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子「趕考記」 抽籤考試很新奇

2020-12-14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海外學子「趕考記」

 因為國內外的教育體系和評價方法不同,對海外學子來說,適應國外的考試制度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

抽籤考試很新奇

方曉東在出國前就對地理學專業有著濃厚興趣,於是他選擇了毗鄰阿爾卑斯山脈的法國薩瓦大學。入學後,第一學期13門必修課全部掛掉的結果給了他當頭一棒。法國大學的考試制度和國內差別很大,方曉東總結了自己考試一敗塗地的原因:一是沒適應法國的考試模式;二是考試時上交的論文、報告的寫作格式不符合學校的學術要求。

方曉東說:「學期末考試就像買彩票一樣,三四門課歸為一類,在這個大類裡抽籤選擇需要考試的一門,用一門的成績代表這一類所有科目的成績。甚至一門考試中可能還會再去抽選一道或者幾道考題。這種抽籤考試的方法確實新奇,因為不適應這種考試模式導致自己4類考試都失敗了,所有必修課程都不及格。」

方曉東還說:「在考試過程中,抽籤決定的考題可能是筆試或口試。筆試要求利用學期所學的知識寫一篇評論性文章;而口試則是一道專業問題,學生有半小時準備時間,然後上臺演講半小時。臺下的教授會根據演講內容提問,時長10分鐘。這對於留學生而言,不僅考察專業知識,也考察語言水平。」

課堂成績佔比大

在海外留學,一些留學生表示教授對於課堂的表現和發言非常看重,在成績中佔比較大。

聞博就讀於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他說:「商學院的教學方式大多以案例學習為主,這就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閱讀案例,課上進行討論。例如一個公司從創立、發展到危機的過程,動輒就二十幾頁,要從中提取和課程有關的信息在課堂討論交流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最後的考試中,每一門課都會有課堂貢獻分,這個分數最高可以佔到考試成績的40%。」

聞博表示,課堂貢獻得分並不是課堂的出勤率,也不僅僅是發言的次數,而是能夠在課堂上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觀點,這才是能夠讓教授記得住並且能夠為期末成績加分的。因此在案例學習和課前準備環節中,就要下大功夫。

求學之路無捷徑

求學之路沒有捷徑,對於海外學子也是如此。高中就出國留學的陳煥臻現在就讀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對於國外的學習環境和考試制度他有更深的感悟。陳煥臻認為:「在國外上學自己是源動力,要主動尋找、利用學習資源,對自學能力要求高。學習的環境很自由,但學習的壓力一直都在,考試成績不及格就會面臨被勸退的風險。」

