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五代十國後,趙匡胤建立「宋」,史稱「北宋」。除趙匡胤剛建立的宋朝,還同時存在著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政權。自趙匡胤登基之始,便開始進行統一全國。最後滅亡北漢,大宋基本統一全國,亂世局面逐漸結束。
對於沙場治國之事,趙匡胤可謂得心應手,不然也不會那麼順利的奠定統一全國的局面,讓趙光義收尾。但對這大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因,卻是諱莫如深,正史中根本沒說出個所以然。
對於趙匡胤之死,官方歷史中只有一句話「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大宋開國皇帝之死,沒有原因,沒有經過,只有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只說出什麼時間,在哪死的,死時多少歲。對於死因隻字不提,一筆帶過。
民間猜測倒是層出不窮,最讓人信服的是「燭影斧聲」:某年某月某日,趙匡胤召趙光義進宮喝酒。當時的趙匡胤身體很好,喝完酒後有點困就躺下休息。周圍的宮女太監都被屏退離開,只留趙光義留下服侍。屏退下的眾人遠遠望著,只見兩人說著一些話。
緊接著燭光搖晃,趙光義退下後,眾人聽到玉斧戳雪之聲。第二天天快亮之時,趙光義宣布趙匡胤駕崩,命人處理喪事。第三天趙光義在靈柩前即皇帝位,據說是趙匡胤留下的遺詔。
這是民間猜測的故事,而民間史料怎麼說的呢?司馬光的《涑水紀聞》,開篇就是帝崩,帝崩之前以及帝怎麼崩的一概不提。南宋時期,徐大焯在《燼餘錄》中「記載」香豔的一段:趙匡胤生病,弟弟趙光義來探望,見嫂子花蕊夫人在旁邊。弟弟把持不住,調戲花蕊夫人,哥哥醒來大怒,弟弟殺哥哥。有的是,這和楊廣弒父上位很像。
「燭影斧聲」全是由文瑩和尚杜撰而出,記錄於《續湘山野錄》,詳細描述了其過程,相當玄幻,仿佛當事人一般。雖說不可信,但開國君主之死在正史上的描寫未免太離奇,過於掩耳盜鈴。
趙匡胤之死太過離奇,趙光義的即位也太過順利,當時的朝中大臣、宗室、皇后等人都未提出準備讓趙匡胤之子即位,起碼史書中並未提及。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的正史記載可謂前無有古人,後沒有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