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姑娘寫的《魚翅與花椒》很下飯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近來熱播的《風味人間》,讓觀眾認識了一個「能熟練使用筷子」、精通中餐廚藝的英國姑娘,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鏡頭中,她從頭到腳活力滿滿,笑盈盈在成都菜市場裡左瞅瞅右嘗嘗,操著四川口音問:「師傅,這是啥子海椒?有沒有二荊條?」「喔喲,香得很!」

探訪郫縣豆瓣醬的製作工藝,動手做麻婆豆腐,在成都街頭喝茶閒聊……洋妞活脫脫是個直爽樂觀的川妹子。

扶霞·鄧洛普是英國牛津人,於劍橋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後獲得倫敦亞非學院中國研究專業的碩士學位。1994年,她獲得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獎學金,赴四川大學交流學習一年。

一不小心,這英國姑娘成了「舌尖上的川菜大學」優秀畢業生。不僅很能吃,還很能烹飪,她到處去「蒼蠅小館」後廚偷技,還花了3個月到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習專業廚藝。「我11歲就告訴中學老師,我長大以後要當廚師。老師笑我,因為我考試考得好,學習學得好。可是我一直最愛的是做菜」。

扶霞·鄧洛普的「舌尖尋寶」可不局限於川菜,她全方位研究中國飲食文化逾20年,著有《川菜食譜》《魚米之鄉:中國江南菜》《魚翅與花椒》等作品。

今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魚翅與花椒》中文版,讓國內吃貨讀者徹底「崩潰」了:這本書過於下飯,深夜儘量不要翻開此書,否則會發生很可怕的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是扶霞·鄧洛普的好友,評價她是自己認識的所有外國人中,最了解中國烹飪的一位。「帶著好奇心,扶霞在東方的食物叢林探險,對紛繁的風味從陌生到甘之若飴的旅程,讓她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中國,她筆下生動有趣又不乏精準的記述,也讓我們這些本土研究飲食的人受益良多」。

扶霞·鄧洛普看到,許多獨在異國的外國人會嚴格堅持本國飲食規矩,在家做故鄉菜吃,「或許這樣比較安全」。「吃別國的菜,是很危險的,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歸屬、動搖最根本的身份認同。這是多大的冒險呀。」

不遠萬裡來中國的扶霞·鄧洛普,卻很驕傲地告訴全世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英國女孩,去了中國,啥都吃了,後果嘛,有時候還真是令人驚訝呢。」

從進入四川起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食物有多麼古怪,一律來者不拒。每一道食物,都是「東方食物叢林」的奇異冒險,她樂在其中。

扶霞·鄧洛普數年來都得到中國朋友的熱情相待。「特別是四川,非常開放、包容的一個地方,有可能人家不知道我是那麼認真,不可想像我以後會寫書,只是因為我愛飲食,愛做菜,所以要學習」。

扶霞·鄧洛普有一次去樂山,問一個餐廳老闆可不可以進廚房學習。老闆很意外,然後說:「如果你要進,必須證明你的技術,你進廚房做一個麻婆豆腐吧!」「我找了一些原材料,在很多廚師面前燒了一個麻婆豆腐,他們說:『好的,正宗的,歡迎你進來學習!』這是一種交流。」

川菜是起點,扶霞·鄧洛普在中國美食版圖上走南闖北,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福建深山到揚州古城,從恢宏莊嚴的北京到時尚現代的香港。用她的話形容,中國,已成為難以改掉的「積習」。

扶霞·鄧洛普研習中華料理的渠道,來自民間廚房,也來自承載飲食文化的書。比如她看《呂氏春秋》,「描寫了中國美食的靈魂,真的不得了」;看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寫到吃素,吃葉菜,從書名到內容「都很有現代的感覺,表明中國美食家很早在思考現代人感興趣的一些東西」。扶霞·鄧洛普還喜歡讀袁枚,認為此人性格有意思,以及其對美食的描寫、思想理論,都是能沿用至今的珍貴資料。

扶霞·鄧洛普寫《魚翅與花椒》時,並沒想到以後會在中國出版,「那時候我的讀者都是西方人,我的目的是讓西方人更了解、更欣賞中國的美食……只有這個目的」。

「簡單的番茄炒雞蛋、蒜蓉炒菠菜、魚香茄子,對外國人來說是非常好吃的,而他不知道怎麼做;現在很多西方人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或環保的原因,要少吃肉多吃蔬菜,不知道怎麼辦。我告訴他們,你可以跟中國學習,不但身體更健康、更經濟、少吃肉,而且可以做得非常好吃。」

扶霞·鄧洛普強烈意識到,文化溝通的問題,不單是語言翻譯的問題。「你們飲食烹飪有很多觀念,比如做一條魚要去腥味,做羊肉要處理它的羶味,西方人沒有這個觀念;刀功在中國廚房非常重要,而在西餐裡沒有那麼重要。一般的翻譯不一定會推廣中國飲食文化。」寫書,是一座橋梁,同時她也愉快地看到,越來越多英語流利的中國年輕人去國外開餐館。

