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發現並認識隱匿的子人格,除了意識的你,其實你並不孤單

2020-10-19 水說心理話

是否有那麼一刻,你認為自己變得不像熟悉的自己;或,你發現自己像是變了一個人。

當你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是那麼熟悉,但是,我們眼能所及的只是一具軀殼,不是嗎?

樣貌、物品、每一個具體的行為,這些都是我們意識所能及的最客觀的反應。

但,潛意識、思維、性格,這些用眼睛無法看到的,我們又能通過什麼方式發現並認識它們呢?

真實或虛幻,只是換個角度觀察

幾乎每個人的人格都會有幾個不同的側面,有一些我們通過觀察就能夠發現,有一些則需要通過心理學的一些方法來發現。

就像是看起來十分瘦弱的一個男孩,就像是還沒有注射增強藥劑的美國隊長,當他撲向手雷保護隊友的那一瞬間,他發散出的是強大、勇敢和偉岸的形象。如果閉上眼通過意象去感受,也許那個瘦弱的形象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身材強壯、英俊偉大的樣子。

同樣,任何一個在我們表面上看來是某種樣子的人格,通過意象我們就會差別很大的另一面。也許你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另一面,但是,它們就是你,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著生活。

  • 有這樣的一個案例,很有意思,也許你會通過它發現並認識到自己的不同面:

一個公司高管,男性,在職場中雷厲風行,下屬人人懼之,事業也做的風生水起。進行意向對話時,當對話場景處在職場中時,他在意向中看到了自己關羽的形象,非常像他在職場競爭中"過五關斬六將"的豪氣。但是,將場景變換成自己長大的農村老家和父母在一起時,他的意向中,自己卻是一隻乖巧的小狗,粘著自己的父母。

每個人都是如此,通過不同角度的展現,我們就會發現,除了意識的你,你並不孤單,子人格在不同的時機都會主導你的思維、行為。

子人格是怎樣形成的?又會如何影響著我們的主人格?

子人格的形成並像歷史發展一般容易尋到痕跡,但大多都具有長久的歷史形成過程。

大多數情況下,它的形成都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係,例如: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或是一次強烈的心理衝擊

例如:有個女性,對某種長相的男性有不明原因的反感,一見到這類人,她就變得非常有攻擊性;意向對話中,這個子人格的形象是一個兇狠的野獸。在對記憶的回溯中發現,原來在她童年時期,有一個成年男性對她有騷擾行為,這讓她當時很害怕,以至於這種心理陰影延續到了如今。

我們也會發現,有時候我們對於某一類人很有好感,不知為什麼,就是喜歡。很可能,這個人是我們內心中對於父母形象或者理想形象的投射。

一般情況下,子人格並不會對主人格有較大的影響。但是,也會有這樣的一種情況。

有的人成長經歷中十分坎坷,甚至遭遇過重大的心理創傷,如果這種創傷一直未被平復,那麼就有可能形成較為強大的子人格,相信大家都聽過多重人格。

大多數人的子人格並不是強到忘記自己,而過於強大的子人格則有可能短時間佔領主人格,這幾個人格之間可能是互相不認識、不認同甚至在對抗中的。

當然,這是十分極端的案例,並不多見。


如何發現並認識我們的子人格,跟它說聲你好,結果會怎樣?

這個覺察過程並沒有那麼容易或者極具形象化,可能是隱隱約約或者一閃而過的。

例如:在情緒變化比較大的時候、面對不同的環境和人所表現出的樣子,這些和你大多數時候不同的表現,都可以成為發現子人格的線索。

有一些是你所做出的策略,是主觀的意識行為,有一些則不同,是毫無準備下迸發出來的反應,所以,需要一個發現和甄別的過程。

當我們安靜下來的時候,感受一下當下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如果可以,再想像一下自己當前自我的樣貌、穿著、特徵等等,腦子中出現什麼樣子就記錄下來。

這個過程可能會往復多次,直至確認有一個形象比較固定,經常出現時,可以將它記錄下來;也許,它就是你的子人格之一。

最後,我們來聊一下認識子人格,有什麼用處?

