就業短板方面,文山州通過重點發展三七、果蔬、茶葉、畜禽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萬壽菊、食用菌、生薑等區域小眾特色經濟作物,8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產業扶貧增收;紮實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轉移就業率達82%;積極開發農村公共服務崗位,建設鄉村就業扶貧車間,安置4.3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8403元上升到2019年的111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