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fs or buts別譯成沒有如果但是,要譯成沒有任何理由跟藉口

2020-12-27 多尼英語課堂

if意思是「如果」,but意思是「但是」,表示不給出任何不確定和有顧慮的結果。語氣表達很強烈,要求必須無條件服從。這個俚語也可以說成:no ifs ands or buts 。

看看老外聊天時怎麼用no ifs or buts:

A My mom always shouts at me like"Go to take shower!No ifs or buts!"

B Me too!Mom can never understand taking shower is time-wasting thing to do for us.

A 我媽總是對我吼說「給我去洗澡!沒有任何理由!

B 我也是!媽媽永遠都不會了解,洗澡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

no ifs or buts例句精選:

I don't care how, but you make sure you're at your son's party tomorrow—no ifs or buts about it!

我不在乎怎麼辦,但你要確保你明天參加你兒子的聚會,沒有任何理由跟藉口。

No ifs or buts—just do as I tell you!

沒有任何理由跟藉口,照我說的去做!

The new boss said that if we're even one minute late, we'll be fired—no ifs or buts.

新老闆說我們再遲到哪怕一分鐘,就會被解僱,沒有任何理由跟藉口!

不聽任何的解釋和理由,極其嚴格要求的口吻。看看與no ifs or buts相關的一些表達:

no excuse 沒有藉口

There is no excuse for you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before get on bed.

你沒有藉口不在上床前完成你的功課。

for sure 非常篤定

She will leave ShangHai in a month for sure.