換個思路,在這裡所說的子人格其實就是我們不同的思維、行為方式,通過了解子人格的這些特徵,就會發現,"原來,我還可以是這個樣子",如果子人格下次出現,我們就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並了解到如何來掌控各子人格對我們現實生活產生影響,而不是莫名其妙。

這也是一個潛意識意識化的過程,我們都知道,潛意識幾乎無法掌控,所以,只有當我們把潛意識"挖掘"出來並且意識化的時候,它才能夠有條件被我們的意識所改造和利用。

潛意識、意識、主人格、子人格,這些心理學概念並沒有那麼複雜,也沒那麼想像中神奇,但是,知道、了解並且利用好這些知識,確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人格心理學的目標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可能早有人告訴你,心理學不是你想的那樣。一些心理學教授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興致勃勃地告訴學生這個令人驚奇的信息。他們解釋說,也許你期待心理學是描述人們外在行為下隱藏的想法和感受的;也許你認為它是關於性、夢、創造性、攻擊和無意識的;或者它涉及人們是如何各不相同的等等一些有趣話題。
  • 《內向心理學》:其實自己並不孤獨,這個世界需要內向的你
    提起內向者,也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可以用一個「宅」字來概括。他們對內向者的感覺無非就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辭,木訥呆滯。假如你是一個外向者看了西爾維亞·洛肯的《內向心理學》這本書以後,我相信你會對內向者有更深刻的認識。
  • 【人格心理學】你是什麼人格?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大五人格,這是塔佩斯等人發現的人格中五種相對穩定的因素。第一種,開放性。包括想像、審美、感情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這五種特質構成了人格的海洋,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和自己對應的特質。
  • 心理學:你的思維其實只是大腦的產物,與意識毫無關係
    所謂意識過程,是指通過身體接收到的外界一切感觸如聲音、味道、觸感等信息被意識所了解和知道的過程。根據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發現大腦裡出現的各種記憶或情緒都會被意識觀察到。而這些被觀察到的意識,在心理學上則被稱為意識流。
  • 「人格心理學」,你擁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
    大家好,歡迎來到「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的解讀。今天這一講,我們要講的是「人格特質」。也就是說,穩定的、顯著的人格特質,可以用形容詞進行歸納和描述。其實,人格特質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首要特質、一般特質、次要特質。1.
  • 「人格心理學」工作中的A-B型人格,你屬於哪種?
    A—B型人格理論是由福利曼和羅斯曼提出來的。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的關係的時候常使用這種人格類型。A型人格:敵意、競爭、性情急躁、富於上進心、有苦幹精神、過分的時間緊迫感、外向、語言舉止敏捷、社會適應性差。這種人格事業心特別重,易於取得事業成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鋒芒畢露。比如歡樂頌中的安迪就是A型人格。
  • 「人格心理學」你是什麼人格?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大五人格,這是塔佩斯等人發現的人格中五種相對穩定的因素。第一種,開放性。包括想像、審美、感情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第二種,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克制等特質。第三種,外傾性。
  • 長青心理學:意識光譜
    過去的幾十年裡,西方世界的心理學家、神學家、科學家及哲學家開始對赫胥黎所說的長青哲學(philosophia perennis)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青哲學」指的是形上學探討人類及現實本質的普世性教理,然而人們時常忽略的,卻是與長青哲學相關的「長青心理學」。我所謂的「長青心理學」乃是探討人類意識本質的一種心理學,它要表達的識見與長青哲學相同,但使用的卻是心理學語言。
  • 心理學家教你認識「12型人格」,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從這裡開始
    如果白瑞德知道了表演型人格者是什麼樣子的,知道應該如何與之相處,說不定能投其所好,或許會讓郝思嘉愛上自己呢!由於舉了特別多的事例,讓我們能夠聯想到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各類人格者,特別接地氣。這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人格心理學書籍。在法國亞馬遜同類書中穩居前列,暢銷十餘個國家,在全球擁有非常多的讀者,深受讀者們的喜愛。《無處不在的人格》講述了12種人格,今天我來講講最常見的四種人格:焦慮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強迫型人格。
  • 心理學家教你認識「12型人格」,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從這裡出發
