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上早朝前,為何都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在嘴裡含一片人參?

2020-12-22 歷史惟鑑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有早朝的習慣,除了極個別情況之外,不管有事沒事,大臣們每天都要跑到朝堂上來看一看「天顏」,然後皇上身邊的太監尖著嗓子叫一聲: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清朝從關外入主中原之後,為了加強自己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力度,也是繼承了這項制度,剛剛開國不久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甚至不像他們的兒子孫子輩那樣十天一朝,而是跟以前的朝代一樣,每天都要上朝。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上朝也是件苦力活。因為站在下面開會幾個小時,還不能吃早飯的!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清朝規定的正常的上朝時間是早上5點到早上7點,但是作為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你以為他們可以四點半爬起來,然後做個地鐵五點鐘踩點來上班嗎?這是要殺頭的!

你想想,你作為一個臣子和奴才,都不知道提前在大殿上等著皇帝,那是什麼啊?那是大不敬,在古代是要誅九族的。加上康熙、乾隆這些人本來就個性要強,萬一你五點鐘踩點,遲了一分鐘,他還不誅你的「十族」啊?

所以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小命著想,大臣們至少要提前兩個小時在大殿裡面候著皇帝。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大部分人可以兩點半起床然後騎著個馬或者駕著馬車往這邊趕啊!

因為清朝的制度是將北京城分為內城和外城的,滿族大臣居住在內城,漢族大臣居住在外城,外城離朝會的地方還是挺遠的,加上那些漢族臣子們還要考慮路上堵車或者遭遇什麼不可抗因素的影響,所以絕大部分人需要在凌晨一點鐘就起床,然後快馬加鞭的往朝堂裡面趕。

凌晨一點鐘,晚上吃的宵夜都還沒有消化完呢,哪裡再吃得下早飯?就算是手下的奴婢、丫鬟起得早給他做了早餐,他也吃不下。就算是他吃得下,他也不敢吃。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麼早吃下早餐,又還要在朝堂裡等上兩個小時,這時候估計和晚上吃的東西一起都差不多消化完了,等到康熙還是乾隆開會開了兩個小時,還津津有味要繼續開下去的時候,你突然舉起手來說:報告大王,我要去出恭!

這是什麼畫風啊?首先估計是其他大臣一個個忍著笑又忍不住笑,然後就是康熙大吼一聲:「拉下去,砍了!」就算是你忍住了不去出恭,萬一在朝堂上沒憋住放了個屁,那也是「大不敬」啊,誅九族的罪名!

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這些辛勤的大臣們索性就不吃早餐了,早餐可以一頓不吃,腦袋要是被砍了,那可就沒了。於是他們乾脆一個個餓著肚子去上朝。

但是從凌晨一點坐等到凌晨七點,萬一乾隆皇帝講得開心了,還繼續吟詩幾首,在給大家賞析賞析,搞到九點鐘了,那大臣們肯定會肚子餓,到時候萬一在朝堂上餓暈了,那丟的可是大清朝的臉啊!比「大不敬」更加大不敬!

但是這難不倒機智、聰明又有錢的大臣們。我們現在為了防止肚子餓都會吃點兒高能量物質,比如士力架、脈動啥的。但是大臣們表示,你們吃的都太lou了。士力架才多少錢一塊啊?配不上我們的身份和才華!

於是大臣們一致決定,吃人參。這人參吃也有講究,第一你不能在家裡大早上凌晨一點鐘就把人參吃完了,一方面可能會產生不正常的亢奮行為,另一方面到時候朝堂上還是要餓肚子;第二,你也不能在朝堂上就吧唧吧唧自己開始嚼人參了,跟我們現在嚼檳榔一樣,多不雅觀啦,被皇帝看到了又是大不敬。

所以大臣們只能把人參靜靜的含在嘴裡。一方面這並不會太明顯,另一方面人參的能量也會緩緩的釋放,一方面緩解體能消耗,另一方面也會提神醒腦,防止在皇帝的演講之下睡著,一舉多得。

