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的梭羅

2021-02-08 三聯生活周刊

羅伯特·雷說,幾乎所有被認為是常識的關於梭羅的認識都是錯的,比如他並不是超驗主義者。

- 擺脫絕望 -

《瓦爾登湖》的註疏作者傑夫裡·克萊默說,梭羅的《瓦爾登湖》是美國從中學到大學的必讀書,銷路很好。但《瓦爾登湖》並不好讀,因為「梭羅的寫作是多層次的,而且他經常用雙關語或文字遊戲」。再者,「梭羅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他還能廣泛吸收。他閱讀和理解別處發現的思想,然後把它們帶進他自己的作品」。


梭羅

《瓦爾登湖》在中國也十分暢銷,編輯何家煒說,從2003到2012年,10年間《瓦爾登湖》出版了30個中譯本,希望《瓦爾登湖》全註疏本是讀者真正能讀懂的譯本。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盛嘉在《誤讀的經典》一文中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梭羅是一位被忽視的邊緣人、一個被誤讀了的偶像、一個被扭曲了的偏執狂、一個漫畫式的原野狂人、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異類。從表面上看,《瓦爾登湖》是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的森林生活經歷的記載,但仔細閱讀文本,並考察其語境,讀者可能會發現,梭羅其實是在以他特有的方式探索和回答了不僅是他自己當時所面臨的一些困惑與問題,也是人類所面臨的許多基本問題。瓦爾登不僅是他的隱居之地、林中的小居,同時也是他的思想作坊、社會實驗場、多樣性的課堂、蘊藏豐富的書房、特異的大學、自然博物館、祈禱的教會,還是身心放縱的荒野、怪異的夢鄉、生存的角鬥場、強壯體魄的運動場、療養身體的醫院、世俗建構的監獄、心靈懺悔幽暗之地和靈魂神聖的祭壇。」

羅伯特·雷說,幾乎所有關於被認為是常識的關於梭羅的認識都是錯的:一、他在樹林裡不只住了幾個月,而是兩年多,準確地說,是26個月,從1845年的7月4日到1847年9月6日。他1845年開始建房子,1846年他去緬因州遠足了兩周。二、雖然《瓦爾登湖》的第一版最終賣完了,但這本書並沒有讓梭羅立刻成名。實際上,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被認為是愛默生的弟子。他在20世紀因為政治抗議和環保主義問題才再次流行起來。三、梭羅通常被歸為超驗主義者,愛默生闡述的這種哲學是一種新柏拉圖主義,認為世界提供了一系列有待破解的符號,這些符號包含著永恆、神聖、超驗的真理。梭羅當初住到瓦爾登湖旁邊時也許還是一個超驗主義者,但之後就變了,他堅持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永遠生活在當下,有效地利用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偶然,就像青草坦然承受落在它們身上的最輕微的露水的滋潤,而不是把時間荒廢在為了失去機會而悔恨的話,那我們就有福了。」他的目標不是解讀世界,而是把自己沉浸其中。如維根斯坦所說:「如果我想去的地方必須用梯子才能到,我會放棄努力抵達那裡。因為我真正要去的地方是我一定現在已經在的地方。一切需要爬梯子才能到的地方我都沒興趣。」四、梭羅的目標是向他自己以及我們展示如何擺脫絕望的生活。「即使在所謂常人的遊戲和娛樂之中,也掩藏著一種千篇一律然而無人察覺的絕望。智慧的一個特徵,就是不要去做絕望的事情。」擺脫絕望需要扭轉方向。他說,只有當我們學會用正確的名字來稱呼事物時,我們才能找到通往快樂生活的大門。比如錢,它不只是我們用來購買其他商品的東西,它本身也是一種商品,需要去買。一件東西的價格是我們用來交換它需要的生活的數量。


瓦爾登湖平面圖

最後,《瓦爾登湖》這本書並不好讀,梭羅在《閱讀》一章中提醒過讀者:「正確閱讀,亦即以真正的精神讀真正的書籍,是一項高貴的活動,和當代的習慣所承認的所有活動比起來,會讓讀者感到更加勞累。讀書需要的訓練,就像運動員接受的訓練,而且人們差不多要終其一生追求這個目標。」

