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鑽石還要寶貴的敏感期--如何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2020-08-27 Ada老師

如果兒童在敏感期內,未能依照其內在潛能去做一些特定的動作,則他將失去習得某些特定能力的機會,且是永遠的失去。

--Maria Montessori

1、敏感期是什麼?

敏感期(the sensitive periods)是指一個生物剛生下來,還在成長的時候,所獲得的一種特別的感覺力(sensibility),它是一種短暫的傾向,僅限於獲取某一特定的特質或特徵,一旦取得該特質,該敏感期即結束。簡單來說,就是兒童在某一特定時期,會表現出對某種特定技能的強大興趣和學習偏好,在內在動力的驅使下,迅速掌握並內化。

為了後代的安全,蝴蝶會出於本能地將卵產在樹杈底部。而新生的幼蟲卻又只能吃靠近樹枝尖端的嫩芽,這時的幼蟲會產生對光是強烈敏感性,因為正是那道光,指引著剛剛出生的幼蟲向樹枝頂端爬行,吃到嫩嫩的新葉。而當幼蟲可以吃比較粗劣的食物時,這種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這種敏感性的特徵在兒童身上也顯而易見。

不同敏感期出現時間分布

2、敏感期對兒童有哪些影響?

1)學習新技能毫不費力

處於敏感期的兒童更開放、更感興趣、更有動力,更有能力......當然最重要和最讓人驚嘆的特點就是學習新技能毫不費力!

e.g.:1個小孩的早期可以毫不費力地掌握他/她的母語,只要適當接觸就可以做到。0-6歲階段掌握第二語言最容易。當然第二語言也可以晚點再學習,但通常就需要很多精力練習,而且第二語言習得的程度也永遠不會達到使用母語的狀態。

由於兒童在敏感期會表現難以抑制的激情和內在動力去學習和掌握某種新技能,蒙特蒙利女士稱之為「燃燒理智的愛」。一種熱情耗盡後,另一種熱情隨之燃起。在這種節奏的支配下,兒童不斷地去掌握自己、徵服世界,這一切使兒童的內心感到幸福和滿足。而當錯過敏感期後,心智的發展只能通過思考、努力和研究才能實現,而且再習得的技能也不會象兒童時期的那樣完美。

蒙氏教室的孩子正在做1-9999的鳥瞰圖

2)不知疲倦的重複,重複

成人往往會對繁重的工作產生疲勞和厭倦的情緒,而處於敏感期的兒童卻總是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不厭其煩地重複,並不感到疲憊。在蒙特梭利的教育裡,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那些處於書寫敏感期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彩色畫紙上塗鴉創作,一整個上午不離開自己的位子,他們畫的神採飛揚,周邊的嘈雜仿佛對他們毫無影響,他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需時日,你便有機會看到,孩子拿著筆跑到你身邊大聲宣告,「我會寫字了」。一切都發生地自然而然,在適宜的環境中,兒童的潛力,靠著自己的本能就能彰顯出來。

蒙氏教室的孩子一項工作可重複多達20次以上

3)受到阻礙後,情緒抑鬱乖張

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教育學家們發現,當兒童的敏感期受到外界的幹擾和壓抑時,兒童就會產生抑鬱或憤怒的情緒。很多成年人由於不理解孩子就自以為是的認為這是孩子在無理取鬧,或他們只是想得到成人的陪伴或安慰。他們竟將這稱之為「任性」或「發脾氣」。實際上,從兒童出生起,「任性」、「發脾氣」就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這是人類心理反常的外在表現,不誇張地說,兒童每發一次脾氣就是他們心靈上生了一次病。疏不知,孩子的這些異常表現都存在著特定的某種原因。

而處在敏感期發脾氣的兒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發展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他們對某種雜亂無序狀態的反感和警覺。只要兒童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或者無序狀態得到恢復,他們的情緒就會平靜下來。

e.g.:以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兒童為例,他們對於事物原本的狀態抱有相當「頑固」的「執念」。隨意變換撫養人,更換室內的布置方式,甚至改變了洗浴的姿勢等等,都會引起兒童的「崩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的「一哭二鬧」只是由於處於敏感期時強烈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導致的,都是有據可循的。

我們不理解孩子,不理解的是孩子的發展規律

3、如何更好地支持兒童敏感期的發展?

1)不武斷,認可孩子行動的背後目的

內在潛力是促使孩子在各個方面進行努力的動力。但是我們成人卻常常漠視孩子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潛能。浮現在我們腦海裡是曾讓我們領教過的孩子調皮搗蛋的行為。事實上,孩子活動的真正徵兆並不是非常明顯的。但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擁有善良的本性。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對孩子做出準確的判斷。例如,我們原以為1歲左右的孩子不斷向地上扔東西,再讓成人撿起來,是在向我們成人挑釁,甚至認為他們被慣壞,不知感恩,看成人彎腰辛苦,他們卻發出開笑的笑聲,覺得他們必須得被「修理修理」。而背後的原因竟是孩子發現物體掉落和聲響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樂趣。我實在覺得兒童的發現稱得上奇蹟。只是我們成人總用臆斷來推測兒童,誤會了兒童自我建構的本意。

孩子別出心裁的創意玩法,你能接受嗎?