皇帝考慮到早朝時間確實很早,雖然偶爾看到大臣們嘴裡含著東西,但是也默許了,而且這也成了清朝上朝的「潛規則」,作為一個合格的清朝大臣,都懂的。

相關焦點

  • 當時清朝官員上朝,為何不吃早飯,而是選擇含一片人參?
    而在完成這一些成就的過程中,古時候的早朝就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話說早朝制度,也其實就跟我們早上開班會一樣,朝廷大臣上報最近的事物,君臣一同在那大殿裡共同商討,有事便大論一番,無事便也就早早退朝。而對於那時需要很早就準備上朝的官員們來說,很多時候都是顧不上吃早飯的那如果就算吃了早飯,吃壞肚子朝上想如廁怎麼辦?。那面對這個問題,那時候的人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 清朝官員為何在上朝之前不吃不喝,還要排空肚子?看完會同情他們
    然而這些明清官員日子真的是很好過嗎?其實並非如此,他們每天極為頭疼的事情就是按時上早朝,上早朝之前的準備令他們連聲苦。 歷朝都有上早朝的習慣,清朝的早朝大部分都是選在每年重要的節日,比如像元旦節、萬壽節、端午節、冬至等特殊節日,大臣都必須前來參加早朝。
  • 別被影視劇騙了,古代皇帝天天要睡眼惺忪上早朝?人家都是自然醒
    別被影視劇騙了,古代皇帝天天要睡眼惺忪上早朝?人家都是自然醒。在很多古裝劇裡面,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場景,每天大清早,皇帝都要睡眼惺忪的上早朝,文武百官都要將一些重要的事情呈報給皇帝,請皇帝定奪。對於「皇帝天天上早朝」這件事情,我們一直深信不疑。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重要的事情都在早朝上處理了,那麼還要奏摺幹什麼?皇帝為什麼還要花大量時間批閱奏摺?其實,大家都被影視劇騙了,皇帝根本就不是天天上早朝。
  • 中國的殭屍為什麼都是清朝官員打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殭屍電影,殭屍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兩腳併攏一蹦一跳的形象刻畫的非常成功。那麼,香港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都穿著清朝官員的服裝呢?起源的角度「殭屍」的創意不是香港電影編劇想出來的,而是清朝才子紀曉嵐的傑作。其著作《閱微草堂筆記》詳細記載了很多關於殭屍的民間傳說。
  • 清朝官員的脖子上為何掛著珠子?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特殊含義
    最近宮廷劇不斷上映,受到了人們的追捧,而清宮劇在電視劇中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許多穿越劇都是根據清朝真實的歷史而翻拍的,因此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追過清宮劇。在看清宮戲的時候,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清朝官員的脖子上都佩戴有一串佛珠,上面掛滿了珠子,而且清朝官員頭頂帶的帽子後面會有一撮鳥毛,會吸引關注的注意,但人們並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在真實的歷史上,的確是每個清朝官員必須佩戴,而且材質會有所區別,象徵著地位。
  • 萬曆皇帝:「從此君王不早朝」只是片面描寫,實際上政績卓越
    其實說起萬曆皇帝大家都還是嗤之以鼻的,畢竟史冊中的記載有其歷史依據,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書是人寫的,一旦有人的參與,那麼這個歷史現象就很有可能不是歷史真相,畢竟人是會思考的高級動物。清朝許多言官,就是記載評論皇帝的官員,一般都認為明朝的滅亡與萬曆有關,就因為他不上朝,那麼萬曆當真就這麼昏庸無道嗎?
  • 古代皇帝5點上早朝 大臣更是半夜12點就起床 比現代人還忙碌
    或許你會認為他每天按時上朝應該算得上是好皇帝,但是,古代的早朝和我們現在的上班有些類似,只不過叫法不同。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應該是,皇帝每天晚上批奏摺也要到很晚,並且白天還需要總和大臣們商討政事。現在咱們上班好歹也能有個假期,但是古代的皇帝們可是每天都要上早朝,不曾休息,有些甚至天不亮就要去上朝。上早朝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古代就一直沿襲下來的。
  • 清朝幾點開早朝?看看皇上的上班時間,感覺還是當個現代人更舒坦
    古代年間的交通,即沒有私家專屬的小汽車,更不可能趕地鐵,除了步行就是馬車,北京城的城市面積可不小,官員們的住處也不可能都集中在皇宮周圍,所以說,為了趕上凌晨四點的頭波「打卡」,不因為遲到而被皇上處罰,官員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早起。
  • 朝鮮王朝與清朝貿易往來密切,為何要把人參被列為「違禁品」?
    朝鮮王朝,建立於1392年,是朝鮮半島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期歷史上經歷過古代中國的明清王朝,而且朝鮮王朝和明清王朝都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關係。而在朝鮮土特產中,高麗人參無疑最能排的上號的特產之一,甚至還有一整座城都作為人參產地而為聞名世界,其主要的產地之一就是開城,開城的全稱是開城特級市,歷史上這裡曾是高麗王朝的古代都城。在漫長的五百年時間長河中,開城商業繁榮一時,朝鮮馳名海內外的高麗人參,多數都產自開城郊區。
