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涵蓋本市全部行政區域

2020-12-14 INeng財經

昨天上午,《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強調整體保護與重點保護相結合,將保護範圍確定為全市域,並突出老城、三山五園地區等重點保護區域。此外修訂草案提出,禁止破壞東西城的成片傳統平房區,實現應保盡保、有機更新。鼓勵和支持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等合理利用、有序開放。

保什麼?

覆蓋全市域,以老城、三山五園等為重點

在保護範圍方面,修訂草案落實「應保盡保」原則,明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涵蓋本市全部行政區域,主要包括老城、三山五園地區兩大重點區域和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三條文化帶等。其中,老城的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凸」字形城廓、「胡同—四合院」建築形態、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三山五園地區的古典園林及相關遺存、革命紀念地,以及三條文化帶中元、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各歷史時期的長城等,都是重點保護內容。

此外,修訂草案明確了9大類具體保護對象,包括世界遺產、文物,歷史建築和革命史跡,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地區和地下文物埋藏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等。

同時,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實施「保護名錄製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申報、推薦保護對象。對尚未納入名錄,但確有保護價值的,創設「預先保護制度」,由區級政府於7日內向所有權人、使用人發出預先保護通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遷移、拆除預先保護對象。

誰來保?

分類設定保護責任人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誰的責任?修訂草案提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捐贈、資助、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名錄認定、保護利用等工作。設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負責名城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納入首規委工作體系。

此外,實行「保護責任人制度」。根據不同保護對象,各區政府、街道鄉鎮和歷史建築的所有權人、使用人等均有保護責任。以老城和三山五園地區為例,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應禁止破壞各類保護對象及成片傳統平房區,實現應保盡保,推動有機更新,推動重點文物、歷史建築騰退,改善老城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海澱區政府應嚴格控制三山五園地區建設規模和建築高度,保護景觀視廊和空間格局,逐步開展環境整治、生態修復。

修訂草案提出,歷史建築的保護責任人為所有權人,如果所有權人下落不明或者權屬不明,則使用人為保護責任人。所有權人、使用人要對歷史建築進行日常維護和修繕,確保防災設施設備正常使用,發現安全隱患或者險情,及時採取隱患風險排除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怎麼保?

歷史文化街區等核心保護範圍內嚴控新建擴建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不同,管控力度各有差異。

修訂草案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核心保護範圍內,除必要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風貌恢復建設以外,不得進行新改擴建活動。在成片傳統平房區及特色地區範圍內的建設活動,應保護歷史格局、街巷肌理和歷史風貌,可以使用新材料、新技術和現代設計手法。

此外,根據不同保護對象,修訂草案分別明確相應保護要求,如革命史跡保護要維護本體安全和特有歷史風貌,防止過度商業化、娛樂化;歷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遺產保護要儘可能維護河道原有形態和傳統堤岸,控制使用強度。

怎麼用?

工業遺產等歷史建築可轉讓抵押出租

在保護利用方面,修訂草案明確合理利用、有序開放和「先保護後利用」的原則,要求保護利用要符合正面或負面清單的要求,合理控制商業開發規模,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傳承傳統文化。

以改善居住環境為目標,修訂草案提出,引導、鼓勵歷史文化街區、成片傳統平房區和特色地區的房屋產權人、使用人利用政府平臺提供的資源改善居住條件。公房管理機構應當按照風貌保護要求,對受託管理、申請騰退的直管公房進行保護性修繕。歷史建築可以轉讓、抵押、出租。

人大建議

疏解騰退空間與名城保護騰退安置銜接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在審議意見中提出,疏解騰退空間建議與名城保護騰退安置銜接。建議市政府組織編制保護對象騰退規劃和實施計劃,做好與非首都功能疏解騰退空間的銜接,騰退的空間和場所可以用於對保護對象騰退單位或個人的安置。

此外,建議優化歷史建築使用功能,工業遺產等歷史建築在符合規劃、正面清單以及結構、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實際使用用途與權屬登記中土地用途不一致的,可申請變更使用用途,並依法獲取其他相關審批。

