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體罰只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2020-12-23 兩口育兒

很多小孩子比較頑皮淘氣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長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每每孩子犯了錯闖了禍,都感覺非常的恨鐵不成鋼,於是忍不住氣憤地體罰了孩子,讓孩子長點記性,不再犯相同的錯誤。可事與願違,最近外國研究孩子智力的專家研究發現「體罰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所以,你還在體罰孩子嗎?等孩子智力發育出問題你就該後悔了。

專家們經過長期地追蹤調查,得出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受過體罰的孩子智力要低於未受過體孩子的智力,無論是打屁股還是鞭打等其他的體罰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力智力的發育。加上家長體罰孩子時表現出來的憤怒的一面,也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多少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首先我們來看看家長體罰孩子的方式,以及這些體罰的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一般孩子不聽家長的話,家長都會第一想到打屁股,家長們認為屁股的神經較少,敏感度相對較低,而且皮糙肉厚,對孩子來說不會太疼。如果都是這麼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打屁股不僅不能減輕傷害,這個傷害根本不會減輕,屁股也是身體的重要部位,在打屁股的時候已經傷害到孩子的皮膚還有其他的血管,你們說對孩子的腦袋的發育能沒有影響嗎?

其次是罰跪不讓吃飯,餓孩子一兩餐就不再敢犯錯了,事實證明,這樣的體罰方式,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而並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最重要的是,錯過飯點,身體社區不到營養,大腦無法正常工作,孩子的智力發育隨之受到影響。

最後是氣到怒髮衝冠的時候,一些家長可能會對孩子拳打腳踢,嚴聲責罵。這個體罰的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言而喻,智力受損的程度會更大。

最後我想說,孩子犯錯不聽話是難免的,要耐下性子慢慢教導孩子,體罰,只能解一時之氣,不會有多大作用的。相反,有些孩子會不服氣家長的教訓,出現離家出走,無心學習的情況。所以,為了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體健康著想,切不可再體罰孩子

