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飛夢雨花 飛夢雨花
灌溪村,原名下灌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寧遠縣城西南方向約30公裡,坐落在九嶷山下,位於「十裡畫廊」的灌溪與冷江河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享有「江南第一村」的美譽。
灌溪村歷史源遠流長,除了擁有「狀元世家」「麻將鼻祖」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以湘南菜為特色的餐飲人文歷史也十分厚重。
灌溪村的湘南菜就是在傳統湘菜的製作基礎上,又吸收了粵、川、贛等地的飲食文化精華。在眾多湘菜菜系中獨樹一幟,形成了用料廣泛、口味濃鬱、質感豐富的特色。
如今,來自狀元村的美味被帶來長沙。
位於雨花區的五江天街,已經出落成一個成熟的美食街區,灌溪村就在這個就在這裡,十字路口往樹木嶺方向走,路邊就可看到。
走進門店,古色古香的木亭與紙燈籠映襯著,堆滿瓜果蔬菜的籮筐透出質樸的農家氣息,處處皆景,美不勝收。
(每張圓桌上擺放這石榴盆栽,寓意著多子多福。)
包廂都以永州地名和知名景點命名:有九嶷山、喜雀臺、狀元村、老戲臺、讀書巖、上甘棠等。
牆上的書法,是人類歷史獨特文化現象——江永女書。
「狀元」是灌溪村的一大亮點。更有趣的是,由於開湘狀元李郃發明的「葉子戲」,是現代麻將的原型,所以在灌溪村,地板、天花板,隨處可以看到麻將的元素。
作為資深探店記者,這裡可謂是為數不多讓花花覺得韻味的餐飲店啦~
湘南地區,遠離長沙,自然食物的製作方法也有很大不同。湘南菜在傳統湘菜的基礎上,吸收了粵、川、贛等地的飲食文化精華,用料廣泛、口味濃鬱、質感豐富。
下面由花花向大家強烈安利三道別具特色的招牌菜啦,保證你一吃難忘~
香到連幹三碗飯的灌溪村鐵鍋血鴨
灌溪村鐵鍋血鴨又名「血糊鴨子」,是湖南永州的傳統名菜。鐵鍋血鴨相傳始於太平天國時期,距今170餘年的歷史,永州當地百姓為了慰勞起義軍,準備了當地名菜血鴨。不料臨近開席,在殺鴨披毛時,仔鴨身上的細毛怎麼也拔不乾淨,一位老廚師急中生智,把鴨肉剁成小塊,下鍋炒熟後倒進生鴨血,繼續炒拌成糊狀,沒想到,這道血鴨大受好評。
於是,「鐵鍋血鴨」便由此得名,經過代代相傳,眾多廚界精英潛心鑽研,精心烹製,以其醬紅、嫩辣、鮮香等獨特的口味聞名於世,鐵鍋和鴨血,鴨肉特別補充身體所需鐵元素,滿足健康需求。
嫩到從筷子間掉落的高壓黃鴨叫
黃鴨叫肉質新鮮可口,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十分豐富。
經過高壓燉煮,鮮香的味道撲面而來,濃鬱的湯汁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夾上一條魚,因肉質過於滑嫩,一不小心就要從筷子間滑落,將骨架剝離後,把黃鴨叫的肉,放入嘴中,入口即化。
鮮嫩肥美還沒有一點點魚腥味,好吃得讓人愛上了這個味道!
酸到流口水的國宴東安雞
東安雞是湖南傳統名菜,也是國宴菜品之一。原名醋雞,顧名思義,味道酸辣,一吃難忘。
相傳在西晉惠帝永熙元年(290年),因廚師錯把陳醋當料酒放了,創造出這道陳醋雞。幾經變革,流傳成如今的東安雞。
這道菜所使用的雞種,也是本土產的「東安雞」。肌肉豐滿有彈性,肌間脂肪分布均勻。以七成熟雞肉條加調料炒制而成,滑嫩可口。
作為一名東安雞愛好者,花花品嘗了長沙各餐館的東安雞,發現灌溪村家的湯汁橙紅明亮,酸爽開胃,可謂一絕。
特色美味不止於此
灌溪傳奇魚頭
映象灌溪村
爽口雙脆
品一方美食,賞一方文化,這大概就是了解一座城市最愜意的方式了。置身與灌溪村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農耕文化和典雅的儒家文化和諧統一,「品美食、憶文化,灌溪村願意做喧囂鬧市中的一片淨土。」灌溪村創始人姜振華說道。據介紹,灌溪村作為一家融合地道湘南菜和家常小炒為主的仿古式主題情景餐廳,面積635平米,大小各類包廂8個,可同時容納兩百餘人就餐。
如果你是一個對食物和用餐環境
都有著高要求的人,
一定不能錯過這裡噢~
電話:19974820688/0731-89929383
地址: 長沙市樹木嶺路439號附近五江天街項目北區二期一號棟108商鋪(正圓加油站隔壁)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吳禕瑋
原標題:《來狀元村落灌溪村!嘗地道住家菜,品湘南美食文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