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一個讓你又愛又恨的角色,沙威

2020-12-17 染濁逸談

「生活總是微妙而複雜的,很少是簡單的是非、善惡或對錯」。在《悲慘世界》中,或許有許多人喜歡冉阿讓這樣善良純潔的角色,或者喜歡像珂賽特這麼一位美麗的姑娘。這都因人而異,因個人的喜好來定,或許你從中找到了你的影子,從而產生了共鳴,由內至外的,真心的喜歡某個角色。而我不一樣,我對沙威這個角色倒是有幾分欣賞。沙威這樣的角色之所以能得到我青睞,是因為他與冉阿讓的經歷的不同。他是讓人映在腦海裡的深刻,充分的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以及他自己突破困難選擇做出的艱難決定讓人傾佩。

在小說中,沙威這個角色貫穿全文。他一生都在盡職盡責,為了追捕犯人冉阿讓不惜長時間的追捕。這看似令人討厭的人,其實這是他身為警察,執政手法鐵面無私鐵石心腸的態度。其實也有他的苦衷,他絕對服從,堅持他所堅持的。他對冉阿讓的追捕也讓人很不理解,但是到最後,戲劇性的發現,使他世界觀崩塌,在正義與邪惡面前,他選擇了安逸死去。他之所以對我很吸引,正是因為他尊重自己的選擇,而且並一直去遵循它。在善良與堅守職責面前,做出的艱難選擇。這反映出了當時的人性,舊制度對人們的殘害,這種情況下的他該如何選擇呢?

造成沙威這樣的結果是有原因的,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劇的,當時的社會背景,那一個社會規則下制度殘害了無數人。而沙威本性是正義與原則的化身,他前面無私,但也充滿了包容。他出生於低賤貧困的家庭,所以他知道世界的悲慘,更知道事態下的醜惡。他從不摒棄善良這與他的生活有關。但他也不知道變通,他遵紀守法,光明磊落的他官職越來越高,使他越來越堅信追求以及原則與法律就成了他的信仰。所以像冉阿讓這樣滿身出滿罪惡的男人,在他眼裡,他不可能輕易的放過他。他做正確的事,有什麼問題?

所以說在我眼中,他不是反派而是一個公平正義的人,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理想主義的他。依賴權益給他帶來的優勢,長期追捕中,剩餘與公平漸漸掩蓋了他的善良。這是因為他心中還有善良,最後才被感化,他意識到所謂的正義和法律是那麼的黑暗,現實是那麼的殘酷。選擇離開這美麗的世界是他唯一的救贖方式……

沙威是善良的,他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前提是分辨的標準是法律條文。你們都知道他是一個不懂變通刻板的人,還經常與冉阿讓作對。可你真的了解他嗎?其實矛盾與苦惱一直伴隨著他,在他的眼中,罪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正義怎麼會容許黑暗的存在。可冉阿讓的出現這使得它在「光明」和「善良」之間不斷動搖。只會盲從的他終於從良知中醒悟過來,最終他選擇最終的「善良」。

沙威也是第一個讓我感到悲傷的一個角色。像這樣一個疾惡如仇,匡扶正義的人來說他是悲慘的,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寧願堅守職責也不願意違背法律,更不會扼殺善良。沙威的死,其實也代表了,舊制度的滅亡。就這樣,最忠實最完美的模範都走向落寞,舊制度,還有什麼出路?人們是否應該為此做出改變?答案是必然的,在這種制度下人們都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做出改變,學會變通,為自己所嚮往的方向去發展,去追尋!

從來就沒有一個真正的反派,沒有真正的錯誤。每個人都是在自己原則信念的基礎上效忠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情有願的有理有據,沙威這樣的角色,我覺得他是成功的,完美的貼合這個人,更好詮釋了這個世界。在只有黑與白,對與錯的世界中,做出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是錯的,你也活得精彩!即使錯了,那就從頭再來,人大部分都在錯誤中度過,何況普通的我們呢?生命只有一次,追求理想信念的腳步永無止境。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

