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格呢?常見的人格有哪些,怎麼與不同類型的人格者相處呢?今天為你分享的書籍《無處不在的人格》,就能為你解開這些謎團。
說起《亂世佳人》,你的腦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現出郝思嘉那雙淡綠色雙眸,那張令人驚豔的臉,那纖細得不盈一握的小蠻腰。可是最吸引你的,恐怕是她的獨立、堅強、野性和果敢,她甚至成了不少女同胞們的偶像。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真的賦予了我們不少正能量呢!
《亂世佳人》
我們知道郝思嘉有很多缺點,除了梅蘭妮堅定地欣賞和維護她之外,連愛了她那麼多年的白瑞德,最後都棄她而去。郝思嘉其實就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者,她賣弄自己的美貌,費盡心機地引起所有男人的關注,戲耍他們的感情,她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三次,但卻從來都不是因為愛情。
如果男人們知道她是個表演型人格者,她的誇張表演,只是為了把男人迷得神魂顛倒,以此證明自己的無窮魅力,那麼這些傻傻的男人還會上鉤嗎?這還真不好說,誰讓男人很多時候會被美色衝昏了頭腦。
片末,觀眾看到白瑞德在迷霧中走遠,背後是滿臉淚水的郝思嘉,心裡難受啊!如果白瑞德知道了表演型人格者是什麼樣子的,知道應該如何與之相處,說不定能投其所好,或許會讓郝思嘉愛上自己呢!
豆瓣評分
《無處不在的人格》從專業的角度,以2位作者親自診療過的病例,生動真實地介紹了12餘種人格障礙,並告訴我們與他們相處時,哪些該做,哪些又不該做。由於舉了特別多的事例,讓我們能夠聯想到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各類人格者,特別接地氣。
這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人格心理學書籍。在法國亞馬遜同類書中穩居前列,暢銷十餘個國家,在全球擁有非常多的讀者,深受讀者們的喜愛。
《無處不在的人格》講述了12種人格,今天我來講講最常見的四種人格:焦慮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強迫型人格。
《無處不在的人格》的2位作者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小齊與小芳是眾人眼中的金童玉女,沒想到小芳竟然被通知「分手」,不是小齊遇到更美更好的女人了,更不是小芳不夠愛他,而是小齊實在受不了了。
小芳要求小齊不管是去公司上班、見客戶,或是與朋友聚會,到了地點,都必須在微信上跟她說一聲。小齊抗議過,爭吵過,但最後都會在小芳的淚水中屈服。
有一次,小齊與同事出差,晚上陪客戶喝酒,喝醉了,沒有跟她說晚安。不得了了,小芳打了三十多個電話也沒叫醒醉酒的小齊,最後,小芳電話打到了他同事那裡。這件事,終於點燃了埋伏已久的火藥,小齊與小芳最後分手了。
小芳就是焦慮型人格。焦慮型人格者會過於頻繁和強烈地擔心可能發生的風險,他們戒備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希望通過掌控身邊的一切,以避免變故和意外。事情一旦超出掌控,就會把事情往壞裡想,越想越糟,越想越怕,結果整個人都不好了。
想一想,你自己或周圍有沒有人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有的話,那這個人就是焦慮型人格了。不過別擔心,擁有這種人格,只要掌握好一個度,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呢!
因為擔心出事,所以她事先會做各種功課,把一切可能發生的風險都在腦子裡預演一遍,然後把事情安排得妥妥的,並準備好預案。團隊中,配一個焦慮型人格者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無處不在的人格》
如果你的身邊有焦慮型人格者,應該怎麼對待呢?因為他是那種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緊張、胡思亂想的人,所以你要向他表明自己非常可靠,你要對他報以善意的幽默,開導她正確地看待事情。
比如,面對焦慮型的媽媽,如果你要出去旅遊,你可以做個詳細的行程單,交給她,包括每天去哪幾個景點、火車票、飛機票的信息。結束一天的行程後,可以給她發個消息,報個平安。那一切就都妥妥的啦!
