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規定公職人員上班須穿民族服飾,網友卻好奇:漢族穿啥?

2020-12-13 騰訊網

近日,雲南景洪出臺了《景洪市民族服飾著裝暫行規定》。按規定,相關公職人員每周上班期間至少穿2天民族服飾。

該消息一出來,網友們便炸開了鍋。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個規定挺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畢竟,它既能弘揚民族文化,也能突出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旅遊。

然而畫風一轉,網友們卻紛紛為漢族擔憂起來:漢族該穿啥呢?

是啊,漢族的民族服飾是什麼?旗袍、馬褂,還是唐裝?放在前幾年大家一定很陌生,因為長久以來在各民族的大合照裡,其他民族都是穿自己的民族服飾,唯有漢族一身西裝、洋裙,真的挺尷尬。

很多人都感到悲哀:可能漢族是這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民族服飾的民族吧!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漢族的民族服飾,是漢服。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左傳》。」此處的「章服」,其實就是指漢服。需要注意的是,漢服並不是專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統稱。也就是說,不論秦衣、漢裳、唐裝,還是大明衣冠,它們都可以稱為漢服。

圖片來自「青晴哎」,已授權

漢服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黃帝時期。「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說明「上衣下裳制」漢服已經誕生。直到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漢服隨著明朝的覆滅而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明末距今約400年了,因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啥很多國人不知道漢族的民族服飾是啥了。他們甚至以為是旗袍、馬褂、唐裝和中山裝,然而這些都是張冠李戴。旗袍等其實是滿族服飾的改良,而中山裝更是近代的產物。

慶幸的是,隨著民族文化的升溫,這幾年漢服熱的溫度有增無減。網絡中、大街小巷裡,隨處可見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漢服復興指日可待。

只是問題又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那麼多的朝代,每個朝代都會設計自己特色的服飾,我們又該以哪個朝代的漢服為標準呢?漢朝、唐朝、還是明朝?漢服復興,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話又說回來,如果公職人員真的穿著漢服上班的話,審美效果與民族風情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可是個中不便也是不能忽視的。

因為漢服雖美,但也真的很不方便。寬衣大袖、衣袂飄飄,在別人眼裡或許是詩情畫意,對於工作的人來說卻是束縛和妨礙。因此,漢服該如何改良以適應現代生活的節奏,也是亟需考慮的難題。

