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頻繁的犯錯,家長的態度很關鍵,這樣引導幫孩子更好成長

2020-08-30 思呈說教育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最常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不知所措,甚至很多時候被孩子的小錯而弄得不知所措,雖然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可每個家長也不希望孩子的小錯誤逐漸放大,最後演變成大的錯誤,可有的時候,犯錯也是必經之路。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做錯事情或者搞砸事情,這些並不可怕,主要是父母應該怎樣去管理。

尤其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更是淘氣,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把家裡的抽屜用透明膠帶封住,因為孩子會把它當樂趣,不停地來回抽。這時候的孩子,一個小小的玩具就能讓他很開心,比如教會孩子摺紙飛機,孩子就會追著飛機滿屋子跑,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定不會阻攔,可是孩子的眼裡沒有分寸,往往在追著玩的時候就會不小心弄壞家裡的東西,比如打碎了花瓶撞碎了水杯,這樣的小事情總是不斷,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如果給孩子一頓批評,孩子也會覺得非常委屈,孩子會說不是故意的,可如果總是不管孩子,孩子會不會長大以後還是毛毛躁躁,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不知所措。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面對錯誤,做錯事情不可怕,但要教會孩子敢於去面對問題,要告訴孩子勇於認錯,誠心道歉,記住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錯誤了。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將犯錯誤的過程中那些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的有效因素,幫助孩子在嘗試錯誤噹噹中不斷的完善自我。

孩子犯小錯誤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1、允許孩子犯錯誤。

生活中有一個常態,那就是不犯小錯的人往往會犯大錯,因為沒有犯錯誤的經驗,所以,孩子也不知道大的錯誤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往往一些人看起來很完美,但是,一旦犯錯就會不可收拾,父母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在犯錯的過程中才能夠讓孩子不斷成長。

2、父母要辯證的去看問題。

很多時候,優點和缺點可能只差一步,一個孩子身上的缺點也可能會轉化為優點,因為小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缺點只要是不違反原則,都是可以糾正的,父母學會正確的鼓勵和誇獎孩子,在對待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

3、了解動機。

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父母就像是孩子的老師,要學會幫助孩子去分析,最主要的是要知道孩子行為的動機是什麼,如果動機是好的,父母要學會先去認可孩子的態度,以降低孩子的焦慮,再去糾正孩子的方法,孩子因為經驗不足,可能會出現執行中的錯誤,這時父母對孩子的認同,能夠讓孩子找到認同感,同時也能夠願意去接受新的方法。

4、小錯誤可以總結經驗。

父母要教會孩子在規則之內去做事情,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而哪些事情是在原則之內犯錯誤可以改正的,通過這樣的教導,孩子會從犯錯當中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同樣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不要讓孩子去犯一些無意義低級的錯誤,更不要讓孩子觸犯法律。

人都是有情緒的,尤其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表現的可能會有些情緒化,不理性。但身為父母,還是要儘量做到保持良好的心態。

面對孩子犯小錯誤,父母要如何去做?

1、不要過度責罵孩子。

不管多大的孩子做錯事情,都不要過度懲罰,這樣做是非常糟糕的,很多時候,孩子可能犯的只是一個不傷害原則的小問題,可父母的過度懲罰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樣一來,孩子反而更加衝動,不僅不知道改正錯誤,反而會把那些壓抑和深藏已久的一些問題表現出來,同時也會讓孩子對父母開始建立起防禦機制。

2、不要總是替孩子受過。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秉承子不教,父之過,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讓孩子去自己承擔結果,認為是自己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過,其實不是這樣的,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錯,好的教育是把犯錯當成教育的良好時機,讓孩子從犯錯的過程當中成長。

3、根據孩子性格適時調整。

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針對於外向性格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會強一些,所以對孩子評判錯誤的時候批評就可以講是非觀念,可是內向的孩子批評就要謹慎一些,不要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心理壓力。