  •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 為何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看完恍然大悟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為何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 朝鮮盜賊偷清朝人參,康熙的處理方式絕了,讓朝鮮懼怕清朝200年
    不過由於人參太過名貴,此地又處在邊境地區,因此與之相鄰的朝鮮國人很多都不惜鋌而走險,越境前來偷盜人參。由於這些偷渡人員都是多人協同作案,做的也都是見不得光彩之事,因此當他們不小心被百姓撞到後往往都會採取滅口的方式,百姓們怨聲載道,除此之外還會經常與當地守兵發生衝突。
  • 直擊清朝官員老照片:盡顯不對稱的腐朽奢靡!圖8官員給洋人下跪
    圖為清朝官員練習射箭。不過在當時,儘管你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怎能抵擋國外的船堅炮利,清朝的落後處處可見。不過人家練習不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是休閒娛樂,比如定期狩獵什麼的!
  • 老照片:清末官員的真實模樣,第三張圖是官員全家福
    清朝官員的佩掛物——朝珠,一串有108顆,只有四顆大珠,每顆大珠之間穿過26顆小珠。圖為官員合影,可以清晰看到正中間兩位官員都佩戴了朝珠,並且佩戴整齊。圖為7個清朝官員合影,由於是黑白相片,從服飾和顏色上無法分辨官員等級,但中間兩位都佩戴了朝珠,武官需要四品以上才有資格佩戴,文官則需要五品以上才有資格,但所有的官員都只能佩戴顏色較暗得石青色朝珠,王爺們可以佩戴全綠色或金黃色絲絛,其中明黃色絲絛最為高貴,皇太后、皇帝和皇后才能享有。照片上為官員全家福,清朝的官員工資包括俸銀和祿米,一年發兩次。
  • 清朝「三品官員」和「四品官員」是現在什麼級別?
    清朝的時候,官員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級。三、四品官員在清朝的時候,都可以列入中高級官員的行列匯中。他們的任命,都需要皇帝親自批准,給出具體的任命意見。而且,從康熙後期開始,清朝官員允許給皇帝上奏摺,直接跟皇帝溝通。   雍正以後,四品以上官員,全都允許向皇帝上密折。
  • 清朝官員為何脖子上要掛串珠子?專家表示,用處真的非常神奇!
    在清宮戲裡,觀眾們可以了解到清朝官員的脖子上都會佩戴一串珠子,珠子數量不一,感覺像是裝飾品,那麼他們為什麼要佩戴這串珠子呢?其實這種珠子的名字叫做朝珠,是清朝服飾特有的配飾。根據官員品相和地位的不同,珠子大小和造型也不同。清朝等級制度森嚴,因此佩戴朝珠可以表明身份,朝珠由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佛頭、珠身、背雲、紀念、大墜、墜角。朝珠象徵了一年四個季節,材質極其珍貴。不同等級的朝珠,材質也不同,基本是由珍珠、瑪瑙、珊瑚、玉璽、琥珀、蜜蠟等材料做成的。其中不同材料會在不同場合出現,官員等級決定了該佩戴什麼樣的朝珠。
  • 為何我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專家:不是迷信,這是有道理的
    不過大家應該都會注意到,為何片子裡面的殭屍都會身穿著清朝的官服呢?為何不是其他朝代的官服呢?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講究不成嗎?還真別說,這種劇情的設定還真不是什麼傳統的封建思想作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講的。首先就是有關清朝的一切大家都很喜歡,首先就是娛樂方面,許多人根據清朝的歷史虛構出不少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後來翻拍成為了相關的影視作品,可以說是大受歡迎。
  • 明代早朝述論
    早朝還留下一些舊例,如令節賜食:聖誕、千秋節壽麵,立春春餅,元宵圓子,四月初八「不落夾」,端午粽子,重陽糕,臘八面等,俱光祿寺先期上聞,至日早朝後覆奏,朝罷賜宴。但並非所有官員都得與宴,官卑祿薄者往往免宴,改折「節鈔」。(32)又如每年三月諭百官穿羅、五月頒扇、十一月傳戴「暖耳」,都是行之久遠的早朝「故事」。
  • 清朝是如何統一臺灣的
    康熙朝時,康熙恩威並施,取得了政治與軍事上的勝利,將臺灣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政府之所以能順利統一臺灣,在於順應歷史大勢,展現了國家統一不容置疑的決心與力量。清朝為什麼要統一臺灣清朝初期,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
  • 元春封妃,夏太監來賈府宣旨,為何態度陰晴不定?暗藏什麼玄機?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飛馬來往報信。 賈政進宮覲見皇上,賈府人為何惶惶不安?難道賈政平日見不到皇上? 如果在唐朝,賈政可以參加早朝,能見到皇上。 《唐六典》記載: 「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
  • 清朝的官員為什麼借錢都租好房子,真實的官員生活沒有那麼富有
    大家好,嗨小夥伴們,清朝的官員不是都像和珅那麼有錢的,我們在電視劇上面看到的清朝的官員,都好像有自己的府邸,有的甚至家財萬貫,但是現實中的情況卻不是這麼舒服的,今天小編來推薦的話題就是清朝的官員為什麼借錢都租好房子,真實的官員生活沒有那麼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