2)給自由,放手讓孩子實現自我建構

蒙特梭利女士說,每個兒童都是降臨世間的彌賽亞,是來拯救這個世界,喚醒我們這些日漸麻木的成年人的。所以,我們要虛心向兒童學習。降低你高高在上的身份感,認真去觀察孩子。孩子所做的每個動作都是具有發展自我的深意的。如果你的孩子懶惰,無序,注意力無法集中,那麼說明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因素在幹擾他,不斷打斷他自我構建的過程。請家長把自己適當隱藏起來。就像18-30個月的兒童,他們正處於細小物品的敏感期,他們對掉落在地上的頭髮,碎麵包屑興趣十足,這時,你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躲」在角落裡細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張充滿好奇的眼睛,和一張心滿意足的笑臉。而只有當孩子要將小物品放在嘴裡或鼻子裡的時候,你才應該善意地提醒和幹涉一下。

我們總是在說給自由,而給自由的前提是相信,相信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敬畏這些神奇的生命。


無處不在的創造力


3)輕引導,提供兒童發展的適宜環境

如果你無法準確識別兒童是否處於敏感期,或處於何種敏感期,下面的那張敏感期圖表可以幫助你。在你家孩子的年齡處向下劃一道分隔線,在這道豎線前後敏感期都可能是你家孩子正在經歷或準備經歷的。例如兒童處於3.5歲(下圖中紅線即3.5歲),那麼他可能正處於或準備處於語言、秩序、感官、書寫、優雅與禮儀等敏感期內,那麼家長就可以通過觀察兒童的偏好,提供相應的環境、活動、材料,來滿足兒童的發展需求了。

找到敏感期,針對性提供環境

e.g.:3.5-4.5歲,處於書寫敏感期的孩子,我們可以多提供一些塗鴉的材料,大塊的紙張,豐富顏色的彩筆,乾淨整潔的書桌或地板,或是滿是細沙的託盤,讓孩子通過感觀的觸摸去學習,就足夠了。