4、當孩子犯錯時,學會謹言慎行。

在親子關係當中,很多時候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讓孩子記恨一輩子,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要小心跟孩子溝通要找到方法,不要超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歸根到底,孩子還是一個發展中的人,需要父母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給他與助理,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同時掌握犯錯的時機,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卻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速度,以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要引導孩子正視錯誤,而不是忽視錯誤孩子做錯事後,家長忽視不理,在孩子看來就是:哦,原來這樣並沒關係。孩子犯錯不可避免,面對錯誤我們要讓孩子面對,坦然接受它。
  • 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心智不夠成熟時,無可避免的會犯各種錯誤,而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需要學會這些做法:傾聽孩子的想法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後,會不分青紅皂白臭罵甚至痛打一頓孩子,當時覺得很解氣,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大於錯誤本身。
  • 面對別人的嘲笑,孩子不會面對怎麼辦?專家:用愛引導孩子成長
    不會處理的孩子,可以就會非常怨恨別人,或者想出來報復別人,不能正確處理這件事,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教育專家指出來,在這樣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家長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呢?01 家長不要過度保護經常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孩子從來沒有面對過別人的批評,才會出現,一聽到別人的指責,就會受不了,內心太脆弱。
  •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如果沒做好,將來可能給孩子留下陰影
    孩子犯錯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但是不同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會大相逕庭,有的會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有的甚至會打罵孩子讓他長記性。面對這些家長,孩子本身就會處於弱勢的一方,很難從家長的陰影中走出來,很難跟家長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
  • 《陪孩子終身成長》允許孩子「犯錯」:3招幫助孩子擁有成長思維
    這個時候,家長也顧不上如何與孩子溝通,上來就對孩子劈頭蓋臉的一頓責罵,甚至是懲罰。孩子犯錯誤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當我看完樊登老師的《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後,我發現,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完全可以改變心態。「犯錯」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 孩子失敗或犯錯,家長不用吼不要用罵。三點方法助孩子健康成長
    方法引導孩子第一次做不好事情,不代表以後都做不好。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每一次失敗或錯誤,爭取下一次成功或改正。方法1.用理解、寬容引導孩子自我接納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自我表現意識更加強烈。當他們出現犯錯誤時,他們更會通過綜合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來評價自我、認識自我。當孩子出現失敗或錯誤時,家長表現出冷漠、斥責、不滿意、不理解、不接受等否定的態度和行為時,孩子易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貶值等情緒體驗和自我評價。而當家長表現出理解、寬容等接納的態度和行為時,犯錯誤的孩子會增強自我肯定,產生自我接納的態度和行為,從而增強向上進取的決心和勇氣。
  • 熊孩子掰斷14輛豪車標被家長罰跪: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態度
    ,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和處理方式,都將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影響孩子日後的是非觀。而你幫他分析對錯,分析原因,這樣做,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知,約束自我的不良行為。父母幫孩子一起解決和應對,正確引導和幫助的態度,將會很大程度上緩解孩子的不安、害怕、內疚和恐懼,從而更有信心去面對錯誤,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 孩子犯錯不可怕,怕的是父母粗暴教育,每次犯錯都是孩子成長機會
    ,在正確的引導下,每次犯錯對於孩子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對待錯誤的態度。當父母面對孩子犯錯,經常粗暴的指責、辱罵、懲罰,很有可能引導他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害怕犯錯,於是變得不敢探索、不敢嘗試。
  • 孩子犯錯不要怕,巧妙引導孩子的羞恥感,讓孩子受益一生
    文 | 文茵媽媽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育兒那些趣事,我們一起聊會自我反省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孩子的成長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鳳凰涅槃,羽化成蝶都有一個努力的過程。孩子的成長中,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採用冷靜的態度,從側面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正確看待自己的過失。最好的教育來自孩子自身,由內而外的教育就是最有效的。
  • 教育孩子還是硬來?家長巧用軟硬兼施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家長認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採用強硬的態度和方式,更具示範性,這樣的方法真的行之有效嗎?其實不然,教育孩子要採取軟硬兼施的方式,剛柔並濟。只有把握好教育的尺度,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鄰居家洋洋是個調皮搞怪的小男孩,洋洋的父母沒少幫他收拾爛攤子。
  • 別怕孩子犯錯,放低姿態與他們共同經歷,這是成長的財富
    先講愛再講理,良好溝通氣氛是讓孩子改正錯誤的先決條件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面對他們的錯誤很多父母都會拿出家長的威嚴,去教育他們,但其實如果家長能夠把孩子的錯誤看成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就會不懼怕孩子犯錯,甚至會認為這是成長的財富。
  • 孩子犯錯不可怕,家長若沒做好這幾點,恐給他心理留陰影
    孩子犯錯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但是不同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會大相逕庭,有的會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有的甚至會打罵孩子讓他長記性。面對這些家長,孩子本身就會處於弱勢的一方,很難從家長的陰影中走出來,很難跟家長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
  • 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犯錯改錯的過程,孩子犯錯無奈的你會動手嗎?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犯錯、改錯的過程。養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有著本質的區別,就拿孩子犯錯後的處理方式來說。很多家長比較簡單直接,就是批評指責,方法用盡無奈之下便會動手。這樣的方式,就是在養育孩子的層面上。
  • 不允許孩子犯錯?「試誤說」了解一下,運用試錯來引導孩子成長
    其實對待孩子成長的所犯的錯誤,家長不必要太過焦急的批評孩子,讓孩子一步到位的改正缺點,不妨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誰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要經過磕磕絆絆,而孩子遲早要離家父母自己獨立的生活,孩子可以在錯誤中學習到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當孩子經過錯誤後會吃一塹長一智。
  • 重視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困難,孩子能夠更好成長
    孩子成長型思維,都是家長這樣培養出來的很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有所作為,但卻苦於不知道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成長型思維,孩子如果能夠從小具備這些,將來長大了就能夠更好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那麼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到讓其成長的方式和經驗,那麼就可以說這個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
  • 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犯錯了,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打罵一頓,把孩子打得大哭,巴拉巴拉教育了一番,等會孩子哭停了就又好聲好氣地哄。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適當懲罰沒毛病,但是當眾懲罰該不該呢?PCbaby首席育兒導師凌燕子強烈表示:不建議!因為雖然當眾打罵教育,孩子會害怕收斂,但是隨著而來的是負面影響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 面對多動症孩子犯錯如何保持良好心態?預先設想結局很關鍵
    家長樹立的規則,如果時常變動,無論是誰的原因,都極其不利於孩子養成習慣。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與父母之間、夫妻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都要儘量達成共識,不要存在太多分歧和矛盾,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改善問題。
  • 孩子犯錯了,低情商的媽媽才一直講道理,機智的媽媽都會理性引導
    讚揚了小愛這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要引以為戒。小愛媽媽是有一個高情商的媽媽,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她的做法是值得許多家長學習的。高情商媽媽會首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再以理性平和的方式解決矛盾。其次,當孩子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只想通過道歉匆匆了事時,高情商的媽媽會引導式教育,包容和鼓勵的方式。
  • 孩子自卑,家長要如何引導,更好促進孩子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自卑,並且很多孩子因為自卑,不夠自信,所以總是羞於展現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看著著急,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擺脫自卑呢?別擔心,我們慢慢說。
  • 孩子犯錯誤時,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人生
    1、家長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用平和的態度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其實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進行責備,說孩子的不是問孩子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其實您如果這樣做了,你真的做錯了。並非是說您教育孩子不對,而是說您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當孩子犯錯誤時,其實孩子的內心本身就是恐懼的,忐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