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更能成就孩子未來

2020-12-22 自有我在5

現代社會的進步源於學校的普及。標準化的學校教育培養出來了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標準化人才,而正是這些好用的人才能讓工業生產可以高效而穩定的進行。工業的高速發展才有了現代更好的生活。所以,一直以來,學校教育被認為是高效、公平而穩定的。而且學校的成績好,考的大學更好,最終的工資也會越高,生活也就優渥。這樣就形成了循環,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必須要學校教育更高效,更優秀。那雨後春筍般的校外輔導班就這樣誕生了,把學校教育無限延伸到了校外,這也成了很多孩子們的噩夢。

知名教育家帕西·薩爾伯格和威廉·多伊爾通過大量研究和數據分析對學習教育提出質疑,寫出了《遊戲力》一書。認為學校教育是兒童的悲劇,他嚴重扼殺了孩子玩耍的天性,間接扼殺了孩子在玩耍中所能學到的認知、情感、體能和社會化的發展。

玩耍是天性,而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玩耍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沒有學校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是依靠玩耍進行的,人們在原野上奔跑,跳躍,和大自然做親密的接觸。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得到更好的鍛鍊,體質肯定得到改善。如果碰到新奇的事物,身邊的小夥伴或許就能告訴你,如果大家都不認識,那就自己慢慢的探索這些事物是做什麼用的,認知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在玩耍中,追逐打鬧,受傷或弄疼不可避免,對方的痛苦,快樂,肯定要了解,自己的痛苦或快樂也要表達,情感連結就更為密切。更為重要的是玩耍更多是幾個人一起進行的,合作,協調,談判,規則,解決衝突等等社會化過程就更容易進行。

反觀現在的學校教育,孩子從3歲上幼兒園,就是一直坐在教室裡,有老師管理著一切,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學習,甚至幾點上廁所都有著嚴格的規定。這種管理一直持續到上大學,最終的結果就是很多孩子上了大學,突然自由了,就完全失去目標,不知道幹什麼了,徹夜玩遊戲,每天睡到下午成為常態。完全沒有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化過程不能正常完成,也無法體會別人的感情的連接。學校教育出來的唯一就是一堆到了社會不一定有用的知識。

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可以知道剝奪玩耍的孩子最終會是什麼結果。一份2009年的《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但該報告的結論是「大部分高考狀元職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與社會期望相差甚遠,沒有一個成為行業領袖」。反而那些沒有上完大學的創業者更多的成為財富的創造者,馬雲、比爾蓋茨、賈伯斯等等都是這樣。不能一味的按照學校教育的悲劇去發展,而玩耍,或者說在自己喜歡的遊戲中反而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成就自己。

《遊戲力》已經指出光明的未來,玩耍教育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遊戲最為孩子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生活條件,讓孩子玩耍起來。而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幼兒園的要求不能教授學業知識,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如果能讓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那就更完美了。

