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種容易導致負面情緒的不合理信念,你了解嗎?

2021-01-11 酷暑炎熱天

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事物時,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和處理方式,這除了與每個人的學識、經歷、習慣不同有關以外,還與每個人的信念有著密切的聯繫。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容易使人產生情緒困擾。一旦這些不合理的信念持續時間過長,就容易引發情緒障礙。

小張是李局長的下屬,有一次在街上閒逛時與李局長擦肩而過,李局長只是從他身邊走了過去,並沒有和他打招呼。於是小張誠惶誠恐,他想是不是李局長因為上次開會時的不同意見而懷恨在心,以後會不會故意跟他作對讓他難堪。於是小張陷入焦慮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同樣的事情隔天又發生在了小王的身上,小王也是李局長的下屬,與李局長在街上偶遇,李局長也是沒有和他打招呼,小王想李局長估計是在思考其他的事情沒有看到自己,或者是雖然看到了自己但有其他的原因才沒有打招呼。小王的心情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任何影響,依舊開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上述案例中的事情頗為常見,對此,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解釋: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很多情況下與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情緒的產生主要是由他的信念主導的。

在這一基礎上,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做了進一步的闡述:人們處理問題的方式與情緒應對方式由其持有的信念所決定。

人們的信念各不相同,根據信念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分為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能夠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合理的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那麼,如何區分信念合理不合理呢?心理學家提出5條標準來區分這兩者。

根據這些標準,心理學家又歸納了以下十種常見的易導致各種負面情緒的不合理信念,以下列出來供參考:

第一種稱為絕對化信念,表現為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對事物發生或不發生懷有確定的信念。

第二種稱為災難化信念,表現為主觀認為某件不好的事情會發生,並帶來一系列糟糕甚至悲慘的後果,從而擔心、恐懼、羞愧、自責。

第三種叫歸己化,主要表現為把外界許多消極事件的原因歸結為自己,而實際上跟自己並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

