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晟《宏觀中國》書評:研究的樂趣

2021-01-09 騰訊網

註:本文是我的同事肖立晟博士為我的新書《宏觀中國》撰寫的書評。立晟現任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也有著在業界擔任首席宏觀研究員與首席經濟學家的豐富經歷,是世經政所新生代研究人員的代表。不過,每每到酒酣耳熱際的時候,立晟就會埋汰我,說是我把他誆進世經政所的。話說,這是一個2011年春季的午後,立晟在我們所進行了面試之後,來他未來的東家國際金融研究室打探一下情況。當時,研究室裡只有午睡後剛醒來的我。我一看這哥們,目若朗星、面若敷粉、身材健碩、非常羞澀。聽說立晟可能要來我們室,而且手裡已經攢了一大把Offer之後,我立即精神抖擻,使盡渾身解數開始忽悠。聽立晟事後回憶,大致是給他列舉了我們所宏觀團隊的優勢,以及來我們所的種種好處。例如,兄弟快來吧,來了之後你就坐我對面,我們一起研究一起喝酒一起奮鬥;又如,兄弟,雖然我們社科院待遇的確很低,但我們這裡課題很多,報銷也比較寬鬆,真實待遇並不低,小時工資率很高;再如,兄弟,(故作神秘狀、壓低聲音),聽說咱們未來還可能解決住房問題。只聽得立晟心旌神蕩。後來,立晟謝絕了其他高校的邀請,在2011年秋季來我們所工作。一來之後,發現我不見蹤影,原來我遠赴哈佛做訪問學者去也。盼了一年後,立晟終於等到我回來,我卻被所裡調去國際投資研究室。這麼說吧,在同一個辦公室裡一起廝混的願景成為了泡影。再後來,八項規定出臺後,課題經費使用變得非常嚴格,立晟發現自己的真實收入顯著低於預期。再再再後來,所謂的住房問題遲遲沒有解決。。。每每,在數落完我後,立晟通常會和我再喝上三杯。不過,戲言之外,其實立晟非常喜歡世經政所這個平臺,以下這篇文章就是明證。立晟也是我們所成長最快的青年學者之一,他的宏觀研究與國際金融研究早已名動江湖。在加入我們所之前,立晟還有「南開好身材」之譽。不過,研究生活誨人不倦,歲月也是把殺豬刀,立晟的好身材慢慢消失,逐漸和我們同流合汙啦。

上圖是立晟剛來世經政所後不久,我們去雲南調研影子銀行時的照片。他當時還未被研究生活摧殘。。。

張明是我在社科院的同事,最近給了我一本他的新書《宏觀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波動與資產配置》。我花了整整一個上午通讀全書,讀罷酣暢淋漓,感覺意猶未盡。正如何帆所言,這是一本非常難得,能同時兼具專業和科普兩類特質的宏觀經濟分析著作,當然也是張明的得意之作。

張明是一位非常高產的學者。他的第一本隨筆集《覺今是而昨非》,是我當年讀博時在書店偶得,至今還擺在我家的書架。進所工作後,我倆正好在一個辦公室,他出版的書都會送我一本,每次讀後收穫頗豐。這幾年他同時兼顧智庫和市場的工作,繁忙之餘,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完整的宏觀經濟框架,為本書做研究儲備。今年碰到疫情,整個春天他枯坐在書齋,集中精力打磨這本著作,最終一氣呵成,這也讓整本書保持了高度的可讀性。

在社科院世經政所做研究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這裡不像傳統高校,每個人忙著跟蹤最前沿的文獻,學習最抽象的模型,解決最複雜的內生性問題。也不像證券市場宏觀經濟研究,每天追逐熱點,尋找宏觀經濟數據的蛛絲馬跡,猜測央媽的微妙心思。世經政所更像一個「傳幫帶」的研究團體。每個人進所之後,都有前輩高人悉心指點,手把手的教你寫作和演講。我記得我剛進所的時候問過張斌,怎麼樣才能把研究做好?他跟我說,你可以多看看張明寫的東西。我當時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妙處,在所裡蹉跎兩年時光之後,我才懂得其中的深意。