- 梭羅與蘇格拉底 -

梭羅離群索居,主張過簡樸的生活,這很像是禁慾苦行的斯多葛學派。但美國學者道格拉斯·安德森提出,梭羅繼承的是犬儒學派而不是斯多葛學派的哲學。「梭羅受到了古希臘和羅馬斯多葛學派的影響。但支撐這種影響的是跟古代犬儒學派更直接的親緣關係,這些犬儒把自己視為蘇格拉底真正的繼承人。」把梭羅當作犬儒學派的後人有一個好處,能幫我們理解閱讀梭羅時遇到的一些難題。比如,關於梭羅是不是無政府主義者一直存在著爭議。作為犬儒,他會批判政府糟糕的傳統和他自己不加批判地從政府那裡得到的習慣,他會推崇個人的獨立。但是,犬儒不是抵制一切文化傳統,他們主要是抵制對當前造成危害的傳統。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理解梭羅為何拒絕把奴隸制合法化的政府,但是接受建造公路的政府。


《瓦爾登湖》

喬納森·埃爾斯沃思則提出,梭羅很像蘇格拉底。「梭羅的《瓦爾登湖》今天仍處於哲學的邊緣,因為我們仍然未能確定它是哪種書。所以好像《瓦爾登湖》最多被認為是一部有助於哲學思考的文學作品,但它不應被視為哲學著作。但《瓦爾登湖》對哲學很重要,忽視它的哲學關切不僅會誤解這部著作傳達的部分信息,而且會誤解整部書。這本書是一種古代文學類型——蘇格拉底的話語——的現代版,《瓦爾登湖》的核心目標是蘇格拉底式的,創作它的目的是讓它充當自我省察的催化劑。如果說哲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自我省察,那梭羅的著作就應該被當作重要的哲學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瓦爾登湖》是重要的哲學輔助手段之一,應該被視為最珍貴的哲學文本之一。」

乍看上去,梭羅寫的都是樹林或室內陳設的細節,但蘇格拉底對《瓦爾登湖》有著深遠的影響,梭羅在書中插入了許多對蘇格拉底的影射。比如在《閱讀》中,梭羅抱怨:「我們在身體的每一項營養或疾患上花銷很大,超過我們在精神營養上的花費。這個鎮光是在市政廳上就花費了1.7萬美元,但是要為那個空殼裝進真正的實質性東西,注入鮮活的智慧,可能100年也不會花費這麼多錢。」這讓人想起蘇格拉底勸告雅典人不能更關心城市的財產而非城市本身。梭羅說:「不要給我愛情、金錢和名聲,給我真理。」這說明他贊同蘇格拉底的志向:「我不會停止向我遇到的任何一個人指出,作為雅典這個最偉大的、以智慧和力量著稱的城邦的公民,你渴求去佔有財富、名聲和榮譽,卻不關心智慧和真理,以及你靈魂的最佳狀態,你不感到可恥嗎?」對蘇格拉底來說,最重要的是靈魂的健康,這種健康始於認識到和承認自己缺乏智慧。梭羅的看法是這一觀點的迴響:「一個忙於勞作的人,根本沒有閒暇每天關注真正完整的生活。他除了當一臺機器,根本無暇顧及其他。經常需要用到自己的知識的人,怎麼還能牢記自己的無知——人的成長需要無知。」

梭羅還改寫了蘇格拉底因為他對雅典的貢獻而提出的要求,蘇格拉底說他理應像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獲勝者一樣在表功廳得到免費的飯菜,因為那些獲勝者讓你們以為自己很快樂,我讓你們真的快樂。梭羅說,康科德鎮沒有賞識他的功績。「多年來,我將自己任命為暴風雪和暴風雨的觀察員,並且忠心耿耿地行使我的職責;我還是一個測量員,不是測量鐵路,而是測量森林小道和所有越界通道,看管過鎮上的野生動物。」但是鎮上的居民還是不願意讓他進入鎮政府當公務員,不願讓他掛一份閒差,支付他一點微薄的薪水。蘇格拉底和梭羅都希望擴展他們的同胞關於公共服務的概念,讓他們意識到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人們交口稱讚和認為成功的方式,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我們為什麼要靠貶低別的成功方式,而誇大某一種成功方式呢?」這話是梭羅說的,但也是很久以前蘇格拉底提出的問題。

