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理問題,告訴你如何自我深度心理分析 了解自己

2020-09-05 菩語催眠何波

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理問題,但是了解幫助的重點是自療的人卻很少。自療的核心是你願意相信治癒的力量在你自身,而非靠外力,更不是抱著不妨一試、孤注一擲的僥倖心態。你要先理解自己的動機和心態,初步確認自己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對自療的期望又是什麼。


建議你先回答下面的提案表格。這不是一般的數據性表格,很多人告訴我,在認真回答這些問題後,才第一次戲劇性地意會到原來對自己是多麼的陌生,才明白為何別人無法了解你。自療的第一步,才真正開始。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大家真的本著自愛的心尋求自療,成年人的困苦多是自取其咎,孩子的困苦卻是成年人的責任。

我明白你現在未必懷著最理想的心情回答提問,但,最負面的時刻也是最正面的機緣,讓你決心剖白自己,觀照自己童年現在和將來的種種。

臨床經驗告訴我,那些第一眼看上去跟你所關心或你的個案沒關係的提問,往往可能是最關鍵的發現,叫你意想不到。這是自我了解的旅程,也是自療的第一步。

諮詢提案:

你認為這問題是何時開始的?問題已發生了多久?

你的感覺、反應是什麼?

你認為問題的原因在哪裡?

簡介你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你和他們之間的感情關係):

簡介你心目中的父親:

簡介你心目中的母親:

簡介你心目中的其它家人親戚:

簡介你和你的愛人的現狀和關係:

你的愛情現況對你目前的生活和情緒有多大影響?

目前困擾你的問題對你有什麼具體的影響(如工作、學業、健康、財政等)?

列出受影響的心理症狀(如容易發脾氣、驚恐、過份焦慮等,儘量詳細形容):

列出受影響的生理症狀(如失眠、頭腦、經痛、容易疲累等,儘量詳細形容):

你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和際遇?

你以往接受過心理或其它專業或非專業治療或輔導嗎?(包括精神科治療、心理治療、催眠、社工輔導、心理測量等)

你有接受過或現正接受藥物治療嗎?請詳述內容和服用歷史:

你過去接受過治療後的感覺如何?為什麼?

你最想改變什麼?

你最不想改變什麼?

你最羨慕或欣賞誰?為什麼?

你覺得自己最有價值或者最強的是什麼?

你覺得自己最無價值或者最弱的是什麼?

你能記起生命中曾經最快樂或最感到自豪的那件事嗎?何時發生的?那時的自我價值是怎樣的?

你對你能改善自己的弱點感到樂觀嗎?為什麼?

你目前最怕失去什麼?

你有吸菸、飲酒、暴食、吸毒、厭食、暴力、自殘、自殺等自毀傾向習慣嗎?

你是否經常需要身邊有人陪伴?

你最喜歡做的是甚麼?有什麼興趣?

你有知心朋友可以傾訴嗎?你的人緣關係好嗎?

你想告訴我你未曾或甚少向人透露的私隱嗎?為什麼?

你曾有過被性侵犯或虐待的紀錄嗎?

你還想告訴我什麼呢?

現在你對找我治療的原因有新的補充嗎?

你對這次治療抱有多大的期望?

你能為自療付出什麼?

你明白自療的重點是改善自己而不是改變他人或命運嗎?

你明白治療的重點是學習自療而不是依賴嗎?

你明白自療的路很漫長也不容易,但你也堅持嘗試不後悔嗎?

你已下定決心改善自己嗎?

你願意愛你自己嗎?

