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魚翅與花椒》:一位英國作家舌尖上的中國記憶

2020-12-23 中國軍網

扶霞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廚。圖片來源:《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對於英國人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而言,在中國品嘗過的每一道食物,都曾經是一場冒險。扶霞•鄧洛普的中文名叫鄧扶霞,她把自己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寫成了書,這不僅是關於中國菜的故事,也是這個英國女孩的中國曆險記。

據香港英文《南華早報》網站14日報導,研究中國美食長達二十年的扶霞為英語讀者創作了許多有關中國菜的書籍。如今她的書籍在中國大陸推出中文版,讓中國讀者能夠從外國人的視角來看中國的飲食文化,廣受好評。

「中國尤其是四川的讀者的回應讓我很驚喜,好像很多人都在讀這本書,還在網上留下了很多評論。」鄧扶霞說,「我非常開心,我從來沒想過會在中國出版圖書,還是中文版的,因為我最初是用英文寫的。」

鄧扶霞是英國牛津人,於1994年來到四川成都,在四川大學學習少數民族歷史。此前她獲得了劍橋大學文學學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漢學碩士學位。她曾四次獲得烹飪餐飲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烹飪寫作大獎。《魚翅與花椒》的英文版本於10年前出版。

扶霞在湖南一家餐館學習廚藝。圖片來源:《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鄧扶霞表示從小就對烹飪感興趣,和許多在中國的留學生一樣,她十分熱愛中國菜。在四川大學交流學習一年之後,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習專業廚藝,然後走遍成都,學習技藝,嘗試各種菜餚和小吃,嘗遍了街頭餐館。