寫作有三個層次,「通順、乾淨、有趣」。大多數時候,如果對現實世界沒有深刻的理解,博士生寫的學術論文,可以把話說通順就很好了,一般很難做到乾淨這個層次,更遑論有趣。經濟學是一門與現實聯繫的社會科學。在學校,大多數學生看不到真實社會的運轉規律,所以,會將自己在文獻中看到的新鮮東西一股腦塞到論文中,文章難免晦澀冗長。要想把文章寫得乾淨,必須有清晰的底層邏輯。如何把複雜的底層邏輯講得通俗易懂,是世經政所「傳幫帶」訓練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何帆曾經跟我說,如果你見到了總理,你能否只用一句話向他解釋什麼是「巴薩效應」?在這方面,張明是高手。他善於用直白的語言把複雜的道理編成簡單的故事,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在這本書中,有幾處簡潔的分析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例如,對房價的分析框架,作者直接從供需兩方面切入分析各大城市房價的合理程度。在房地產需求方面,作者選用了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比率、工作人口與常住人口比率、在校小學生人數增速與優質公共資源數量等四個指標。在房地產供給方面,選用人均土地購置面積與人均庫存水平兩個指標。基於這一邏輯,作者在2017年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價格上漲潛力較大的城市包括成都、海口、天津、寧波等,而下跌概率較大的城市包括貴陽、青島、合肥、廈門等。2018-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也驗證了他們當初精準的判斷。看得出來,在指標選取方面,張明下了一番心思,既包含了人口結構、服務業演變等長期因素,也覆蓋了土地供求等政府短期財政壓力指標。在給定金融總量指標的前提下,分析各個城市這些結構性指標的差異,就可以判斷出各大城市房價上漲和下跌的概率。

書中也提到了個人擇業和機構投資最關心的問題,未來10年有哪些快速成長的行業?張明從勞動力數量、人力資本、實物資本、技術與制度這5個層面,展望了未來10 年中國將會湧現出來的快速成長行業。除了傳統的醫療養老行業外,他特別提到了財產稅與教育改革催生的新興行業。第一個行業是稅務諮詢行業。當大家生活逐漸富裕之後,合理降低稅負將成為大眾需求,這就給稅務諮詢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第二個行業是公益慈善行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錢人越來越多,稅收制度改革不可避免的會提高遺產稅稅率。這個時候,富人會發現,與其把資產在繳納很大比例的稅收之後留給子女,不如將一部分資產捐贈給慈善事業(這通常可以免稅)以實現名利雙收。事實上,歐美國家的慈善基金之所以非常發達,也與歐美國家通常實施較高稅率的遺產稅密切相關。所以,如何打理高收入人群的慈善事業也是值得關注的行業發展方向。此外,書中看好中國未來的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市場,以及天使投資等與企業創新相關的融資工具,這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相一致。應該說,這是我在市場上看到的最全面的行業展望,涵蓋了中國宏觀經濟的方方面面,我想其中一定有一款能夠符合讀者的需求。

張明是餘永定老師培養的博士,研究方法和餘老師一脈相承,實事求是,不喜故弄玄虛,在學問文章上很少刻意引經據典掉書袋。不過,嚴肅學問之餘,他卻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我們研究所國際化程度較高,很多研究人員在科研之餘喜歡品味紅酒,甚至有些海外學者來我們所開講座前,會先喝一杯紅酒,保持亢奮的演講狀態。張明更是無酒不歡。我們國際金融室原本是一個嚴肅認真的研究團體,在他的薰陶下,討論研究的方式突然就變得活潑多樣了,大家的研究能力和酒量都呈線性增長。單位研討會很多,學者之間免不了會有學術爭論。在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張明會不由自主的說「這樣,我舉個例子…」,很多時候,還沒等他把例子舉完,對方已經開始新一輪反駁了。最後談著談著,就下館子開懷暢飲了。這種學術爭論的方式,會讓人覺得很過癮,也很歡樂。

