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有早朝的習慣,除了極個別情況之外,不管有事沒事,大臣們每天都要跑到朝堂上來看一看「天顏」,然後皇上身邊的太監尖著嗓子叫一聲: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清朝從關外入主中原之後,為了加強自己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力度,也是繼承了這項制度,剛剛開國不久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甚至不像他們的兒子孫子輩那樣十天一朝,而是跟以前的朝代一樣,每天都要上朝。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上朝也是件苦力活。因為站在下面開會幾個小時,還不能吃早飯的!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清朝規定的正常的上朝時間是早上5點到早上7點,但是作為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你以為他們可以四點半爬起來,然後做個地鐵五點鐘踩點來上班嗎?這是要殺頭的!
你想想,你作為一個臣子和奴才,都不知道提前在大殿上等著皇帝,那是什麼啊?那是大不敬,在古代是要誅九族的。加上康熙、乾隆這些人本來就個性要強,萬一你五點鐘踩點,遲了一分鐘,他還不誅你的「十族」啊?
所以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小命著想,大臣們至少要提前兩個小時在大殿裡面候著皇帝。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大部分人可以兩點半起床然後騎著個馬或者駕著馬車往這邊趕啊!
因為清朝的制度是將北京城分為內城和外城的,滿族大臣居住在內城,漢族大臣居住在外城,外城離朝會的地方還是挺遠的,加上那些漢族臣子們還要考慮路上堵車或者遭遇什麼不可抗因素的影響,所以絕大部分人需要在凌晨一點鐘就起床,然後快馬加鞭的往朝堂裡面趕。
凌晨一點鐘,晚上吃的宵夜都還沒有消化完呢,哪裡再吃得下早飯?就算是手下的奴婢、丫鬟起得早給他做了早餐,他也吃不下。就算是他吃得下,他也不敢吃。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麼早吃下早餐,又還要在朝堂裡等上兩個小時,這時候估計和晚上吃的東西一起都差不多消化完了,等到康熙還是乾隆開會開了兩個小時,還津津有味要繼續開下去的時候,你突然舉起手來說:報告大王,我要去出恭!
這是什麼畫風啊?首先估計是其他大臣一個個忍著笑又忍不住笑,然後就是康熙大吼一聲:「拉下去,砍了!」就算是你忍住了不去出恭,萬一在朝堂上沒憋住放了個屁,那也是「大不敬」啊,誅九族的罪名!
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這些辛勤的大臣們索性就不吃早餐了,早餐可以一頓不吃,腦袋要是被砍了,那可就沒了。於是他們乾脆一個個餓著肚子去上朝。
但是從凌晨一點坐等到凌晨七點,萬一乾隆皇帝講得開心了,還繼續吟詩幾首,在給大家賞析賞析,搞到九點鐘了,那大臣們肯定會肚子餓,到時候萬一在朝堂上餓暈了,那丟的可是大清朝的臉啊!比「大不敬」更加大不敬!
但是這難不倒機智、聰明又有錢的大臣們。我們現在為了防止肚子餓都會吃點兒高能量物質,比如士力架、脈動啥的。但是大臣們表示,你們吃的都太lou了。士力架才多少錢一塊啊?配不上我們的身份和才華!
於是大臣們一致決定,吃人參。這人參吃也有講究,第一你不能在家裡大早上凌晨一點鐘就把人參吃完了,一方面可能會產生不正常的亢奮行為,另一方面到時候朝堂上還是要餓肚子;第二,你也不能在朝堂上就吧唧吧唧自己開始嚼人參了,跟我們現在嚼檳榔一樣,多不雅觀啦,被皇帝看到了又是大不敬。
所以大臣們只能把人參靜靜的含在嘴裡。一方面這並不會太明顯,另一方面人參的能量也會緩緩的釋放,一方面緩解體能消耗,另一方面也會提神醒腦,防止在皇帝的演講之下睡著,一舉多得。
皇帝考慮到早朝時間確實很早,雖然偶爾看到大臣們嘴裡含著東西,但是也默許了,而且這也成了清朝上朝的「潛規則」,作為一個合格的清朝大臣,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