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暴露無數中國家長的教育問題

2020-09-12 渝小霈

「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上了微博熱搜。作為父母看到這樣一個熱搜,表示很心痛。為什麼有很多家長依然奉行打擊式的教育模式呢?

微博熱搜

孩子的自信被一點點的瓦解掉,然後慢慢的走向抑鬱。父母孕育了美好的生命,卻又對這美好的生命進行摧殘。

隨著教育的作用越來越被人所知道,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孩子也在採取著鼓勵式的教育,可是不自信依然是大部分孩子學習上的難題。

作為一個高中老師,每每和家長說的話都是好好鼓勵孩子。可是我依然會看到有些父母會大聲的呵斥著孩子,以至於孩子信心不足。在學習上,信心不足可謂是孩子學習最大的攔路虎。我也曾經深受不自信的傷害。

我的不自信從初中一直延續到工作。從小我是很難聽到父母的誇獎的,這大概是和父母一貫謙虛的風格有關,可是適當的誇獎對於孩子的成長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初中的我內斂而自卑,覺得家裡是鄉下種田的,皮膚也很黑,害怕和他人交流,成績平平。到了高中,成績給了我一些自信,由於少做了很多農活,皮膚白了點,成績優異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可是到了大學又徹底打回原形,我發現身邊的人不僅家庭條件好,而且學習也輕而易舉,自己原本覺得驕傲的成績也被踐踏的一無是處,總覺得他人都是優秀的。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度過我的學生時代。

進入工作崗位更是如此。我真的害怕失敗。一次小小的失敗就能讓我一蹶不振。從最開始參加說課比賽失敗到後來的演講比賽失敗,這讓我做老師的第一年就灰暗異常,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我的不自信。

還記得那次演講,我作為新老師參加演講,我認真寫好稿子,努力練習,明明稿子背得滾瓜爛熟,卻在上臺的時候硬是緊張得把稿子拿出來讀著完成了我的演講。這次演講對我來說簡直是心理陰影。

沒曾想兩年後我再次參加演講,這次演講我依舊是認真寫稿子,可是不一樣的是我 把自己的稿子飽含著對教育的熱情讀了出來,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明白「嘗試才能真正戰勝失敗。」

一掃之前演講的失敗,我不僅參加了朗誦比賽,也在學校的大型活動中多次主持,原來我認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我都做了。可是在做這些在我而言是挑戰的事情時,我依然需要他人的鼓勵,每當我做完一件事時,總會聽到誇獎的聲音,「你真的做的很好」,這句話不代表著我已經做到很好,而是我做一件事的動力來源。不論是誰,尤其是父母,都不應該喪失這種誇獎的能力。