第四種叫先知錯誤,表現為總是擔心不好的事情要發生,然後把這種擔心當作事實,擾亂自己的情緒。

第五種叫情緒推理,表現為「情緒決定一切」,總是把主觀情緒當作自己判斷事物的證據。

第六種稱為消極推測,即前邊提到的案例中小張的心理,總是主觀魔想他人的心理,得出消極的結論,並對此深信不疑。

第七種稱為貶低性信念,即習慣於對自己、他人或某個複雜的整體事物給予簡單、負面的評價。

第八種是誇大與縮小,表現為對事物的判斷總是不合時宜地誇大或縮小。

第九種稱為過分概括化信息,即著名的白紙黑點理論,對於白紙上的黑點,總看到黑點,並且因此否定整張白紙,對自己對他人都如此。

第十種是極端化理念,以絕對的是非對錯來看待一件事,沒有中間地帶,又叫完美主義,用全有全無的方式思考問題。

相關焦點

  • 不合理信念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解釋: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很多情況下與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情緒的產生主要受到他的信念主導。人們的信念各有不同,根據信念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分為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能夠引起人們對事物產生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合理的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 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不合理信念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解釋: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很多情況下與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情緒的產生主要受到他的信念主導。人們的信念各有不同,根據信念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分為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能夠引起人們對事物產生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合理的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 你的負面情緒背後,主要是什麼不合理信念?
    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自己的心情。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於是,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這種邏輯是怎麼形成的?不合理的認知或不合理信念。
  • 你的負面情緒背後,主要是什麼不合理信念?
    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自己的心情。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於是,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這種邏輯是怎麼形成的?不合理的認知或不合理信念。
  • 你是如何化解負面情緒的
    要排解負面情緒,首先了解情緒是怎麼產生的。看看下面圖片,首先為你解讀情緒ABC理論。很多負面情緒都是由於非理性信念B引發的。所以,負面情緒是由人對事件的解讀引發的,並不是事件讓人不愉快。只要調整人對事情的認知就能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 親子關係差,多半是父母「不合理信念」,導致「情緒智力」低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家長控制情緒的能力相當薄弱。尤其喜歡對孩子的行為指指點點,一旦孩子出現反抗的傾向或者行為,這些家長就會火冒三丈,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家長會如此的容易暴躁呢?按理說,成熟的父母應該要比孩子更加具備情緒控制的能力,那為何還有這麼多的家長在不經意間成為了情緒的奴隸呢?或許這都是不合理的信念在作祟。
  • 你被不合理的信念影響了嗎?不合理信念如何鑑別
    當你遇到自己比較害怕而又特別難解決的事情時,第一時間浮上腦海的是什麼樣的想法呢?有的時候一件事情沒做好被領導罵了,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麼簡單的事情我都做不好,還因此被罵,我怎麼這麼沒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而個體內心中不現實的、不合邏輯的、站不住腳的信念我們就稱之為不合理的信念。有的時候外界發生的時間確實很糟糕,但是對於我們自身的幹擾,就在意我們如何去看待它。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是不是覺得多了解自己的心理多一點,其實一點都不難?哈哈,這個問題咱們不急著回答,既然之前已經聊過了記憶,那受到記憶的影響,最先有反應的肯定是我們情緒。就像回憶起童年快樂的事情,嘴角會不自覺微笑;如果想起了悲傷的經歷,可能我們半天也難從憂鬱中回過神來。我們每天都要和情緒打交道,但是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 多做這個練習,讓悲觀的念頭不再左右你的情緒
    他認為,真正影響我們的情緒的,並不是實際發生的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態度,以及我們賴以解釋事件的內在信念。如果我們抱持著許多不合理的信念,我們對事物的評價就會負面、扭曲,這樣,我們的情緒自然也就好不到哪去。而如果我們能把負面信念轉化,以積極的信念去解釋周圍的事件,我們的情緒問題也就不存在了。你有哪些負面的不合理信念?
  • 你了解情緒的五個特性嗎?
    如果認為自己「沒有人愛」,那麼,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散出這種不安全感。當其他人遠離你時,遭到拒絕的感受又會來證實你的想法。所以不難發現,每當你產生情緒反應時,往往就是按照某種信念而產生行為。越堅持自己的信念,越容易跟人起衝突,也會變得沒有彈性,自我設限,甚至不可理喻。
  • 你的思維可能被負面情緒封印了
    第二道封印: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一來,系統崩潰,思維停止……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狀況,甭管你有多麼高的智商,在情緒面前都無能為力,立刻變得暴躁衝動,看誰都欠揍!或者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比如,你工作得好好的,莫名其妙被人打小報告,被老闆叫去談話,你感到非常憤怒!比如,你喜歡的球隊輸了球,你連續三天都鬱鬱寡歡!那怎麼辦呢?既然是「外圍世界」導致了你的情緒,那麼你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控制自己!
  • 合理情緒療法: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負面情緒?
    因為小編大學的專業是心理學,所以學習了一些心理諮詢方面的理論和技巧,今天就教給大家一種容易理解和運用的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擺脫我們負面情緒的方法:合理情緒療法。他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最後導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後果,這就稱為ABC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說,我們平常都是認為身邊發生的事情導致了我們糟糕的心情,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真正使我們心情變差的其實是我們自身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和看法,而且,由於我們的主觀看法是可以由自己調控的,所以這就給了我們一種可以應對甚至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
  • 與負面情緒做「朋友」
    但是太理性的人也不太好,因為缺少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忽視情感上的共鳴。」這條留言激起了我討論一個問題的興趣:第一時間尋找解決辦法,是不是意味著感受不重要呢?理性和感性是對立的嗎?負面情緒的價值在哪裡?1我是一個感情非常細膩和敏感的人,我可以精準捕捉和描述在心頭掠過的任何一種情緒和感受,在這方面是非常感性的。
  • 為什麼孩子容易深陷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原來,小張的女兒因為閨蜜的女兒玩具拼得比她好不服氣結果就哭了, 這閨蜜好不容易給哄好了,結果見到小張又哭了,搞得好像是閨蜜虐待了她一樣。這讓小張脾氣一來直接訓斥自己的女兒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女兒這才忍住哭聲抽噎了起來。
  • 情緒ABC理論:不合理的信念才是我們產生情緒困擾的根源!
    這以上十種後悔,你是哪裡種後悔?」而王小波也說過,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為了讓你幹了以後後悔而設,所以你不管幹了什麼事,都不要後悔。為什麼會後悔?和本諮詢認為關鍵不在於我們怎麼做,而在於我們是如何看待我們做的事情?從心理學來說,這其實事情的發生只是引起情緒的間接因素,而關鍵是因素是我們對於事情是如何看待的?
  • 心理學:隱藏負面情緒,並非明智之舉!
    但是,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那些挫折帶給我們的灰色情緒。A君也許會想:我不開心是我的事,不應該表達出去,這樣會惹人厭煩。B君也許以為:雖然我不開心,但是我可以默默忍受,這並不難。C君笑談:表達了,又有誰會懂呢?萬一遭人嘲笑,豈不是更糟。但是,大家不知道這些負面的情緒,如果不及時釋放出去,壓抑在身體裡,就會一點一點的將我們吞噬。
  • 排解負面情緒的小方法
    生存在這個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生活中的一些事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由此可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情緒崩潰的情況,都曾因為負面情緒而陷入消極狀態。情緒主導著我們的生活狀態,快樂和悲傷,截然相反的情緒會讓我們陷入完全相反的情境中,我們都希望可以擁有快樂,積極地面對每一天,但總有些讓我們難以預料的情況發生,導致我們產生負面情緒。
  • 格格:你是如何排解負面情緒的?
    導讀:其實每個正常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當然也會有負面情緒,尤其是面臨壓力或者挫折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其實從負面的情緒中走出來,重拾自信心,才是克服困難的方法。什麼是負面情緒?要想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底什麼是負面情緒,人為什麼會產生負面情緒。很多人都無法做到了解與理解這一點,因為現在社會生存法則中,出現了很多虛假的法則,而這些虛假的法則都在歪曲負面情緒,不斷的告訴大家不能有負面情緒,如果有就是不對的是不好的,會影響你。
  • 如何管理負面情緒?
    我說了那麼多,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負面情緒吧 負面情緒是指一種不積極的情緒和想法,它包含了焦慮,憤怒,悲傷,懊悔,委屈,急躁,仇恨,消沉,恐懼,哀怨,壓抑,緊張等等。他產生的原因呢,就是生活中各種不如意,造成的一系列後果 。如何去控制這種負面情緒?
  • 怎樣對治抑鬱等負面情緒的襲擾
    一種負面情緒一旦形成習慣,在西醫講就是病了,需要吃藥,嚴重的甚至要住院,對個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我來分享一個方法,用來對治焦慮,抑鬱,失眠多夢等負面情緒,不用花錢,但是需要具備意志力和付出勤奮。不管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可以歸納到五蘊裡的受,即被動的接受,比如債務,以及由此帶來的不良情緒。 什麼是五蘊?心經裡講,色受想行識是五蘊,五蘊都是空的,假的,虛幻的,這個「受」也是一樣。話好講,理解起來太費勁。先不管那麼多,就說怎麼治好使,從而讓抑鬱消失掉吧。 主要用觀。因為一開始用止不好使,一下子止的住嗎?那個債在自己身上,麻煩一時半會不那麼容易止,沒那麼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