扶霞·鄧洛普笑稱,她現在了解川菜可比了解英國菜多!有一天,四川的師友向她請教英國飲食文化的問題。「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No,不是我的專業,可是我學了20年川菜和中國飲食文化……我希望別人可以給你們介紹英國菜吧!」

相關焦點

  • 《魚翅與花椒》作者扶霞·鄧洛普:一個英國姑娘的「中國胃」是怎麼...
    在《魚翅與花椒》的序言裡,英國作家扶霞·鄧洛普在序言裡「中國人啥都吃」裡寫下這樣一段話,作為一個和中國已經結緣二十餘載的英國姑娘,在她第一次去香港時,曾面臨了皮蛋的「噩夢」,她如是形容:這兩瓣皮蛋好像在瞪著我,如同闖入噩夢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閃著威脅的光。
  • 《魚翅與花椒》作者來滬 英國吃貨被中國美食徵服
    《魚翅與花椒》分享會現場(圖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提供)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2月2日報導:正在熱播的紀錄片《風味人間》中,一位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分享了麻婆豆腐、倫敦中餐等,她也是受中國吃貨們喜歡的圖書《魚翅與花椒
  • 吃得過癮,寫得安逸!《魚翅與花椒》,一場英國作家與成都的邂逅
    英國作家扶霞·鄧洛普不僅是位地道的成都吃貨,還敵不過川菜的誘惑,挽起袖子加入了「顛」大勺的行列,學習川菜烹飪。因為川菜給她的靈感,扶霞創作了與自己學習烹飪經歷有關的紀實性作品《魚翅與花椒》。書中,扶霞不僅用文字記錄了色香味俱全的川菜,也記錄了她深愛的成都。
  • 「中國那些事兒」《魚翅與花椒》:一位英國作家舌尖上的中國記憶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報導截圖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對於英國人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而言,在中國品嘗過的每一道食物,都曾經是一場冒險。扶霞·鄧洛普的中文名叫鄧扶霞,她把自己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寫成了書,這不僅是關於中國菜的故事,也是這個英國女孩的中國曆險記。
  • 魚翅與花椒:外國姑娘的中國美食紀實
    剛看完「魚翅與花椒」,這本描寫中國美食文化的書,與虛構文學(當然這概念略大,但自己過往的閱讀確實很少涉足非虛構寫作)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其字裡行間透出一種頗具感染力的真誠。而外國人視角對中國 「文字」 的解讀,往往又能多出一些平常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詮釋。(關注可查看書的前半部分筆記:其實切菜也是一種冥想)
  • 開卷八分鐘:《魚翅與花椒》(一)
    《魚翅與花椒》梁文道:我常常感到慨嘆的一件事情就是外國人表面上都知道我們中國美食博大精深,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實際上他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中國菜都不怎麼樣,你到歐美那些國家去看看,那些地方裡面做的中國菜館
  • 【中國那些事兒】《魚翅與花椒》:一位英國作家舌尖上的中國記憶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報導截圖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對於英國人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而言,在中國品嘗過的每一道食物,都曾經是一場冒險。扶霞•鄧洛普的中文名叫鄧扶霞,她把自己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寫成了書,這不僅是關於中國菜的故事,也是這個英國女孩的中國曆險記。
  • 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對話《魚翅與花椒》作者和翻譯: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解說】作為四次獲得烹飪餐飲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獎烹飪寫作大獎的作者,扶霞·鄧洛普與中國美食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位棕發碧眼的美女作家感嘆,與《魚翅與花椒》中她第一次來中國的經歷相比,中國「變化大的不得了」,每一次來都會有新收穫。
  • 《魚翅與花椒》:一本食物民族志,一個西方人眼中的中餐
    中國讀者恐怕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待《魚翅與花椒》一書,它試圖向西方世界介紹中餐背後的文化,打開中西文化對話。有位外國讀者在GoodRead上評論說,在這本書出版以後,再沒有老外會把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當成中餐的代表了吧!這當然是對扶霞筆下的中國美食發出讚嘆。《魚翅與花椒》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中餐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因此它也十分值得來自中國讀者的掌聲。