一次次誇獎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一次次的嘲笑挖苦諷刺也足以摧毀一個人的人生。

知乎上也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子每每有家庭飯局的時候,都要被周圍的親戚朋友說,要麼說胖,要麼就是說醜,久而久之,女孩越來越不自信。女孩和自己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夠給為自己說話,吃飯前父母明明答應了,吃飯的時候還是幫著別人來說自己。對於孩子來說,最在乎莫過於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千萬不要吝惜你對孩子的讚美,如果你都沒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那你該讓孩子如何面對以後人生中困難呢?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言語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多麼大的傷害。當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作比較時;當你想大聲呵斥自己的孩子笨時;當你想否定孩子好不容易做出的一點努力時,把自己的語氣放平和一點,儘量誇獎讚美自己孩子,認同他們的努力。我始終相信,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子,那麼你就要誇獎他是什麼樣子,一味地呵斥和嘲諷只會讓孩子不自信,而不會成長為你想讓孩子成為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家長理解不了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家長居然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的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抑鬱症是病嗎?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不是矯情嗎?
    有些抑鬱症孩子的家長很是想不通,自己給了孩子物質、好的生活、甚至天天關心,怎麼就會得了抑鬱症呢?說白了就是矯情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也不覺得這種情況不是一種病,只是孩子的胡思亂想罷了;在平時的生活中
  • 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得抑鬱症
    (醫生複診抑鬱症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小孩真用功」,表揚了她。母親緊接著說「用功,假用功」言語的反話,透露著那種嘲諷、鄙夷的味道太熟悉了,醫生急著說「又說了,又說了…」剛看到這則分享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這種事情的的確確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或多或少都親身經歷過,感同身受。
  • 家長不知道孩子抑鬱症:被忽視的求救信號
    但很多家長甚至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為什麼總有這麼多家長,當了父母就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小孩子?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就這麼困難嗎?這條微博發布之後,EF4D58; --tt-darkmode-color: 迅速成為微博熱搜話題。我們來分析下,家長不知道為什麼,有兩種情況。一是不知道孩子生病了,二是不知道生病原因。
  • 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上熱搜:原生家庭的愛,太難了
    「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上熱搜:原生家庭的愛,太難了文|辰幾裡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得抑鬱症的小孩就是太矯情?家長需警惕,別再做傷害孩子的元兇
    今天,在微博熱搜榜上同時出現了兩條有關抑鬱症的消息,一條是「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另一條是「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兩個消息一個積極,一個消極,但仍然讓我很興奮,因為這不僅說明了現在抑鬱症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了,還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關注。
  • 中國式家長的悲哀:家長不知道小孩為什麼有抑鬱症
    我媽問我,你為什麼不接電話,你知不知道這樣恨不尊重人。你懂不懂什麼是孝順。我知道我媽心情不好,這次吃飯註定是鴻門宴了。什麼是中國式家長?我理解的中國式家長就是有極強的控制欲,希望自己的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規劃來。
  • 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這些家長有了解嗎?
    過去,很少會聽到青少年自殺。但現在,每年都會有孩子,用各種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近年來,青少年的抑鬱發病率逐年升高,而且程度都比較重。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自殘、自殺的青少年。沒錯,青少年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但是通常家長會認為「不缺你吃,不缺你錢花,怎麼會抑鬱」從而認為孩子是故意逃學,這樣會影響青少年患者的人生發展。
  • 抑鬱症不是無病呻吟!孩子得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家長有必要知道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只有大人會得,其實不是的,孩子也有患抑鬱症的風險,由於外界環境以及心理變化,很多孩子會因此患上抑鬱症。作為家長,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變抑鬱,是因為大腦中化學失衡,還是由於情緒所致。大人得抑鬱症會出現嗜睡、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輕生等行為,孩子得抑鬱症的情況很相似。抑鬱症孩子長時間躲在家裡,就算醒了也會在床上不起來,不是在發呆就是在玩手機。進餐的速度也很快,因為他們認為吃飯是種麻煩事,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願意餵他們,他們會欣然接受。他們不願意出門,就像小嬰兒一般,對外面的世界感到陌生。他們也不願意跟別人交流,仿佛多說一句話就會被別人傷害。
  • 青少年患抑鬱症人數顯著提高,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
    根據社會數據統計表示,青少年患抑鬱症人數顯著提高,很多家長也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其實,這其中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種,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個人心理的內因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多青少年患有抑鬱症,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不自知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只知道自己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極端,很多問題也無法正常的思考。所以,家長們在平時就需要注意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如果發現孩子有不良的情緒,記得及時的疏導和調節。
  • 為什麼印度的孩子不得抑鬱症?
    你知道為什麼印度的孩子不得抑鬱症嗎?」「不知道。」我說,其實可以從科學來解釋。而養孩子也是要看需求層次。在30年前養孩子,那可真是放養式教育,給口吃的就能活,給支鉛筆就能上學,不聽話打一頓,孩子照樣皮實聰明。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吃飽穿暖都是問題,孩子最重要的想法也是活下來,就沒有那麼多的心理問題。
  • 抑鬱症正在毀掉你的孩子,身為家長卻還不重視
    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現在孩子身患抑鬱症的現象越來越多,輕則影響成績,重則自殘,這無論是對於孩子自身還是家庭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  早在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就有資料預測到了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更糟糕的是抑鬱症開始低齡化,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罹患抑鬱症,尤其是中學生。
  • 孩子有抑鬱症,家長如何與孩子交流?家長為什麼要學會順勢而為
    很多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發現孩子有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我給好多家長講過: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順勢而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 現在的孩子已經變了,家長還傻傻不知道
    曾經,這位母親也是無數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的家長,她的孩子一直從小就是周圍孩子中的佼佼者,上當地最好的學校,在級部一千多人中始終保持前十,只要舉「好學生」的例子,一定是她的孩子。直到初三,開學沒多久,孩子突然爆發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再也不肯邁出房門一步,父母才意識到出了問題。
  • 初中生抑鬱症患者家長含淚天問:心理療法為什麼救不了我的孩子?
    在我的上篇文章《警惕:初中生得了抑鬱症,家長後悔發現太晚》中,朋友發現她上初中的孩子得了抑鬱症。各位家長也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對照我列出的8種情況,引起足夠重視。初中生的孩子處於叛逆狀態,學業壓力又很大,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嚴格要求,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狀況,孩子有什麼心裡話也不敢跟家長說,長期下去就很容易出問題。
  • 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導致厭學該怎麼辦?
    另一類觀點則認為: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根本就不可能治癒,只是因為間歇期比較長,有些可以多年不復發,但是,如果誘發因素出現,仍然會復發。這是遺傳因素決定的,無法改變。其實,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搞清楚,就是,那些被診斷為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情感障礙的患者,是內源性的還是外源性的,如果是內源性的,生理因素是主要誘發因素,外部誘發因素是次要因素,患者能夠徹底恢復正常的可能性比較小。
  • 孩子常有的4種行為,可能是患「抑鬱症」的體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有時候並不是孩子太脆弱了,而是有些壓力對於孩子來說,還是過大了。這些事情看著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能忽視這方面的教育的。雖然說,現在也有很多人會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仍然還是不太關注這方面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個家長,在她看來,現在的孩子能夠患上抑鬱症主要還是因為孩子自身太脆弱了,被父母保護得太好了,她覺得這是矯情。
  • 家長不知道小孩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你以為只有體罰會傷害孩子嗎?
    他們又抬著字組了一句話,「這題你不是練好幾遍,笨的喔」;他們重新組合後,這句話變成了「你不笨,是這題得練好幾遍喔」!這個公益廣告的標題是「態度改變,孩子的人生也會跟著改變」!最近在四川,有個小女孩因為做錯了兩道題目,被老師跪在講臺,揪耳朵,打腦袋,打手板,等家長趕到學校將孩子送醫後,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