相關焦點

  • 《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明年起實施
    《條例》共六章五十八條,立足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分別從保護對象的申報批准、保護名錄、保護規劃編制、保護對象的保護與利用及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做出詳細規定。"三項制度"實現歷史文化遺產"應保盡保"為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實現"應保盡保"原則,《條例》重點確立了三項保護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名錄保護制度,規定"本市應當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並向社會公布。
  • 《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獲批覆保護範圍面積約...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文晨)12月1日,陝西省政府網站公開了關於《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的批覆,原則同意《保護規劃》,要求認真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規劃內容。
  • 連雲港獲批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連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衡量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尺,是集中體現歷史底蘊、承載文化內涵、展示城市精神的最好城市名片。9月2日,筆者從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江蘇省政府已正式下發批覆,同意將我市列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 聊城被批後召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專家審查會:望不吝賜教
    4月10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文化和旅遊廳在聊城市會議接待中心組織召開了《聊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8-2035年)》專家審查會。此前,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市遭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通報批評「保護不力」。
  • 對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邊蘭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需分類、分層...
    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中,歷史文化名城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科學對其進行保護尤為關鍵。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邊蘭春對此表示,經過長時間探索,歷史文化名城已從當初偏重局部、片段、分散的保護思維,逐步發展為整體性、系統性思維。在此基礎上,還需沉下心來認真梳理城市歷史脈絡,進一步實施分類、分層、分級保護。
  • 濟南泉水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泉水文化論壇:構建六大展示區
    19日上午,山東省規委會第四次會議原則通過《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為全面對接泉·城申遺,11類泉水文化景觀將被重點保護,多達282項非遺文化納入規劃。濟南將構建六大歷史文化展示主題區,規劃長途汽車站-大明湖等3條旅遊觀光線路,將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有機結合,強化名城保護與旅遊一體化發展。圖示:百花洲夜景。
  • 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
    由福建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長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福建省古韻汀州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客家首府•大美汀州」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活動將於11月28日在福建龍巖長汀舉辦,同時《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將在當天正式實施。
  • 文山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如何保護?看這裡
    文山州嚴格遵循「科學規劃、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原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管理,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優勢,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功能。
  • 「客家首府」福建長汀法律護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人民網 蘇海森攝 人民網龍巖11月29日電(蘇海森)11月28日是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當天,《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步入法治軌道。
  • 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
    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發布時間: 2020-12-09 08:52:23 | 來源: 國家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12月5日,主題為「歷史文化名城價值再審視」的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
  • 實至名歸 永豐縣等5市縣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記者金路遙報導:4月12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獲悉,為更好地保護、挖掘和傳承我省優秀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彰顯城市文化內涵和特色,省政府決定,將撫州市、樂平市、南豐縣、金谿縣、永豐縣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
    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為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蹟免受破壞,1982年,「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 新化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規劃批前公示
    【批前公示】湖南省新化縣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向東街及東正街)保護規劃 項目名稱:湖南省新化縣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向東街及東正街)保護規劃 .............
  • 壽縣棚改中傾力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壽縣屬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棚戶區改造民生工程實施過程中,一直堅持改造與保護並重的工作總基調,在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和城市面貌的同時,切實保護了歷史文化遺產。
  •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文化是一個地方的基礎,文化也是遊客的旅遊意義,總在一個地方是無法親切感受到當年的歷史變化,只有從當地切實感受,才能明確文化的發展緣由。旅遊是體驗,是生活,是感悟,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是福建長汀縣,這裡更多的是客家文化,不像廈門的閩南文化,長汀屬於閩西,說起長汀的歷史,還得從汀州城說起,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依山傍水而建,城內的建築依舊保存完整,古老而又富有特色,長汀隸屬於福建龍巖市的管轄範圍,而長汀又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充滿了古老的韻味。
  • 保定為什麼是歷史文化名城?
    」美譽的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正是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1986年,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關鍵的第三輪評審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吳良鏞擲地有聲:「保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當年,保定作為河北唯一代表城市入選,入選理由濃縮為12個字「歷史悠久,文化昌盛,名勝眾多」。彼時,歷史文化名城並不好當。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現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蹟免受破壞,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一扇窗口,「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 走進保山——尋文化足跡,探歷史名城
    自1993年保山市被雲南省政府列入「雲南歷史文化名城」以來,其規劃的保護範圍內至今留存有:中國最西南端的縣份——不韋縣城遺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境內發現最大的漢晉城址——漢莊城址;雲南境內面積最大、城門最多的古城池——永昌府城舊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方絲綢之路博南古道(永昌道的一段)
  • 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20-2035)出爐!
    西安歷史城區的保護範圍為:環城路外側紅線(立交或環島處以主線外側紅線為邊界)以內的區域,面積約13.5平方公裡。劃定北院門、三學街、七賢莊3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面積分別約224公頃、50.2公頃、19.9公頃。(詳情點擊:13.5平方公裡!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獲批!重磅!
  • 長汀法院成立「清算與破產合議庭」和「紅色文化遺存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合議庭」
    11月11日,長汀法院在民事審判庭掛牌成立「清算與破產合議庭」和「紅色文化遺存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合議庭」,該院黨組書記、院長曾健彬,黨組成員、副院長童秋揚參加揭牌。長汀縣紅色遺址多,紅色資源豐富,同時也是全省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縣級城市,為了更好地保護長汀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成立「紅色文化遺存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合議庭」。該合議庭實行「三審合一」,集中審理涉及紅色文化遺存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認定、開發、利用、保護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持續推進 一手抓古街區 一手抓主景區
    近日,筆者從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委會獲悉,「一江兩岸」景觀修復工程建設持續推進,作為客家民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的八喜館即將對外開放,臥龍書院完成龍學館、先賢祠、講堂、藏書館四棟主體建築的建設,「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項目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