記得,千萬不要給焦慮型人格者意外,這會驚嚇到他。也不要跟他談自己擔心和不開心的事情,談了,不但分擔不了憂愁,解決問題,還會讓他背上思想包袱。
比如,外貿公司的張經理,一有點芝麻綠豆的事情發生,就會引發他的焦慮。有次開會,小田說有個訂單,代工廠可能會延期交貨,他很擔心會引發國外客戶的不滿。張經理的臉色「唰」得就變了,連呼吸都急促了。
那應該怎麼做呢?小李這點就做得比較好,他每次都會在開會前,把要匯報的意外狀況,列在單子上,交給張經理。在匯報的時候,不會直接說擔心,而是先交代可能引發的後果,然後馬上說自己的應急預案。絕不會像小田那樣,拋出個地雷,說了擔心,然後等領導指示。
由萊昂納多主演的《禁閉島》是一部絕佳的心理驚悚電影。主人公泰德奉命上島調查正在進行的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可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幻想出來的。
真相是:泰德因為曾經目睹納粹對猶太人的種種暴行,患上了戰後精神綜合症。戰後,他終日醺酒。某天回家,發現三個孩子被精神失常的妻子淹死了,泰德目睹這一幕,徹底崩潰了。他殺了妻子,燒了房子,精神失常,還幻想出上島查案的故事,用以逃避現實的夢魘。泰德就是妄想型人格,而且已經上升到疾病的程度了。
《禁閉島》
適度的妄想型人格是怎樣的呢?
一方面他們不信任他人:總是揣測別人會對自己圖謀不軌;總是處於戒備狀態,異常關注身邊發生的事情,從不吐露心聲;總是積極地在各種細節中尋找能夠證明自己猜測的證據;總是擔心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很容易感到被冒犯。
另一方面是頑固,他們會表現得理性、冷漠、富有邏輯,堅決不聽別人的辯解。
其實適度的妄想,還是挺好的。因為多疑,就能夠對危機有所防範,可以避開一個個偽裝得很好的陷阱。至於「堅定」這種特質,可以讓人更快地獲得領導地位。但是,太過多疑,可能會妨礙他們尋找盟友和協同工作,而太過頑固,就不太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了。
跟妄想型人格者,該怎麼相處呢?妄想型人格者始終懷疑別人會對自己圖謀不軌。所以,跟他說話別模稜兩可,要清晰、堅定地表達你的想法,明確表示自己的動機和意圖。
如果你與妄想型人格者之間產生誤會,一定要去辯解,還要與他保持定期的溝通,否則他會疑心你不跟他溝通,是不是對他有什麼想法。妄想型人格者自認是遵紀守法的人,講求公平公正,他們中大部分人還會對法律法規著迷。所以跟他們交往,一旦涉及法律,你最好事先了解下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想讓他高興,讓他贏得小小的勝利,是很管用的一招。
比如,老趙是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他懷疑物業違規操作,沒想到還真讓他發現了證據,與物業交涉後,物業承認違規,並進行了整改。老趙還查出開發商減少綠化率,減少停車位,開發商在知道工程隊偷工減料的情況下,還通過了驗收。老趙仔細研究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多次交涉,直至起訴,最後讓強硬的開發商以經濟形式做出了補償。居民們很慶幸推舉他當了這個業委會主任,每次碰到他,都對他讚不絕口。
《無處不在的人格》
哪些行為是不能對妄想型人格者做的呢?要記住,千萬不要與他們成為敵對關係。一旦他將你認定為敵人,他會想方設法狠狠地打擊你。這時就只能希望別讓他抓住你的錯處,一點點小的失誤,都會成為他攻擊你的理由。
如果你想批評妄想型人格者,要確保只是對事不對人,千萬不要用傷人的話,當面攻擊、羞辱他,因為這會點燃他打敗你的怒火,當然更不要在背後說壞話,因為他早晚會知道,這時就會與你直接開戰。
你想對妄想型人格者表達憤怒,你不能說:「你腦子有毛病了,該去看醫生。」因為這種說法是對他本人的藐視,他無法忍受,你會遭到他狠狠地報復。
你要這樣說:「你總是犯同樣的錯誤,給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這讓我很難惱火。」這樣表達的情緒雖然強烈,但這是針對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能讓他反省自己。
表演型人格者總是費盡心機地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總喜歡成為眾人視線的焦點,不遺餘力地想要博取周圍人的愛慕之情,陶醉於自己編織的美夢中。特別喜歡演,說話激情澎湃,表情豐富多彩,喜歡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還喜歡將周圍人貶低,以抬高自己的不凡。
表演型人格者看上去得意而驕傲,實際並不自信,他們是通過誇張的表演,在他人迷戀的目光中尋找自信。
