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人在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之後都會為松子的遭遇唏噓不已,松子的一生的確讓我們感到唏噓,但是她的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自信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沒有信心就只會以悲劇收場。
這是我們成年人需要提升的地方,也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需要著重注意的地方。
我就見過一個孩子在自卑和自信兩種情況之下截然不同的成長。
鄰居家的多多從小就比較木訥,看著一副呆呆的樣子,經常被很多不懂事的小朋友欺負,她的媽媽看到這種情況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後來有一次,多多在語文考試中拿到了高分作文被所有人表揚,也是那時候開始他找回了自信,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參加了很多作文競賽拿了很多獎項。
以前的他鬱鬱寡歡,現在的他神採飛揚,完全就是兩個人,而他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好變化就是因為自信心增加了,這就是自信帶來的力量。
增加自信心之前,先來了解「自我效能感」
可以說如果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那麼就一定要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這就非常有必要來了解一下「自我效能感」了。
這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所提出的,具體指個體對自己完成某件事情、某項任務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愛挑戰也樂於迎難而上,他們往往能夠為了達到目標充分的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智慧;
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則會害怕挑戰和失敗,即便他們擁有一定的技能和智慧,也會因為恐懼和壓力而無法很好地發揮出來。
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家長一定都遇到過,比如明明孩子平時做得都相當好,但是一到考試或者比賽就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因為他們在比賽和考試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自己失敗了怎麼辦,這種情況下自然就無法將精力放在專注比賽、發揮技能上了。
因此,想要重塑孩子的自信心,我們不妨從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入手。
這樣做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正向反饋教育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是一個非常需要外界關注和肯定的人,她在後面的生活中也確實是在以不斷迎合他人的方式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在這個過程中,但凡她有獲得一點的正向反饋也不至於落得孤單一人死去的結局。
其實只要是人也會和松子一樣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和關注,只不過因為沒有松子那樣慘痛的經歷所以不會像她那般迫切而已。
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了,想要讓孩子擁有高自我效能感,那就要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讓他不斷獲得正向反饋,外界的肯定和稱讚,以及個體自己對自己的認可都是正向反饋。
即便孩子沒有完成最終的目標,父母們也要在孩子每天獲得進步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表揚
除此之外,孩子自身從體驗中切身地感受到正向反饋也是很重要的,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孩子——多多一樣,先從自己擅長的事入手,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從而從成功的經歷中明白自己也可以有迎接挑戰、解決困難的能力,這樣一來自我效能感就會隨之逐漸提高。
第二,榜樣教育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在播出的時候非常火,劇中許三多的經歷也激勵了非常多和他情況差不多的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那時候的我和許三多一樣像一團扶不上牆的爛泥,但是在看到他通過努力和付出變得越來越好之後,我仿佛也獲得了力量想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科·達勒維耶曾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這句話——我深表認同。
在重塑孩子信心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找一個榜樣,然後用榜樣的經歷激勵孩子積極做出改變進而重拾信心。
在選取榜樣的時候除了可以選取那些和孩子有類似情況的人之外,還可以選取和孩子有同樣目標並最終達成的人,電影電視中的人物或者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都可以作為孩子的榜樣,每當孩子處於低自我效能感的時候,就讓孩子想想那個曾經和他有同樣想法並最後擺脫這種想法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榜樣,告訴孩子——他也能行。
第三,愛的教育
除了上文所說的榜樣和正向反饋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之外,來自父母的關愛與關注也同樣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評價會影響他們的一生,生長在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裡的孩子似乎認為自己擁有非常多的東西,他們陽光開朗,這就是自信的表現
反之生長在厭棄自己的家庭裡的孩子似乎認為自己一無所有,在心理上和行為上都表現得非常自卑;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就是「原生家庭」所導致的。
想要孩子做一個自信、積極向上的人,那麼從孩子還小的時候開始就要給他們所需要的關愛。
當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一個人愛著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之時,他們也會受到激勵,身心的能量因此被喚醒,從而願意為了那些一如既往關愛自己的人去變得更加優秀。
所以家長們無論多忙,也記得給孩子多些陪伴,讓孩子的身心都處於積極向上的良好環境中,讓孩子的自我效能有可以發展的機會。
孩子的人生經歷和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所以遇到困難的時候產生退卻的心理,懷疑自己也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用恨鐵不成鋼的眼光看待孩子,而是要盡好自己作為父母的義務、發揮自己作為父母的力量,採用適當的方法去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詩仙」李白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希望在父母的幫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建立這樣的觀念,給自己信心的同時也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