相關焦點

  • 也談談「棍棒底下出孝子」
    也談談「棍棒底下出孝子」文/五月石榴現在學校和家庭、社會都不允許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認為這是對孩子人性的摧殘,這是對的,應該支持,這就對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教育方式全盤否定。孝子就是孝順父母長輩的孩子,這是根本,不孝父母何以孝天下,連自己父母都過不去,我與你怎能深交?連父母都不孝,何以託付重任?「孝子」必須,這並不是說要「愚忠」,尊敬並非完全聽話,畢竟父母沒有十全十美的,「孝子」要走「孝道」。「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對錯取決於你對它的認識,我是這樣認為的,棍棒並不是單純的打,是嚴格要求的意思,打不是本意,誰不愛自己的孩子,虎毒也不食子!
  • 棍棒底下出孝子簡直是胡說八道
    老話說,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看似有道理,其實沒什麼大道理,只能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必須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適當體罰,主要是為了讓子女長記性,但是過度了,危害就大了,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讓子女心裡背負極大的陰影而影響其一生。
  • 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手下出高徒!
    這個節日其實是由一個美國反體罰組織發起的,旨在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正人少兒藝術舞蹈系課堂那天有多少人不打小孩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國傳統教育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被很多家長當做真理,很多家長都通過「打罵」來管理教育孩子,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童年時期都或多或少都被揍過
  • 棍棒底下出孝子?網友:擔心孩子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
    中國有句名言:棍棒底下出孝子。那麼這句名言真的適合現在的孩子嗎?越打孩子就越孝順?好像事實不是這樣的。行為醫學專家們通過調查發現,經常被打罵的孩子長大後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諧者較多,他們也不能很好地養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視了自己的下一代。如此惡性循環,將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流傳千年的謊言
    這兩天的新聞讓人很心痛,先是12歲的孩子在自己家裡,死在了自己父母的棍棒之下。 然後,今天又有父親把自己打孩子到「吐血」,還在班級群裡說自己揍孩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21世紀了,怎麼還有人頂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論大行其道呢?
  • 因成績下降將10歲兒子打成重傷,父親被判兩年,棍棒能出孝子嗎
    體罰孩子的父母,大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俗語。可這些體罰孩子的父母可能不知道,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傷痛。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體罰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孩子智力發育體罰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如今都怎麼樣了?
    前言: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是說,教育孩子,如果不打他,他就不可能長得好,也不會對家人孝順,更不可能有出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中就有從小在父母的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反觀她們的行為和性格,我覺得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有這幾個方面的缺陷。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些部位真不能打,孩子身體的小秘密你了解嗎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取棍棒教育,但不知道的是,孩子身體上有些地方是不能隨便打的。殊不知,這種「體罰」對於寶貝來說,危害很大,尤其是打了不該打的地方,不僅對其身體和心理造成危害,還很有可能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後果。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嗎?
    換句話說,我們幾乎都是棍棒下長大的,我們太知道被打後的痛,還有對父母深深地畏懼感了。因為很大程度上,我們父母那代人覺得只有打了孩子,才能讓孩子長記性,孩子才會聽話懂事。但其實,現在還是會有不少家長用打孩子代替教育孩子。優長君有個朋友,是個很漂亮很水靈的女孩,因為父親從小的棍棒教育一直都非常的懼怕父親,甚至當時我生日時邀請她一起出來玩都是瞞著爸爸出來的,那時候她已經20歲了。
  • 「棍棒底下出孝子」,經常挨揍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什麼樣子了
    說話間陳先生朝著孩子踢了兩腳。東東沒有哭,臉上表現著不服氣與冷漠。5年級的東東在小區很出名,從小不是打了鄰居家孩子,就是打了班上同學。每一次不是被爸爸打就是被媽媽揍,有時候甚至被「混合雙打」。陳先生一直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剛開始挨揍時,東東會安分幾天。雖虛心受教但就是不改,三天兩頭就能看到陳先生耳提面命地訓斥東東。
  • 高二學生被父親暴打到吐血,因熬夜玩手機,網友:棍棒底下出孝子
    大多數父母都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是出自韓非子的名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經過歷史的不斷演變和繼承,形成了現在的俗語。接受並認可這句話的父母,他們認為良好的教育可以在棍棒下實現。
  •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老話究竟是被埋葬的精華還是被深扒出的糟粕
    而體罰孩子則是其中一種。在中國古代就流傳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特別是如今在農村地區,通過體罰對孩子起到管教作用的方法依然盛行。而且這種管教思想實際上在中國已經紮根了很久,特別是在讀古代名人傳記的作品中我們也常看到他們小時候被「管教」的橋段。似乎這種方法對於古人來說效果非常好,那麼放到現代為何明顯感覺行不通了呢?
  • 奈何「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沒法比,2種管教立場,育兒不二法門
    這個話題一直爭論不休:「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裡說的不是孝子,而是棒棍能讓孩子不調皮,不搗蛋,乖乖地做作業嗎?在正常的情況下,家長應該避免與孩子進行暴力溝通,做到這2個立場,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1、 把棍棒收拾起來,把自己當作一名說客使用棍棒的例子不在少數,《紅樓夢》裡的「寶玉挨打」,像其他電視劇中的情節:教師對孩子體罰,家長使用棍棒,導致孩子離家出走。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關於今天的教育「1」
    剛接小學一年級近一個月,讓我見識到了許多家長的教子之法,大部分都是很簡單,孩子作業寫的慢——打,孩子沒完成作業——打,孩子上課不注意——打,孩子考試不及格——打……我發現家長們比較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那麼關於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
  • 「棍棒底下出孝子」,卻是「孝子」童年陰影!舊語新解,何為教育
    文|橘媽育兒「棍棒底下出孝子」來源於法家學說創始人韓非子的「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之後就在民間開始流傳「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進而衍生出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只適於那個年代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人們深受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洗禮,在那個時期所有的人都被灌輸「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所以,即使父母對子女動手,那也是在教育子女,為子女好。在子女犯錯時,通過暴力來讓子女「長記性」,在以前看來確實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教育「手法」。
  •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父母有分寸,必須要遵循3點,孩子更聰明
    有句俗話,名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一些現象,父母對孩子越寵愛,長大後越不孝敬父母。父母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孩子卻能對父母感恩戴德。怎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就心理學而言,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父母百般討好孩子,言聽計從。
  • 棍棒底下出孝子,可為什麼有些孩子越打越叛逆?
    古人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祖輩們是這句話堅實的崇拜者和踐行者。現實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有過小時候被體罰的經歷。有統計資料表明,85%的青少年承認曾經被父母打過耳光或者屁股。很多時候,父母體罰孩子是因為,在過去的教育經歷當中,體罰可以阻止不良的行為,而且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人們認為,體罰是父母指導孩子成長的方式。
  • 傳統觀念大反思:還該不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素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說,這段時間,關於「狼爸」教育孩子上北大的新聞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中國狼爸」蕭百佑崇尚體罰,「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而他的4個孩子中,確有3個進了北大。雖有專家學者質疑,但卻有大批家長力挺。您怎麼看「狼爸」的體罰教育呢?
  • 「棍棒底下出孝子」,出的是孝子還是「笑子」
    他的父親始終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箴言,手裡拿著棒子陪著、看著兒子讀書、學習,而兒子也非常爭氣,考入了北京知名大學,成為當地的風雲人物,父親也感到風光無限。後來,這位高材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在北京娶妻生子,可是他回家的次數卻是越來越少,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後,已經3年過去了,一次都沒回過老家。提起他鄉鄰們無不搖頭嘆息,怎麼就養出這麼一個白眼狼!
  • 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認同嗎
    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認同嗎不認同。實際上你仔細看《孝經》就知道,一個家庭應當是父慈子孝兄弟悌,所以注意父慈子孝是寫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一般而言,父(母)親慈愛,小孩不用什麼「棍棒教育」。另外《論語》中有一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