可以確定,她將在一個月內離開上海。

相關焦點

  •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4日 17:41 來源:     來源:北京晨報網友「餐廚經理」說,看到有的餐館將「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這太搞笑了,童子雞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還不夠準確,應該是『還沒有性生活的公雞』,要是母雞的話應該是『處女雞』了。」有網友如此評價。
  • 英譯漢 真的譯成漢語了嗎?
    譯題一講的是完美主義,所以筆者也「完美」一把,把點評的題目寫成了《英譯漢,真的譯成漢語了嗎?》,其實譯成漢語一點問題沒有,關鍵是怎樣的漢語。詞典的解釋是:by reason of one's own ability or ownership etc.,翻譯成漢語就是「自身」的意思,在本段文字中起強調作用,可以略去不譯。Set high bars for是比喻,本義是「在高處設置護欄」,引申指「設立高標準」。Put one’s best foot forward就是「全力以赴」的意思。
  • 翻譯中,如何將被動譯成被動和主動譯成被動?幾個事例教你翻譯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被動譯成被動和主動譯成被動,相信大家會感興趣,一起來看看吧。被動譯成被動如果原文的動詞中含有「被」,「由",「為」,「受」,「靠",「所」,「把",「得到",「加以」,「予以」等字樣時,譯成英語通常用被動語態:例句例1:這個實驗該由學生們自己去做。
  • 佛教:「咒」譯成中文,是什麼?
    說法竟,應咒願」這確實讓人大惑不解,因為佛陀還住世的時候,是不允許弟子們持咒的,甚至反對弟子們持咒,因咒的本義,其實是跟佛陀所追求的解脫大道是相違背的,也就是說,持咒並不是佛弟子證悟解脫的法門,所以,佛在經中講咒,確實讓我感到意外。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佛在經中講咒這一說法呢?
  • 翻譯中,如何將否定內容譯成肯定形式?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否定內容譯成肯定形式,相信大家會感興趣,一起來看看吧。所謂否定內容譯成肯定形式是指某些否定句在處理上不定採用no,not或never等否定詞來表示,而是通過其它的詞彙或組詞來表示,這些詞或詞組在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是往往有內含的否定意義,因此同樣能達到否定效果。這類詞在英語中極為活躍,是翻譯否定句經常採用的手段。
  • 這世間,從來沒有任何藉口
    《沒有任何藉口》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美國西點軍校傳授給作者傑伊的理念,美國的西點軍校我想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他培養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人才,比如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而沒有任何藉口就是美國西點軍校的200年來一直奉行的一種精神,也就是自我負責的精神,只有對自我負責的人才能對學習、對工作、對家庭、進而對社會負責。沒有任何藉口是一個人有責任感的體現。在美國西點軍校,學生回答長官問題,只能說四句話:「是,長官!」「不是,長官!」「我不明白,長官!」和「沒問題,長官!」藉口是不能被容忍的。
  • a chip on one's shoulder,不能譯成肩膀上的晶片
    a chip on shoulder 不能譯成「某人肩膀上的木屑或晶片」,它是一個習慣用語,可以意為「根深蒂固的不滿,耿耿於懷,懷恨在心」等,尤指對某事,是一種非正式的表達方式,寓意:
  • a chip on one's shoulder,不能譯成某人肩膀上的木屑或晶片
    #英語豐富多彩的習語#a chip on one'sshoulder 不能譯成「某人肩膀上的木屑或晶片」,它是一個習慣用語,可以意為「根深蒂固的不滿,耿耿於懷,懷恨在心」等,尤指對某事,是一種非正式的表達方式,寓意:holding a grudge or grievance懷有怨恨或不滿a perceived
  • 新華社譯名室主任:為啥Trump譯成川普而非川普
    我本人也聽到了不少人對「川普」這一譯名的質疑聲,認為中文譯名跟Trump的英語發音對不上,「川普」更接近Trump的發音。我也看到過Trump應該譯為「川普」而不是「川普」的文章。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針對全國的外文譯名很不統一的情況,周總理指示:譯名要統一,要歸口於新華社。在周總理的指示下,新華社、外交部、軍委機關、教育部、中聯部等10多個單位派人舉行會議討論統一譯名問題。會議商定,首先由新華社制訂譯音表,並且確立了外文譯名要「名從主人、約定俗成」的原則,向全國譯名統一邁出了第一步。
  • 棄暗投明:籠統的漢語如何譯成明晰的英語?
    從英語的角度來看,在沒有文化背景或是上下文語境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將這些中文詞語直接翻譯成英語,會讓人讀起來不知所云,難以理解。在中文裡,文化會轉化成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並在詞語形式上固化下來。在使用時,閱讀者並不直接需要上下文語境,就能接受和理解。如果將這些詞語翻譯成英語,則會出現「文化空缺」的情況,讓閱讀者感到很難理解,無法了解真正的的意思,造成意思「空洞無味」。
  • 東瞧西望(34)| 「童子雞」「麻婆豆腐」等土菜怎麼譯成英語
    有一張中英文雙語菜單,將「童子雞」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老祖宗發明這道菜的本意,也只是要標榜材料的鮮嫩爽滑而已,沒有誰要打聽雞先生的私生活。有一個網友更搞笑,他說:「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還不夠準確,應該是『還沒有性生活的公雞』,要是母雞的話應該是『處女雞』了。」
  • 中央編譯局:「抗日」不宜譯成「anti-Japanese」
    中央編譯局:「抗日」不宜譯成「anti-Japanese」 2015-08-20 09:07:20  我們認為,除在特殊語境,「抗日」不宜譯成「anti-Japanese」。首先,英文「anti-Japanese」是「反對日本」「反對日本人」的意思,並不包含「侵略」等信息。
  • 把early bird 譯成「早起的鳥」明顯錯了,到底怎麼翻?
    就如同記單詞,APP顯示你有一萬的詞彙量沒有用,考試你能熟練運用六千五,算你是高手!還有一句話也很有道理「still water runs deep」,直接翻譯就是「靜水流深」,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都很沉靜,內斂,沒有表現出來」,諸葛亮沒有遇到劉備之前,一直都隱藏在深山裡面,是一股清流,他的老師水鏡先生比他更有才,到死都沒有出來,是一股靜流!
  • 石安公路驚現「神翻譯」 楚雄被譯成「Chu male」
    微博截圖  楚雄譯為「chu male」,安寧譯成「it’s peaceful」,這樣的翻譯你能看懂嗎?對此,網民「@蝦小斌」說:「大理要叫Big Li?建水要叫Jian Water了。」  「市民反映的地名翻譯難看懂的問題,我們會進行調查,並儘快處理。」昨天,昆明公路路政管理支隊的值班人員趙先生表示,因為沒有相關的地名翻譯規範標準,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翻譯的地名不規範的問題。
  •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2013年07月29日 15:05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廢都》已被譯成法文、日文、俄文等多國文字,並於1997年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胡宗鋒現為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他透露,翻譯工作由他和在西北大學任教的英國學者羅賓共同完成。由於兩人都是在工作之餘翻譯此書,就約定每個星期抽出一天時間進行翻譯,40多萬字的小說兩位學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翻譯完成。
  • 「佛」,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
    學佛,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佛,佛譯成中文是覺悟、智慧。如果我們遵照佛的教導去實踐,也可以成佛,佛經說: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與佛是平等沒有差別的,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一個人可以成佛,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硬核科普:為什麼Mojito譯成「莫吉託」是標準的中式翻譯錯誤?
    來源:澎湃新聞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073361244935290&wfr=spider&for=pc
  • 「瀕危」譯成「危險」 西安「變味」英文蒙住老外
    中新網北京1月22日消息:西安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外國客人,出現在許多涉外場合的外語說明便成了「老外」了解陝西的「窗口」。遺憾的是,西安街頭和景點的不少譯文不是詞不達意,就是曲解原意。
  • 開封路牌把北宋東京譯成Tokyo
    近日,河南開封發生一件貽笑大方的事情,一路牌的英文翻譯錯得離譜,竟將「東京保衛戰」的「東京」翻譯成了「Tokyo」,「大梁路」的「大梁」譯成「Girder」。北宋國都成了日本東京,魏國國都變成房梁,如此低級的錯誤,讓網友憤慨:這文化水平就別宣傳文化了。
  • 《紅樓夢》英譯本趣事:「黛玉」譯成「黑玉」
    據王農《簡介〈紅樓夢〉的一種英譯本》一文的介紹,王良志的譯本是一個節譯本,「譯者把《紅樓夢》重新加以剪裁,使整個譯本變成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故事」;在人名翻譯上也採取一種「自由式」的意譯法,如把「黛玉」譯成「黑玉」,「襲人」譯成「瀰漫著的香氣」,「平兒」譯成「忍耐」, 「鴛鴦」譯成「忠實的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