⊙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周刊》總第852期,版權歸本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封面圖片:1944年8月29日,巴黎解放後美軍第28步兵師在香榭麗舍大街凱旋門舉行勝利遊行

| 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過往精彩內容 |

釋永信 | 侯孝賢 | 美食閱讀 | 孤獨之書 | 天津爆炸 | 下午茶 | 寧澤濤 | 黃渤 | 邪教殺人案 | 一人食

長按二維碼 即關注



相關焦點

  • 張愛玲:梭羅的生平和著作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一八一七年七月十二日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康考特(Concord)。康考特是美國文學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地方,它除了孕育過梭羅這位天才之外,還產生了兩位文壇巨人──愛默森和霍桑。梭羅一向頗以自己生得其地,生逢其辰而欣悅。
  • 印尼文化歷史名城梭羅的五家酒店
    梭羅處處可見舞蹈、音樂和哇揚戲,生活味濃厚,每年吸引上百萬國內外遊客。    印尼旅遊部為遊客推薦5家梭羅豪華酒店,它們各具特色,有助於遊客更好地了解梭羅這個城市。    一,皇家梭羅遺產美憬閣索菲特酒店    酒店位於梭羅市區交通最便利的中心,擁有爪哇風格的建築,文化裝飾豐富,距離梭羅皇宮和芒庫內加蘭皇宮約10分鐘車程。
  • 書摘|梭羅的帳單:瓦爾登湖畔,美國人嚮往何物?
    梭羅生前乏人問津。當時愛默生正光芒熠熠,比他年幼十幾歲的梭羅樂於在他家當名幫手。在愛默生的故居,還可以看到梭羅為他椅子下側設計的抽屜,以便這位忘性頗大的長者存放隨身用品。在此情景下,梭羅當然是大大地不合時宜了。爭先恐後的人流在奔向市場的路上,在攀登社會階梯的途中,是不會放慢他們的腳步來理會小湖邊孤獨的梭羅的。1849年,梭羅自費出版了一千本《康科德河和梅裡麥克河上的一周》,四年後收回未售的七百零六本。為此他寫道:「我現在的藏書約九百冊,其中七百多冊是我自己寫的。」
  • 讀作家梭羅的獨處感悟,一個人的中秋節,也充滿了小歡喜
    因為正在讀梭羅的《瓦爾登湖》,在這裡就以梭羅對獨處的感悟為例,引導我們進入詩人、作家的那種心理感受。梭羅是美國知名的作家和自然主義者,他倡導的超驗主義思想有著超然的浪漫主義色彩,他對自然的描述溫情而有力量,他偏愛中國儒家思想,在本書中引用了很多的儒家經典。
  • 與浪漫邂逅 在巴摩梭羅的陽光花海感受幸福
    與浪漫邂逅 在巴摩梭羅的陽光花海感受幸福 房天下
  • 重新認識梭羅的關鍵詞:自我,多語言學霸,關註失落,不卑不亢
    提起亨利·戴維·梭羅,大家自然而然就能想起《瓦爾登湖》以及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的主張。梭羅是著名的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1845年,在距離康科德兩英裡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
  • 《瓦爾登湖》全註疏本譯後吐槽:梭羅的孔孟聖人之言
    【編者按】亨利·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是自然文學的經典,國內出過很多不同版本。最近,99讀書人推出了《瓦爾登湖》(全註疏本)的中文版,由梭羅研究所所長傑弗裡·S.克萊默(Jeffrey S. Cramer)註疏。而本文,是全註疏本的中文譯者的譯後記。
  • 梭羅《瓦爾登湖》:一部生活與生命的哲學指南
    只不過,梭羅的流水帳就像一首詩。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而畫面中最打動人的,不是澄澈的瓦爾登湖,而是最簡單也是最「奢侈」的生活。在梭羅的世界裡,美的趣味需要在露天培養,「再沒有比自由地欣賞廣闊的地平線的人更快活的了。」難道不是嗎?
  • 「窈窕淑女」翻譯是誤讀?
    (原標題:「窈窕淑女」翻譯是誤讀?) 1964年,根據音樂劇版本改編上映的音樂電影《窈窕淑女》,令全世界為之著迷,但「窈窕淑女」這個題目竟然是誤讀?
  • 梭羅歷經十年寫成的著作:在植物的身上,感受作者的天真赤子心
    《野果》《野果》是作者梭羅歷經十年,陸續寫成關於野果的一系列散文。豆瓣評分8.5分,梭羅去世一百多年才得以出版。比起《瓦爾登湖》的名聲在外,這本書像是還未被世人所知的深閨小妹,帶著天真與赤誠。作者的語氣也比在《瓦爾登湖》中平和得多。