相關焦點

  • 關於《悲慘世界》——愛、恩典與救贖
    並且在您把您的名字告訴我以前,您已經有了一個名字,是我早知道了的……您的名字叫『我的兄弟』。」這樣,苦役犯冉阿讓的救贖之路開始了。《悲慘世界》是怎樣的作品?童年時候,以為是一個壞蛋抓好人的故事;中學時代,以為是一篇宣揚階級鬥爭的小說;直至今日,才會意識到,這是一部關於愛、恩典與救贖的史詩。真正的史詩不僅有時代,更有人的靈魂。
  • 《悲慘世界》一個時代的壯舉,穿越歷史的經典!
    這次的《悲慘世界》電影並不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而是以音樂劇為藍本。《悲慘世界》的音樂劇高度壓縮了小說的內容,卻也是無可轉置疑的經典之作,因此可以長演數十年不衰。愛潘妮的演員是專業的音樂劇演員,唱演都沒得說。只覺得她一開口,珞賽特和馬呂留斯都杯具了。電影增加了一個細節,愛潘妮認出了珞賽特,因此有點憤憤不平。小時候遭遇悲慘的珞賽特成了白富美,並得到了馬呂留斯的愛。可即使不平,她最終還是無法拒絕馬呂留斯的要求,並為他們的愛情奔走。這個情節,個人非常讚賞,將音樂劇裡未曾表現的人物內心再度深化。
  • 《悲慘世界》——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小時候,看的是《悲慘世界》小人書。印象中有,冉阿讓偷了一個麵包;芳汀剪去美麗的秀髮,敲掉兩顆漂亮的牙齒;善良的主教;威風凜凜的沙威等等。少年時讀《悲慘世界》,被波瀾壯闊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哀嘆冉阿讓的苦難,同情芳汀的遭遇。苦難中的人性掙扎,使年少的內心感到壓抑。
  • 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談《悲慘世界》:「悲慘世界」是悲慘的人的世界
    1978 年,他考上北京大學法語系,進入法語文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雨果和他的小說《悲慘世界》無疑都是熠熠生輝的。《悲慘世界》最早叫《貧困》,是一個名詞,後來改為形容詞「悲慘的」。「悲慘世界」其實是指悲慘的人的世界。十幾歲:從事法語文學翻譯和研究後,您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對雨果及其小說《悲慘世界》的理解的?
  • 《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中的可愛角色,你還記得嗎?
    《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中的可愛角色,你還記得嗎?《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為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第24部的動畫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巨著《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珂賽特開朗堅強又友善的少女主角,開朗堅強又友善的少女。
  • 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全國選角啟動
    本報訊 著名音樂劇《悲慘世界》將製作中文版的消息引起廣泛的關注後,誰能成為冉阿讓、沙威、芳汀和馬呂斯等劇中的人物,也受到關注。而有關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的演員選拔已經啟動,記者在日前的採訪中了解到,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已經在集團網站開通「音樂劇人才庫」,接受有志於音樂劇表演的人才報名。
  • 電影賞析《悲慘世界》:精緻的藝術,共通的情感
    而在原著小說中,他就像一個傳奇英雄一般,以力大、堅韌著稱,卻又有著卓越的智慧。在電影的前半部分,冉阿讓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珂賽特、馬呂斯、愛潘妮之間的三角愛情和巴黎人民起義的戲份明顯增多,使得他成了一個陪襯,一個隱身於亂世中的俠者。這種安排使得電影節奏很快,但是歌唱情節的冗長又會帶來疲倦感。
  • 休·傑克曼版《悲慘世界》評價如何?
    《悲慘世界》被譽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是初中生必讀名著經典中的書目,在2012年《悲慘世界》被拍成愛情音樂電影,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震撼和洗滌心靈的電影。首先從電影的拍攝效果方面來分析一下。例如開頭的場面,是勞役犯幹苦差役的悲壯場面,他們邊賣力幹活邊把心中的痛苦不堪通過歌詞唱出來,「你站在自己的墳墓裡,永遠是奴隸,不能活著出來」等等簡直是聲聲控訴啊,說實話這一開頭就讓人看了心裡特別不舒服,那衣衫襤褸、血淚雨水交織的悲苦真的讓人心口堵得慌,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虐心」。後面還有很多情節有這樣的強化效果,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接著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裡的人物形象吧。
  • 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全國選角拉開帷幕
    本報訊 近日,世界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演員選拔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這是9月份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英國麥金託什公司宣布合作成立國內首家專業音樂劇製作公司後,聯合製作中文版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第一步。
  • 《悲慘世界》裡,努力去看清世界真相
    當他聽說,一個苦刑犯冉阿讓被抓時,萬分吃驚。本著良心,馬德蘭承認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讓。他要再次入獄。不管你曾做過多少好事,但被大多數人記住的,是你犯過的錯,不會有人因你拯救了世界而感動,卻因你的犯錯將你驅逐。在馬德蘭承認自己是冉阿讓的時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可怕和悲哀。