如果工作是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張明當年謝絕市場高薪,潛心從事經濟學研究,我想最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能夠讓他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希望這份快樂能夠隨著這本《宏觀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波動與資產配置》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相關焦點

  • 香帥《宏觀中國》書評:有匪君子,如切如嗟
    註:本文是朋友香帥給我的新書《宏觀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波動與經濟增長》撰寫的書評。香帥在海外獲得金融學博士,曾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教。目前是得到平臺上「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以及「香帥中國財富報告25講」的主理人。我身邊很多朋友都特別喜歡香帥的文章。她的著作包括《金錢永不眠: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以及《錢從哪裡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歡迎關注。
  • 葛兆光:從學術書評到研究綜述 ——與博士生的一次討論
    書評論文的價值和影響,我覺得一點兒也不比論文差。當然,國內也有一些書評類刊物,像《讀書》《書城》《中國圖書評論》《書屋》,但是,大多數是借題發揮的文化評論類文章,雖然寫得很有意思,有的也有真知灼見,但大部分不能算是學術性的書評。而學術刊物像《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學術》等等,也有一些好的學術書評,但是,我覺得數量還不夠多,質量也還不夠好。
  • 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
    英語學界中國寶卷研究、翻譯與書評文獻述略伊維德,孫曉蘇(1. 哈佛大學 東亞系,美國 麻薩諸塞州 坎布裡奇 02138;2.南京師範大學 國教院,南京 210024)摘要:本文介紹19 世紀50 年代至2019 年期間,歐美地區學者用英文發表的中國寶卷研究、翻譯成果以及學術書評。
  • 宏觀經濟研究框架
    建議可以在這幾個角度,看專業機構是哪個思考維度去思考宏觀的,可以為自己的分析工具乃至交易體系作為借鑑。3.宏觀涉及面很廣,工作量大,我個人目前習慣,一般不做宏觀研究,主要是通過專業渠道去了解,收集信息,結合個人經驗進行判斷。
  • 武漢大學金融研究中心聯合基巖資本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報告》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23日,武漢大學金融研究中心聯合基巖資本共同發布了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報告》。作為綜合性的金融投資機構,這是基巖資本繼《全球中概股市場研究報告》、《美國中概股榜單》之外,第三個市場研究系列。
  • 作為書評的人類學著作
    張經緯就此走上職業書評人之路,後來還陸續成為《中國圖書評論》《東方早報·上海書評》《新京報·書評周刊》等影響力報刊的供稿人。張經緯書評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緊扣他的人類學專業精深挖掘,三句話不離本行。《與人類學家同行》一書收錄的四十餘篇書評,全部都是著名人類學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評鑑。
  • 盧鋒:從宏觀調控寬泛化理解中國經濟
    兩會將會如何分析中國經濟形勢?又將會採取哪些改革措施?搜狐財經思想庫採訪、整理專家、學者觀點,為網友理解中國經濟大勢提供參考。本文為作者在搜狐財經思想庫讀書會上的發言。請勿轉載)  (搜狐財經思想庫:讓思維有樂趣,讓思想有力量!匯集頂尖財經智慧,分享深刻透徹的調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識,為網友提供思想洞見和專業分析。)
  • 宏觀經濟學到底在研究什麼?
    今天晚上,正當我要寫點東西的時候,有網友在後臺提問:「老李,聽說你是做宏觀經濟的,那麼宏觀經濟學到底在研究什麼呢」?說實話,聽到這個問題,我陷入沉思:搞了那麼多年宏觀經濟,利用宏觀知識指導自己那麼多微觀投資,我怎麼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 澤平宏觀:中國房地產周期研究一覽圖
    摘要:從房價收入比、租金回報率、空置率、去化周期等指標來看,中國當前存在一定房地產泡沫,但區域分化較大,如果調控得當,經濟中速增長、城市化尚有一定空間等基本面因素為消化現有庫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搜狐財經思想庫:讓思維有樂趣,讓思想有力量!
  • 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
    本期文章為此系列第六期,我們邀約了圖書媒體編輯魏然,聊一聊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書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從春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延續到現在。書評直接影響著圖書的營銷和銷售,是出版方做出調整與決策的重要來源與依據,書評也是讀者選書路上的一盞燈。