表演型人格者其實是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才會各種耍寶,一個人自編自演各種劇情,而這種表現方式,精神分析學家稱為「防禦機制」,這種機制可以保護表演型人格者,免於承受痛苦的情緒。從這方面來說,表演型人格也是有用的。
表演型人格者過分戲劇化的行為,其實並不是任性所致,而是他們人格的存在方式,這是他的正常行為,是獲得自信,免於沮喪和痛苦的一種方式,所以你要對她表示興趣,給一方舞臺讓她演。
如果演得過分了,別對她說什麼「你能不能別再鬧了」之類的話,更別發火。對於她的極端和戲劇化的行為,你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是她的常態。另外,在她的眼中,你隨時可能從英雄淪為走卒,或從走卒化身為英雄,對於這種大起大落的變化,你也要有心理準備。
比如,小娜是一個很有工作能力的下屬,可是她太想引起上司王經理的注意了,芝麻綠豆點兒大的事情,都要添油加醋地匯報一番。有時候,她穿了件特別性感的衣服,做了個新髮型,也會找藉口去領導辦公室晃悠一圈。
所以,王經理採取了一種策略,每次她自我賣弄的時候,就只用「嗯」「啊」之類來回應,還做出心不在焉的樣子。在她做有效實用的工作匯報時,王經理會看著她,說得好的地方會點頭稱是,關鍵處會提出問題,以示對她意見的重視。
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者容易激動,對別人的看法非常在意,不要嘲笑他們,這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都可能導致他們產生過激行為,比如,痛哭流涕、罷工,甚至自殺,都是有可能的。另外,面對表演型人格者的誘惑和挑逗不要動心,這都是為了引起對方的注意和迷惑對方,而不是真心希望發展成更加親密的關係。
表演型人格者的多愁善感、內心深處的脆弱不堪和孩子氣的行為,可能會讓人心生同情,想要去保護他們。不要忘記,在面對表演型人格者時,你只是他的觀眾,而對太過「順從」的觀眾,他們很快就會失去表演興趣。
所以,不要對表演型人格者表現出過多的同情,這點上白瑞德做得不錯。郝思嘉為了解決沒錢交稅的困境,穿上漂亮裙子,去監獄找白瑞德,一通聲色俱佳的表演,差點就成功了。沒想到被白瑞德發現她掌心裡的老繭,於是識破了她的計謀,郝思嘉再演再鬧,都無濟於事了。
夏洛克·福爾摩斯,熱衷於細節、喜愛分類,異常冷漠和理智,幾乎沒有情感流露,遇事總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總穿著相同樣子的衣服,這些特徵告訴我們,他就是個強迫型人格者。
《福爾摩斯》
強迫型人格者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完美主義者,一切都喜歡安排得井然有序,頑固、執拗地堅持按照自己的看法和規則行事。不會表達熱烈的情感,表現得很正式、冷漠和令人尷尬。有時候,會因為害怕犯錯,而難以做出決定,過分猶豫,喜歡辯論,嚴守道德規範,高度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苟。
其實只要能夠將強迫型人格者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的執念,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那麼他們的天賦,將會讓他們在工作中大放異彩,成為領導眼中的寶。
強迫型人格者堅定地認為「細節決定成敗」,他們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地開展工作。作為領導或搭檔,當然應該表示欣賞和肯定。這樣不但贏得了他們的信任,還能使他們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不要忘記,你要遵守對強迫型人格者的承諾,如果出現意外,一定要儘早通知對方,並表達歉意。
細節決定成敗
一旦你在他心目中成為那個「忠實可靠、未雨綢繆」的人,他們就會更願意接受你的意見。如果你要對他們提出批評,必須有理有據、清晰明確。
比如,真實的數據、調研的結果,來證明他的方法弊大於利。給強迫型人格者指派工作,需要是他力所能及,能把「缺點」變為「優點」的工作。
再比如,會計、財政、司法、技術程序或質量檢驗,這些工作能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整理分類能力、精準性和堅韌力,讓強迫型人格者感到如魚得水。
說完了對強迫型人格者應該怎麼做,那麼哪些又是不該做呢?要知道他們不喜歡意外驚喜,最討厭的就是見機行事,所以不要指派「緊急任務」,或讓他們感到意外的工作。
