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考研政治徐濤」 可以訂閱噢!
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了中國革命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經驗教訓,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正確地理解和處理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1、統一戰線
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必要性:
①首先,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級狀況所決定的。毛澤東指出:「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佔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要戰勝作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集中代表的國民黨所領導的強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須把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②其次,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由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殘酷性及其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就使得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有必要採取正確的統一戰線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團結和利用的力量儘可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逐步從根本上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奪取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客觀上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利用這些矛盾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國社會最大的壓迫是民族壓迫,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可以把一切愛國的、不願受帝國主義奴役的人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民族資產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因而能夠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參加革命鬥爭。當革命的鋒芒主要是反對某一個帝國主義的時候,屬於別的帝國主義系統的官僚資產階級集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參加統一戰線。
·
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廣大知識分子及其他勞動者的聯盟,主要是工農聯盟;另一個是工人階級和非勞動人民的聯盟,主要是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第一個聯盟是統一戰線的基礎,只有爭取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人民,鞏固工農聯盟,才能實現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同時,只有建立第二個聯盟,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壯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敵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才能掌握中國革命的全部領導權,中國革命的勝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黨領導和建立統一戰線的經驗。黨在領導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踐中,強調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保持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必須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對反共頑固派採取又團結又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的政策,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在同頑固派進行鬥爭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先後經過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等幾個時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最根本的經驗就是正確處理好與資產階級的關係。
2、武裝鬥爭
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與資本主義國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總是憑藉著反革命暴力對革命人民實行殘暴的鎮壓。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無議會可以利用,無組織工人舉行罷工的合法權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裝起來,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中國革命的勝利,主要是依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與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通過長期的人民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這支軍隊只能是而且必須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這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是保持人民軍隊無產階級性質和建軍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核心。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軍隊一切行動的根本準則和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
3、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思想建設始終放在首位,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在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必須把黨的建設同黨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繫起來。這些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的主要經驗。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
4、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歷程
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這三個基本問題的認識是逐步明確的。大革命時期,處於幼年時期的黨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現狀懂得不多,在這三個基本問題上都沒有經驗。大革命失敗後,黨對武裝鬥爭的認識有了提高。抗日戰爭時期,黨總結以前兩個階段的經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黨的組織已經從狹小的圈子裡走出來,變成全國性的大黨。
毛澤東系統地論述了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三者之間的關係。他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鬥爭的統一戰線,武裝鬥爭是統一戰線的中心支柱,黨的組織原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衝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1949年,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經驗作了集中概括:「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採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繫人民群眾的黨。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各革命階級各革命派別的統一戰線。這三件是我們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這些都是我們區別於前人的。依靠這三件,使我們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這裡是福(guang)利(gao)的分割線!
你們期待的「2018考研名師刷題班」終於來了
9月7日(今天)下午1點正式開搶
複製以下淘口令
¥pwqv03wdD0P¥
只需三步:點開淘寶,複製淘口令,提前加入購物車!
現在是原價,開搶後底價優惠
單科249元起,限量1000人!
同學們趕緊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