  • 方法|北大教授教你如何寫書評
    比如幾年前《歷史研究》發表了葛劍雄、曹樹基先生評社科院人口史的一本書 ,很有分量,是中國學術界少有的書評,雖然有些話用詞過於激烈,但仍給中國學術界帶來一股新的氣息。但是因為《歷史研究》沒有規範的書評體制,很快就發表了反批評文章 ,這其實是否定自己。所以,發表書評的雜誌是不能夠發表反批評的,但並不反對書的作者在其他地方發表反批評的文章。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中國特色宏觀調控的實踐轉型與理論貢獻
    從上述角度出發,該類學者對於中國宏觀調控出現的常態化現象與行政手段的運用都被認為不符合西方傳統的宏觀調控理論。這種觀點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長期佔據宏觀調控理論研究的主流地位,對中國的宏觀經濟管理產生了重要影響。而少數學者則突出強調中國宏觀調控與西方傳統理論相比存在的重大差異,這種差異表現為明顯的中國特色。
  • 百度地圖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大數據宏觀課題組識別城市群
    為更好探索中國城市群發展規律,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大數據宏觀課題組、百度地圖慧眼團隊聯合發布了全國首個基於時空大數據的城市群研究報告——《基於大數據的城市群識別與空間特徵研究》(以下簡稱「報告」)。大數據帶動城市群研究從宏觀走向微觀傳統上的城市群研究側重於宏觀層面,城市群概念也缺乏統一界定,規劃實踐中也存在一些爭議和分歧。
  • 畢吉耀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曾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國家計委經濟研究中心、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部工作,歷任國家計委經濟研究中心國際組副處長,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外事處處長,中國駐歐共體使團一等秘書,國家計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等。現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 總局推薦100篇優秀書評作品
    徵集通過兩個渠道:一是報刊出版單位及書評作者直接報送的在報刊、報刊官網上刊發的書評作品;二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對全國報刊及其官網刊發的書評作品進行監測收集。所徵集書評作品的刊發時間為2013年1月1日~6月30日。截至2013年7月底,通過申報和監測共徵集書評作品1926篇。書評作品共涉及228家報紙、37家期刊、85家報刊網站。其中,1607篇來源於報紙或其官網,319篇來源於期刊或其官網。
  • 麥家《解密》在英美的評價與接受——基於英文書評的考察
    本文原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8年第2期,已獲作者授權在此推送,特此致謝!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翻譯社會學視閾下中國現當代小說譯介模式研究」( 項目編號:15BYY034 )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於語料庫的浙籍當代作家翻譯研究」( 項目編號:15NDJC128YB )的階段性成果。
  • 科學網—被忽視的宏觀生物學
    其中有一位專家在朋友圈發表言論:「版納植物園的工作還說明,宏觀生物學(行為學、生態學)一樣可以有漂亮的工作發表在國際頂級刊物,並不只是分子、微觀的。」 宏觀生物學邊緣化,是一個老話題,也並不是中國的獨有現象。早在1997年,《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美國大學生命科學院系重組》的文章。事件的起因便是美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傾向於微觀,因為這樣更容易獲得經費等資源,更容易作出成績。
  • 首屆「中國宏觀經濟學者論壇」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辦
    ,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承辦的首屆「中國宏觀經濟學者論壇」在復旦大學順利召開。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教授致辭環節,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教授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論壇將有助於打造國內宏觀經濟研究的學術高地,匯聚國內一流的宏觀經濟學者
  • 宏觀經濟學論文題目精選
    4、宏觀經濟政策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研究    5、論穩增長在中國特色經濟理論中的性質    6、財政貨幣政策對通脹剪刀差影響的實證研究    7、論經濟管制與宏觀經濟調控的關係    8、論經濟管制與宏觀經濟調控的關係    9、論審計為宏觀調控服務的研究    10、考慮記憶性質與時間滯後效應的非線性經濟周期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