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又掀「米酒風波」
長久以來,臺灣民眾因為普遍相信進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觀念,所以對米酒有著特有的鐘愛,米酒在島內民眾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如同廚房裡的油、鹽、醬、醋一樣,是重要的烹飪佐料。最近發生的米酒風波,不但給島內民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對臺灣的餐飲業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
從臺灣米酒風波引發的思考
最近一場「米酒風波」在臺灣島內鬧得沸沸揚揚。米酒是臺灣民眾生活必需品,餐桌上的菜離不開它,冬天人們進補,女人生孩子坐月子,更離不開它。可是最近一段時間,臺灣出現了米酒搶購風波,從本月的20號到12月底,臺灣老百姓買米酒還得拿戶口本去購買,而且三口之家以下的只能購買三瓶,以上的也只能買六瓶,據了解,這是臺灣五十多年以來首次出現的用戶口本配售民生用品的現象。那麼臺灣為什麼會出現米酒搶購風?
-
收入滯漲的這些年,島內民眾還囤過米酒...
島內《聯合報》做過測算,一袋衛生紙150元新臺幣,即便上漲三成,也就是貴了45元。一個小家庭一個月用兩袋,也就多花了90元,一年也就多花了1000多元新臺幣。去年,全臺灣全體受僱傭員工實際薪資為47271元新臺幣,多出來的千把元開支幾乎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如今,這股搶購熱也已經漸趨平息。
-
島內機票降價 臺北飛金門省189元新臺幣
華夏經緯網2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民航局「今天表示,國際燃油價格達到降價門檻,明天起,臺民眾購買3月3日以後出發的島內線機票,都適用降價新票價,遠東航空臺北到金門單程降價幅度最高,少了189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假米酒追查:14個縣市查出米酒中甲醇超標
中新網11月26日電 臺灣假米酒中毒事件持續擴大。島內各縣市「衛生局」昨天開始受理為民眾檢驗假酒,有14個縣市驗出甲醇超標的情況。 據統計,至昨天為止,全島已有21人因假酒中毒,其中11人已死亡。鑑於事態嚴重,島內多個縣市衛生部門從昨天起免費為民眾檢驗真假米酒。
-
假米酒牽動臺灣人神經 已有11人因喝了假酒死亡
綜合臺灣消息 臺灣假米酒中毒事件持續擴大。島內各縣市「衛生局」昨天開始受理為民眾檢驗假酒,有14個縣市驗出甲醇超標的情況。 據統計,至昨天為止,全島已有21人因假酒中毒,其中11人已死亡。鑑於事態嚴重,島內多個縣市衛生部門從昨天起免費為民眾檢驗真假米酒。
-
島內米酒市場風波又起
華夏經緯網2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紅標米酒滯銷,臺灣公賣局整體營收下滑二成以上,米酒的銷售額不到去年同期的2%,每個月只有五、六萬打。近來民間釀造米酒,外觀、包裝都類似公賣局以前生產的瓶裝紅標米酒,甚至酒標、包裝都一模一樣,還有公賣局菸酒試驗所檢驗字號,引起公賣局、民眾極大困擾。公賣局開春後,已向各地稅捐機關、公平會檢舉。
-
新聞綜述:臺灣米酒風波牽動民眾憂鬱的神經
時值冬令喝米酒旺季,然而民眾食用假米酒中毒事件在臺灣各地屢屢發生,繼去年11月期間因限量供應而導致的搶購米酒風潮之後,米酒再度牽動臺灣民眾憂鬱的神經:「給我一瓶真米酒,難道又是一個奢望?」 米酒,幾乎是臺灣民眾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
中國米酒欲破三大困境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得到這樣一組數據:大米價格目前同比增幅約為20%,而且還有上升趨勢;黃豆價格同比上漲90%;包裝物料價格升幅為20%~30%;紙箱價格升幅為30%;瓶子價格上漲20%左右;而能源(主要是煤)價格則同比上漲40%,這還沒有算上柴油汽油的大幅漲價。
-
真假米酒醉倒臺灣
臺灣冬天是羊肉爐、薑母鴨的銷售旺季,民眾普遍認為「進補」後,就不怕冷,但假米酒喝死人後,民眾怕喝到假酒,包括姜甲鴨、羊肉爐等所有與米酒有關的生意都一落千丈。為挽回損失,就有羊肉爐業者為每位客人投保新臺幣1000萬元保險,甚至搬出庫存「正牌米酒」為自己背書。
-
WHO邀請函發給蔣丙煌 學者稱因馬當局堅持「九二共識」
