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補就是「公務交通費用」為公務人員發放的現金補貼,主要出現在公務員群體,名義上公車補助是按交通成本發放,實際在發放過程中,有著嚴格的等級,級別越大,能享受到的補貼越多,也算是一種特權。
前段時間有一則消息引發關注,山東逐步落實鄉鎮事業編人員車補發放,並已到位,每月500-650元不等,一般人員為500元每月,鄉鎮副職600元每月,正職650元每月,要知道事業單位鮮少是有車補的,這讓很多事業單位人員欣喜不已。
實際上不只是山東有次特例江蘇省也有好消息傳來,據有關人士透露,江蘇計劃2021年1月起,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補貼,補貼標準按照年限很,「城關鎮」最低200元,最高680元,「其他鄉鎮」最低為560元,最高1040元,雖然不是車補,但這種力度跟金額的補貼方式在筆者看來更為給力。
山西省更是要求鄉鎮幹部收入高於縣直機關同級人員20%以上,故而提高鄉鎮人員補貼標準,結合職級和工齡發放,人均漲幅在200元以上,除了這三個省份,其他省份也並未閒著,河北有網友表示落實了鄉鎮事業編車補,只不過也是傳聞正式蓋章文件並沒有拿到,浙江、湖南據悉也有大動作。不過也有人問隨著地方實施鄉鎮事業編車補以及補貼,鄉鎮教師的車補跟其他津貼是不是也不遠了了?不然就2020年底前完成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於公務員這個總目標實現難度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