你可以用文檔針對性回答,不需要回答所有提問,不過建議即使你選擇不回答,也請看一下,想一回,可能有助你自我了解。

答完了,請閉上眼睛,由衷地向自己說聲謝謝,因為你願意踏出自愛的一步,你潛藏的愛的力量將因為你的開放而驛動。感謝自己讓自己有機會重新呼吸。我也感謝你對我的信任。

諮詢請

相關焦點

  • 心理醫生都有心理問題嗎?
    心理醫生可能都有心理問題,這是幾年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這樣一種觀點其實是投射出了大家的集體潛意識,只不過心理醫生成為了替罪羊!其實,沒有哪個生命是完美無缺的!心理醫生也不例外!生命成長發展的歷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或者困難,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心理創傷和陰影!而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中,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就意味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 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沒錯;心理無小事,講究"外松內緊"
    跑到老師那兒,鼓足勇氣說:老師,我覺得我有病,您講的好多我都能對上號。老師斜了我一眼,冷冷地說:你以為我沒有嗎?你以為他沒有嗎?我們都是正常人,有點心理問題有什麼可奇怪的?!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問題的人內心才會有衝突,只要我們的願望、興趣、信仰與周圍的人發生碰撞,內心就會產生衝突。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說:大多數心理問題(包括心理疾病)都源自內心的衝突,只有改變人格中導致衝突的那些條件,才能夠真正化解衝突。
  • 你的心理健康嗎?----一般心理問題分析與應對方法
    如果一個人對照上面標準自我判斷,每一條都基本能做到標準所說,那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如果對照發現問題較多,那就有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心理不健康狀態又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綜合分析這位先生的情況,是因為工作壓力引起他的內心衝突,並體驗到了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不願與人交流,並且持續一月有餘,自己尚能控制,經過EPQ、SCL-90、SAS、SDS等心理測驗,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所以這位先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般心理問題。
  • 投資者心理深度分析
    儘管恐懼和貪婪在個人和大眾行為中都起著作用,但它們卻是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的更廣泛的態度和情感的一部分。我是擁有成長/價值股票,高股息股票和傳統股息股票的投資者。儘管我在進行投資之前沒有首先考慮心理因素,但我確實嘗試了解特定的特徵和傾向會如何影響我的投資決策。這種意識是否有助於我的投資決策當然很難衡量。
  • 我為什麼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名婚戀心理諮詢師?
    ,把心理學的原理有效運用到情感關係中,將婚戀心理與我所在的心理學流派精神分析的相關知識結合,針對中國社會婚戀現狀,在婚姻危機的處理、戀愛指導、婚外戀心理問題、家庭關係問題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後來經過詳細了解,我終於明白了他們的問題在於男友總是害怕自己因為沒錢滿足不了女友的心願,所以不敢提結婚,但是其實女友壓根就不在乎這些物質方面。
  • 繪畫心理分析專欄:你憑什麼進行繪畫心理分析
    在繪畫心理分析的過程中,有人關注的是繪畫的過程和繪畫者對繪畫作品意義的解讀。如果你恰巧也是這樣的,那麼你和以弗洛伊德、榮格為大神的心理專家們都覺得繪畫是一種非語言的溝通媒介,通過繪畫探討那些過去發生在作畫者身上的人生故事,走向了精神分析取向的道路。還有一些人,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變好的潛能。
  • 疫情「心理應激」是自我保護!心理專家教你如何化解家人心理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應激性事件。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居家,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在家上網課的孩子,都避不開疫情給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北京回龍觀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顏峰介紹,從臨床情況分析,目前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包括周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離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疫情期間兒童的心理建設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等。對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關注與調適,下面來仔細說說。
  • 如何進行心理的認知調整,讓自己感到「自我強大、處變不驚」?
    有人喜歡自己懦弱無能,都喜歡自己強大有力。特別是內心中這種對自我的認同。但是這種自我強大、處驚不變的心理素質,不是等來的,需要我們認知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並在日常生活中勇於實踐。不知你是否準備好了,一起進步!
  • 校園霸凌背後的深度心理分析,細思極恐!每個人都應該看看
    從心理特質的角度看,他們極可能有高自尊(死要面子)、高自戀水平(我最獨一無二)和極強的自我中心傾向(我即正義)。在許多青少年犯罪的調查中,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的少年大都具有極強的自我中心傾向,他們甚至覺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該」[7]。