圖片來自「小秋葉醬」,已授權

好了,謝謝閱讀!你也喜歡漢服嗎?你支持漢服復興嗎?歡迎在下方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穿民族服飾上班」 紅頭文件不該侵犯穿衣自由
    日前,雲南景洪市新規「機關工作人員每周上班時穿戴民族服飾不得少於2天」引起輿論關注。對於「會不會強制穿戴」等熱點問題,景洪市民族宗教局工作人員表示,出臺新規的目的是想鼓勵在職在編的機關工作人員彰顯民族特色,「不穿也不會怎麼樣,不是強制要求穿戴」。
  • 最會穿的少數民族:服飾帽子達100多種,女人從頭到腳穿著講究
    「愛我中華,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地域遼闊的中國大地,各民族分布於全國各地,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文化等差異,從穿著上形成不同風格,具有鮮明的本民族特色。此篇講述我國穿著最為豐富的一個民族·瑤族。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瑤族服飾以五彩斑斕,獨樹一幟著稱。
  • 38個民族服飾齊聚杭州工美館
    3月30日起,中國民族博物館的品牌展「傳統@現代:民族服飾之舊裳新尚」來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這也是該展覽繼繼寧夏銀川、北京、廣西南寧巡展之外的全國第四站。此次杭州站的展覽從現代哲學和人類學的視角切入,以民族服飾為媒介,意在用民族服飾來探討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展覽分為四個方面,時間:族群歷史與集體記憶、四季與習俗。空間:身體的感知空間、生活空間、宇宙/構想空間。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 ,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重慶、湖北、四川、海南、廣西等省(區)。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
  • 銅陵來了「穿青人」 神秘族群不在56個民族之列
    沈守祥告訴記者,村裡很多穿青人家都供奉有「五顯菩薩」,他家裡還供奉「天地菩薩」,而在過節上,漢族的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但他們卻過農曆七月十三。至於還有什麼其它的習俗,他想了半天,卻也說不上來。沈守祥的老婆也是穿青人,因為還要照顧兩個上小學的孩子,一直在老家,「我們並沒有要求本族之間結婚。」沈守祥說,他覺得穿青人很熱情,而且很會對歌。
  • 漢服之殤——店員:你們民族服飾真美!我:你也是這個民族的
    因為很多漢族的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飾是什麼樣的,所以這句話就被挑出來了:怎能說我們沒有民族服飾呢?我跟你一起穿著漢服!而同袍也成為了漢服愛好者的代名詞。也許有人不服:難道現在還有人不認識漢服?答案是:是的!而且很多!
  • 古老民族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古裝
    在服飾本體之外另行製作的蠟染、刺繡、挑花、織錦、織帶等圖案對於服飾有相對的獨立性。根據服飾不同部位需要製作不同的花色裝飾,並根據不同季節更換應時的新作,往往在主要用一種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各種工藝手法,挑中有繡、織中有繡、染中有繡、或挑或織、挑織相兼,使服飾圖案花團錦簇,變化萬端,溢彩流光,更顯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 江西撫州臨川區發文規定:機關幹部上班不能穿短褲背心運動服
    江西撫州臨川區發文規定:機關幹部上班不能穿短褲背心運動服 信息日報微信公號「江西政讀」 2016-08-21 09:38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黎族服飾!
    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樹皮,經過拍打去掉外層皮渣,剩下纖維層,然後用紫甘藍(螺殼燒成的灰)浸泡曬乾而成。 黎族男子一般穿對襟無領的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黑色圓領貫頭衣,配以諸多飾物,領口用白綠兩色珠串連成三條套邊,袖口和下擺以花紋裝飾,前後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圖案。下穿緊身超短筒裙。
  • 礦區區直幼兒園中班「愛我中華」——《民族服飾發布會》匯報表演
    11月13日上午,礦區區直幼兒園中班小朋友載歌載舞,歡聚一堂,向大家展示了踐行主題——《民族服飾發布會》匯報表演。  本次匯報活動,以民族服飾發布會的形式進行,涵蓋了服裝展演和節目表演,展示了各民族的特色,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們表演十分精彩。  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精彩瞬間吧!  小主持人閃亮登場,共同宣布演出正式開始!
  • 雲南民族文化行:哈尼族彝族傳統民族服飾
    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以及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多彩且各自獨特的民族服飾,特別是彝族支系繁多,每一個支系又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每一種色彩,每一個配飾都是自然與人文的巧妙融合,服飾裡鑲嵌了歷史,融入他們各自的性格,更襯託出哈尼族和彝族人民的心靈手巧和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 一年四季只穿「五寸超短裙」,你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習慣嗎!
    說到世界上最短的裙子,我相信日本是人們首先想到的地方,因為日本女孩似乎無論在夏天還是冬天都喜歡穿短裙。但是,如果真的算起來,中國的苗族其實是世界上裙子最短的民族。眾所周知,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個地區,而在中國,它主要集中在貴州、湖南、雲南、廣西等省。根據歷史文獻和苗族的口碑信息,苗族的祖先是蚩尤。經過多次遷徙和分離,苗族最終分布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中國的第四大民族。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公山腳下,苗族同胞自古以來就生活在一起。
  • 哈尼族豪尼服飾:穿在身上的文化符號
    這山山水水在1千多年前,曾給遠方遷徒而來的哈尼族,帶來奇妙的靈感,他們在雲南普洱市思茅區三家村的臘梅坡和團山,劈山造田,引水灌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1000餘名哈尼族豪尼支系,從此在這裡繁衍生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哈尼族豪尼人創造和保持了自己獨特的服飾、語言、習俗等傳統,是當地哈尼族歷史的縮影。在勞作之餘,村中年長一點的婦女帶領著年輕人們,紡線、織布、染布、縫衣、刺繡等製作哈尼服飾。
  • 賽裝節數位化轉型煥發新機 向世界展現最美雲南民族服飾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一傳統不知曾經是否間斷過,但在頗為特殊的2020年,曾經熱鬧的「鄉村T臺秀」被送上「雲端」,被網際網路推送到了每一個角落,更把雲南最美的民族服飾文化呈現給世界。正在進行的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為傳統的賽裝節,增添了新世代的註解。
  • 中國有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民族服裝?
    中國有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民族服裝?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所組成的,其中只有一個漢族,其他都是少數民族。當然,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有著自己民族的服裝。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五十六個民族好像只能我們漢族是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人會說漢服就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可是也沒有見到過別人穿漢服,也許你會在路上偶爾看到別人穿著漢服,但是,這畢竟是非常少見的吧。
  •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為何穿青人不算在裡面?稱人,不稱為族!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為何穿青人不算在裡面?稱人,不稱為族!中國目前有55個少數民族,其實我國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報上去的民族有400多個,調查時發現有很多是一個民族只是地區不同叫法不一樣,有的是同族的分支後裔,更多的是和漢族混居後的變種,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強,所以最後劃分方法是有歷史查證的、相近似的合為同一民族,最終確定了55個少數民族,但有很多還有爭議的民族暫時未定,但仍享受少數民族待遇,比如穿青人。
  • 穿「貼腿、卡屁股」的leggings上班,到底冒犯了誰?
    如果你已經非常明白leggings是啥,那我們先來做個小調查:穿leggings上班,奇怪嗎?我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問題」,是從上一份工作離職,開始健身以後。為了方便,我每天在家便換好運動T恤和leggings,直接去健身房(坐標深圳)。
  • 民族·色彩|我打翻了民族服飾的調色盤 — 古樸的彝族
    本次課程中色彩提取研究專題依託民族服飾博物館資料庫資源,以館藏民族服飾為色彩提取與研究對象,通過對民族服飾色彩的提取與分析,總結不同民族服飾色彩的審美特點及用色方法,從中獲得啟發, 推進民族服飾色彩的創新應用。彝族是我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其餘散居於中國其他省份及中國境外。
  • 古代人穿漢服 規定有多嚴格?
    古時候,漢服不能隨便穿,衣服顏色亦有規定,與影視作品所展示的大不相同。(圖為漢武帝)近些年漢服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作為漢人的傳統服飾,漢服有著古典的美感。不過重視禮節的古人自然對於穿衣自然有著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