相關焦點

  • 《閱讀力》:成就孩子的未來
    孩子成績不好,就劈頭蓋臉一頓罵。馬上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不知道,閱讀力對孩子的各科成績都有影響,也更加不知道閱讀力需要培養。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至於怎麼學,那是老師要教的事。可是老師要教幾十個學生,而每個學生都不盡相同,他們怎麼有時間來管那麼多學生。所以,要培養和提高孩子的閱讀力更多的是要靠家長。
  • 童年的玩耍是更高級的學習,帶你重新解讀孩子各種玩耍的意義
    不管是小朋友之間的嬉戲打鬧,還是玩假裝遊戲,一個人自言自語,沉迷在幻想的世界裡,又或是對玩具的鐘情,在我們大人看來這都是孩子的玩耍,並不是什么正事。甚至遇到孩子們的嬉戲打鬧還會阻止,覺得麻煩。錯了,玩耍才是更高級的學習,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耍,而不是學習算術,拼音等我們認為的知識。
  • 自由玩耍為什麼會讓孩子更優秀
    然而,正是隨心所欲的玩耍,才能讓孩子更具創造力和協調能力。>玩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他們更聰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五、玩耍為什麼會使孩子更優秀呢?」,具有隨機性和創造性——玩耍能提升孩子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當他們遇到意外情況或處於新環境時,將更具競爭優勢。
  • 如何讓孩子更優秀?從童年就開始自由玩耍
    在過去,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時間嬉戲玩耍,而如今,卻很少有孩子能享受自由玩耍的快樂。基金會的科學家在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相比那些始終有老師教導、孩子不能自由玩耍的幼兒園,以自由玩耍為主導內容的幼兒園培養出來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 走出去+能放手+推一把,助孩子學會主動和小朋友玩耍
    姐弟倆會自己玩,會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並交換玩具,被拒絕時也不以為意,又去找別的小朋友交換玩具了,總是能找到自己喜歡玩的事情,奔跑,撿樹枝,玩玩具,踢球……,他們很快樂。再看看照顧他們的奶奶,奶奶悠閒的坐在不遠處,看著兩個孩子,很少幹涉,也不指導孩子們。無論背後有什麼可能性,但看起來,奶奶把自由玩耍,自由交友,自由處理問題的機會給了兩個三歲的孩子。
  • 廣州雛鷹寶貝:孩子在玩耍中能得到什麼?
    人在成年之後仍能玩耍是我們天生的權力。然而,玩耍已從我們的童年和成人從生活中逐漸消失了。今天,我們將討論玩耍的重要性、玩耍帶來的好處以及玩耍的主要作用。玩耍的重要性大多數哺乳動物天性就愛玩,然而對人類來說,玩耍的目的長期以來都是個謎。
  • 「劍橋研究」爸爸的陪伴教育玩耍,更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近日外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從小得到爸爸陪伴,一起玩耍,他們成長後會更容易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0至3歲時陪伴玩耍、陪玩的頻率、玩耍的性質,藉此找出父母與孩子玩耍的不同,以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結果發現,絕大部分的爸爸都會每天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即使孩子年紀很小也好,研究人員發現爸爸的遊戲,基本上都是比較傾向與活動身體有關的。譬如在嬰兒時期,爸爸會將他們抱高,或者輕輕抬高他們的四肢,幫助他們發展小肌肉;至於在幼兒時期,爸爸通常會選擇熱鬧、粗魯的遊戲,如捉迷藏。依據各項分析的結果,研究人員確定爸爸與孩子的玩耍,確實能夠幫助小朋友往後成長控制自我的情緒。
  • 給孩子多點玩耍的自由
    家長們在尋找、比較、選擇、猶疑、判斷,急切地為孩子的假期填充了滿滿當當的學習內容。家長們按照自己的願望,心裡橫亙著一道無形的起跑線,期望為孩子塑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童年應該是用來玩耍的,他們在玩耍中認知和感受著世界的多樣。沒有玩耍記憶的童年是灰色的。對學童來說,基本的課程教育是必須的,但對他們過度地安排,一廂情願地助苗助長,超出了孩子能夠承載的負荷,往往在他們稚嫩的心理上造成對學習的厭倦和恐懼。
  • 在玩耍中,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成為未來的精英?
    一、達文西產生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開始之路——從愛做飯之中冒出許多奇怪的想法到動手研究製作的過程,讓我們明白創造力的開始來自於孩子的玩耍,而玩的過程需要思考、需要動手,這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孩子玩遊戲不光是玩,其中也培養了其動手能力。玩的時候,父母應該要求孩子思考,並儘量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如果發現孩子對一些複雜的玩具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用什麼做的」,「它怎麼會動」,在他好奇心正盛的時候,父母要從幫助他拆卸玩具中解答他所有的疑惑,讓他能更清楚地認識玩具的構造,因為孩子對拆玩具有興趣,無形中更能有效地訓練腦力。
  •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自由玩耍發展孩子的平衡力