  • 心理諮詢中的一些「迷思」
    "「我似乎看到你很著急,想要儘快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種被問題困擾著的感受真的很糟糕,但是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了解和收集你的基本信息,我們之間也需要一個彼此建立信任的過程,我想你也不會輕易相信從一個陌生人的口中得到的一個所謂的答案,另外我相信你是最了解自己的人,這個答案也許已經在你的心裡,只是暫時沒有被看到,我願意和你一起嘗試去探索看看」2
  • 心理諮詢從業人員的基本功:心理諮詢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能力
    無論你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抑或是一個人,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心理諮詢中,你都遇到過非常自負的人、自以為是,好為人師;你也見過很自卑的人、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把自己說的一無是處;你還看到過沒有主見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缺乏主見,很依賴他人……這是什麼心理現象?反映了一個人的何種心理行為特質?
  • 精神分析是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問題的
    在理論與技術中,理論與實踐中,理論總是有話語權的,他決定了入額和看待問題的形成和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今天大部分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和精神病學,藥物治療的原理的發展,都在向短期解決症狀與問題的趨勢,與此相反的是精神分析從出現到現在一直關心的是出現症狀的「個人」。
  • 父母如何說服有心理問題的青春期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
    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既不能騙孩子,又不能請諮詢師到家中來,那父母如何說服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希望有專業的人員來疏導孩子的心理問題,讓孩子儘快從心理霧霾中走出來。這些內容我們都很容易在書籍和網絡中查到。其次要學習的心理諮詢的療派。既然我們是希望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那我們需要知道心理諮詢的前世未來。當然這裡也是學習重點的療派,比如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焦點解決短期療法等。每個療法的理念和方法分別是什麼。當然對於家長,如果不是以後去做心理諮詢師,不用學的很深。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書籍可以閱讀。也可以參加這方面的培訓課程。
  • 心理諮詢,是每個人必有的體驗.
    同時,心理諮詢板塊將在下周上線鄰客小程序,鄰客將長期為所有學生提供優良的心理諮詢資源對接,幫助所有學生都可以有一段開心的校園時光。筆者不想渲染學生群體的壓力,也不想為留學生貼上一個標籤。但關於心理健康問題,有多少人能夠啟齒?這個問題,又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正視?在此,我們也呼籲大家對心理健康的應當重視起來,端正看法。
  • 心理發展:我們該如何擺脫自卑心理,找到自我價值?
    我們總是過度在乎自己,在乎這個世界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卻忘記了去觀察他人的真實成長曆。如我們耐心的去調研放下偏見,你會發現幾乎你身邊所有的人哪怕是你的偶像也經歷過由於心理自卑帶來的至暗時刻。所以,自卑並不是失敗者的專利。我們需要承認自卑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
  • 心理健康丨心理陷阱: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即便是戀愛,你也需要一種刺激,才能證明你愛著對方……01 心理陷阱:能力出色每個人都希望表現自己的出色能力,但這種強烈的渴望卻使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做出了一些反而阻礙我們出色表現的行為,出現「自我阻礙」現象。
  • 認識自己、洞察人心,心理諮詢師專用的自我覺察方法
    所以,每一個人都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反思,只是這種反思的頻率和程度有很大區別。有些人出現問題,一瞬間也會想到可能是自己錯了,但馬上就忽略,然後去找他人和環境的責任。有些人即使是很小的問題,也會認真分析,哪些地方自己可以改進。所以,自我覺察的頻率和程度,決定了自我成長的速度。
  • 心理問題,你了解多少
    一聽到心理不健康,相信很多人都會疑惑,什麼叫心理不健康,自己有沒有心理不健康?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心理問題。從心理學上來講,心理問題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目前為止,大部分人出現的都是一般心理問題。工作上,生活中,家庭裡問題的各種問題以及各種人 際關係的對接,可能會讓我們應接不暇,也會帶給我們各種煩惱、各種困惑。
  • 助人自助:心理諮詢師如何實現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一次又一次遇見更好的自己人生就是一個長程的心理諮詢,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專屬心理諮詢師。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永遠陪著你——除了你自己。與其在求得他人關注的過程中不斷失落,還不如在自我關注的過程中成長自己。
  • 產品思維分析網際網路心理測試
    為了表明我只是不願意事無巨細的表達出來並不是不懂,所以來從產品思維的角度分析分析網際網路「心理測試」這個玩意。一、網際網路心理測試這個東西主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其實主要就三種類型的問題:人類想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好奇心、趣味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