  • 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拉開全國選角帷幕
    近日,世界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演員選拔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這是9月份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英國麥金託什公司宣布合作成立國內首家專業音樂劇製作公司後,聯合製作中文版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第一步。預計到2008年4月,將有約200名入圍中國演員進入《悲慘世界》音樂劇訓練營,接受英國音樂劇專家們提供的專業培訓。
  • 《悲慘世界》—心的救贖
    內容簡述這是一個悲慘的世界,霧月政變、滑鐵盧之戰、七月王朝……一系列的苦難折磨著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有一個悲慘的人他叫做冉阿讓,年輕時為即將餓死的外甥偷了一口麵包,結果他就度過了十九年的牢獄生活。然而,在珂賽特與馬呂斯在一起後,他卻離開了,失去珂賽特的他悲痛欲絕,過著孤獨的晚年生活,彌留之際,他又見到了芳汀,馬呂斯和珂賽特趕到後不久,冉阿讓安詳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救贖別人就是救贖自己冉阿讓的一生是痛苦的、不平凡的、偉大的一生,作為一個罪惡法律的受害者,在這黑暗的世道他本應該仇恨這個世界,
  • 電影解析《悲慘世界》:以悲憫拯救悲慘,是最精緻的藝術
    金剛狼在這裡演繹得很出色,一個墮落、掙扎到新生,從愛的付出到救贖,一個讓人流淚讓人感動的人物。角鬥士的悲情英雄角色也令人嘆息,只是對於前半段代國家機關執法的冷硬、固執與無情感稍顯不足,可能是慣性表演的關係吧,好人演多了,想變壞也難,這也間接影響到了後面的悲情效果。飾演阿曼達的珂賽特年輕漂亮,她是這個悲慘世界的唯一亮色,也可以算是這個悲慘故事的一些光明的希望與慰藉,她代表了幸福的未來。
  • 《悲慘世界》中文版 高曉松毛遂自薦當翻譯(圖)
    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同英國麥金託什公司聯合成立的國內首家專業音樂劇公司啟動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全國演員選拔活動目前已拉開帷幕,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在陸續展開。而著名音樂人高曉松近日來便多次致電主辦方,希望能夠參與《悲慘世界》中文版的前期翻譯工作。
  • 音樂劇《悲慘世界》天堂都在夢裡和未來,可你總在走彎路
    音樂劇《悲慘世界》。這次看過劇之後,和小夥伴從劇院出來,就一直在聊,興奮得停不下來,聊了一整個等uber和坐車的時間。那個瞬間我突然想通了一種關於「悲慘世界」為什麼如此悲慘的可能性:這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悲慘」。劇中和書裡所有願望和趨勢無論善惡,都被強行幹預、改變:出獄的冉阿讓本來打算憎恨不公的世界,這一趨勢被神父終結;沙威正義與天罰的執念被冉阿讓的救命之恩混淆;芳汀從頭髮到尊嚴的失去N連;艾潘妮無望的單戀;馬呂斯失去至交獨自苟活,等等等等。
  • 寫給全世界讀者的書,再讀《悲慘世界》:一個人也就是冉·阿讓的...
    雨果創造沙威這個人物,是給冉·阿讓的救贖道路設置的最大一個障礙。芳汀的悲慘下場、警察沙威的縱恣暴戾、商馬第案件,嚴重的危機之後,又繼以嚴重的考驗。「世間有一種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內心活動。」這是《悲慘世界》第一部第七卷第三章《腦海中的風暴》開頭的一段話。
  • 《悲慘世界》音樂劇賞析|黑夜將盡,明日將近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曾多次被搬上舞臺和銀幕。本片也是取材於《悲慘世界》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由湯姆·霍伯執導,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裡德等主演。
  • 2012年音樂劇版電影《悲慘世界》:令人驚豔
    2012年版電影《悲慘世界》,謝謝朋友推薦,才讓我沒有錯過。驚豔的一部電影。音樂劇的唱詞加上電影的手法,雙劍合璧天下無敵。畢竟在不知道《悲慘世界》之前很多年,已經熟悉了他和大象的故事。(78年版《外國兒童短篇小說選》裡面把這一段取名《法蘭西小英雄》,當成了一個短篇。這本舊書攤買來的老書陪伴了我整個的童年,他的故事也是我所看到的第一個法國小說。)所以雖然那個大象一掠而過,還是有遇到了熟人甚至親人的親切感。
  • 《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中嗓音甜美的日本配音師們!
    《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中嗓音甜美的日本配音師們!《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為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第24部的動畫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巨著《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名冢佳織為《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珂賽特配音名冢佳織,1985年4月24日出生於東京都,日本女性聲優、舞臺演員。為《悲慘世界·少女珂賽特》珂賽特配音。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不是苦難,而是人的內心
    ——《悲慘世界》冉阿讓,《悲慘世界》裡的男主人公,因為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入獄,三番四次逃跑,每次都被抓回,冉阿讓因此做了19年的苦役犯,後被假釋。在路過一個大主教家吃飯時,為了生計他又偷了一對銀器,警察抓他時,大主教說不是他偷的,而是自己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