    如果白瑞德知道了表演型人格者是什麼樣子的,知道應該如何與之相處,說不定能投其所好,或許會讓郝思嘉愛上自己呢!由於舉了特別多的事例,讓我們能夠聯想到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各類人格者,特別接地氣。這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人格心理學書籍。在法國亞馬遜同類書中穩居前列,暢銷十餘個國家,在全球擁有非常多的讀者,深受讀者們的喜愛。《無處不在的人格》講述了12種人格,今天我來講講最常見的四種人格:焦慮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強迫型人格。
  • 乾貨丨10種水瓶座,你在這個星球上並不孤單
    乾貨丨10種水瓶座,你在這個星球上並不孤單現在,我們正處於水瓶月當中,在這個適宜突破舊有觀念的時光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出生星圖中十大行星落入水瓶座有著怎樣的解讀吧。我意識到手機是水瓶座時代的主要象徵。手機使我們每個人成為個性化的獨立通信單位——一個我們自己的迷你宇宙。我們可以用手機拍攝自己宇宙的照片並發送給整個世界。我們可以用手機錄製自己宇宙的聲音,之後可以回放給自己聽,也可以將這些聲音分享給我們所認識的所有人。
  • |心理學解析:多重人格
    說得是有個叫王成的人,他在自己老婆面前的行為舉止十分怪異:夫妻倆日常嬉笑玩耍時,他突然就要用鞭子打人,打完過後又和個沒事人一樣,繼續玩鬧。這樣的事情,一天內能來回重複數次,搞得他老婆苦不堪言。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變成了一個行為不受控制的兇殘之徒,事後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這種事情你肯信嗎?
  • 意識心理學,第一意識的發現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活動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意識是中高等動物辨斷自然界的事物發展走勢,並採取相應的需求形式。意識是中高等動物一個複雜的內部心理活動過程。在高等動物中,意識是可以通過語言,肢體信號,圖文信號交流傳遞,也會在後天的認識自然事物現象,而改變的。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人格 | Personality
    人格,一提到這兩個字,人們往往迅速聯想到「人格分裂」、「雙重人格」、「多重人格」等心理學名詞,即使大家可能並不明白它們確切的含義,對它們的了解也往往停留於字面含義。如今複雜多樣的社會為每個個體都戴上了多幅面具,久而久之人們忘記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就會產生「多重人格」的錯覺,但這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分裂」,也許多花時間獨處就可以解決問題。那麼,現代心理學是如何定義「人格」的?
  • 星座也能測人格?戳進原文,看看你的星座屬於哪種人格
    有一種心理學現象恰好解釋了上述內容,名為:「巴納姆效應」。什麼是「巴納姆效應」?簡單來說,當你通過星座、塔羅牌、手相學、面相學,測量自己的性格,運勢的時候,給出的結果往往都是比較模糊籠統的,你就掉入了所謂的」平均描述」的陷阱中,你會發現,你選擇的每個星座,每張牌都好像比較符合你當下的情況。
  • 「音頻+中英文稿」在孤單方面,你並不孤單。關於網絡上的排解孤單...
    ,你並不孤單。對很多人來說, 網路是個孤單的地方。大家可能會覺得網路是 巨大、無邊際、遼闊的虛無, 在那裡,你可以經常對它大喊, 但從來沒有人會聽。但我竟然在對著虛無講出 心聲的過程中找到慰借。我發現,當我和虛無 分享我的感受時, 最終,虛無會回話。最後發現,這虛無其實完全 不是無盡、孤單的廣闊區域, 反之,虛無中有著各式各樣的人, 也都盯著它看,想要被聽見。
  • 《人格心理學》|人格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的?
    拉森博士曾在1992年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人格心理學傑出科學成就獎。著有《文化與人格》《基因與人格》《自我與人格》等人格心理學專著。第二位作者戴維·巴斯博士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德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巴斯博士曾在198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人格心理學傑出科學成就獎。著有《進化心理學》《危險的激情》等心理學暢銷書。
  • 心理學上的九型人格 測一測你自己隸屬於哪一種人格
    你認識自己嗎?識人先識己,認識了自己之後再去了解別人才會事半功倍,人生來性格迥異,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均有不同,根據人的思維方式,情緒反應和行為舉止三個要素,心理學上把人分為九種人格,我們可能是其中一種,也可能是其中幾種的混合體,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形成的人格亦不同。
  • 心理學:解釋型人格、偏執型人格、責怪型人格,三代人的個性循環
    心理學:解釋型人格、偏執型人格、責怪型人格,三代人的個性循環文,王彥輝穩定的個性特點,就是人格特點,往往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當我們揭開個人在家庭中的成長軌跡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很令人感慨的東西。諮詢師從小張的交流中發現,小張說話並非單純的墨跡,而是對自己所有的行為都要有一些解釋,這樣顯得說話非常羅嗦、冗長。比如說她要去買藥,她得先說自己是因為什麼受了風,因為什麼而感冒,所以要買藥。她要向同學借支筆用,得先說自己因為什麼沒筆了。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爾一次,而是幾乎所有的說話都是這樣。
  • 《隱秘的角落》中的人格心理學——朱朝陽媽媽的「人格面具」
    上一期,我們跟著佳期老師用人格心理學重新認識了這一期,我們繼續跟著佳期老師一起來揭開朱朝陽媽媽的「人格面具」~一、朱朝陽媽媽的「人格面具」朱朝陽的媽媽在劇中有自己的名字,她叫周春紅,然而佳期老師在回憶這個人物的時候卻很難回憶起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