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0年前蘇聯公布的二戰傷亡數字觸目驚心,希望世界永遠NO WAR!

2021-01-09 多藝堂傳播

戰爭是可怕的,尤其是對百姓的傷害巨大,任何國家都不喜歡戰爭! 「二戰」過去幾十年了,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傷痛。這場慘烈的戰爭,全世界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近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達2200萬平方公裡,交戰方動員兵力達1.1億人。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超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損失,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我國在這場慘絕人寰的戰爭中亦損失巨大,據官方權威數據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共約3500萬,其中死亡約1800萬,當時中國人口有4.8億,傷亡約佔比例為7.3%,死亡比例為3.75%。按照1937年的幣值計算,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戰爭損失的數字觸目驚心,但我國還不是這場戰爭中人口損失最慘重的國家,最慘重的國家應該是蘇聯,今天的主體是俄羅斯。

在30年前的今天,即1990年5月7日,蘇聯官方公布了衛國戰爭中軍民損失數字。由當時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盧舍夫大將對塔斯社記者說,蘇聯在衛國戰爭中損失的軍民總數為2700-2800萬人。在戰鬥中被打死、重傷致死和被俘未回的軍人共866.84萬名,還有1800萬人受傷或患病,總傷亡在6000萬人以上。

此期間蘇聯人口共1.8億,傷亡比例約為33.3%%,死亡比例為14.4%。其蘇德戰場是二戰期間規模最龐大、戰鬥最激烈、損失最慘重的主戰場,兩國動輒數百萬軍隊大規模廝殺,由於戰爭初期主戰場都在蘇聯境內,造成了大量平民無辜傷亡。

戰爭就是殘酷,經歷二戰的「中蘇」可謂難兄難弟,是二戰中傷亡和損失最為慘重的國家。讓我們記住這慘痛的歷史,加入保衛和平,反對戰爭的行列!