  • 《魚翅與花椒》譯者:每翻譯一本書就是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鍾欣 攝  魚香茄子、擔擔麵、清溪牛肉火鍋……說到翻譯《魚翅與花椒》時學到的美食,「吃貨」何雨珈的胃口隨著記憶翻滾起來。  這位1986年出生的川妹子還有一個更有名的身份——《紙牌屋》小說的譯者。近幾年,她接連不斷地翻譯了《再會,老北京》《當呼吸化為空氣》《權力之路》《優雅的藝術》等33部外文書籍。
  • 「中國那些事兒」被川菜迷住的英國美食作家: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餐
    中國日報網11月25日電 如果你喜歡探索美食,又對川菜鍾愛有加,你一定聽說過一本暢銷書《魚翅與花椒》。你也肯定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名叫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的英國姑娘。她還有個更中國的名字——鄧扶霞。《魚翅與花椒》封面。
  • 切椒魚翅鮮辣辛香道好,下飯再開胃,看吃的人都說好吃!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吃不下飯怎麼辦?今日就為大家介紹一道開胃下飯的佳餚,剁椒魚翅,這道菜可真稱鮮辣香甜,雖然比不上涼菜的爽口,但獨特的美味可口,足以讓每一位食客食慾大開,做法也超簡單,大家一塊塊來看!剁椒翅是傳統湘菜中的正宗菜餚,魚翅軟糯,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鹹味和辣味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剁椒翅的香味更是讓人胃口大增,夏天來這麼一盤菜,多吃兩碗都不成問題!
  • 愛吃魚翅的可以收藏了,炒桂花魚翅和雞絲魚翅,營養豐富還味美!
    炒桂花魚翅製作炒桂花魚翅這道美食我們所需要的原料有魚翅80克,臘肉300克,雞蛋50克,食鹽4克,醋15克,香菜20克,花椒粉2克,熟火腿10克,醬油10克,味精3克,小蔥5克,豬板油50克,實際大概只會用到30克左右,準備好以上這些原料之後,我就給大家具體的講解一下,炒桂花魚翅的製作方法。
  • 英國美食作家眼中的中餐文化
    本報記者 張丹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在過去的20餘年裡,一直以書寫的方式探索中餐,已出版過《川菜烹飪》《湘菜譜》《魚翅與花椒》《魚米之鄉》等關於中國美食的書籍。《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評價稱,在寫中餐的外國人裡,扶霞是最鮮活、最有趣、最精準的。最近,扶霞正在美國宣傳新書《四川菜譜》(The Food of Sichuan)。這本書在18年前出版的《川菜烹飪》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新菜譜。「重拾這本書,是因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喜愛的一本。
  • 網紅魚翅撈飯應該怎麼吃第一美食主播JOJO走進翅品品
    網紅魚翅撈飯應該怎麼吃第一美食主播JOJO走進翅品品時間:2016-12-08 11:0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紅魚翅撈飯應該怎麼吃第一美食主播JOJO走進翅品品 魚翅又稱鮫魚翅、鮫鯊翅、沙魚翅、金絲菜等,具體指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鯊魚的胸、腹、尾等處的鰭翅切成絲幹製成
  • 長康花椒油丨芳香濃鬱、醇麻爽口、香飄滿屋!
    >可以蘊含的念想卻是深無止境花椒的歷史花椒是上天送給人類味蕾的一大饋贈,春秋時期已經是珍貴無比的香料。古人相信放了花椒的飯菜香香的,用來敬神,神靈吃得爽了,就能幫助國家強盛,保佑人民幸福。「視爾如荍,貽我握椒」。當然花椒這種珍貴的香料還可以是定情信物。2500多年前陳國的歌舞會上,舞姿嫋嫋、蕩人心魂的姑娘,送給男子一把芬芳的花椒作為信物。男子接受了花椒,也接受了姑娘的愛情。
  •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如何通過飲食了解中國和中國人?
    讀過很多外國人寫的中國食物的書籍,無疑這本(指《魚翅與花椒》)是最鮮活有趣也是最精準的。更重要的是,透過風味表象的記述,讀者可以深度了解中國……她筆下生動有趣又不乏精準的記述,也讓我們這些本土研究飲食的人受益良多。」扶霞,來自:上海譯文出版社扶霞和中國的故事得從 1990 年代說起。
  • 土豆炒肉是一道好吃下飯的家常菜,簡單易做又下飯,喜歡試試
    我是美味叭叭叭,一個喜歡美食、喜歡做美食的姑娘。生活中的煩惱是沒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每天與你分享美食的做法,期待與我見面吧!土豆炒肉是一道好吃下飯的家常菜,今天我們做這道菜餚,準備一塊瘦肉,先把瘦肉切成薄片,切好後放入一個碗中,肉片內加入一個胡椒粉,加入兩顆料酒,加入兩顆生抽,再加5克澱粉攪拌均勻,使肉片吸收調料,這樣可以使肉片去腥和增嫩。
  • 魚翅的湯燜燉煮等18種食譜品鑑
    3、魚翅撈出,裝入湯碗中整形。湯鍋中注入高級清湯,加入鹽調味,倒入湯碗中。4、將「蘭花」放在魚翅上即可。特點:湯汁清澈,口味鹹鮮,魚翅軟糯。◎ 魚翅燜制要入味回軟。2、將燒好的魚翅放入炒鍋中,潷入湯汁,加調料煨一下。取出魚翅,碼入盤中。湯汁勾芡,澆在魚翅上。3、鍋入油燒熱,入蔥薑末炒香,烹入蟹黃炒至入味,起鍋放在魚翅上即成。
  • 你知道魚翅煲湯的做法是什麼嗎?魚翅燉湯的十種搭配
    海鮮乾貨魚翅是比較常見的名貴高營養品,偶爾吃魚翅不知道怎樣吃,其實魚翅煲湯是非常營養美味的,在製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簡單的,有很多種家庭實用的魚翅煲湯技巧方法,下面巧婦愛煲湯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魚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