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平常在微信用的一些表情符號的英文「emoji」,其實並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英文,而是從日文變成的英文,包括「sensai」(先生、老師),也同樣是日文變成的英文。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從中文變成英文的英文呢?答案是有!我們也將這些英文稱之為「Pidgin English」(鴿子英文),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英文都比較適合用於口語,所以不建議用在文章裡哦;接下來就來看看這7個從中文變成英文的英文吧!
① no pain no gain
我們經常會用中文裡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來表示「只有付出才能收穫果實」的意思,隨之,在英文裡就變成了「no pain no gain」,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非常形象了。
②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是我們與許久未見的朋友間常用的打招呼用語,可以看得出「long time no see」這四個單詞也是很直接的表達了這個含義,平時用於口語的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哦。
③ no can do
比起上一個「long time no see」,這裡的「no can do」是不是稍微有點不熟悉呢?其實很簡單,對照著字面意思我們也能很快的get,他指的就是中文裡的「做不到」,代表「not able to do something」或「not willing to do something」「做不到某事」或「不願意做某事」的意思。
④ where to
「where to」也就是中文裡的「去哪兒」,甚至如果你在國外搭坐計程車時,有些司機也會直接用「where to」問你「去哪兒」 ,非常的實用和口語化啦!
⑤ no go
「no go」其實經常會在國外電影中聽到,特別是警匪片或是動作片中,長官會對下屬說「no go」即「not possible or allowed」,「不準去,不被允許,不能行動」的意思。
⑥ How come
相對於前面五個來說,這組中英對照的單詞長度就顯得差別比較大了,因為「how come」指的是中文裡的「怎麼會落得這副田地」,你猜中了沒呢?
⑦ to look see
讀起來有沒有一種中式英文的感覺呢?其實它表示的是「to take a quick look at somethi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去瞧瞧、去看看」的意思哦。
以上就是7個從中文變成英文的英文,有沒有覺得特別有意思呢?如果你還知道其他類似的英文,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更多人知道哦!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