環境對了,孩子臉上的笑容就多了

結語

最後,還是引用蒙特梭利女士的話與大家共勉:「建造一個人就像是完成一件針織衫,不能錯過任何一針。」

References

Maria Montessori,《The Secret of Childhood》,[M],吳玥玢審定

Maria Montessori,《Montessori&39;s Sensitive Periods》,[M],中國婦女出版社

PHMTEC-Beijing內部培訓資料,[z],北京

https://pin.it/7KWUfmB

https://pin.it/1ShmAoo

https://pin.it/1d5YYv8

https://pin.it/644Azrn

https://pin.it/79icozH

https://www.instagram.com/p/B-WivYKiG4J/?igshid=3cympud0oxsh

相關焦點

  • 讓孩子事半功倍的敏感期
    勞倫茲的關鍵期1.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餵幹的食物的關鍵期;2.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3.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就難以掌握口語;4.4-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關鍵期,也是學習書面言語的關鍵期;
  • 孩子的「文化敏感期」,孩子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奠定時期
    孩子從敏感期開始,就已經間接或直接開始對這個世界探索,在人類整個發展歷程中,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所掌握的這些文化知識。可以說人類的文化,是人類整個探索和認知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而孩子作為人類寶貴財富的延續者,自然基因中就不缺乏探索和認知這個世界的驅動力。
  • 抓住孩子學習的敏感期,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學習更主動
    不管孩子怎麼問,我都很耐心地告訴她,然後教她如何數數,有時教她用手指頭挨個地數東西,數著數著孩子覺得很好玩。有時最終數的數據並不對,因為嘴的速度比手指的速度總是快很多,但孩子開心,我也從來不苛刻她,引導為主。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孩子盯著螞蟻看兩小時不挪步?孩子突然開始模仿大人說話?孩子不僅喜歡說「不」,還喜歡打人?孩子突然喜歡上扔東西?最近看了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以上這些孩子的舉動,皆因孩子敏感期到來了。何為兒童敏感期呢?
  •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抓住敏感期(一),了解敏感期
    一、敏感期具有以下特點:1、幼兒的敏感期具有普遍性,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伴隨著各種敏感期反覆出現;敏感期是幼兒與生俱來的一種學習的本能。5、幼兒對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是無意識的,但是在幼兒行為發展上,敏感期的出現都是有著其精確的目的,它們也許是為了強化幼兒的某一種行為能力,有時候是為了加速幼兒的感官發展。敏感期內的經驗獲得,會讓幼兒的認知發展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 抓住這些「敏感期」,事半功倍地幫孩子快速成長!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若家長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尋找答案,這個時期孩子的認知速度是事半功倍的。也可以將這方面的學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採購家用物品,通過花錢鍛鍊數字的能力。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什麼叫做識字敏感期?
  • 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之所以小勇能夠認識字這麼多,也是因為孩子進入了「認字敏感期」,小敏一聽有些發蒙,「認字敏感期」?倒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看著閨蜜教育兒子這麼成功,聽她的總沒錯。什麼是「認字敏感期」?但是家長不要小看了這些塗鴉,這也是孩子的一種識字途徑,在正確地學習認字之前,孩子喜歡通過這些線條來感受文字的意義。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認字敏感期」?
  • 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父母巧用三個方法,掌握好敏感期,事半功倍
    對於孩子識字,有科學研究指出: 「兒童若不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00; 若5歲開始學習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10; 4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0; 3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5~130。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想到自家孩子,雖然才2歲,是不是也要儘快教他識字了?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
  • 抓住敏感期,讓教育事半功倍
    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敏感期,抓住敏感期進行教育,往往就能夠事半功倍。看看下面這種圖,學齡前兒童的敏感期的時間表你了解嗎?有個狼孩的故事講的就是曾經在印度的一個小山村裡,村民們從狼窩裡救出一個八歲大的孩子。她剛被人們救回來時,表現出來的特點和狼很相似。
  • 孩子1到9歲成長敏感期,家長把握好這個時機,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引言孩子每到一個階段,都會對某些事情特別感興趣,比如學別人說話、有自我意識、關注男女差異……兒童心理學認為,這與孩子不同年齡的成長敏感期有關。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兒童內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兒童在一個階段內,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 掌握這3點,抓住孩子敏感期,學習天文認識宇宙的奧秘
    希望爸爸媽媽都能在這天,帶孩子來認識地球和宇宙。我們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在美國的兒童培養中,在6歲以後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天文學興趣,有研究表明,在孩子6-12歲這個階段,是「天文敏感期」。了解敏感期相關知識的家長應該明白,在敏感期內對孩子適度引導,興趣培養往往事半功倍。那究竟該如何培養興趣呢?
  • 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
    根據我的嬰兒經驗,並仔細觀察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我將孩子的語言敏感性期分為幾個較小的階段:8個月內:早產期;9-12個月:鸚鵡學習時期:1至2年:模仿演講期;3至4年:語言爆發期;4至6年:語言完善期。孩子說話的時間長短與父母在孩子的語言過早階段和鸚鵡學習階段的表現密切相關。
  • 不能錯過孩子的敏感期,錯過就再說補不回來了
    為什麼有些人學習起來就是跟輕鬆跟塊接受。餵什麼就有一些人在某些當年就是啊開竅,怎麼都約補來或者很慢。敏感期嬰兒時期的敏感期我們的大腦神經元是真的很好連結好了嗎?以前我真的是特別不喜歡小孩,因為她們總是在那裡哭,那哭聲真的很不喜歡。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去逗小孩子逗哭了還那麼高興的樣子。我們小時候老家的一些大人最喜歡搞的事情。
  • 隨著空間敏感期的到來,2-3歲孩子適合的繪本有這些
    給孩子買繪本的時候,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這樣不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促進孩子發展。留美早教專家李芷怡,在她的《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中,用具體案例告訴大家蒙臺梭利兒童敏感期理論。
  • 如何把握孩子閱讀敏感期
    之前有家長和老師諮詢,安排的課外閱讀任務,怎麼都完不成,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看書,還是一看就瞌睡,毫無閱讀興趣。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其實,有很大原因可能是家長沒有抓住或者關注孩子的閱讀敏感期。 所以今天,老師想跟大家重點分享四點: 1. 什麼是閱讀敏感期 2. 閱讀敏感期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3.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面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後來通過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籍,小張才明白,原來孩子是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如果抓住了這個時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有很多大的提升。0-6歲是寶寶發育的「語言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孩子在0到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敏感時期,有的人覺得從孩子出生之後才學習,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接受胎教的教育和語言的感知了。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面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後來通過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籍,小張才明白,原來孩子是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如果抓住了這個時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有很多大的提升。0-6歲是寶寶發育的「語言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孩子在0到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敏感時期,有的人覺得從孩子出生之後才學習,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接受胎教的教育和語言的感知了。
  • 抓住孩子發展的這6個敏感期,投放遊戲材料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幼兒在2-6歲間是身心發展最迅猛的時期,抓住這幾個敏感期提供材料會事半功倍。1.2-3歲塗鴉期:寶媽們會發現孩子有一段時間就喜歡亂塗畫,那我們就在家裡一米以下貼上大白紙成為孩子的塗鴉牆,隔斷時間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