    對今天的很多孩子來說,自由玩耍已經「瀕臨滅絕」,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在家裡,自由玩耍時間被結構化的活動、課程和練習擠佔。在學校,孩子的課業學習開始得越來越早,更多的教學聚焦於提高孩子掌握知識的能力及幫助孩子考出好成績,留給孩子搭積木、捉迷藏和過家家的時間越來越少。
  • 媽媽的五種品質成就孩子未來!
    容易建立起孩子的性格。這個年齡段的教育甚至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而這些都是與媽媽身上的品質是分不開的。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很多有名的科學家與藝術家的筆下能感受到,他們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母親的偉大。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跟媽媽很有關係。那麼到底是哪些品質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呢?
  • 揚長避短更能成就孩子快樂、精彩的一生
    有條友私信給我,說自己孩子被學校的體能訓練營勸退了。孩子努力了但趕不上同期學員,孩子心裡不好受,頂撞了老師,所以被老師勸退了。孩子情緒倒還好,但這位家長心裡卻感覺特別沮喪,特別失落,還得注意不流露出來,省得影響孩子心情。
  • 自由玩耍太少,導致電腦世代的孩子更易抑鬱
    我們以之解釋了一種社會現象:為什麼我們好心好意讓孩子們遠離花生以保「安全」,但卻適得其反:它導致許多孩子的免疫系統無法獲得鍛鍊,認識到花生蛋白是無害的,而這又最終會造成更多的孩子對花生過敏,甚至是因接觸到花生而過敏致死。研究發現:較之於從前的孩子,以1995年為分水嶺,在這之後出生的孩子,亦即網際網路世代的成員,有著與前輩大相逕庭的童年,也承受著更普遍且更嚴重的焦慮和抑鬱。
  •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
    對今天的很多孩子來說,自由玩耍已經「瀕臨滅絕」,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在家裡,自由玩耍時間被結構化的活動、課程和練習擠佔。在學校,孩子的課業學習開始得越來越早,更多的教學聚焦於提高孩子掌握知識的能力及幫助孩子考出好成績,留給孩子搭積木、捉迷藏和過家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此外,其他現代產品也在蠶食孩子的自由玩耍領地,比如媒體、電子產品等,它們在孩子的生活和頭腦中漸漸佔據了統治地位。
  • 死讀書的孩子未來成就有限
    無論應試教育的氣焰多麼囂張,「死讀書」的孩子將來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已經成為絕大多數老師們的共識,如果我們觀察的孩子足夠多,時間跨度越長就越會明白這個道理。未來什麼樣的孩子將會在人群中勝出,通過觀察身邊的例子就會發現,那些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除了讓孩子努力學習之外,還會培養孩子其他能力。
  • 讓孩子在玩耍中思考、玩樂中學習!
    玩耍給了孩子練習社交,萌生想法,讓創意成真,與自我對話,調節自己的情緒與節奏的機會。而且其練習範疇之大,廣度之寬,再無其他活動選項可比擬。研究證實幼年時經常投入複雜遊戲的孩子,長大後的社會融入度與社交技巧都更好,而這無疑的將成為幸福人生的基石。
  • 父母要退出孩子玩耍的時間和空間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孩子不是成人幹涉的玩耍,成人可以引導,但孩子們一旦開始自己玩了,成人就要退出。現在對於玩耍的危險是有太多的玩具了,很多智力開發的玩具,有讓孩子學習到形狀的玩具,但是實際上,你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形狀,可以讓他們看花,如果想學習打結,可以給他們一雙鞋子。
  • 讓孩子有時間當兒童,把玩耍當作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
    正如教育與創意大師羅賓遜所說:「自在、自發的簡單遊戲行為有助於釋放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想像力、興趣和才能,有助於孩子探索自我,並賦予他們面向未來的寶貴技能。」玩耍是童年時代最快樂的事情,是真正屬於兒童自己的生活,也是最適合兒童生長的土壤。重新認識和評估玩耍,是我們破解成長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 寧鐵壁:從學而思到未來培優,只為成就孩子的未來
    學而思統一標準化的教育模式很成功,但是隨著對教育認知的改變,站在更多普通孩子的角度考慮,寧鐵壁也漸漸發現了學而思存在的一些問題。「學而思對生源的要求很嚴格,招收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拔尖的優等生,成績平平的學生很難進去」。這就造成一種更嚴重的教育資源不平衡現象,每一個孩子都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
  • 萬科四季都會 | 比鄰書香學府,成就孩子璀璨未來
    聆聽人文藝術的高雅發聲萬科四季都會比鄰西南大學附中水土校區盡享學府周邊多個人文配套助力孩子成長之路上沐浴書香禮序讓孩子在成長之中感受更好的人文教育薰陶西大附中實景圖*圖源網絡從小培優,優質教育塑造孩子的人生每個孩子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良好的教育恰恰能幫助孩子綻放光芒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更容易成為社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