在經歷了第一個學期的挫敗之後,方曉東主動跟導師溝通交流,找到問題癥結,學校的老教授拿出成績靠前的學生答卷「模板」讓方曉東了解試卷該如何答、論文該如何寫。第二個學期,方曉東刻苦努力,不僅通過了所有考試,還把上學期掛掉的課都補了回來。這也在學校創造了一個不小的「神話」。憑藉著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和學術上展現出的能力,本科結束時,方曉東收到了法國6所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唐小山趕考記》今日開機 鬼馬少女開啟甜爽逆襲之旅
    《唐小山趕考記》正式開機 12月16日上午,由優酷、絲芭影視、芸開影業聯合出品的古裝甜寵劇《唐小山趕考記 青春題材蘊含甜爽橋段,加上反套路的高能劇情,以及頗有實力的製作團隊,結合絲芭影視獨有的「青春+」、「IP+」渠道,《唐小山趕考記》剛剛開機就已成為新劇中的「大熱股」。
  • @三亞 文化周刊 | 古代海南學子的艱險趕考路
    可就是這窄窄的瓊州海峽,在歷史上卻成了多少海南趕考學子的噩夢,這片海雖然稱不上是萬裡煙波浩渺,但也常常喜怒無常。科舉考試也是這樣,孤懸海外的瓊崖二州仿佛被皇帝忘記了一樣,偌大個海南島居然沒有設置一個科舉考場,海南士人要想考取功名,就不得不漂洋過海到幾百裡之外的雷州府。這在當時是一場生死未卜的旅行,這一路上不僅有大海阻攔、高山險阻,更有土匪海盜剪徑劫掠,乃至綁架撕票,考生動輒有去無回。
  • 進京趕考「殿試放榜」 臺灣學子「七步成詩」
    臺籍進士汪春源的曾孫、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在結營式上為在場的兩岸學子講述了清代臺灣士子要坐轎子乘木船經歷55站進京趕考的歷史故事,而現在科舉研習營的學子趕考是乘坐飛機,兩相對比,古代士子的辛酸、現代學生的優勢盡顯,希望大家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高三學子居家「趕考」,「老大難」英語該如何複習?
    高三學子作為抗「疫」一份子,也走在居家「趕考」路上。就英語學科而言,有了2020年統一高考外語科目考試(1月份)考試的經驗,大部分學生其實心裡並不慌張。「從一考到二考,應該避免不走心的盲目刷題,將專注力放到有針對性的訓練上。除此之外,聽力、口語也需要通過訓練,來保持持續語感。」
  • 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 進京趕考「殿試放榜」
    臺籍進士汪春源的曾孫、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在結營式上為在場的兩岸學子講述了清代臺灣士子要坐轎子乘木船經歷55站進京趕考的歷史故事,而現在科舉研習營的學子趕考是乘坐飛機,兩相對比,古代士子的辛酸、現代學生的優勢盡顯,希望大家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學習本領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13名金門學子直航廈門趕考
    上午十一點半,載著這批學子的金門「大洋十一號」輪直抵廈門港和平碼頭。領隊石兆緡先生介紹,這批學生是來廈門參加後天在廈門大同國中開考的港澳臺聯合招考,主要報考本科學歷。目前許多金門學生通過上網等途徑了解到,大陸地區高校的師資力量比較雄厚,學術水平也較高,因此都願意來大陸學習深造。
  • 民國校園指南︱民國青年的擇校、趕考與金榜題名
    對於中學畢業後立志升學的學子們來說,提前做好功課,研究各校的招生條件和考試時間就很重要。一般來說,各大學會在報紙上刊登招生廣告,如《申報》廣告欄上登有上海及南京的大學或高等學校招生的廣告。茅盾回憶,他母親訂閱的《申報》,上面就登載著北京大學在上海招考預科一年級新生的廣告。
  • 走南海,看南海,懂南海,「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開營
    8月25日上午,「海外人才歸南海行動——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正式開營。本次活動,不僅是南海期盼與海外學子加強溝通協作交流、共創美好未來的心聲吐露,也是南海追求高質量發展、追逐美好夢想的願景描繪。今天起,50名留學海外的學子,將通過四天三夜深度走訪和學習,全方位感受南海的城市魅力、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
  • 南寧駕考科目二9項考試智能化 趕考考生感覺疲憊
    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斯   從今年10月開始,南寧市駕考科目二9項考試全部實行智能化考試,因為市區內沒有考點,考生必須「移步」武鳴、賓陽縣考試,這樣去「趕考」,讓不少考生直喊「吃不消」。因為往往當天不能考試,要住一晚,加上路途遙遠,考生感覺很疲憊。  「偌大的南寧市區難道就建不成一個考點?啥時候南寧市區才能有此類考點?」不少考生發出這樣的疑問。近日,記者採訪南寧市車管所有關負責人後得知,南寧市區科目二9項考點正在籌備中,考生想實現在市區考試還要耐心等待。
  • GPA追求高績點 海外學子新壓力