相關焦點

  • 「中國那些事兒」《魚翅與花椒》:一位英國作家舌尖上的中國記憶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報導截圖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對於英國人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而言,在中國品嘗過的每一道食物,都曾經是一場冒險。扶霞·鄧洛普的中文名叫鄧扶霞,她把自己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寫成了書,這不僅是關於中國菜的故事,也是這個英國女孩的中國曆險記。
  • 《魚翅與花椒》,一場英國作家與成都的邂逅
    今天我們的女主角,一位來自英國的女士,她20多年如一日對川菜烹飪飽含熱情,在成為一名合格川菜廚師的同時,也憑藉川菜開啟了自己的作家生涯。那麼這位金髮碧眼的川菜師傅是怎麼做到正宗「文烹兩開花」的,馬上跟著聽堂FM的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 《魚翅與花椒》作者來滬 英國吃貨被中國美食徵服
    《魚翅與花椒》分享會現場(圖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提供)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2月2日報導:正在熱播的紀錄片《風味人間》中,一位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分享了麻婆豆腐、倫敦中餐等,她也是受中國吃貨們喜歡的圖書《魚翅與花椒
  • 英國姑娘寫的《魚翅與花椒》很下飯
    扶霞·鄧洛普是英國牛津人,於劍橋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後獲得倫敦亞非學院中國研究專業的碩士學位。1994年,她獲得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獎學金,赴四川大學交流學習一年。一不小心,這英國姑娘成了「舌尖上的川菜大學」優秀畢業生。
  • 《魚翅與花椒》作者扶霞·鄧洛普:一個英國姑娘的「中國胃」是怎麼...
    在《魚翅與花椒》的序言裡,英國作家扶霞·鄧洛普在序言裡「中國人啥都吃」裡寫下這樣一段話,作為一個和中國已經結緣二十餘載的英國姑娘,在她第一次去香港時,曾面臨了皮蛋的「噩夢」,她如是形容:這兩瓣皮蛋好像在瞪著我,如同闖入噩夢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閃著威脅的光。
  • 「中國那些事兒」被川菜迷住的英國美食作家: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餐
    中國日報網11月25日電 如果你喜歡探索美食,又對川菜鍾愛有加,你一定聽說過一本暢銷書《魚翅與花椒》。你也肯定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名叫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的英國姑娘。她還有個更中國的名字——鄧扶霞。《魚翅與花椒》封面。
  • 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解說】作為四次獲得烹飪餐飲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獎烹飪寫作大獎的作者,扶霞·鄧洛普與中國美食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位棕發碧眼的美女作家感嘆,與《魚翅與花椒》中她第一次來中國的經歷相比,中國「變化大的不得了」,每一次來都會有新收穫。
  • 魚翅與花椒:外國姑娘的中國美食紀實
    剛看完「魚翅與花椒」,這本描寫中國美食文化的書,與虛構文學(當然這概念略大,但自己過往的閱讀確實很少涉足非虛構寫作)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其字裡行間透出一種頗具感染力的真誠。而外國人視角對中國 「文字」 的解讀,往往又能多出一些平常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詮釋。(關注可查看書的前半部分筆記:其實切菜也是一種冥想)
  • 開卷八分鐘:《魚翅與花椒》(一)
    《魚翅與花椒》梁文道:我常常感到慨嘆的一件事情就是外國人表面上都知道我們中國美食博大精深,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實際上他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中國菜都不怎麼樣,你到歐美那些國家去看看,那些地方裡面做的中國菜館
  • 《魚翅與花椒》:一本食物民族志,一個西方人眼中的中餐
    中國讀者恐怕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待《魚翅與花椒》一書,它試圖向西方世界介紹中餐背後的文化,打開中西文化對話。有位外國讀者在GoodRead上評論說,在這本書出版以後,再沒有老外會把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當成中餐的代表了吧!這當然是對扶霞筆下的中國美食發出讚嘆。《魚翅與花椒》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中餐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因此它也十分值得來自中國讀者的掌聲。
  • 英國美食作家眼中的中餐文化
    本報記者 張丹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在過去的20餘年裡,一直以書寫的方式探索中餐,已出版過《川菜烹飪》《湘菜譜》《魚翅與花椒》《魚米之鄉》等關於中國美食的書籍。《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評價稱,在寫中餐的外國人裡,扶霞是最鮮活、最有趣、最精準的。最近,扶霞正在美國宣傳新書《四川菜譜》(The Food of Sichuan)。這本書在18年前出版的《川菜烹飪》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新菜譜。「重拾這本書,是因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喜愛的一本。
  •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如何通過飲食了解中國和中國人?
    2018 年 10 月 14 日下午,北京的一場活動上,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中,喧鬧的菜市場裡,一位棕發碧眼的外國人眼睛睜得大大的,仔細端詳著攤位上紅豔豔的辣椒。她操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問道:「這是撒子海椒?有沒得二荊條?」(這是什麼辣椒?有沒有二荊條?)片中的外國人叫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
  • 英國人「舌尖上的中國」:中國菜包含中國文化密碼
    原標題: 一個英國人舌尖上的中國  陳曉卿背著大雙肩包出現了。最近的一周,為了給新紀錄片《風味人間》做上線前的最後準備,他已經連續熬了幾個通宵,但凡有能喘息的機會,他一定會補個覺。箭在弦上的時刻,他還是執意要來給一本書一個人在一場公開活動裡甘當配角。
  • 一個英國作家的中國美食冒險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帶著美國美食節目的主持人在成都街頭尋找小吃,看到賣豆花的挑擔,她停下來要了一碗,用略帶倫敦腔的「川普」詢問都加些什麼調料。味精、醬油、辣椒油、榨菜、蔥花、花椒麵,一樣不落。回到倫敦,她也會聽聽民謠歌手趙雷的《成都》一解鄉愁,成都是她的半個故鄉。
  • 《魚翅與花椒》譯者:每翻譯一本書就是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鍾欣 攝  魚香茄子、擔擔麵、清溪牛肉火鍋……說到翻譯《魚翅與花椒》時學到的美食,「吃貨」何雨珈的胃口隨著記憶翻滾起來。  這位1986年出生的川妹子還有一個更有名的身份——《紙牌屋》小說的譯者。近幾年,她接連不斷地翻譯了《再會,老北京》《當呼吸化為空氣》《權力之路》《優雅的藝術》等33部外文書籍。
  • 《舌尖上的英國》走紅 網友:該叫"舌尖上的土豆"
    ■天府早報記者雍鈴子  時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正在大肆撞擊著中國人的味蕾,地球另一邊的英國人也沒閒著:兩名英國男子看 《舌尖上的中國》產生靈感拍攝了短片《舌尖上的英國》。在《舌尖上的英國》中,英語解說風格模仿了《舌尖上的中國》,將英國美食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自然的饋贈」、「轉化的靈感」、「英國的味道」和「英國廚房的秘密」。平常的土豆在主持人斯圖爾特眼中儼然是一道大餐,在一個面畫中,他在一個土豆上仔細撒上一層鹽,然後連皮咬一口,畫面切換到他邊吃土豆邊在中國各地小區常見的鍛鍊器械上晃悠,旁白還解釋說,「這款美味小吃可以讓英國人一整天不知勞頓。」
  • 台州WALK丨那些舌尖上的鮮美記憶
    故鄉的食物留給我們的 遠遠不只味蕾上留下的酸甜苦辣鹹 它是記憶,是親情,是鄉愁 它牽動的
  •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想讓更多人了解中餐
    中新網11月22日電 近日,英國《英中時報》刊登文章,專訪了英國廚師兼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接觸中餐、愛上中餐、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故事。英國美食作者扶霞·鄧洛普(扶霞社交媒體)文章摘編如下:扶霞·鄧洛普是一位英國美食作家,曾成都的高級烹飪學院接受廚師培訓。
  • 中國生育率跌破歐洲,與日本等東亞國家並肩墊底全球?-英國那些事兒
    -英國那些事兒2019-09-19 13:46:10出處:其他作者:英國那些事兒  8.2發布 英國那些事兒  (驚訝表情)中國生育率跌破歐洲,與日本等東亞國家並肩墊底全球?   · 英國那些事兒 轉發*5  我和基友的日常 轉發 英國那些事兒  多囊是很多備孕女性都懂得苦
  • "舌尖上的中國"顧問出書:蔣介石吃飯常備雞湯
    《舌尖上的中國》顧問、重慶美食家二毛出新書,《民國吃家》聚焦民國名人和名菜  重慶美食家二毛至少有兩個身份:上世紀80年代莽漢主義詩派的詩人代表之一,享譽京城的新派川菜館鹽天下的老闆。不過,昨天接受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二毛更願意大家稱他為美食作家。在其新書《民國吃家》中,詳細探究了魯迅、鬱達夫、張學良、蔣介石等諸多民國大腕與各自喜歡的美食之間的關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