相關焦點

  • 二戰傷亡過百萬戰役,蘇聯如何堅守872天?芬蘭是關鍵第三方?
    說起二戰蘇德戰場的慘烈,大家肯定最先想起會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涉及高加索油田的爭奪,對雙方可以說都具有勝負手的意義。因此這一戰役雙方可以說都下了血本,說它是蘇德戰場轉折點是沒有太大疑問的。但在蘇德戰場上,如果從傷亡最慘重角度去看,史達林格勒戰役還並不是第1名。在這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從1941年一直打到了1944年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 二戰時期,如果日本不投降會怎麼樣,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二戰,也被稱為世界反西斯戰爭,這次戰爭是人類經到目前為止歷時間最長、戰爭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經濟損失最嚴重的一場世界大戰。二戰,主要參戰國:一方是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為首反西斯國家,另一方是以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同盟國。
  • 二戰時,若沒有美國的原子彈,蘇聯會佔領日本嗎,看專家怎麼說!
    戰役中共傷亡28686人,美軍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2786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二戰後期日本人看美國已經快打到本土了,決定在日本列島做困獸之鬥。當時的日本有7000萬人口,號稱1億,日本高層認為可以動員出上千萬人的武裝,然後利用日本列島多山的地形特點,層層阻擊,最大限度的殺傷盟軍。
  •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文/猿飛日月二戰時我們都知道是同盟國最後勝利了,希特勒的德國,以及裕仁天皇的日本通通都戰敗投降,成為了戰敗國,至於另外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我們就不要再提了,他是三個法西斯國家中最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一位,也正因為如此,他成了三個主要的法西斯國家中,最早投降的那一位,我們不能說他怎麼樣,不過在戰爭之下,世界各個地方傷亡人數都是一片天文數字,有很多人都死於殘酷的戰爭之下,成為了孤魂野鬼,甚至立墓碑,都不知道該給他取一個怎樣的姓名。
  • 二戰德國若成功打敗蘇聯,那它之後的進攻目標會是哪一個?
    但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終於在1940年7月,馬奇諾防線被德軍繞過,法國戰敗,希特勒的野心越來越大,他把目光投向了蘇聯。在這一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巴巴羅薩計劃」誕生了。歷史上的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兵分三路殺入蘇聯,按照希特勒原本計劃,德軍會在初秋將蘇聯擊敗。
  • 二戰哪國消滅日軍最多?此國殺155萬,日本至今不敢惹,不是中國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其中有61個國家和地區能被捲入,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而這對於我國來說,也是比較慘痛的回憶,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民也付出了2000萬人以上傷亡的代價。那麼作為軸心國之一的日本法西斯軍隊傷亡人數又是多少?二戰哪國殲滅日軍人數最多呢?就讓我們好好來看看數字。
  • 為什麼說日本二戰攻打蘇聯必敗無疑,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明白了
    關於二戰的歷史,曾經我一直有個疑問,為啥當時日本選擇了南下,而不是北上攻打蘇聯?在1941年夏天德國開始進攻蘇聯的最初階段,蘇軍連戰連敗,德軍兵鋒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此時日本選擇從西伯利亞對蘇聯進行夾擊,那麼蘇聯是否還能頂得住呢?如果蘇聯真的沒頂住,那麼二戰史是否就要改寫了呢?
  • 二戰時,美國租借給蘇聯的109億美元物資,蘇聯還了嗎?
    租借法案從1941年開始,一直到1945年二戰勝利結束,美國向包括蘇聯、英國、中國在內的30多個盟國,提供了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物資。羅斯福至於蘇聯,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算帳,美國人說向蘇聯租借了價值109億美元的物資,但是蘇聯不認可這個數字,蘇聯自己的統計為98億。
  • 二戰各國都死了多少人?中國排第二,第一慘烈出乎想像!
    如果按照國家來算,各國傷亡是這樣的,   一,蘇聯   蘇聯是二戰傷亡最慘重的國家,1941年到1945年,蘇聯共死亡2660萬人(軍人佔百分之三十五)!
  • 二戰中蘇聯和中國的貢獻毋庸置疑,以「劍橋五傑」為例子
    「五傑」最傑出的功勳就是向蘇聯提供了英國破譯的德軍密碼,對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鑑於現在否定蘇聯、忽視中國作用在西方仍然很流行,國內用西方眼光看待二戰的人越來越多。
  • 慘烈的蘇聯衛國戰,二戰的「絞肉機」,他們卻前赴後繼向前衝!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蘇聯可以說是用血肉建立起來的國家,當時蘇聯因為社會發達,軍事實力強,所以應該是沒有什麼國家會想不開和蘇聯開戰的,但是在蘇聯的歷史上,有這麼一次戰爭被記錄了下來,也讓人們知道二戰時期蘇聯的衛國戰爭是多麼的慘烈。
  • 二戰前強大的蘇聯,進攻小國芬蘭,卻為何損失慘重?
    然而由於芬蘭在獨立之時,所獲取的版圖跟此後繼承蘇俄政權的蘇聯所建造的「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僅有32千米之遙。當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重新崛起之後,出於所謂的「前沿防禦」原則。開始對芬蘭這個仿佛直插自己心臟的版圖表示出了不滿,加之在蘇俄內戰期間,芬蘭當局曾經開放港口給英國人,用於幹涉蘇俄內戰,在蘇聯眼裡芬蘭對自己是否友好,一直都是存疑狀態。
  • 蘇聯與芬蘭的冬季戰爭:一場「麵包」與「雞尾酒」的互扔之戰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和芬蘭之間因為領土糾紛,發生了歷時104天的冬季戰爭。有兩種食品的名字在這場戰爭中出名,分別是「莫洛託夫麵包」和「莫洛託夫雞尾酒」。蘇聯人說我有麵包,芬蘭人說我有雞尾酒,來吧,讓我們互扔吧。
  • 二戰時期美、英為何不在蘇聯與德國兩敗俱傷之後再發起諾曼第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爭至少造成了9000餘萬軍民傷亡和5萬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那麼這場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爭究竟是何時爆發的呢?目前國際上一般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作為二戰爆發的標誌性事件,然而事實上法西家的侵略擴張卻經歷了相當複雜漫長的過程。
  • 戰損1比10,二戰時期的芬蘭為什麼能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二戰爆發後,蘇聯出於國土安全方面考慮,提出與芬蘭置換部分領土的要求。芬蘭人在民族情感的趨勢下,拒絕了蘇聯的提議。於是,蘇聯便打算用武力強行奪取。1939年11月30日,蘇聯出動23個師的軍隊入侵芬蘭,「蘇芬戰爭」(冬季戰爭)正式爆發。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經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的工業經濟實力持續暴增,1935年至1938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分別佔到世界工業總份額的42.7%至45.9%。蘇聯的現代化工業化水平和工業技術含量及很多尖端高科技研發實力創造力遠高於美德英等工業強國,所以在二戰前美德英等西方國家的工業科技力量沒有蘇聯強。
  • 二戰時期的蘇聯,實則並不正義偉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則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二戰是由德國發動的嗎?一方面,這毋庸置疑。教科書明確表示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二戰全面爆發。其實這是站在西方中心論的史學視角得出的觀點,正因為德國進攻波蘭,導致英法對德宣戰,影響了世界格局。之前的西班牙內戰,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日本侵華戰爭,以及慕尼黑陰謀等地區戰爭或衝突,尚未對國際格局造成根本性的衝擊。
  • 二戰後蘇聯崛起迅速,強大到了什麼地步?足與美國抗衡
    說到二戰, 我們肯定就會想到蘇聯, 畢竟它與德國之間爆發的蘇德戰爭的規模、戰況以及傷亡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戰場上最震撼人心的, 在這場戰爭中, 無數男性公民魂歸大地, 就連女性在這場戰爭中死於非命的都不在少數, 以致於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一度不知道該如何重建國家, 甚至在日本戰敗的時候,
  • 二戰前夜:德國興辦地下軍校,曼施坦因到蘇聯學藝
    尤其是進攻法國的「曼施坦因計劃」和蘇聯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敗退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一個創造了快速滅亡近代大國的神話,另一個則通過以少勝多的奇蹟為潰敗中的納粹德國續命近3年。曼施坦因是二戰歐洲戰場上首屈一指的軍事戰略家。
  • 二戰蘇聯為何不籤《日內瓦條約》?史達林這句話才是真相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德國和蘇聯不但在戰場上是死對頭,在戰場下,兩國的關係也鬧得非常僵硬。作為飯法西斯同盟中最重要的一員,蘇聯為抵抗法西斯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犧牲。整個戰爭中,有超過2300萬蘇聯軍民犧牲,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蘇聯社會的男女性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