WHO邀請函發給蔣丙煌 學者稱因馬當局堅持「九二共識」 2016-05-07 13:48:59 指名邀請誰 就是讓誰去 報導稱,大陸涉臺學者指出,在520前的敏感時刻,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重視臺灣民眾生命健康和衛生防疫,同意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年會。但其開會時間是5月23日,屆時蔡英文執政團隊已上路,到時到底由前任「部長」蔣丙煌與會,還是新任「部長」林奏延與會?學者說,「指名邀請誰,肯定就是讓誰去!」
-
臺灣民眾買米酒也憑戶口簿 每家每戶最多能買6瓶
東方網11月20日消息:臺灣「菸酒公賣局」昨天宣布,即日起到12月31日,島內民眾到「公賣局」各銷售點購買紅標米酒時,必須憑戶口簿,而且每戶只能有一次購買機會,最多只可購買六瓶,購買後「公賣局」會在戶口簿上註記以防重複購買。 臺「公賣局長」朱正雄表示,這是元旦新制實施前的權宜之計,讓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能買到米酒。
-
臺民眾買米酒要憑戶口簿 每家最多只能買6瓶
中新網香港11月20日消息:臺北訊,臺灣「菸酒公賣局」昨天宣布,即日起到12月31日,島內民眾到「公賣局」各銷售點購買紅標米酒時,必須憑戶口簿,而且每戶只能有一次購買機會,最多只可購買六瓶,購買後「公賣局」會在戶口簿上註記以防重複購買。 臺「公賣局長」朱正雄表示,這是元旦新制實施前的權宜之計,讓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能買到米酒。
-
從菸酒談判歷史評析馬當局的米酒政績
小小的一瓶米酒原本是掀不起風浪的,但是由於十年前臺灣為加入世貿組織(WTO當時要求重啟談判的呼聲令「行政院」明白事態嚴重,「經濟部」遂派出談判代表赴美、歐諮商,「財政部」也強調將盡力爭取降價,但遺憾的是,隨著米酒事件不再佔據報紙重要版面,內閣重啟米酒酒稅談判一事,也就不了了之,悄然落幕。
-
米酒的好處與作用,製作米酒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米酒如果要甜,是要有個糖化過程,而糖化過程是需要氧氣參與的。所以首先你要保證拌的曲是活的,這樣它才能參加糖化反應,其次就是在保溫的時候不要密封死,導致沒有空氣,使得糖化過程無法繼續,那就只有酒味,而很少有甜味了。1、製作甜米酒需要注意什麼?
-
臺灣新增1例島內感染麻疹病例 4度就醫才確診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疾管署」9日公布,新增1例島內感染麻疹病例,為臺灣北部30餘歲男性。該男子陸續出現燥熱、疲倦、出疹等症狀,但3度就醫被診斷為中暑、感冒、過敏,直到去大醫院就醫才確診麻疹。
-
臺灣買米酒要持戶口本 在野黨抨擊當局再走回頭路
一位買到米酒的婦人將米酒珍重地摟在懷裡。 近日,針對島內出現的搶購米酒風潮,臺灣當局50多年來首次推行物資配售政策。該政策規定,自11月20日起到12月31日,臺灣民眾購買米酒時必須持戶口本。每戶家庭成員在3人以下者可以購買3瓶米酒,3人以上可購買6瓶,但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能計算在內,而且在年底前每戶居民只能獲得一次配售。一時間,米酒成了島內的熱門話題。 搶購米酒的風潮 對臺灣的家庭和餐飲業來說,米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佐料酒,臺灣全島約600萬家庭幾乎天天都少不了它,廚房裡放個三五瓶是很平常的事。
-
島內薪資從22K漲到23K,蔡英文忙在臉書炫耀「政績」被諷:小丑跳舞
然而,卻引發了島內網友的憤怒。蔡英文據臺灣《聯合報》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時宣稱,要讓收入較少的民眾優先分享經濟成果,但臺當局昨(8)日又急踩煞車,表示將從長計議。蔡英文今日在臉書稱,有媒體說分紅不如減稅。她要告訴大家,她不只已經減稅,還幫大家加薪。
-
蔡英文出訪島內矛盾卻不斷 「一例一休」成蔡「燙手山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崔傑通 汪析】「蔡英文為期9天的這次出訪可以算是她個人的一個小長假,但當她散心歸來,會發現島內燙手的問題一個都沒有少。」陳一新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或許蔡英文可以借出訪轉移一下公眾對島內矛盾的注意力,但效果不會明顯,因為癥結不在她出行的幾個目標對象那裡,尤其是如果運氣不好,她還可能製造更多笑話。多家臺灣媒體昨天報導了這樣一段話:「媽媽說最近什麼東西都變得好貴,爸爸說因為『一例一休』的關係,我不懂,我只知道現在日子越來越苦,快要沒有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