  • 害怕生病的人,讀完梭羅的語錄,就不害怕生病了,富有哲理!
    如果大家也回答不上來,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梭羅的一段語錄,他就道出了,有些人不怕生病的原因,文字如下:有時生病是有益於健康的。——梭羅#梭羅語錄#讀完梭羅這段語錄,可以說這樣的語錄,真的是逆向思維,有時候生病了,真的有益於健康,為什麼這麼說呢?
  • 喜歡買奢侈品、生活便利品的女人,讀下梭羅的語錄,就不會再買了
    ——梭羅#梭羅語錄# 什麼是奢侈品,可以說奢侈品太多了,但凡是高價錢買回來的東西,都算是奢侈品。如各種品牌的汽車類、電腦類、手機類、服裝類、化妝品類、珠寶類、眼鏡類、皮具類、名筆類、名畫類等等。 可以說,我們當今很多女人,都喜歡追求品牌的東西,只要是雜牌,都不看不聞,只要是品牌就很喜歡。
  • 梭羅的《瓦爾登湖》,用這10句經典段落,感受美好與浪漫
    一位獨居在湖邊兩年的美國作家,將這兩年在湖邊生活的所見所思所聞記錄了下來,寫了一本散文集,於1854年8月9日正式出版,這位作家就是梭羅,這本散文集就是家喻戶曉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湖》對我來說有治癒的功效,因為書中自洽、寧靜的氣氛一直很感染我和打動我。
  • [美國]亨利·大衛·梭羅的冬日漫步(1)
    [美國]亨利·大衛·梭羅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博物學家、散文家、超驗現實主義作家。生於美國康科德,畢業於劍橋大學。他是一名虔誠的超驗主義信徒,並用畢生的實踐來體驗這一思想,曾隱居家鄉的瓦爾登湖長達兩年之久,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 梭羅一再強調的語錄,卻教會了世人該如何去生活,讓人醍醐灌頂!
    我們不妨讀一下梭羅一再強調的語錄,卻教會了世人該如何去生活,讓人醍醐灌頂!文字如下: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 狄青:精讀、略讀與誤讀
    比起略讀,最不靠譜的還是誤讀。誤讀也分不同情況。比如我,大概十六七歲時就讀過一些經典,尤其是讀了不少外國現代派文學作品,那時覺得自己好神氣,別人沒讀懂的,被我一個少年讀明白了。後來發現,好多我所謂讀懂的其實根本就沒讀懂,有的甚至是誤讀,與作家和作品所要闡釋的本意南轅北轍。這也是我到成年後才意識到的問題,沒辦法,唯一的辦法只能是重新精讀。
  • 找不到老婆的人,不妨讀下梭羅這段語錄,可以免費找到更好的伴侶
    說到這裡,如果你也是找不到老婆的人,不妨跟著我們一起來讀下梭羅這段語錄,可以免費找到更好的伴侶!文字如下: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梭羅讀完梭羅這段語錄,可以說是真的能夠安慰人心的,特別是很安慰那些找不道老婆的人,梭羅這段語錄,真的不是說說而已,是蘊含著道理的,富有哲理的,孤獨真的是很好的伴侶,只要喜歡上孤獨的人,幾乎是不屑去找老婆的。
  • 人民日報:辯證認識翻譯中的「誤讀」
    信息轉換(漫畫)   徐鵬飛   翻譯會導致誤讀,不是技術層面上的誤譯,而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從一種文化語境到另一種文化語境必然帶來的誤讀         通過翻譯,我們得以走近世界上說其他語言的人們,經由認識他人來更好地認識自己。
  • 布魯姆《影響的焦慮》:詩的影響與詩的誤讀
    他認為,「詩的歷史是無法和詩的影響截然分開的」,「一部詩的歷史就是詩人的強者為廓清自己的想像空間而相互『誤讀』對方的詩的歷史」。而「所謂詩人中的強者,就是以堅忍不撥的毅力向威名顯赫的前代巨擘進行至死不休的挑戰的詩壇主將們。天賦稍遜者把前人理想化,而具有較豐富想像力者則取前人之所有為己用。然而,不付出代價者終無收穫。取前人之所有為己用會引起由於受人恩惠而產生的負債之焦慮」。
  • 觀察|有多少「西方教育理念」被誤讀
    但遺憾的是,隨著教育國際化程度的加深,我們發現,我們對國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誤讀。誤讀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有時候誤讀會誤導我們的行動。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這一說法最近廣為流傳,甚至連某權威大報的官方微博都對此進行了推送,社會輿論更是以此為據,對中國學前教育展開了又一輪批評和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