    在圖書館內,同學們都在忙碌,迎接考試的到來。這是蘭寅雯正在完成的小組作業,這個作業要計入他的GPA。蘭寅雯攝近年來,海外學子越來越重視留學時達標或者獲得較高的「在校期間平均績點」(GPA)。這項指標反映了海外學子的學習水平,也影響著他們能否順利畢業、申請進一步學習和求職等。
  • 追求高績點(GPA):海外學子新壓力
    在圖書館內,同學們都在忙碌,迎接考試的到來。這是蘭寅雯正在完成的小組作業,這個作業要計入他的GPA。蘭寅雯攝近年來,海外學子越來越重視留學時達標或者獲得較高的「在校期間平均績點」(GPA)。這項指標反映了海外學子的學習水平,也影響著他們能否順利畢業、申請進一步學習和求職等。每年5月,許多國家的學校都進入期末季。
  • 「趕考時代」的心靈透視
    《趕考時代》,逄鴻星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8.00元  對各類趕考的代表性人物,都做了心靈的透視,這是《趕考時代》的最大亮點。  的確,這還真就是一個「趕考時代」。你看,大大小小,有多少關涉人生前途命運的考試纏繞著我們的生活啊!
  • 古代學子是怎麼準備「高考」的?
    現代的高考等同於古代的進京趕考。由於交通不便,遠離家鄉,古人需要提前很久就得出門赴考,所以一般出門的人要帶著書卷、衣物、棉被、甚至炊具、糧食等行李,比現代人出門的旅行箱可多得多也麻煩得多。要花錢買衣服,如考生行卷時所著服飾,和應試時一樣,一般都是白色的粗麻布衣,清代李漁《閒情偶寄》說他小時候遇到趕考的秀才「所衣之服,皆青素圓領」。租馬車、或者騎驢要錢,住客棧要錢,總之,古代科舉需要耗費大量錢財。
  • 85期禮儀培訓師資格證考試現場——抽籤選題
    85期禮儀培訓師資格證考試現場——抽籤選題。早上九點準時開始考試,每人從三道題中抽取一個在五分鐘的時間內講解清楚。有的老師說,我昨天抱著稿子就睡著了,然後兩點多醒了又看了幾遍,生怕自己記不住。還有的老師說:昨天對著鏡子練習了五遍,爭取讓表情更自然一點,講得更生動一點。每個人對自己都有很高的要求,考試公平公正公開,全程錄像。
  • 海外實習 學子如何看?
    對於學子在海外實習,成本不小。張瑋算了這樣一筆帳:「就以加拿大的交通為例,計程車又少費用又貴;而且其他公共運輸方式也算不上十分便利。這樣一來,實習除了要支付高昂的經濟成本,還要付出不少時間成本。」能否拿得出一份漂亮的學習成績單,則是學子想要實習時面臨的又一挑戰。這是因為,實習企業往往會對應聘實習崗位的學子提出較高的成績要求。這也限制了一些學子參加實習的願望。
  • 我自趕考去也
    王白收到信,雖然早知成都府學子棄考比例極高,畢竟山遙路遠,寒門學子全靠雙腳走,草鞋都得備上好幾雙,心裡還是挺不是滋味。他暗暗憋了口氣,心說你不去就不去,我一個人也能行。就這樣在自我激勵下披星戴月走了兩個月,腳底的繭越磨越厚,他苦中作樂,心想這感情好,還不用挑水泡了。天將降大任於我,還賜我老繭免我受皮肉之苦,妙哉!
  • 一份2020高考趕考指南拍了拍你
    考前一天,一份2020高考趕考指南拍了拍你,轉給身邊的高考生!①考試用品要帶全,身份證準考證別忘掉;②建議提前準備口罩;③體溫37.3℃以下方可進考場;④飲食不搞特殊化,吃清淡,不貪涼;⑤7月的高考要了解天氣預報,預判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
  • 假期來啦 海外學子對新一年有何期待?
    元旦前後,海外大多數學校的寒假也到來了。在這個相對長的空窗期裡,學子們是如何規劃自己生活的呢?面對新的一年,他們又有什麼期待?形式多樣,重壓後放空對大多數學子來說,考試與放假往往緊密相伴,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考試的重壓隨著假期的到來而飄散,慢節奏的假期生活開始了。因留學國家不同,海外學子的假期時間並不統一,有前有後,有長有短。但如論如何,假期相對於學期中而言,都是一個階段性的空窗期,學子在這期間有著各自的規劃。
  • 古代書生趕考盤纏豐厚,為何山賊從不劫?山賊:你看他腰間綁的啥
    科舉制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貴族對人才的壟斷,為許多的貧寒學子也提供了一個上升的通道,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平等。但事實上,古時候能夠讀得起書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積蓄和底蘊。古時候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即使每天從早幹到晚也不一定能夠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更何況要供一個人上私塾、買書寫字等等呢?
  • 紀檢監察報: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定
    原標題: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定   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同志答道:「我們都應當考及格,不要退回來。」