強迫型人格者的嚴肅認真和吹毛求疵,有時讓人挺難以忍受的,千萬不要取笑他們,這會傷害到他們,從而失去對你的信任。強迫型人格者嚴格地遵守著他們認為的公平公正,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控制住一個團隊或家人,然後會以千篇一律、不斷重複的各種論證,來說服反對者,簡直令人筋疲力盡。這時,你不要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一定要以理服人,堅決說不。
比如,一個具有強迫型人格的丈夫無法忍受妻子在做飯時,把廚房弄得一團糟,於是妻子做飯,他就站在一邊收拾,妻子感到時時受人監視,索性就不肯做飯了。他們經過溝通,最後商定:妻子在做完飯後,他才能進廚房,然後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地收拾和擦洗了。
剛剛我們介紹了四種常見的人格,這些人格在生活中,只要適度,並不影響正常生活,反而會形成好的推動力。但是如果發展成了人格障礙,就不好了。
什麼是人格障礙呢?如果某些性格特點過於明顯或固化,無法適應不同情況,令當事人或他人無法忍受時,人格就成為了障礙。
其實人格障礙者之所以會做出那樣的行為,是因為他們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陷入險境……。這就是他們之所以會形成人格障礙的原因,這個我們要有所了解;對於他們的脆弱,我們要理解和體諒;對於他們的病態行為,我們要嘗試著慢慢接受。
《無處不在的人格》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們改變呢?即便當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願意改變,但這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要有思想準備。因為改變是一個拆除和重建的過程,這個過程漫長而耗神。這不僅僅要讓他們學會某些行為規則,最難的是要讓他們擺脫以前的舊習。
這也就是為什麼改變的過程會如此漫長,而且會伴隨無次數的「舊病復發」。我們要留給當事人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改變;也要接受不完美和不完整的改變。人格障礙者的行為來自於個人的經歷和遺傳,所以想要百分之百地「糾正」他們的行為,只會是徒勞之舉。
比如,小孫的習慣就是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必須按照她的方式擺放,必須按照她的意願收拾,必須遵守某些時間,出現再小的錯誤,都要從頭再來……而她新來的同事小胡則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小胡忍無可忍,差點就辭職了。
後來,小胡冷靜下來,一步步跟小孫商量,小胡發現,只要尊重小孫的怪癖和規則,其實對方還是挺願意幫助人的,脾氣也不壞。最後小胡接受了對方的一些習慣,但不是所有的,而是她覺得煩人程度最低的,現在兩人相處的已經挺融洽了。
《無處不在的人格》
對於人格障礙者,哪些不該做呢?不要說教!不要說教!不要說教!
沒有人願意被當做小孩子來對待,人格障礙者看待事物的方式又恰恰太過刻板和墨守成規,所以我們如果以規則和道德說教的方法,讓別人做出改變,往往收效甚微。只會讓他們藉此為自己進行辯護或使性子。
我們只有讓他們看到我們真誠、溫和的態度,跟他們耐心解釋他們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問題,從而讓他們自願改變。不過,在本質問題上,我們不能退讓,如果退讓,就會讓人格障礙者認為,只要固執己見,就可以達到目的。
我們來看個例子,張老太太的大兒媳婦很專制,總喜歡在家庭聚會的時候,發號施令,這讓大家很惱火,而且她無法忍受別人的批評,家裡人不想跟她起衝突,都遷就她。有一次,張老太太的女婿因為她苛刻的要求發了火,結果她整整六個月都沒參加家庭聚會。當大兒媳婦重新出現在家庭聚會上的時候,她沒那麼刻薄了,也知道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批評別人了。
今天我介紹的焦慮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強迫型人格,除此之外,還有自戀型人格、A型人格、抑鬱型人格、依賴型人格等等。
《無處不在的人格》
人是複雜的動物,有的人可能還不止擁有一種人格而混合型人格。人格沒有好或壞之說,只有當某些性格特徵過於明顯,無法適應狀況,令人無法忍受時,人格才成為了障礙。
我們要理解並接受對方的人格障礙,要尊重改變的困難;我們不要對人格障礙者說教,在本質問題上,不要退讓。
想了解自己,明白別人,學會不同人格者相處,就來看看這本簡單易讀、生動有趣的《無處不在的人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